情绪聚焦疗法的刻意练习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情绪聚焦疗法的刻意练习

心理学 大众心理学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情绪聚焦疗法的刻意练习截图 情绪聚焦疗法的刻意练习截图 情绪聚焦疗法的刻意练习截图 情绪聚焦疗法的刻意练习截图 情绪聚焦疗法的刻意练习截图

#电子书简介

朗达·N. 戈德曼博士
芝加哥职业心理学院教授,国际情绪聚焦疗法学会创会委员,芝加哥情绪聚焦疗法学会主席。曾多次在欧洲、亚洲和北美洲举办全球性的培训研讨会,参与编写了多部由美国心理学会出版的关于情绪聚焦疗法的书籍,2011年获得了由美国心理学会第32分会(人本心理学会)颁发的Carmi Harari早期职业奖。
亚历山大·瓦斯
葡萄牙里斯本ISPA大学研究所临床医生、教授和心理治疗研究员,刻意练习研究所联合创始人,曾担任心理治疗研究学会(SPR)和心理治疗整合探索学会(SEPI)委员。
托尼·罗斯莫尼尔博士
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精神病学与行为科学系注册心理学家。研究方向为心理治疗师和研究生的临床督导与训练。2018年获得了心理治疗发展学会(美国心理学会第29分会)的早期职业奖。
林秀彬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博士,湖北东方明见心理健康研究所执行负责人,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注册心理师。
闫玉朋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博士,湖北东方明见心理健康研究所主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注册心理师。

朱元宸
心理咨询师,自由译者。
第一部分  概览与说明
第 1 章  刻意练习和情绪聚焦疗法的介绍与概述
刻意练习活动概述 004
本书的目标 006
哪些人可以从本书中获益 007
心理治疗训练中的刻意练习 008
情绪聚焦疗法 013
刻意练习中的 EFT 技能 017
刻意练习在 EFT 训练中的角色 024
训练共情性回应 026
本书结构概览 028
第 2 章  情绪聚焦疗法的刻意练习说明
总览 031
时间框架 032
准备 032
训练者的角色 033
如何练习 033
技术标准 033
反馈 034
最终的评估和讨论 035
第二部分  EFT 技术的刻意练习
第 3 章  练习 1:治疗师的自我觉察
准备 039
技术描述 039
练习 1 的特殊说明 040
自我觉察练习示例 041
第 4 章  练习 2:共情理解
准备 047
技术描述 047
治疗师共情理解示例 048
练习 2 的可选变体 049
治疗师回应示范:共情理解 053
第 5 章  练习 3:共情肯定与承认
准备 055
技术描述 055
治疗师使用共情肯定与承认的示例 056
练习 3 的可选变体 057
治疗师回应示范:共情肯定与承认 061
第 6 章  练习 4:探索式提问
准备 063
技术描述 063
治疗师提出探索式问题的示例 063
练习 4 的可选变体 065
治疗师回应示例:探索式提问 068
第 7 章  练习 5:提供情绪聚焦疗法的原理
准备 071
技术描述 071
治疗师提供情绪聚焦疗法的治疗原理示例 072
治疗师回应示例:提供情绪聚焦疗法的原理 076
第 8 章  练习 6:共情探索
准备 081
技术描述 081
治疗师使用共情探索的示例 082
练习 6 的可选变体 083
治疗师回应示范:共情探索 087
第 9 章  练习 7:共情唤起
准备 089
技术描述 089
治疗师使用共情唤起的示例 090
练习 7 的可选变体 091
治疗师回应示范:共情唤起 094
第 10 章  练习 8:共情猜测
准备 097
技术描述 097
治疗师使用共情猜测的示例 098
练习 8 的可选变体 100
治疗师回应示范:共情猜测 103
第 11 章  练习 9:在强烈情绪情感下保持联结
准备 107
技术描述 107
关于练习 9 的注意事项 109
治疗师回应示范:在强烈情绪情感下保持联结 113
第 12 章  练习 10:自我表露
准备 117
技术描述 117
治疗师使用自我表露的示例 118
治疗师回应示范:自我表露 122
第 13 章  练习 11:标记识别与设置椅子工作
准备 125
技术描述 125
练习 11 的特别说明 127
回应示例:治疗师识别标记并开启任务设置 128
治疗师回应示范:标记的识别与设置椅子工作 134
第 14 章  练习 12:指出破裂与促进修复
准备 141
技术描述 141
治疗师修复同盟破裂的例子 143
治疗师回应示范:指出破裂与促进修复 147
第 15 章  练习 13:带注解的练习会谈逐字稿
指导 151
带注解的 EFT 逐字稿 152
第 16 章  练习 14:模拟会谈
模拟 EFT 会谈概述 160
准备 160
模拟 EFT 的过程 160
改变挑战的难度级别 163
模拟会谈中使用的当事人材料 164
第三部分  刻意练习的提升策略
第 17 章  如何充分利用刻意练习:给训练者和受训者的附加
指引
充分利用刻意练习的六个要点 173
响应灵敏的治疗 178
注意受训者的福祉 179
尊重受训者的隐私 180
训练者自我评估 181
对受训者的指引 185
参考文献
附录 A  难度评估和调整
附录 B  区分不同的共情回应
附录 C  嵌入刻意练习的情绪聚焦疗法教学大纲示例
译者后记
近年来,心理治疗的刻意练习得到广泛的关注,其对心理治疗效果的预测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验证,为广大研究者、实践者和教师所认可。
刻意练习,即针对某个具体咨询技能设置不断递进的目标,在督导师的反馈下,在临床工作之外,单独进行重复的练习,从而对这个技能产生肌肉记忆,达到技能的自动化,这是提高咨询技能和来访者咨询疗效的有效方法。
本书作者通过“刻意练习”这种训练方式,让学生和受训者对情绪聚焦疗法的相关技巧进行学习,以提升他们的治疗技术,形成自己的诊疗风格。针对每项治疗技巧,如与来访者产生共情、探索患者隐秘的情绪、修复人际关系裂痕等,书中都配有相应的情境演练。两名学员分别扮演来访者和治疗师,在教师的指导下来回切换角色。扮演治疗师的受训人员对来访者的一系列陈述做出适当而真实的反应,训练的难度分为初级(简单)、中级(普通)、高级(困难)三种模式。初级部分始于治疗师的自我觉察、对共情的理解、对共情的肯定与认可以及探索式提问,原则上这些练习适合所有人;中级和高级部分的练习则适合有一些 EFT基础的读者。
陈玉英 中国首位国际EFT学会认 证培训师 EFT国际认证中国区负责 人 每两年,世界各地的情 绪聚焦疗法(emotion- focused therapy,EFT)培 训师与督导们会跟创始人聚 在一起,检讨并分享如何把 EFT有效传授给各地资深治 疗师和研究所刚毕业的心理 健康专业人员。我经常听到 的感叹是,当初莱斯利·S. 格林伯格(Leslie S.Greenberg)发展EFT的 时候,是站在人本学派的卡 尔·罗杰斯(Carl Rogers) 和格式塔学派的弗雷德里克 ·S.皮尔斯(FriedrichS.Perls )两位前辈的肩膀上的。在 一个大家都懂得共情与体验 性疗法的时代,工程师出身 的莱斯利·S.格林伯格想要 更清晰地辨别心理治疗过程 中什么最关键、何时做何事 。所以,他所传授的EFT培 训课程以辨认“标 记”(marker)和进行“任务 ”(task)为主;同时,在 过程中唤起来访者的情绪、 深化情绪并转化情绪,当时 完全不需要训练治疗师的共 情能力。然而,随着理性主 义思潮和认知行为疗法 (CBT)的盛行,如今参加 EFT培训的治疗师们最缺乏 的似乎是与来访者共情同调 以及治疗性在场的能力。而 在EFT的正式培训中,实在 没有时间从头教起,培养治 疗师的共情与在场能力,因 为这些都是治疗师的内在品 质与存在状态,属于“内功” ,而内功的增进是需要时间 修炼的。 本书作者之一的朗达·N. 戈德曼是莱斯利·S.格林伯 格的嫡传弟子,从硕士课程 开始就专攻EFT。她经常跟 我们分享她读硕的第一年, 导师对她的要求是咨询过程 中不许问问题,只能够使用 共情的回应。她就老老实实 操练了一年的共情同调与治 疗性在场,然后才开始学习 EFT的其他任务。在扎实的 基本功训练下,朗达·N.戈 德曼的EFT治疗风格特别细 致,督导中也特别强调各种 共情的回应。各地培训师都 很希望大师们能够编辑一套 教材,把EFT各种不同的共 情技巧加以区别,化为可操 作的、体验性的练习,让学 员们能够掌握“内功秘籍”, 后续工作中的各种任务才不 致沦为花拳绣腿。 随着“刻意练习”这个概 念的推广,我们非常兴奋地 看见《情绪聚焦疗法的刻意 练习》诞生了!对咨询师/ 治疗师来说,阅读本书不但 可以一窥EFT“内功”之究竟 ,而且可以通过书中的练习 ,加以操练,既可以提升自 我的身体与情绪的觉察力, 又可以改善对他人的面部表 情、肢体语言和声音变化的 感知力,最终能够使用自己 的“全人”成为一个共鸣箱— —与来访者的情感和身体共 振的“器皿”。对学习EFT的 学员来说,他们终于等到了 这本打通“任督二脉”的基本 功操练手册。在理论讲述、 专家视频观摩、自身体验与 练习之后,有一个让大家可 以不间断刻意修炼“内功”的 手册,EFT的各种“拳法”( 任务)才能够发挥力道。 本书的练习分为初级、 中级、高级三部分。初级部 分始于治疗师的自我觉察、 对共情的理解、对共情的肯 定与认可以及探索式提问, 原则上这些练习适合所有人 ;中级和高级部分的练习则 适合有一些EFT基础的读者 。如果没有接受过任何体验 式疗法的训练,一般人就是 练习初级技巧也会有点困难 。所以,在EFT的初阶培训 中,我们通常会先用两天的 时间,帮助学员觉察自己感 知觉的各个通道,包括用视 觉通道观察喜、怒、哀、惧 、羞耻、厌恶六种情绪的面 部表情、身体能量特征与呼 吸频率的变化,用听觉通道 倾听不同的语音、语调与语 速所传达的情绪唤起程度, 用身体通道去与来访者的内 在体感共鸣。同时,也会练 习轮流用不同的通道去与来 访者的体验同频共振,超越 我们平时只关注故事内容的 习惯。这是关注历程胜过内 容的启蒙训练。在经过这样 的训练之后,再来使用本书 ,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我 常把有关EFT的书籍比喻成 游泳训练手册。如果没有下 过水,体验一下在水里的感 觉,并让教练解说一下基本 动作要点,只读训练手册是 很难学会游泳的。然而,下 过水之后,又知道训练的重 点了,这时候,练习频率与 有效的督导就成为区别功力 高下的主要因素了。 盼望本书的中文版能为 华人世界的咨询师/治疗师 们开启一扇修炼“咨询内功” 之门,不论你专精的是什么 学派,都能够因此书而增强 你与来访者建立关系的内功 ,让共情同调与治疗性在场 成为你的自然存在状态,让 咨询师/治疗师这个人(而 非技术)成为来访者**的 福祉!

上一个心理学

下一个大众心理学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