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第三版)/科学出版社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区域经济学(第三版)/科学出版社

考试 考研专业课

  • ISBN:9787030432889
  • 作者:吴殿廷吴殿廷等
  • 字数:509000
  • 版次:1
  • 页数:344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审图号:9787030432889
  • 出版时间:2018-11-28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区域经济学(第三版)/科学出版社截图 区域经济学(第三版)/科学出版社截图 区域经济学(第三版)/科学出版社截图 区域经济学(第三版)/科学出版社截图

#电子书简介



商品参数
区域经济学(第三版)
曾用价 59.00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8年11月
开本 16
作者 吴殿廷
装帧 平装
页数 344
字数 509000
ISBN编码 9787030432889


内容介绍
本书把区域作为一个系统,按照系统科学的思维范式,从宏观整体出发,在时空结合中诠释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突出区域发展与科学发展主题,着重探讨区域发展的时间过程、动力机制、结构演变、空间布局特点,剖析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复杂关系,抓住城市与区域、地域分工与合作等重大问题,揭示区域发展的客观规律,寻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从宏观整体出发,经过中观到达微观层面,既见树,又识林,使结构的严谨性与内容的实用性很好地结合起来。

目录
**版序 **章区域、区域系统与区域经济学1 **节区域和区域系统1 一、区域的内涵界定1 二、区域的类型2 三、区域系统的组成4 四、区域系统的特征5 五、区域系统的结构和功能7 第二节区域经济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13 一、自然禀赋的差异性13 二、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14 三、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14 第三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前景15 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5 二、区域经济学的性质和任务16 三、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17 四、区域经济学的前景与方向18 复习思考题23 进一步阅读文献23 第二章区域发展与科学发展24 **节区域发展概述24 一、区域发展的内涵24 二、区域发展的形式25 三、区域发展观的演变27 第二节促进区域发展的途径和措施29 一、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29 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33 第三节区域科学发展36 一、科学发展观36 二、区域科学发展的识别37 三、促进区域科学发展38 复习思考题45 进一步阅读文献46 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过程和动力机制47 **节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过程规律47 一、区域系统的演化47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48 三、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性规律49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和动力54 一、增长极理论和因果循环累积效应54 二、区域发展的基本非基本原理56 三、哈罗德多马模型57 四、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58 第三节区域经济运行的动力来源63 一、从政府的角度看区域经济运行机制63 二、企业家眼中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63 复习思考题64 进一步阅读文献64 第四章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66 **节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66 一、三次产业的划分66 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67 三、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71 四、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给我们的启示74 第二节制造业在区域发展中地位的变化75 一、工业经济时代制造业的地位75 二、信息社会制造业地位的变化77 第三节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与结构优化80 一、地区生产专业化80 二、主导产业的地位和作用82 三、主导产业的选择83 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84 第四节投入产出分析85 一、投入产出表86 二、投入产出模型87 三、投入产出方法的应用87 复习思考题92 进一步阅读文献92 第五章区域发展的空间过程与布局93 **节经济地域运动论93 一、经济地域运动的内涵93 二、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94 三、区域开发的空间理论与模式96 第二节集聚、扩散与空间相互作用102 一、集聚与扩散102 二、距离衰减原理与近邻效应105 三、空间自相关分析107 四、空间相互作用分析108 第三节经济区划论112 一、经济区概述113 二、经济区类型114 三、经济区划118 四、经济区的定量划分方法122 五、主体功能区建设124 第四节产业布局论129 一、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129 二、产业布局理论129 三、产业布局的区位指向与合理性评价138 复习思考题140 进一步阅读文献140 第六章区域分工与合作142 **节区域差异论142 一、区域差异概述142 二、区域差异的客观基础144 三、区域差异测度方法145 四、区域差异演化过程148 第二节区域分工论151 一、区域分工概述151 二、区域分工的内在机制154 三、区域优势产业的识别与选择162 四、区域差异调控164 五、区域增长趋同165 第三节区域协调发展论168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述169 二、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171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方式176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与评价180 五、从区域协调发展到区域协同发展182 复习思考题182 进一步阅读文献182 第七章EPD——环境、人口与区域可持续发展184 **节环境建设与区域发展184 一、物质条件与区域发展184 二、非物质条件与区域发展186 三、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188 第二节人口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两重性190 一、劳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推动力191 二、一定数量的人口为消费提供了市场192 三、人口数量过多对区域发展的不利影响192 四、人口容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课题194 五、人口结构与区域发展196 六、人口迁移与区域发展198 第三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200 一、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析200 二、不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对策204 三、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对策205 四、流失性资源的开发利用206 五、再生资源与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206 第四节坚持生态文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7 一、生态文明概述207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10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12 复习思考题213 进一步阅读文献213 第八章城市与区域发展214 **节城市经济区214 一、城市的概念与特征214 二、城市的产生214 三、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215 四、城市经济区的内涵与特点217 五、城市经济区的结构与功能218 第二节城镇化与区域发展220 一、城镇化的概念和特征220 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222 三、城镇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25 第三节城市职能与规模分布226 一、城市职能226 二、城市规模分布230 三、大都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234 第四节城市体系与区域发展236 一、城市空间分布理论——中心地理论236 二、城市带理论241 三、城市群和都市圈开发242 四、我国的城市群、城市带建设243 第五节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246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247 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248 复习思考题251 进一步阅读文献251 第九章区域发展决策与政策252 **节区域发展战略252 一、发展战略的含义252 二、区域发展战略的本质特征253 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254 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类型256 第二节区域发展规划259 一、区域规划概述259 二、区域发展总体规划260 三、区域发展专项规划和专题规划270 第三节区域经济政策270 一、概述271 二、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271 三、区域经济政策的内容276 四、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277 复习思考题281 进一步阅读文献282 第十章区域经济研究方法283 **节区域比较与评价方法283 一、区域经济的比较与评价283 二、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方法286 三、常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289 四、区域比较与评价中应该注意的问题292 第二节区域发展预测292 一、概述292 二、结构化预测方法294 三、非结构化预测方法303 四、预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304 五、案例:我国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多模型预测305 第三节优化和规划方法307 一、区域开发中的规划问题307 二、线性规划模型308 三、模型1:农作物种植规划310 四、模型2:工业生产的地域组织315 第四节决策与对策分析方法317 一、决策的问题与类型317 二、非确定型决策问题的分析方法318 三、风险型决策问题的分析方法320 四、竞争型决策——对策论的理论和方法322 五、层次分析法324 六、情景分析法及其实例329 复习思考题330 进一步阅读文献331 参考文献332 修编后记334

在线试读
**章区域、区域系统与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研究目的是促进区域发展和协同发展。任何区域都构成一定意义上的系统,所以,我们就从区域和区域系统谈起。 **节区域和区域系统 一、区域的内涵界定 (一)区域的概念 区域经济学中把区域视为动态的有机整体,不是任意划定的一个地表空间。因此,我们把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定义为:“区域是地球表面(层)上具有社会经济意义的空间系统。” 一般情况下,区域是指地表的二维平面,但对较小区域,如一个城市,常指三维空间。 中国是一个区域,特征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东北地区是一个区域,特征是以沈阳为中心,形成了内部联系紧密的经济系统,有统一的电网,有相对独立、完善的交通网、通信网…… 这样说来,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一个空间系统。所以,有时我们也称区域为区域系统。只是我们称“区域”时,更多的是强调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称“区域系统”时,更多的是强调研究对象的内在整体性。 (二)关于区域客观性的讨论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空间系统,区域界线是存在的,也是变化的,人类对区域界线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孙尚清等,1991)。 迄今为止,人们对区域本身是否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而客观存在有两种对立的看法,并因此而划分为主观派与客观派两大阵营。 主观派以美国学术界为大本营,其代表人物是普雷斯顿·詹姆斯。詹姆斯认为:“一切区域都是假定的。它们是为一定的目的划分的,只要它们达到目的,就被判定是好的。‘区域方法’就是选取指标来划分区域种类,验证这些指标,即从相关要素的综合整体中,选出与特定的问题*相关的事物来做指标。没有‘真正的区域’。区域仅仅作为一种理智概念而存在,用于特定的目的,只能按照所要考察的问题的观点来评定它的得失”(普雷斯顿·詹姆斯,1982)。因此,在主观学派看来,区域既不是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也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而是由思维构成的精神上的观念。 与主观学派相对立,以原苏联为大本营的客观学派则认为,区域是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以其经济区划理论享誉世界的已故原苏联著名经济学家、地理学家科洛索夫斯基指出:并不是任何具有地方化经济特征的地域都可以叫做经济区域。“只有在某个区的产品按其产量和作用在国内总平衡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时,才能把这个地域看做是特殊的经济区”(科洛索夫斯基,1958)。因此,经济区是地域分工体系中的一个环节,是具有全国意义的专门化的地域生产综合体。 由此认为,区域是客观存在的,但确切的区域之间的界限是不多见的;或者说,区域有内核无边界,任何标定的区域界限都是“由思维构成的精神上的概念”,都是假定的。 区域的客观性和区界的主观性是由社会地域分工所决定的,也受人们观察问题的角度及认识问题的能力所影响。社会生产地域分工一方面使各个区域生产专门化,另一方面通过产品的交换而使各区域相互开放、相互关联而形成完整的社会生产地域分工体系。由于社会生产地域分工是一个历史的、客观的过程,因此,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在社会生产地域分工体系这个超大系统中,尽管各个区域的专门化方向和经济中心是明确的,但各个区域之间边界因其相互开放、相互关联而非截然分明。 (三)区域空间范围的识别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复杂程度的加大,单纯从地理学的角度来定义区域的边界对区域经济的研究有很大的制约性。系统科学认为,系统的整体性表现在同环境相接触时出现的特殊的边界反应。系统的边界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到保护系统稳定的作用。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划分应该遵从这一原则,即区域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功能发生突变的节点的连线构成区域经济系统的界面。 传统的区域划分是以自然地理边界为依据的,这是由于传统的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运输和联系方式落后,地理条件制约很大。经济活动局限于平原地带,构成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往往是河流、山脉等自然边界。 工业化以后运输和联系方式虽有所改进,但是资源流动的成本依然很大,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受到自然和人工两种因素影响,其界面除了河流、山脉外,还可能是铁路和权力以及政治上的边界等,这些对经济活动空间成本起约束作用的因素构成了区域经济系统的界面。 信息时代的到来塑造了新的人地关系和新的区域经济景观,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空间形成了空间事物和人地关系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出现了所谓虚拟化的信息地理空间。这种区域经济系统的界线除了资源、成本等经济上的因素影响外,更多地表现为语言、价值观等文化方面以及网络标准和网络规则等技术方面虚拟的界线。 由此可以说,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是随经济活动联系方式的进步而不断延伸的。区域经济活动空间在一定的时间里受到一些因素的束缚,这种束缚构成了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但经济的发展*终会克服这些障碍,直至遇到新的约束,形成新的界面,这个过程就是区域一体化的过程。 二、区域的类型 按划分标准的不同,区域可分为多种类型体系。 (一)按物质内容划分的区域 自然区域:是根据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依照一定的目的去揭示环境结构的特定性质而划分出来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其中又可分为非生态系统自然区域和生态系统自然区域,前者如流域、大地貌单元(平原区、山区、高原区)等;后者如太平洋生态系统、黄淮海平原农田生态系统、长白山区森林系统等。 社会经济区域:包括经济区域和社会、文化区域等。经济区域是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工程措施等对自然环境进行利用、改造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特定性质的生产地域综合体,如由生产、交换、分配等环节构成的区域,像东北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等。社会、文化区域是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区域)、华人文化圈(文化区域)、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自然区域与社会经济区域的划分是相对的,前者或多或少会有人类活动,后者总是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 (二)按内在结构划分的区域 即按照形态特征来区分的区域。包括均质区和结节区两种类型。其中均质区指具有单一的面貌,根据划分区的标准,其特征在区内各个部分都同样表现出来。气候区就是典型的例子,农业区也具有均质区的性质。如果是多种面貌的区域,要依据区内各个要素的组合来确定均质区的存在,认识性的综合自然区和综合经济区常是这种区域。 结节区的形成在于内部结构或组织的协调,这种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聚焦点即中心,以及环绕聚焦点的地域,二者被流通线路所联结,区的边界处于联结的末梢。认识结节区需要把握三个概念,即结节性(中心性)、结节点(中心点)和腹地。其中结节性指一定范围地域中某些地段对人口、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换所产生的聚焦作用。这些具有聚焦性能的特殊地段称为结节点。结节点按其有效半径服务于一个或大或小的区域,这个区域称为吸引区(腹地)。吸引区和结节点的组合称为结节地域(结节区)(杨吾扬,1989)。 均质区如东部开发开放地带、中部崛起地区、西部大开发地区、老少边穷地区、粮食主产区、集中连片贫困区等,它们的内部结构相对均一,要素分布相对均衡;结节区如东北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以及流域经济区、城市经济区等,它们都是在中心与腹地相互作用下形成,或由物质能量聚散所致。如不特殊强调,本教材所指的区域皆指具有社会经济意义的结节区。 (三)按开发目的划分的区域 除了上述客观划定的区域类型外,还有一种主观区域,即规划区,也称计划区,是指政府在经济决策时,按照政策的目标而界定的区域。 政府目标一般包括三个:提高效率,加快发展;注重和谐,解决问题;改善空间关系,协同发展。据此,可以有如下类型的区域。 1.重点开发区域 包括能源与原材料基地、产业集聚区、各级各类产业园区;粮食基地、特色产业开发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出口加工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都市圈、城市群等。 2.问题整治区 包括西部大开发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区、中部崛起地区、老少边穷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流域治理区等。 3.内外统筹、协同发展区域 这种区域多指跨行政区的地域。为了改善区域之间的关系,促进比邻地区的加快发展而划定的区域。包括交通枢纽,航空港规划区,沿海、沿边开发开放区,自由贸易区等。目前国家正在推进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长江沿线经济带、京津冀都市圈建设等,也属于这种区域。 三、区域系统的组成 按照系统科学的思路研究区域系统的组成,首先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子系统,各子系统又可以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子系统,乃至要素。如图1-1所示,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处在非良性发展状态,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始出现良性循环苗头。 图1-1我国人口、经济、环境非良性相互关系图(陆大道,1998) 对于区域经济系统来说,我们更关心的是区域的产业构成和地域构成。 (一)产业构成 区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充满物质内容的经济实体。任何区域经济实体都是由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贸业等组合而成的地域单元。在一个区域内各产业相互联系、互为制约,构成经济地域系统。 产业构成研究中,传统计划经济首先强调工业和农业,或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层次,然后是农、工、建、运、商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市场经济则重视**产业(大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关系(图1-2)。 图1-2经济区域诸物质相互关系(陈才,2001) 图1-3单中心区域空间结构示意图(刘荣增,2008) (二)地域构成 包括两种典型模式,即中心城市近郊远郊农村模式(图1-3)和中心城市次级城市农村模式。这两种模式可以组成复合型、有层次的复杂模式。 四、区域系统的特征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区域系统(即区域)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一)综合性与整体性 区域系统的综合性是指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多样性,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既有经济功能,也有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简称“三生功能”,即生产功能、生活居住功能和生态功能)。整体性是指区域系统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综合协调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才能获得*佳的整体性能。 (二)动态性与开放性 区域系统是涉及大量要素的复杂的动态系统,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均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区域是一个开放系统,区域与外界进行着能源、原材料、产品、人员、资金和信息的交换。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不同的发展优势,把不同的地区协调组织起来,才能获得大系统的整体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开放性是区域系统向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封闭、孤立必然导致区域系统的衰落,这已经被世界上各国、各地区的发展历程所证明。我国从历史上的发达到新中国成立前的落后,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迅速崛起,均与区域系统的开放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国内的老、少、边穷地区多位于开放程度低,交通、信息闭塞的山区和边远地区。 一个区域的开放程度同区域发展水平、区域空间地理位置、区域输出输入基础设施及区域内部吸收、消化、转移、输出能力有关。区域系统既是信息开放的,又是物质开放、技术开放和人员开放的。开放的系统必然是动态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在开放中变化,在开放中发展。 (三)空间性与地域性 区域系统总是同一定的地表空间相联系,系统要素的空间分布、地区空间范围、空间距离、空间联系等在区域系统中有重大作用,对区域系统的组成部分如社会、经济、政治组织的行为有极大的影响,这就是区域系统空间性的含义。同样是平原地区,在大中城市周围的地区因受到较强的经济扩散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就较远离大中城市的地区为高。例如,江苏省苏南地区处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的影响范围之内,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苏北地区。表1-1给出了辽宁省内部几大板块的差异。辽宁省是发达的省份,但主要是辽中南比较发达,三辽(辽东、辽北、辽西)不发达;山东发展很快,但鲁西南山区也很落后;广东也有粤北山区不发达问题。同在一个省内,收入水平的差距竟可以达到一倍以上。 表1-1辽宁省各地区经济收入差异(单位:元) 资料来源:辽宁省统计年鉴,2013地域性就是指不同地区的区域系统在状态、水平、结构、效益、优势、潜力、功能、发展速度各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中国东西部的自然地形、人口密度、经济水平、经济效益、经济增长速度存在着由东向西从高到低的梯度差异。因而,不同的区域系统,在控制方式选择、发展方向规划、发展措施制订上,都应有所区别。当前中国经济地域开发的战略是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这既是对我国客观上存在的地域差异的认识,也是努力缩小这种差异所做的主观努力。 (四)层次性和嵌套性 任何一个空间范围较大的区域总可分解成若干空间范围较小的区域系列;反过来说,任何一个

上一个考试

下一个考研专业课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