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内耗+如何停止胡思乱想+情绪免疫(套装3册)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停止内耗+如何停止胡思乱想+情绪免疫(套装3册)截图 停止内耗+如何停止胡思乱想+情绪免疫(套装3册)截图 停止内耗+如何停止胡思乱想+情绪免疫(套装3册)截图 停止内耗+如何停止胡思乱想+情绪免疫(套装3册)截图 停止内耗+如何停止胡思乱想+情绪免疫(套装3册)截图

#电子书简介

《停止内耗》作者简介


若杉,原名方雪,心理咨询师,开设了公众号撰写心理学科普文章,文章曾先后被《人民日报》、新华网、壹心理网等多家媒体转载,已出版《阅己:做自己的心理顾问》。2019年,在北京开设心理咨询工作室,累计咨询时长超过3000小时。

《如何停止胡思乱想》作者简介


卡罗尔•克肖(Carol Kershaw)

美国心理协会成员、临床心理学家、临床催眠和基于脑的心理转化国际培训师,执业时间长达35年。

比尔•韦德(Bill Wade)

专业咨询师、婚姻和家庭治疗师、美国婚姻和家庭治疗协会会员、美国临床催眠学会认证顾问,执业时间长达30年。

《情绪免疫》作者简介


"木格

本名尹愿,长期研究心理学、人际交往理论及管理学,已获得沙盘理疗师证书。在心理咨询与沙盘理疗等领域具有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素养。

曾以笔名“朵蓝”出版过《毕业生》《北漂旅馆》等书籍。"









《停止内耗》精彩书摘


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给你一个假期,不多,就一周。在这段时间里,你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做任何想做的事情,条件只有一个——只能独立完成,不能呼朋引伴。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是兴奋难耐,为自己安排好这一周的行程?还是对一个人的假期感到焦虑,不知道要如何挨过去?这两种情况大概可以体现一个人对于孤独的态度,有的人在孤独和寂寞里可以盖出一座花园,有的人则为此丧胆,落荒而逃。你是哪一种呢?

记得周国平先生曾经说过人在寂寞时的几种状态:第一种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只想逃出寂寞;第二种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和孤独,安心下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第三种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这三种境界,你想成为哪一种呢?

孤独似乎是当下的时代病之一,所有人的生活越来越忙碌,科技发展得也越来越迅猛,只要一台手机,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生活所需,孤独反而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常常会听到一些抱怨孤独的声音,比如,下班之后,一个人回到家里,屋子里空空荡荡的;周末的时候,室友都出去玩了,只剩下我一个人;过生日的时候,只有自己一个人,一个蛋糕,一杯酒……

这些都是我们常常谈到的孤独的瞬间,但是孤独和独处又不一样,而且很多人其实都没有真正地独处过。那真正的独处是什么样的呢?

我试着给它下一个定义:真正的独处并不限于你是一个人还是身处人群中,但是你的思想和精神应该是独立而丰满的,内心可以让你安然地探索世界,而不需要从外界寻找某种救赎。真正的独处是平静的,是整个世界只有自己,可以任由思想飞扬,可以享受与世界融为一体的快感。

大多数的人害怕孤独,一旦世界只剩下了自己,便觉得惊慌失措,坐立不安,仿佛被这个世界抛弃。所以,害怕孤独的人,当只有自己的时候,他会开着电视,任由肥皂剧来填补空荡,或者在手机里的社交软件里,随便找一个人,然后把对方拉入自己的世界。无论如何,只要不是一个人就好。

想到一个朋友曾经说过,每天下班,老公还没有到家的那几个小时,是她一天中最难熬的时间,剩下自己一个人面对整个屋子,无论做什么,都觉得没有那么安心和舒适。我们有多少人如这般,几乎不能面对片刻的独处。

曾经有一个来访者,在咨询中常常让我务必多提问,因为一旦出现我和他同时都不说话的时刻,他会惊慌到出汗,甚至连手都不知道放在何处。那几分钟的沉默,对他来说几乎是一种折磨。

我曾问他:“这段时间里空白对你意味着什么?”

他说:“有一种溺水的感觉,喘不上气,想拼命挣扎着上岸。”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受?


《如何停止胡思乱想》精彩书摘


开个小差,再做重大决定

劳拉六年来一直在艰辛地创业。她的事业终于有了起色。事实上,她工作非常出色,连竞争对手都要高薪邀请她加入他们的阵营。“拿到钱就走人”,她的会计师告诉她,但要好的朋友却说:“你已经走了这么远,怎么可以抛弃你的这些智慧结晶?”这是一个重大的决定,对双方而言,这一决定可能在未来带给他们丰富的回报,也可能带来巨大的遗憾。劳拉不知所措,对职业选择的利弊权衡让她焦虑,而这种焦虑正在吞噬本应该是生活中的重要时刻所带来的欢乐。

劳拉找到我们说:“为了做出这个重要的决定,我需要找回自信的感觉。”我们将第二章的内容告诉她,即我们的大脑记住我们产生某种情绪的时刻,为了重获自信,她需要重新找回过去某个时刻她感觉良好并做出重要决定的回忆。回忆那场经历给感官带来的细节,将会给劳拉带回她现在急需的信心。讽刺的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从尝试解决问题的忙碌中偷个闲,休息片刻。

另外,我们还希望她能尝试激活无意识的快速疗法,我们知道她将所有的自信遗失在无意识里。这个简短的办法只花5分钟,但却能产生非凡的效果。这个办法被称为“心智游移(Mind Wondering)”,你还可以称之为“开小差”。为了从中受益,你所要做的是放松,让思绪四处游移,造访你曾经亲自去过或者在照片上看过的让人愉快的景色所在地。这个办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最佳的解决方法诞生于处在 α 波状态的放松的大脑里,而不是含有大量 β 波的压力重重的大脑里。过量的 β 波会刺激大脑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而整个边缘系统会触发我们的“逃跑、搏斗或者 僵住不动”的保护性反应。然而,α 波会使大脑前额皮层拥有“思路清晰、冲动控制和延迟欲望”的能力。当这些系统都在运作时,我们不会感到焦虑。我们想要劳拉运用心智游 移来平静大脑边缘系统,使大脑前额皮层更好地运作。

β波对快速做出决定很有帮助,但我们在做出某种重要决定而需要多加思考时,则需要α波的帮助。当你让思绪漫游在正面的形象和记忆里,慢频率的α波就会增加,大脑平静下来,而你就会打开通往无意识的大门。而无意识则是我们可以建立新连接、找到新思路和开发直觉的那部分思维。平静的精神状态能对选择进行评估,看见大图像,并能判断什么是我们真正想要和需要的东西。在产生大量β波的脑波状态下进行这些活动,会加重我们的焦虑。但是,在α波状 态下进行心智游移却能激发你的创造性思维,帮助你找到解 决方法。这个过程让你摆脱了选择是或非的“二元分类法”,进入了一个拥有其他可能性的世界。在给你新方向和新思路之前,α波通常会爆发。这个爆发被称为“α 波闪烁”,它会暂时关闭向大脑输入的视觉信息,所以你的创造性会增强。α波里住着最好的“企业家”,那里“生产”着新颖的想法。

将注意力从问题上移开,转换到 α 波状态,会让你进入到存在许多减缓焦虑来源的无意识中,其中一种来源是我们所称的“马赛克式决策构建过程(mosaic decision- constructing process)”,在这个过程中,你能从很多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一个问题。如果你的意识能够停留在愉悦的状态, 你将给你的无意识一次积极回答“哪个是最佳选项”的机会。 当你焦虑的时候,你的无意识的运作比有意识的更有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洗澡或跑步的时候,常常会出现阿基米德 在澡盆里时那样的灵光一现。我们放松,就会让我们的意识 躲开那些让我们精疲力竭的事情,给无意识一次机会,浏览一幅由可能的解决办法拼凑而成的马赛克,并找到其中的最佳办法。而我们被记录在无意识中的经验则成为可能帮助自己的来源。

按照我们的指示,劳拉回到家里,坐在床上,让思绪回到大学毕业的那天。她曾那么为自己感到骄傲。她想起自己同时被两个MBA项目录用的时候,她为哪个是最合适的选择而苦苦挣扎。一个项目负有盛名,另一个为她提供了奖学金。她想起,一旦自己意识到没有所谓错误的选择,她就能迅速地下定决心。她曾拥有那样强大的力量——做出那个选择,就承担后果,一路向前,不回头看。

在完成她的MBA项目后,她跟着朋友进入一家管理公司,接了一份大活儿。但在深思熟虑后,她决定走上另一条道路,要成为一名优秀企业家。她想起,在开始创业的时候,她是那样精力充沛;在处理伴随着她努力而来的各种独特问题时,她的准备非常充分。一旦开始,她就从未退缩过。

突然间,她现在的难题看起来更易于解决了。当她将所有的数据收集起来,她意识到从来没有错误的选择。两 个选择会将她带向稍有不同的轨道上,不过积极的选择会 对她更有利。不管后果怎样,她都能够承受。在那种心态下, 她不再感到恐惧,很高兴地给她的对手打了电话,拒绝了他的邀请。

白日梦的重要性

精神病学家米尔顿·艾瑞克森喜欢讲那个关于“消失的 手稿”的故事。那时,他正在艰难地完成他的著作,出版商催促他交稿。这种压力让他心力交瘁。有一天,他将手稿拿到书桌上,坐下来开始工作。他尝试着写上一个小时,但开始之后却感觉很疲倦,就让自己陷入“白日梦”里。过了好 一会儿,他清醒过来,但当他低下头望向桌面的时候,却没有看见那份手稿(记住,那个时候是不能用电脑再打印一份 副本的,所以遗失手稿是个大问题)。他没有惊慌,反而将 手稿这个压力源抛到脑后。几个星期后,他重新坐回到书桌旁的椅子里,身心放松,却发现了被压在一些文件下面的手稿。这一定是他之前心不在焉时,将它们压到手稿上了。

很多人发现,丢失的东西常常在最显眼的地方,但米尔 顿·艾瑞克森却有理由相信,可能是他的无意识故意让他溜进白日梦里,并藏起了手稿。米尔顿克服了许多障碍,从瘫痪到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这些疾病几乎要了他的命。通过观察他的小妹妹如何学走路,他重新学会走路。他观察每分钟里她的肌肉运动情况,当他处在恍惚状态,他不断在心里演练肌肉运动过程来刺激其中的神经通路。艾瑞克森认识到,如何行走的记忆是刻在他的无意识里的。在取得这次令人惊叹的成就后,他一直相信,无意识可以为他提供所需的所有解决办法和智慧。

艾瑞克森成为专业的精神病学家后,他就用手稿的故事来说明,我们经常不清楚我们知道的东西。他的无意识知道他还没准备好交付著作的手稿,所以它给了他时间来解决他在精神上苦苦挣扎的那部分难题。这就是他没有惊慌的原因:他确信,一旦转移注意力,进入一个更加放松的状态,他就能理清所要说的话,这样他的无意识就会让他找到手稿。事 实确实如此!

我们的注意力受超日节律(Ultradian Rhythm)的影响。在一天里,超日节律每隔90~120分钟就会改变我们的注意广度。心智游移就自然地发生在这个循环的末端,同时会发生在任何一项紧张的认知任务后。“引进”允许进行心智游移的慢频率脑波 α 波,是大脑迫使我们让它休息一下的方法。有时候,我们在心智游移中如此迷失,从而进入到神游的状态里,即我们熟悉的“白日梦”,是心智游移更强烈的一个版本。

对促进问题的解决来说,白日梦的作用是美妙的:当你 在做白日梦时,你就进入一种出神状态,在这种状态里,内心高度关注的记忆和想象碰撞出火花。这是一种允许你挣脱自我批评的羁绊、触发创造力的状态。有时,你甚至可以进 入到沃尔特·米蒂(Walter Mitty)式的白日梦,它是那样的真实,让你可以享受通常会被意识审查或剔除的那些经历。

在你的白日梦里,你可能会登上一块陌生的土地,和你的灵伴侣相遇。这种感觉是如此强烈,你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感觉梦里比现实还要栩栩如生。这样强有力的白日梦,可以强迫你认真地探究内心的渴望,思考你目前的人际关系是否已经满足了你的需求。

如果担忧和焦虑已经妨碍你解决问题,你可以尝试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在 1911年提出的一个方法,他本人称为“无思(Non-thinking)”。你要这样做:确定一个目标,不受结果的钳制——只是让任何可以让你实现目标的想法“浮出水面”,不加分析地将它们记下来,即使它们看上去很荒谬。然后,让它们在大脑的“后方”慢慢酝酿,看看它们是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法。这个练习的关键不是要实现目标,而是激发创造性思维。如果不了解詹姆斯的话,历史 上的几位重要的思想领袖也曾利用相似的方法打开思想的大门。爱因斯坦进行过这样的思维实验:他天马行空地想象自己和光来一场赛跑,一直跑到宇宙的边缘。他认为这个创造性行为帮助他创立了相对论。另一位思想家艾萨克·牛顿也认为,让心绪游离,可以让头脑清晰,更快地解决问题,最 终让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托马斯·爱迪生一生获得1000多项发明专利,他会坐在椅子里,手握钢球进行深度放松。

当钢球从手间坠落,他就会站起来,将他的想法记下来。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研究者的一项研究显示,当 人们从焦虑中摆脱出来,获得片刻休息,并将注意力集中到 一些不费劲的事情上,他们的工作效果就会提高 40%。当你感到有压力的时候,那就不要再思考这些事情,去做一些轻松的事情。当收益递减 a 现象出现时,我们依旧要继续探索解决办法。当思维疲惫时,就要做些改变:让你的思绪彻底远离问题,小睡片刻。尽管你改变了你的精神状态和关注点, 但你的无意识还在继续解决问题。这种方法经常会激发“发 现时刻”。

你可以利用心智游移来解决你长期性的重要问题,也可 以在每天的工作中巧妙地利用它来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如在认知过程中,每隔45分钟就休息 5 分钟,将注意力放在昔日一场愉快的假期体验上。通过转移注意力重获自信的心态,这种美妙的过程启发了劳拉,她开始不时地挤出5分钟a收益递减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该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增加一 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收益递减是以技术水 平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保持不变为条件的。

时间,让心智游移到她最爱的地方——毛伊岛。她热爱那里的微风轻拂、岛屿美丽、海水蔚蓝。特别是当她在那里的时候, 她的心情是那样的轻松。经过一个星期这种积极的心智游移,她发现自己处理工作上的问题更加游刃有余,日常存在的压力无法再干扰到她了。

《情绪免疫》精彩书摘


愤愤不平时不能成为告密者

身在职场,随时随地都可能深陷在部门、个人之间的利益纠葛之中。身为领导,常常会首当其冲,成为这种纠葛的裁决者。这时你说出的每句话都可能被他人当成利益分配的依据而妄加揣测,稍不留神,就可能给部门或者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个时候,你不妨学学安德烈,在两个得力下属的面前故意戴上一副“沉默面具”,沉默的场面犹如给难缠的事态泼了一盆冷水。而安德烈在“沉默面具”后面,冷眼旁观,兵不血刃、轻松自如地牵制了不良企图,达到制止是非继续蔓延,无招胜有招的效果。

安德烈真是一个有意思的人,他和麦希从中学到大学一直是最好的朋友,在麦希眼里,安德烈简直是世界上最幽默的人之一。麦希觉得,就算安德烈和你不熟悉,或许也不认识,那也绝对没有关系,安德烈似乎有一种天生的能力,能让你在认识他之后的三分钟内成为他的好朋友。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没错,和许多“乐天派”一样,安德烈十分幽默,他总是滔滔不绝,妙语连珠,非把你逗得前仰后合不可。安德烈似乎有永远都用不完的精力,也有一种特殊的魅力,无论走到哪儿都会聚集一大帮“粉丝”听他高谈阔论。在上大学的时候,他还参加过几次脱口秀比赛,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所以朋友们断言,这个喜欢说话,又能把话说得很有意思的家伙,将来肯定会去做演员或者节目主持人,然后成为大红大紫的明星。

然而,大家都错了,大学毕业后的几年,安德烈应聘到一家主营销售业务的公司,凭着骄人的业绩,已经连升几级,做到了业务经理的位置。

更出乎意料的是,在工作中,这个能说会道的安德烈,有时“呆傻”得就像一只“闷葫芦”,你还真的不知他这只“闷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那么,就从麦希见到的这一幕说起吧。

上个月麦希在出差回来的途中,正好路过安德烈供职的那家公司,心想工作方面的事都处理得差不多了,可以暂时给自己放个假了,于是他马上想到了安德烈,和这家伙见上一面,准能让自己满身的疲惫烟消云散,整个人轻松起来。

安德烈果真还是和原来一样,乐观开朗,刚见面的寒暄已经让麦希乐不可支了。麦希拍着他的肩膀说:“安德烈,你的员工肯定很愉快呀,每天都能听你讲这么有趣的段子。”安德烈耸耸肩膀,笑了一下说:“那可不一定啊,你知道工作和生活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所以,必要的时候,我需要在工作中戴上一副‘面具’。”

“面具?”麦希刚想问下去,这时候,秘书打来电话提醒安德烈,他跟业务主管约翰见面的时间到了。麦希刚想回避一下,安德烈放下电话笑着回头说:“你不是想知道什么是‘面具’吗?那就不要离开,一会儿你就见识到了。”麦希兴致盎然地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看安德烈到底卖什么“关子”。

在等待约翰的几分钟里,安德烈向麦希简单介绍了约翰见他的原因。安德烈手下有四个业务主管,能力和业绩最好的是吉姆,几个月来,已经签下了好几笔大订单,发展了好几个大客户,多劳多得的吉姆当然也就成了其他三个业务主管的众矢之的。

约翰的业绩仅次于吉姆,能力不弱,但是嫉妒心很强,总想跟吉姆争个高下。安德烈作为领导站在局外,自然什么事都难逃他的“法眼”。他跟麦希打赌说,约翰今天表面上是来汇报工作,但实际上是冲着吉姆来的,不信就看着吧。

不一会儿,约翰进来了,先是寒暄了几句,然后展开文件夹,向安德烈汇报了一下工作进度情况。等到汇报完毕,当安德烈问到“还有其他什么事情”的时候,约翰突然面露谨慎,神秘地向四周看了看,瞅瞅麦希,又瞅瞅安德烈。

麦希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这家伙,原来是在怀疑他是什么人派来的“奸细”吧?还好,安德烈看透了约翰的心思,说:“麦希是我的好朋友,你有什么话,但说无妨,不用有什么负担。”这下,约翰的胆子大了起来,清了清嗓子,走到安德烈身边,压低声音对他说:“我们这个组的进展目前就是这个样子,总体上还是和工作计划相符的,大家都很努力,这也是众所周知的。可是,我听说吉姆那组好像出了一些小事故。”这家伙故意把“小事故”中的“小”字加重了语气,连麦希都听得一清二楚。

约翰边说边偷偷看安德烈的表情,见安德烈不动声色,又接着说下去:“听说上个礼拜,他们和纽瑞斯公司谈得并不怎么样,还因为一个业务员无意间冒犯了客户,使纽瑞斯公司的负责人勃然大怒,真不知道吉姆能不能再次挽回局面。您知道,纽瑞斯公司是我们的大客户,这笔订单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司本年度的利润增幅,也会牵扯到公司声誉的问题。”

约翰侃侃而谈,先是表扬了自己的部下,紧接着揭发了吉姆的窘境,估计他本以为说到这里,安德烈会给他一个他早就准备好接受的答复——把吉姆的客户转交给自己负责;或者至少安德烈也应该表示出对这笔订单目前进展的忧虑;或者为重视起见,亲自过问一下情况,找吉姆谈谈,给他施加一些压力;等等。

但约翰万万没想到的是,安德烈压根儿就没有接他的话茬儿,一点儿要说话的意思都没有,也不是他想象的那样眉头紧锁,一副忧虑满怀的样子,而是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拿出香烟,叼在嘴里点上,又递给约翰一支。约翰刚想再次开口说话,安德烈站起来,笑着在他的肩膀上拍了两下,还是一句话也不说,转身望着窗外,兴致勃勃地欣赏起了广场上的喷泉。

时间就这么一秒钟一秒钟地过去了,约翰好不容易等到了安德烈手里的烟抽完,急不可耐地上前两步,心想,经理这下总该表态了吧。没想到安德烈又悠闲地点上另一支,坐在椅子上慢慢享受起香烟的美妙。

约翰脸上已经渗出了汗珠,不知是急的,还是有些心虚害怕。麦希偷偷地观察约翰的尴尬表情,差点儿笑出声来;他又观察安德烈,发现他始终不说一句话,微笑着看窗外的风景,极善言辞的安德烈此刻成了一只“闷葫芦”。麦希和约翰一样,还真不知道这只“闷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只好忍住笑继续往下看。在安德烈的第二支烟抽到一半的时候,约翰终于沉不住气了,告别经理走出办公室。麦希看到他边走边擦去头上的汗珠。

约翰走后,安德烈掐掉香烟哈哈大笑,好像憋了太久,他就要窒息了一样。麦希纳闷地问他:“你刚才为什么一言不发,突然间变成了一个‘闷葫芦’?”安德烈止住笑,反问道:“你希望我怎样做?除了沉默,难道还有更好的处理办法吗?”麦希还是没有明白安德烈的意思,听安德烈分析下去。

“约翰的消息并非完全不可信。如果真像他说的,吉姆和顾客之间的关系此刻正在剑拔弩张,而我把吉姆叫过来,证实这个消息是真的,再把吉姆臭骂一顿,然后说‘这笔生意没你的事了,从今天起纽瑞斯公司的客户由约翰来负责接洽’,那么这就行了吗?或许订单是能保住了,但是吉姆肯定会怀疑到约翰头上,他们之间的关系会更加紧张,我等于是公开挑拨下属之间的关系,要知道约翰和吉姆是我手下最棒的两个主管,我不能为了一笔订单毁了部门的团结。再说,吉姆是我手下最出色的主管,让别人来做这个订单,或许还没有让他做的胜算大呢。那样做也就相当于开口表扬了及时向我打小报告的约翰,公开肯定了他的行为,他会把这个消息散布出去,扰乱军心。而且约翰以后还会变本加厉,把更多的心思用在算计同事的内耗上。我可不想那样干,把人事关系搞得复杂难堪,最后受罪的还不是我自己吗?”

麦希点点头,认为安德烈分析得非常有道理,看来他没有及时表态是十分有道理的,但还是有些不解,就问:“既然你不喜欢约翰这样,那为什么没有开口批评他呢?”

安德烈又笑了,说:“麦希,你要懂得领导之道啊,哪个领导不希望下属对自己忠心耿耿呢?不管这种忠心是以何等方式表现出来的。约翰打小报告,确实是有他的私心的,但也从另一个方面带给了我有用的信息,让我知道部门其他人的情况,其实他是在义务充当‘监视器’的作用,这能省去我好多工夫呢。当面批评,只会把他的好意拒之门外,你觉得他以后还会告诉我这些吗?所以,说什么话都不妥!”

麦希恍然大悟:“原来你这样做是为了制约下属之间的权利而达到平衡!呵呵,所以刚才约翰说完,你没有批评他,是不想失去他的忠心;在他的肩上微笑着拍了两下,其实是对这种忠心的奖赏,但是你并没有说出赞许的话,就是要让约翰摸不到头绪,让他不知道你是反对他,还是赞成他的意见,弄不懂你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安德烈会心地笑了。






《停止内耗》目录


第一章 找到一个完整的自己

最熟悉的自己和最陌生的“我”

为什么你总觉得自己会失败

你没有病,只是很特别而已

别让贴在身上的标签束缚了你

如何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

所谓情商高,是懂得界限感

目标感太强的人会推开幸福

生活变得无趣,是从不敢承担责任开始的

被说滥的“做自己”还需要三个关键词

一个人的钝感力,就是他的幸福力

第二章 自我角力的内耗

带刺的自卑

内心住着一个哭泣的小孩,应该怎么照顾他

上瘾的讨好

如果你听了很多道理,依然没有学会拒绝

取悦,是一场高成本的内耗

“读心术”是我最不想要的能力

成年人,可以为自己的委屈负责

你不是工具箱,无法解决所有问题

第三章 告别完美主义

自卑是因为想要的太多

大多数的焦虑,来自“更好”两个字

越完美,越孤独

追求完美是对生命的“傲慢”

承认不完美,是完美主义者的终极解药

“必须”越少,幸福感越高

承认自己不够好以后,整个世界都好多了

先完成,再完美

第四章 情绪自由

拿什么拯救一个无趣的人生

你常常孤独,却从未独处过

被愤怒消解的自由

不再无聊,却陷入焦虑

我就是不喜欢压力,怎么了

懂得与人合作,是消除自卑感最重要的方式

让位事情,后置情绪

不焦虑体质

吃掉自己的坏情绪

第五章 过一个不累的人生

被压垮的你

想太多的人该吃什么药

活得最累的人,都是“骑墙派”

精致化的情感陷阱

人人都要逃离的舒适圈,究竟怎么了

累死人的内心剧场

“懂事崩”是对自己最大的残忍

从未想过,求助竟然变成“硬实力”

《如何停止胡思乱想》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 搁置你的焦虑

第一章 我们为什么会焦虑

相信你的能力 · 006

将狮子误认成石头的后果 · 007

焦虑的原因:“负面倾向” · 009

杞人忧天者是如何诞生的 · 011

充满力量的观点 · 015

从此以后,科学就快乐地躲在了背后 · 016

生活冲击 · 018

注意力和自我调节 · 019

唤醒水平 · 021

跳舞小姐的情绪历险记 · 022

你的个人故事如何“助攻”担忧和焦虑 · 025

故事是精神“燃料” · 025

进一步评估情绪反应和自我调节 · 029

第二章 平息恐惧,穿越困境前行

大脑是个“墨守成规”的家伙 · 037

控制精神是可能的 · 041

人体电/脑电 · 042

转移你的注意力 · 048

关注大图像 · 050

灵活地运用注意力 · 051

改变你的语言 · 053

“暖起来”然后“静下去” · 054

散个步,换种心情 · 055

学会“装腔作势” · 059

小结 · 060

第三章 开个小差,再做重大决定

白日梦的重要性 · 067

发散性思维 · 072

小心!不要“迷路”了 · 073

正念冥想 · 079

做梦是为了构建未来 · 083

心理时间之旅 · 083

你会接收他人的焦虑吗? · 086

让我们来集体“开小差”吧 · 086

开小差后的时光 · 087

心智游移做出的决定 · 088

打哈欠能够调节注意力 · 089

第二部分 大脑的超能力

第四章 如何通过深度放松化解焦虑

压力心态 · 097
压力制造 · 097
压力超载 · 099
为什么θ波会治愈焦虑 · 102
θ波如何治愈焦虑 · 103
利用θ波重新编排我们的思维 · 107

如何进行深度放松练习 · 109

伊芙琳寻求“深度潜水状态” · 117

另一种显著的变化 · 119

第五章 毫无焦虑,期待好的未来

意图 · 127
动机和激情 · 128

消极的心理复述 · 129

未来定时 · 136

“延迟满足”的力量 · 138

限制性信念 · 141

信仰体系结构 · 142

大脑的超能力:设想 · 144

挑战你的信念 · 145

第三部分 训练你的大脑

第六章 切换你的“大脑回路”

过去如何影响现在 · 158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 159

如何将神经再次模式化 · 166

行动计划 · 172

形成内在的稳定 · 174

人际间的神经模式化 · 177

做更好的打算 · 178

第七章 如何通过自我关怀保持佳的内在状态

保持神经系统健康可以让你享受人生 · 182

健康的神经状态如何提升你的洞察力 · 183

专注自我可以改变未来 · 189

找到你的暂停键 · 196

深度自我 · 198
深度倾听 · 199

设计新的冒险经历 · 204

自我连接和共享连接 · 205

听从内心的声音 · 207

生成性对话 · 208

第四部分 点燃你的生命

第八章 全脑同步运作让你远离焦虑

自然界的“同步” · 214

全脑同步运作状态的历史 · 215

如何让你的双脑α波频率同步 · 220

走进α波 · 222
甩掉焦虑 · 226
恢复力 · 227

双脑同步和你的潜能 · 228

双脑同步在现实世界是如何运作的· 228

调整你的思想状态和思想内容 · 231

第九章 从心流到超级思维

“心流”为什么有这么多好处 · 240

克服思想的局限性 · 245

心流循环 · 247

如何激发心流状态 · 249

催眠 · 251

心流有助于解决问题 · 254

在休息时间里“孵化”新想法 · 255

无意识的指导作用 · 257

心流状态中的巅峰表现 · 258

后记 · 261

《情绪免疫》目录

Part I让沉默大有可为

每一次沉默都要恰到好处

愤愤不平时不能成为告密者

为什么话少的人更受欢迎

为什么不是我

Part II甜言蜜语是良剂

本子应用来记录美好

甜美的东西最治愈

用赞美掌控情绪

Part III用“示弱”收获同理心

你要学会循循善诱

与其强势不如四两拨千斤

谦逊是最好的表达方式

Part IV说“不”的秘诀

不会拒绝别人,就等于被别人拒绝

你的底线就是你的底气

越拒绝,别人越开心

Part V忍耐的力量

容忍一些错误,才会有新的契机

你为什么总想跳槽

我爱“背黑锅”

Part VI如何掌握主动权

与其自怨自艾,不如主动出击

要主动影响而不是被动接受

用主动争取延缓热情的退去

Part VII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不要为了赞誉而过度消耗自己

没人欣赏自己时该如何自处

保持敏感性,保持好奇心

Part VIII幽默也是一种武器

越幽默越顺利

必不可少的软实力

当你乐观时,自有追随者

Part IX从“从众”到“出众”

当整个世界都在跟你作对

从众还是出众

请及时修理破损的窗户

Part X恰到好处的炫耀

自信是一种能力

适时高调才能显露优点

少吐槽多“炫耀”

后记



《如何停止胡思乱想》精彩书评

这是一本充满智慧、洞察和实用建议的书,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获得对生活的掌控感。

——杰弗瑞·L.范宁博士《思想天才:控制思想的力量》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给出了很实用的建议。书中有很多能立即拿来使用的技巧,都被证实很有效。

——Goodreads读者




《停止内耗》内容简介

当今年轻人普遍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他们既不能接纳种种现实,又难以做到坦然放下,从而陷入纠结和焦虑,也就是本书所要讲述的自我内耗。作者从自身经历和咨询实例两方面讲述自我内耗的内容,并且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读者走出自己的心理困境,力求帮助当下的年轻人摆脱内耗的心理状态。

《如何停止胡思乱想》内容简介


心理学研究表明,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与烦恼,都是“反刍”造成的。反刍是一种持久的、循环的抑郁思维,表现是使人们以自我为中心、以过去为主导、集中于负面内容,而且很容易陷入停不下来的恶性循环。

·每次想到过去做的蠢事,都觉得自己的人生完蛋了?

·凡事总是先想到消极的一面,每天负能量满满?

·一遇到大场面,就习惯性焦虑、失眠、不安?

·思虑过重,想太多,愁太甚,永远处在焦虑状态?

以上都是反刍的表现。

在本书中,两位心理学博:士基于30多年的执业经验,为我们提供了8种焦虑自救良方,从理解自身的状态到学会如何进入心流状态,这些方法层层递进,为我们破解反刍带来的焦虑,帮助我们重获安全、自控、自在的生活。



《情绪免疫》内容简介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可言,每个人都会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而如果能在职场上游刃有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本书从职场上常见的诸多问题入手,全面分析职场问题与职场潜规则,并结合实际案例,告诉读者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该怎样调整自己的策略、如何应对。

当你有足够多的方法与经验去应付工作中的混乱与复杂时,也就有足够的心力去应对生活中的变化与难题。

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成长、日渐强大,从而建立稳定的内心秩序,做一个内在掌控情绪与内心、外在把握工作与生活的强大个体。



《停止内耗》编辑推荐

★《人民日报》倡导的生活态度!抖音、小红书、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平台热议话题,戳中当代年轻人的“累”点

★写给那些疲惫又焦虑的年轻人,当一个人陷入自我内耗,生活就会变得一团糟

★停止内耗的小妙招,在生活中拿来即用!结合心理咨询和自身经验,给读者更有代入感的阅读和实用体验

★将心理学知识结合咨询实例进行讲述,给心理学入门读者以新知;笔触细腻,让内耗的人在文字中感受情绪共鸣

《如何停止胡思乱想》编辑推荐

★【美国心理协会反焦虑思维训练课,献给多思多虑、常常感到焦虑的你】

·每次想到过去做的蠢事,都觉得自己的人生完蛋了?

·凡事总是先想到消极的一面,每天负能量满满?

·一遇到大场面,就习惯性焦虑、失眠、不安?

·思虑过重,想太多,愁太甚,永远处在焦虑状态?

本书就是一本写给这些动不动就焦虑起来的人的实用指南,案例+方法+步骤全方位助你摆脱焦虑魔咒,重获安全、自控、自在的生活。

★【心理博士30年执业经验精华,8种心理训练方法,快速消除焦虑】

本书两位作者都是专业咨询师、培训师、美国心理协会成员,执业时间长达30年,有丰富的治疗经验。

在书中,他们结心理学背景和执业经验,用为我们一一详解了应对焦虑的具体方法,帮助你释放大脑的超能力;粉碎让你处在不停忧虑状态的幻想;清醒、自信地面对每天的挑战;转变你的内在状态,获得全新的自己。

★【焦虑时代的应对法则,浮躁社会的镇静剂】

据调查,在青年白领群体中,有34%的人经常焦虑,62.9%的人偶尔焦虑,只有0.8%的人从来没有焦虑过。

在这个普遍焦虑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自处,又如何与焦虑的人相处?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又该如何静下心来,倾听内心的声音,找到真正使命所在并努力之?《如何停止胡思乱想》将循序渐进地带你走出焦虑状态,从心智游移、自我关怀、切换思维到心流、超级思维,一步步将你带往巅峰体验, 终安全、自控、自在地生活。

《情绪免疫 》编辑推荐


"★樊登书会热议话题、武志红微课重点分享课题,如何掌控情绪是每个人的修课和人类世界的重要话题。

★情绪免疫力是一种既能应对突发状况、解决棘手问题,又能收拾已有残局的综合实力。在多变的当下,你需要不断增强情绪免疫力,应对外在的混乱与复杂。

★全面讲述如何应对多变的形势和混乱的外环境,每种负面情绪都有迹可循,每个在职场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有应对办法,帮我们快速提高情绪免疫力。"





《如何停止胡思乱想》前言


序 言

那些噪声是什么?

浴室的水龙头是不是又在滴水?你确定那些文件在中午之前能送到客户手里?近来,你母亲的健康是不是每况愈下?你能负担女儿申请的任何一所大学的费用吗?仪表板上“检查引擎”按钮在闪烁,车子又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你的伴侣不能理解那些……喂喂,等等,在送文件到客户手里之前,你在上面签字了没有?

凌晨3点,你头脑里的“仓鼠转轮”开始以每小时90英里的速度运转。4:30,你告诉自己,“我还可以睡上两个小时”。5:30,你依旧在期待睡眠的到来。6:30,闹钟将你惊醒,崩溃的一天又到来了。在办公室里,浓咖啡让你打起精神。在家里,一大杯酒帮你轻松地度过了傍晚。然而,几个小时的半梦半醒之后,你的思绪开始在“转轮子”,你又开始盯着闹钟数绵羊。

假如可以停止“焦虑循环”,你会怎么办?

工作和家庭的日常需求没有变化,然而,恐惧、不确定性和压力却是可以选择的。如果你用活力、自信和平静代替疲惫、自我怀疑和不断焦虑,那么,你的生活、健康和人际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果你已经在思考“为什么生活的悲观要摧毁乐观”,或者在思考“为什么大脑不能停止那些持续不断的担忧”,这就意味着,你迫切地需要行动了。利用我们提供的易于实施的方法和练习,你可以做到以下的事情:

·粉碎使你一直陷入持续焦虑状态的幻想。

·思路清晰且充满自信地迎接每天的挑战。

·为了更加充实而愉悦地生活,放飞你的思想。

我们将帮助你摆脱思维上的常规约束——那是你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自己设置的条条框框,帮助你坚定信念,培养良好习惯,打破那一直试图拖垮你的焦虑魔咒。

发现更加平静、快乐的自己

你该如何从焦虑和反刍思维中抽身,进入冷静和平稳的状态?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每周工作4小时》(The 4-Hour Workweek )的作者蒂姆·费里斯(Tim Ferris)说道:“你不必成为超人,取得超人那样的成果。你只需一套好的工具箱,里面装满变革性的工具和练习,而这些工具可以引爆人们探索的可能性。”在神经可塑性、表观遗传学和量子物理学方面,突破性的研究显示,你可以不是基因、环境或思维的受害者。你的物理和情感现实的构造,取决于你选择将注意力放置何处。如果你的大脑将注意力集中在消极的一面,你的现实将同样变得消极,导致你一直处在长期焦虑的状态里。然而,现在,你完全可以消除消极想法,享受当下,控制自己的思维,改变那些加剧你焦虑的有害习惯、观点和行为。

在本书中,我们将教会你在焦虑或恐惧要击垮你时,如何迅速地让自己冷静下来,创造激起你改变欲望的环境。通过最新神经系统科学领域的简单可行的办法,我们将让你转变大脑运转的方式——这种转变是显著的、可测量的。这样,你就能摆脱“破坏模式”,唤醒更加快乐、健康和有活力的自己。

送你一个无忧密码

本书致力于为所有被长期焦虑损害生活品质的人们而服务。通过识别大脑变化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利用大脑动态功能和治愈能力,我们帮助成千上万的人摆脱困境、战胜生活中毁灭性的打击,也清除了那些一直在消磨你精力的日常困扰。我们期望你和他们一样惊喜地发现,重塑思维和改变生活是完全可能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

这本书的首要目标是帮助你构建一种坚韧的内在生活,让你可以应对生活冲突。生活冲突是指生活中那些突如其来的不愉快的波折,它们使你偏离理想的道路、推迟你梦想成为的那个人的进程。我们带领你一起体验8种很有影响的大脑变化方式,它们基于神经系统科学、生物反馈、临床催眠和最好的心理治疗领域的研究。我们在这些研究中获益良多。在这项有点儿像临床医生的工作里,我们不仅要教你如何平息焦虑的大脑,还要训练那些可以应对简单的生活挑战的“精神肌肉”。我们将向你们展示的,也不仅仅是克服焦虑,而是从焦虑中脱身而出,创造充满欢乐、有深度交流、情感在逐渐成熟的生活状态。

此外,我们还将与你分享我们的患者如何战胜焦虑并最终拥抱理想生活的故事。从某种层面上来讲,这些故事提醒我们,我们的问题和焦虑不是特殊的、不是独一无二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信心,相信这些问题和焦虑是可以解决的。从更深的层面上来讲,这些故事能够成为能力、智慧和创造力的无意识来源。它们可能会引导你找到自己积极乐观的一面,帮助你挖掘尚未开发的潜力,建立自信,激发想象力,然后在现实中采取行动。你一定已经见到很多人使用本书中的策略和思维改变方式,使自己的生活发生巨大的改变。我们希望你也做个尝试。我们确信你将会



《情绪免疫》前言


常听身在职场的朋友这样抱怨:“我怎么就不行呢?”其实,有些时候,并非我们工作不努力,而是因为不是所有的投入都有产出,在投入和产出之间,我们一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经营环节,那就是做事的方式。

职场是人的职场,做事的方式也大多是与人打交道的方式,管理学强调,所有资源与活动都是以人为中心的,可见人的因素至关重要。人很难摆脱感性的特质,所以也就不能在任何场合都用既定的量化标准去衡量人际关系。

举个例子说,机械制造中对毛坯的质量必然有硬性要求,达到检测的数据标准方为合格,但是对于一个早晨刚刚来上班的员工,你无法考察他是怀着一个怎样的心情来上班的。然而,员工在工作时的心情可以对企业生产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愉快的心情和糟糕的心情可以直接反映到产品的质量和工作的进度上。怎样让员工心情愉快,让工作的氛围轻松和谐,让自己的建议被周围人接受,这些都是我们在研究做事的方式时需要仔细思考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每个人都有让别人接纳的愿望,即便是那些沉默寡言、喜欢离群索居的人,也在潜意识里隐藏了希望博得别人认可的愿望。我们发现,职场中很多人之所以成绩欠佳,并不在于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准高低,而很可能是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不被别人认可,从而很难发挥原本的特长。

所以我们要研究怎样做,才能使自己游刃有余地融入人际关系中。

每个人生来都有独特的个性,日积月累形成性格。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具备所有优秀的品质,而凡是优秀的品质,都是人们希望拥有的。所以即使不具备,你也要说服自己去添加,因为其中的某个品质确实能为你处理某类棘手事件,或者摆脱某种麻烦创造机会。

本书中,这一个个优秀的品质被具象成一副副“面具”,成为职场人不可或缺的成功法宝。需要微笑时,再严整肃穆的脸也应该绽放灿烂的笑容;需要容忍时,再争强好胜的性格也要从容镇定;需要赞美时,再寡言沉默的人也不能吝啬由衷的抒情。这些都是社会关系折射出来的对人的要求。

果你正是缺少这几副“面具”的职场人,不妨去对照自己以往的职业经历,那些让自己失败的时刻,看看如果当时有相应的修饰,你的表情会更合时宜,事态的发展也不会一味跑偏?

荣格认为,运用“人格面具”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这也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这是“人格面具”积极的一面。即使是资深管理人员,如果在该笑的时候不笑,该忍的时候不忍,那也不能被视为一名成熟的职场人,至少,他的抽屉当中,是应该常备几副“面具”的。

本书把各种“面具”的使用方法设置到具体的案例情境中,方便读者分析和参考。在每章之后,附有每种“面具”的使用说明和使用禁忌,简洁明了地告诉读者在“面具”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如同药物说明书,告诉读者该药品的特性和功能,以及服用禁忌。

当然,作为职场正能量的“人格面具”,应该还有更加丰富的内容,本书只是汲取了其中常见常用而又普遍缺失的几种,希望聪明的读者能够举一反三,真正懂得换一副表情,轻松应对职场难题的各种法则。



上一个心理学

下一个大众心理学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