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协同控制技术 王庞伟 王力 余贵珍 著 自动驾驶 智慧交通 智能网联汽车 车路协同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智能网联汽车协同控制技术 王庞伟 王力 余贵珍 著 自动驾驶 智慧交通 智能网联汽车 车路协同

工业技术 汽车与车辆

  • ISBN:9787111628965
  • 作者:王庞伟 王力 余贵珍 著
  • 字数:246000
  • 版次:1
  • 页数:200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审图号:9787111628965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智能网联汽车协同控制技术 王庞伟 王力 余贵珍 著 自动驾驶 智慧交通 智能网联汽车 车路协同截图

#电子书简介



商品参数
商品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智能网联汽车协同控制技术
作者: 王庞伟 王力 余贵珍 著
市场价: 39.00
ISBN号: 9787111628965
版次: 1-1
出版日期: 2019-07
页数: 151
字数: 246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本书讨论的是借助车路协同技术的智能网联汽车系统。借助车路协同技术高效可靠的通信机制,可使交通路网内车辆和基础设施之间形成高效可靠的信息交互机制,进一步提高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控制,有效解决交通拥堵和交通安全问题。
本书基于车路协同体系探讨了智能网联汽车的路径决策和速度引导方法,研究了智能网联汽车动力学模型、编队控制模型及编队切换控制技术和主动安全控制技术,*后介绍了研究采用的智能网联汽车编队控制硬件在环仿真平台。
本书适合从事车路协同技术应用和智能交通研究的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以作为智能交通、人工智能等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发展过程.......................1
1.1车路协同技术......................................2
1.2智能网联汽车技术..................................6
1.3车辆编队技术......................................9
参考文献.................................................13
第2章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路协同系统.....................15
2.1车路协同技术特征分析..............................15
2.2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路协同系统设计................17
2.2.1系统设计目的.................................17
2.2.2车路信息交互场景.............................17
2.2.3车路数据实时交互方法.........................18
2.3车路数据交互软件系统..............................19
2.3.1车路数据交互软件系统总体目标.................19
2.3.2车路数据交互软件系统方案论证.................20
2.3.3车载终端软件系统实现.........................21
2.3.4路侧终端软件系统实现.........................22
参考文献.................................................23
第3章基于车路信息融合的交通运行状态评价方法.............24
3.1车路信息融合技术分析..............................24
3.2基于信息融合的交通运行状态模糊评价方法研究........25
3.2.1目前常用的交通评价方法.......................25
3.2.2多级模糊综合方法结构设计.....................25
3.2.3一级模糊评价空间.............................26
3.2.4基于样本数据的层次分析法.....................31
3.2.5二级模糊评价空间.............................33
3.3交通状态评价方法实验验证..........................34
3.3.1实验设计.....................................34
3.3.2实验流程.....................................35
3.3.3实验结果与分析...............................35
参考文献.................................................38
第4章智能网联汽车实时路径决策方法.......................40
4.1路径规划算法分析..................................40
4.2智能网联汽车实时路径规划系统设计..................42
4.2.1车路协同场景描述及路径规划系统设计目的.......42
4.2.2智能网联汽车路径规划策略.....................43
4.3基于车路协同的路径规划优化方法研究................44
4.3.1车路信息交互过程.............................44
4.3.2路阻计算方法.................................45
4.3.3路径选择策略................................48
4.4优化方法实验验证..................................49
4.4.1实验设计.....................................49
4.4.2实验结果与分析...............................51
参考文献.................................................53
第5章智能网联汽车速度引导方法...........................55
5.1基于车路协同的交通控制系统概述....................55
5.2车路协同环境下车速引导方法........................57
5.2.1车路协同环境下的单车车速引导模型.............57
5.2.2车路协同环境下多车车速引导模型...............61
5.2.3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干线信号优化模型...........63
5.3基于VISSIM/MATALB的车速引导仿真验证..65
5.3.1交通仿真验证场景.............................65
5.3.2仿真数据分析.................................68
参考文献.................................................70
第6章智能网联汽车动力学模型.............................71
6.1智能网联汽车受力分析..............................71
6.2智能网联汽车简化纵向动力学分层模型................75
6.2.1智能网联汽车动力学模型的简化.................75
6.2.2简化纵向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分层.................76
6.3基于CarSim/MATLAB软件的车辆动力学模型联合仿真验证.78
6.3.1CarSim软件仿真环境参数设置...................80
6.3.2CarSim、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验证.........82
6.3.3下层动力学控制模型仿真结果分析...............82
参考文献.................................................86
第7章智能网联汽车编队控制模型...........................87
7.1智能网联汽车编队控制系统概述......................87
7.1.1车辆编队控制系统数学模型.....................87
7.1.2车辆队列系统控制方法.........................88
7.1.3车辆队列控制系统结构.........................89
7.2智能网联汽车编队行驶条件..........................90
7.2.1车辆行驶安全性条件...........................90
7.2.2车辆队列稳定性条件...........................91
7.3智能网联汽车编队控制技术..........................92
7.3.1智能网联汽车编队控制数学模型.................93
7.3.2智能网联汽车队列稳定性分析...................95
7.4智能网联汽车编队控制模型仿真......................97
7.4.1阶跃紧急减速输入仿真效果.....................97
7.4.2正弦加速度输入仿真效果..................


上一个工业技术

下一个汽车与车辆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