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文化与地方历史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认同、文化与地方历史

社会科学 人类学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认同、文化与地方历史截图

#电子书简介

范可,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人类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南京大学-约翰斯 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中国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规划专家、中国侨联特聘专家。
《认同、文化与地方历史》:
如果根据上面所说的来推论,那么所谓的山地文明实际上是山地文化。但是,如果考虑到文明一词的霸权性含义,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山地文化也是一种文明呢?今天,可能没有人对此会有异议。但是这样做的政治意义一定大过学术意义。当年文化之所以在德语文化圈内广泛论证和使用,就是因为其与法国人的文明概念相对立。在法国的传统里,普世性的文明概念在法国大革命以前已经深入人心。启蒙之前,欧洲上流社会就已经在语言和生活方式上模仿法国王室贵族。这必然使法兰西人所特有的世界主义心态(cosmopolitanism)发展膨胀,而崛起的大英帝国也是以文明自命。后起的德意志国家不接受法国式的世界主义,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不啻是说英法文明代表了人类的最高成就。正因为文明一直有着某种霸权性的含义,今天有些学者出于一种公平道德感的考虑,将以往未被视为文明的文化也称为文明,如现在一些美国学者提及印第安人文化也会用文明称之。所以,我们说这样的变化其政治的意义甚于学术意义,有着强烈的政治正确的色彩。
文明与文化之所以在学术上产生这样的区别与当时的国际政治霸权有关系。人类学的奠基人泰勒就不太理会这样的区别,他基本上是把文化与文明同等对待。文明与野蛮在思想领域里构成线性发展序列,自然与启蒙运动之后兴起的进化主义有关系。而文明与文化也因为这样的原因,在一些涉及具体技术细节的领域构成演化序列,虽然并不一定所有文化都会发展成为文明,但二者构成的高低序列还是一目了然。首先试图在技术上做这种区分的可能是考古学。考古学家在区分人类考古遗存时将这两个词运用于定义不同性质的遗存。文明,在考古学家看来,是有文字、金属冶炼和某种国家形式的文化遗存。因此,能够证明国家政权存在、文字记载以及金属冶炼的遗存就被认为是一种文明。
……
第一编 总论
人类学的问题及其学科体系
政治人类学今昔
略论“山地文明”
家国情怀与守望尊严

第二编 民族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中西语境里的“族群”与“民族”
西方有关少数民族权利的论争与实践
关于民族研究范式转换的一些思考
民族型貌与国家营建:福建案例
泉州的回民宗族与伊斯兰文化——一个历史与人类学的案例

第三编 传统、跨国与全球化
“海外关系”与闽南侨乡的民间传统复兴
“申遗”——传统与地方的全球化再现
从“悄然无声”到“引人注目”——美国公民跨国领养实践的发展与变化

第四编 文明冲突抑或其他?
文明冲突与和而不同
宗教暴力、恐怖主义与全球化
为表彰一部分忠实作者为刊物做出的贡献,进一步推动人类学在中国的繁荣发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在长期为学报撰稿的中国人类学学者中挑选一些知名学者,资助他们出版文集,并命名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人类学文萃?名家文选”系列。每本论文集均以这些学者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发表的论文为主,同时,汇集这些学者在其他刊物发表的优秀文章,也包括少量优秀的未刊文章。
收录在本书中的14篇文章是作者范可在1999年以后撰写的,大多数文章发表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后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少量文章发表于《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西北民族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等刊物上。这14篇文章涵盖人类学学科体系、认同政治、地方历史与文化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内容丰富,既有常规的人类学理论探讨,也有建立在民族志资料上的实证研究,反映了作者近二十年来的学术兴趣和若干思考,展示了一幅跨越时空的长卷,将之汇编成一本书,可以让读者看到作者思想发展变化的脉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自序

2016年4月,在贺州学院主办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广西民族大学秦红增教授与我谈及他的一些想法。他说,许多学者为他所主持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长期写稿,为支持这份刊物作出了贡献。因此,他想以这些作者在学报发表的论文为主,为他们出版个人文集。由于我自1999年以来在学报上发表了十余篇论文,又恰好在会议上遇上他,他便首先考虑到我。对此,我铭感在心,深为感谢。收录在本书中的文章就是我从发表在学报上的论文中选出来的,同时也收入了若干篇近年来发表在其他刊物的论文。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是中国人类学界的重要刊物。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该刊便在徐杰舜教授的策划下,将人类学作为主打方向,为人类学学子们开辟了一方园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学报在人类学上的投入,大概在国内刊物里无出其右者。不仅两岸三地的资深人类学者大多在上面发过文章,而且有些国外知名学者也在上面发文,这说明学报在国际学术界也有一定的影响。一份国内地方院校主办的学术刊物,能做到这一步很不容易,学报也因此获得来自各方面的荣誉,并一直在国内的核心期刊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在考虑投稿时,都会想到它。而学报编辑部同仁也通过他们兢兢业业的工作,得到了广大学子的认可与尊敬。
我非常乐意借用这篇序言梳理一下学报二十多年来筚路蓝缕的艰辛历程。学报开始引起学界关注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徐杰舜教授是使学报名声鹊起的功臣。他是当年北京大学人类学讲习班的学员,这一机遇看似对他进入人类学有些偶然性,然而,如果知道徐教授早年曾在老一辈民族学家岑家梧门下求学的经历,就会觉得他“半路出家”转向人类学实属必然。徐教授于1990年起供职广西民族大学,并担任学报编辑部主任。出于对人类学的热爱,他很快就把这份刊物办得有声有色。在这过程中,我认为,1994年是个契机。当年,由于学报刊出了当时任职香港中文大学的乔健教授的《中国人......

上一个社会科学

下一个人类学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