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心理学(最新版)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爱情心理学(最新版)

心理学 心理百科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爱情心理学(最新版)截图

#电子书简介

罗伯特·J·斯腾伯格(Robert·J·Sternberg),是塔夫茨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与教育学教授,也是海德堡大学的心理学荣誉教授。斯腾伯格从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拥有11个荣誉博士头衔。他从事爱的研究已有25年。


凯琳·斯腾伯格(Karin Sternberg),是斯腾伯格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的共同负责人。她从德国的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康涅狄格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鉴于爱的类型多种多样,本能这个词也具有多重含义。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1890)把本能看做一种先天固有的能力,表现为“在没有结果预期,也不对行为表现进行早期教导的情况下,仍产生结果”(第二卷,383页)。詹氏的本能原型是打喷嚏——由某些感觉刺激物(这里是嗅觉刺激)自动引发的反射冲动。詹姆士的确把他的本能概念扩展到更加复杂和更易感知的程度,其中包括社会偏好,如他提出的著名问题:“一旦少年喜欢一位少女,那么这个世界上似乎就没有什么事物比与少女有关的一切更重要和更有意义了,这是为什么呢?”(第二卷,第386页)
威廉·麦独孤(William McDougall,1908)对本能的解释更接近于现代对情绪的定义:“是一种遗传或先天的心理生理状态,决定了哪类事物会引起个体的感知和注意,对这类事物引发哪种情绪体验,以及采取哪种特定行为,或者至少产生采取哪类行为的冲动。”(第29页)麦独孤认为有七种强烈的情绪和本能相联系:(1)恐惧,(2)厌恶,(3)惊讶(与好奇相关),(4)愤怒,(5)屈从(羞耻或尴尬),(6)得意(骄傲),(7)父母本能(亲切、共情)。此外,他还提出了两个与情绪无关的社会动机——生殖本能和交往本能。
人们从来没有否认过本能对环境刺激物的不灵活性或麻木不仁。恰恰相反,詹姆士相信本能“并非总是一成不变的”(第二卷,第389页),实际上,“动物记忆中的任何一种本能活动在重复过程中必须摆脱‘盲目’的照搬照抄”,如果不受外界刺激物的影响,脱离了环境的评价尺度,先天的反应系统也就没有什么作用了。尽管20世纪的一些社会科学家认为本能和学习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无论应用于人类还是其他动物,这样的结论都是行不通的(Alcock,2001)。
本能的行为活动往往不是简单的“刺激一情绪一反应”链,而是随时间的变化逐渐积累的复杂结果。例如,莱尔曼(Lehrman,1965)指出斑尾林鸽的求偶过程包含一系列步骤:在求偶初期,一组刺激引发某些激素变化和行为反应,继而出现生理变化,导致鸟类专注于不同的刺激并引发不同的行为反应。
……

中文版序
前言
第一章 引论
凯琳·斯腾伯格(Karin Steinberg)
第一部分 生物学说

第二章 爱的动态进化观
道格拉斯·T·肯里克(Douglas T.Kenrick)

第三章 浪漫之爱关系中的行为系统:依恋、呵护与性
菲利普·R·薛佛(Phillip R.Shaver)
马里奥·米库利茨(Mario Mikulincer)

第四章 爱情的进化
大卫·M·巴斯(David M.Buss)

第五章 爱情的内驱力:择偶的神经机制
海伦·费希尔(Helen Fisher)

第六章 依恋和连结的生物行为模型
詹姆斯·F·莱克曼(James G.Leckman)
莎拉·B·赫尔迪(Sarah B.Hrdy)
埃里克·B·凯维纳(Eric B.Keverne)
C.苏·卡特(C.Sue Carter)

第二部分 爱情类型
第七章 浪漫之爱的风格
克莱德·亨德里克(Clyde Hendrick)
苏珊·s·亨德里克(Susan S.Hendrick)

第八章 探索“爱”的真谛
埃伦·伯奇德(Ellen Berscheid)

第九章 爱情的二重理论
罗伯特·J-斯腾伯格(Robert J.Steinberg)

第十章 爱即“共有应答性”的给予和接受
玛格丽特·S·克拉克(Margaret S.Clark)
琼·K·莫南(Joan K.Monin)

第三部分 内隐理论
第十-章爱情研究的原型说
贝费利·费荷(Beverley Fehr)

第四部分 文化学说
第十二章 爱情的进化与跨文化观点:性别、人格和当地生态
对恋爱关系中情感投资的影响
大卫·P·施密特(David P.Schmitt)

第十三章 激情之爱:跨文化与进化观点
黛布拉·雷博曼(Debra Lieberman)
伊莱恩·哈特菲尔德(Elaine Hatfield)

第十四章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和爱情心理学
卡伦·K·迪恩(Karen K.Dion)
肯尼思·L·迪恩(Kenneth L.Dion)

第十五章 结论:各种爱情理论的本质及相互关系
凯琳·斯腾伯格(Karin Sternberg)
参加撰写人员
译后记

运用科学心理学范式探讨爱情这一浪漫而神秘的人类活动主题,是对现代社会心理学一个新兴领域的创建与发展,需要研究者拓荒的勇气和智慧。本书正是汇集了当今国际爱情心理学的新进展,可谓名家荟萃。在以人为本、共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下,将本著作引入我国,意义非同寻常,必将有助于建设中国人的幸福生活与和谐家庭!
——沈德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前会长,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


本书从全方位、多角度介绍了近二十年来爱情心理学理论的新进展,不仅带给人们一种崭新的认识和体验,而且必定是研究爱情心理学的后继者们无法绕过、只能越过的里程碑之作!
——乐国安(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南开大学教授)


爱情是古老而永恒的话题,也会伴随每个人的一生。一个人的人生历程幸福与否,很大程度上与其爱情历程有关。虽然爱情究竟是什么,需要每一个人用自己的心灵和生命去体验,但是,科学爱情心理学的知识积累,无疑会帮助人们理解爱情的本质,并珍惜和体验真爱,这也正好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金盛华(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理事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本书的主编罗伯特·J·斯腾伯格(Robert J.Steinberg)鉴于爱情研究领域的充分进展,认为有必要编写一部爱情心理学的著作。1988年,《爱情心理学》一书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发行。该书是由罗伯特·斯腾伯格和迈克尔·巴恩斯编写的。它共有16章内容,基本涵盖了当时所有的爱情理论。这些年来,这部著作非常热销;对于那些渴望将探讨爱情本质的理论一览无遗的读者来说,这是一部有用的参考书。本书不仅介绍了理论,还提供了用来支持这些理论的数据资料。
在21世纪来临之际,本书显得有些过时。学者已经提出了新的理论,即便是那些在1988年就存在的旧理论,其中一些理论也得到了修正。一些旧理论的魅力已经远不如当年。另一些仍然引人注意的理论也得到了1988年之后新数据的支持。曾经参加编写《爱情心理学》的第二作者迈克尔·巴恩斯当年还是研究生,如今他已经离开了心理学界,于是斯腾伯格与现就读于海德堡大学的研究生凯琳·斯腾伯格通力合作,着手开始了本书的编写工作。

本书为中国心理学会推荐图书。

http://img10.360buyimg.com/N0/23991/84155ee2-b55f-4811-9c47-d05f38c0e710.jpg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本书的第一主编罗伯特·J·斯腾伯格(Robert J.Steinberg)鉴于爱情研究领域的充分进展,认为有必要编写一部爱情心理学的著作。1988年,《爱情心理学》一书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发行。该书是由罗伯特·斯腾伯格和迈克尔·巴恩斯编写的。它共有16章内容,基本涵盖了当时所有的爱情理论。这些年来,这部著作非常畅销;对于那些渴望将探讨爱情本质的理论一览无遗的读者来说,这是一部有用的参考书。本书不仅介绍了理论,还提供了用来支持这些理论的数据资料。
在21世纪来临之际,《爱情心理学》这本书显得有些过时。学者已经提出了新的理论,即便是那些在1988年就存在的旧理论,其中一些理论也得到了修正。一些旧理论的魅力已经远不如当年。另一些仍然引人注意的理论也得到了1988年之后新数据的支持。曾经参加编写《爱情心理学》的第二作者迈克尔·巴恩斯当年还是研究生,如今他已经离开了心理学界,于是斯腾伯格与现就读于海德堡大学的研究生凯琳·斯腾伯格通力合作,着手开始了《爱情心理学》(最新版)的编写工作。他们共同制定了本书的写作计划,为不同的章节遴选作者,并完成了统稿定稿工作。
我们非常乐意介绍一下《爱情心理学》(最新版)。每一章内容都围绕下面几个问题展开:
1.你如何定义爱情?
2.你提出或者运用的爱情理论是什么?
3.有什么论据(1)支持该理论?


上一个心理学

下一个心理百科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