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宁谈保健与养生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张大宁谈保健与养生

文化 文化刊物

  • ISBN:9787030465139
  • 作者:张宗礼,张文柱,张勉之
  • 字数:356
  • 开本:16
  • 版次:0101
  • 页数:220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审图号:9787030465139
  • 出版时间:2016-01-25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张大宁谈保健与养生截图 张大宁谈保健与养生截图 张大宁谈保健与养生截图 张大宁谈保健与养生截图

#电子书简介



商品参数
张大宁谈保健与养生
曾用价68.00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版次0101
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开本16
著编译者 张宗礼,张文柱,张勉之 张宗礼,张文柱,张勉之
页数220
ISBN编码9787030465139


内容介绍
本书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医大师临床研究,张大宁医学丛书》分册之一,获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编者系统总结了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保健养生理论专著,内容结合临床及日常实际,全面反映了张大宁教授养生经验及其理论基础。全书共分15章,分别为理论、治未病、谈肾脏误区、肾虚的病因、辨证等。

目录
目录
《国医大师临床研究》丛书序
陈序
继承好中医发展好中医
总前言
前言
第一章中医预防保健、养生的理论1
第一节中医基础理论1
第二节中医预防保健理论7
第二章中医治未病11
第一节中医治未病学历史渊源11
第二节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基础26
第三节张大宁教授养生思想28
第三章日常人们谈“肾脏”的八大误区38
第四章中医学“肾”的功能40
第五章现代医学的肾脏46
第六章导致肾虚的病因48
第七章关于肾虚的辨证51
第八章谈谈肾保健中应注意的问题53
第九章健身防病长寿的基本大法——补肾活血法66
第十章常见肾脏疾病的养生保健69
第十一章常用补肾中药95
第十二章常用补肾方剂113
第十三章常用补肾及肾病药膳121
第十四章临床常用的肾脏检查126
第十五章先贤养生要论137
第一节摄生三要137
第二节因是子静坐法140
第三节**142
第四节先贤修心妙论笺145
第五节养生四要170
附人体标准体重及日常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195

在线试读
第一章中医预防保健、养生的理论
第一节中医基础理论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内涵及中医学的特点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对一些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诸如对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基本认识,对疾病发生的内外原因、病理机制的基本认识,对天人关系、形神关系、防治原则的基本认识等,均属中医基础理论所要着力探讨的内容。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是产生于古代的一种哲学思维方法,亦称整体论,是人类对各种事物、现象之间不可分割的完整性及其联系性、协调同一性的认识论。整体观主要表现在: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因此,中医学在临床诊治疾病时十分注重整体,力戒“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辨证论治,包括辨证与论治两大方面,它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独特方法。“证”是指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多方面病理特性的概括,包括病变的原因、部位、性质、程度、邪正盛衰、转归趋势等多方面因素。病理特性与人体在病因作用下的反应状态有关,与人体自身的正气强弱、体质倾向有关。辨证,就是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全面地了解患者所表现的症状、体征及其他有关情况,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邪正关系及发展趋势,从而把握疾病的本质,确定其为某种病机或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即在辨证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也就是实施治疗的过程。可见辨证是论证的前提,论治是辨证的目的,两者密切相关而不可分割。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
二、阴阳理论及其在中医中的应用
阴阳,原本是我国古代哲学范畴的重大命题,古人以此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在《黄帝内经》(简称《内经》)问世以前的古代文献中,阴阳理论已有明确内涵及自身体系。阴阳学说渗透到医学领域后,影响着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成为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这种事物的阴阳属性归类在中医药学被广泛应用。如以部位来分,则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如发热为阳,畏寒为阴。
1.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双方的作用趋势、力量趋向等是相反的,是此强彼弱、此弱彼强的。例如,上与下,左与右,动与静、出与入,升与降,明与暗,昼与夜,寒与热等,无不表现为双方对立制约的关系。对立的阴阳双方,既然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那么,任何一方的过于强盛,必然会导致另一方的相对不足;反之,任何一方的过于虚弱,必然会导致其对立面的相对亢盛。这种由于阴阳相互制约而产生的阴阳消长,若其波动是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就能维持其正常的动态平衡。若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则破坏了阴阳的相对平衡,形成偏盛偏衰的异常状态。
2.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指的是相关事物的相对属性,故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寒为阴,热为阳,没有寒就无所谓热。诸如此类,都说明阳依附于阴,阴依附于阳,每一方均以对立面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这就是阴阳的互根关系,古人多称之为“阴阳相成”。在阴阳互相依存的基础上,某些范围内的阴阳关系还体现为相互资生、相互为用的特点。如中医学之气和血的关系,即表现为互根互用:气能生血,血能生气;气能行血、摄血,血能载气。
3.阴阳转化阴
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各自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即阴可能转化为阳,阳可能转化为阴。阴阳转化指的是事物总体的阴阳属性发生根本改变。任何事物均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其阴或阳的孰主孰次,决定着该事物届时的主要特征,即总体上属于阴还是属于阳。然而,事物内部阴阳双方的主次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处于消长变化之中。一旦这种消长变化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属性的相互转化。因此,阴阳的转化一般出现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即所谓“物极必反”。如四季气候变化,春温而至夏热,夏热至极必转化为秋凉;秋凉而至冬寒,冬寒至极必转化为春温。未至热极、寒极阶段,气候不会出现质的变化。
三、气血理论
(一)气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活力很强、不断运动的精微物质。人体生命起始于气之聚合,终止于气之离散,一旦气绝,生机便息。
气的生成来源主要有三,即禀受父母的先天精气,饮食物中的水谷精气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肾、脾胃和肺等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将三者结合起来而生成。
气对于人体具有多方面的重要生理作用,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无不可以视作气的生理效应。气的生理作用主要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五个方面。
推动作用:气是一种活力很强、不断运动着的精微物质。气依靠其自身的活力和运动,推动和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推动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血的生成和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亦有赖于气的推动和激发才得以实现。
温煦作用:气的温煦作用来自其自身的不断运动,以及气所推动、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动则生阳,从阳则热。气发挥温煦作用的时候,多称之为阳气。
防御作用:主要体现在抗御外邪侵犯,以护卫机体免受侵害,以及**外出,康复自愈的能力。表现为机体防御机能的气,主要是指肺卫之气。临床上见容易伤风感冒、感染发热者,多与气虚,尤其是肺卫气虚有关。
固摄作用:主要是针对机体内一切液态物质,防止其无故流失而言。具体表现为:固摄血液,防止出血,故有“气能摄血之谓”;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控制其分泌量和排泄量,以防其无故流失。
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包括气在运动中自身发生的变化,如各种气的生成及其代谢;气血津液的生成及代谢;气血、津液、精等之间的相互转化等。换言之,体内一切能量代谢,都属于人体的气化功能。
气机,即指气的运动。气的运动形式虽然复杂多样,但《内经》将其概括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并将气的升降出入视作人体生命活动的本源和象征。气的升降出入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停止。人体生命之气的运行流畅,升降出入之间的和谐统一,称为气机条畅或气机调和。反之,气的运动不利,有所滞涩,或升降出入之间失却协调平衡,可统称为“气机失调”。
气机失调多由情志内伤、邪气留滞或者脏腑功能障碍所致。常见的气机失调状态,大体上可分为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五种。
(二)血
血,运行于脉中,循脉流注于全身,具有营养和滋润作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营气和津液,均来源于脾胃对饮食物的而生成的水谷精微,故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关于血液生成的理论认识,对中医临床询查血虚原因及治疗血虚病症有着重要指导意义:首先营气和津液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这一认识是临床治疗血虚时每加补气药,即补气以生血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次,由于营气和津液均来源于脾胃运化饮食物而生成的水谷精气,所以饮食营养的多少与优劣,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着血液的化生。如饮食营养的长期摄入不足,或脾胃纳运功能失调,不能化水谷为精微,均可影响血液的化生而致血虚。故对血液生化不足及耗失太过的治疗,均应注意饮食营养的摄入和脾胃功能的调治。血行脉中内注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不断地对全身的脏腑、形体、官窍等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人体各个部分的生存及其功能活动均依赖于血的濡养。血液充盈,则面色红润,皮肤柔润,毛发润泽,筋骨强健,肌肉丰满,脏腑安和。若血液亏虚,则面色萎黄,皮肤枯燥,毛发枯槁,筋骨痿软,或见拘急,肌肉瘦削,脏腑脆弱,故古人有“血盛则形盛,血弱则形衰”之说。
血还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若人体血液充盛,血脉和调,则表现为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感觉灵敏,活动自如。四、脏腑脏象学说是以脏腑为基础的。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根据生理功能特点的不同,又可分为脏、腑、奇恒之腑三类。脏有五,即心、肝、脾、肺、肾,合称五脏。腑有六,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一)心
藏象理论:心属火,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夏气相通应。
心的生理功能有二:主血脉和主神志。
心主血脉,即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道中正常运行的生理作用。“心主血脉”是针对心脏、血液和脉道所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密闭系统而言的,故这一系统功能是否正常除取决于心气充沛与否外,还与血液是否充盈、脉道是否通利有关。
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其外在表现主要是脉象、面色、舌象及心胸部的感觉四个方面。这是因为心在体合脉,其华(生理功能在外表现的华彩)在面,开窍于舌,居于胸中的缘故。如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正常,则脉象和缓有力,面色红润光泽,舌色红湉荣润。若心气不足,血液亏虚,脉道不利时,则脉象、面色、舌象等可见异常,心胸部也会出现异常感觉。如见面色不华、舌质淡胖、脉象无力、心悸怔忡、胸闷气短者,多为心气虚损。
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大脑的一部分生理功能,是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但由于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所以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归属于五脏,尤以心为主宰,故说“心藏神”,而被尊为“君主之官”。心主神志功能正常与否的外在表现主要是精神、意识、思维和睡眠四个方面。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意识清晰、思维敏捷、睡眠安稳。若心主神志功能失常,可出现失眠多梦、精神亢奋、神志不宁,甚至狂躁谵语等,辨证多为心火亢盛或痰火扰心,治以清心化痰、醒神开窍为主。
(二)肺
藏象理论:肺属金,在体合皮毛,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智为忧,在液为涕,与秋气相通应。
肺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肺主宣发、肃降,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
宣发、肃降是肺气的两种功能状态。肺主宣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肺气的宣发、气化使体内的浊气向外排出,为吸入清气创造条件。二是通过肺的宣发作用,将脾所传输而来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于皮毛。三是肺能宣发卫气,以温养皮肤肌肉,调节腠理开合,将津液的代谢产物化为汗液排出体外。肺主肃降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肺气的向下向内,充分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二是将肺吸入的清气和由脾传输而来的津液和水谷精气向下布散,并将代谢产物和多余水分下输至肾与膀胱,在肾与膀胱的气化作用下化为尿液排出体外。此外,肺还能肃清呼吸道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肺主一身之气,包括主管呼吸之气和主宰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两个方面。肺主呼吸之气,是强调肺有主司呼吸运动的生理作用,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肺从自然界吸入清气和呼出体内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新陈代谢。肺主宰全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首先,人体之气的生成必须有赖于肺吸入的清气,肺吸入清气,既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又是人体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宗气的生成,更直接与肺吸入的清气密切相关。其次,体现在肺对全身气机具有调节作用。肺主气的功能正常,则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和调,清气吸入充足,宗气生成有源,气机容易调畅。若肺气不足,不仅会引起呼吸功能减弱,而且会影响宗气的生成和运行,而出现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动则更甚,声音低怯,体倦乏力等气虚(尤其是宗气虚)的症状。
肺主通调水道,就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机体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重要作用,故有“肺主行水”之说。通过肺的宣发作用,将津液宣散于全身,尤其是体表,以发挥津液的滋润营养作用。同时通过肺宣发卫气,主司腠理的开合,调节汗液的分泌和排泄。通过肺的肃降作用,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向下输送,成为尿液生成之源,经肾的气化作用而下达膀胱,从而保证小便的通利。肺在脏腑中的位置Zuigao,机体从外界摄入的水液都经脾为胃行其津液而上输于肺,然后再布散全身并向下输送,故又有“肺为水之上源”之说。
肺朝百脉,既是百脉皆朝(聚会)于肺。也就是说,全身的血液均通过百脉而聚会于肺,经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可见肺与周身百脉和血液运行有密切关系。
肺主治节,主要体现在对人体气、血、津液的治理与调节。而气、血与津液是全身所有脏腑、形体、诸窍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气、血、津液调和,则全身生理活动正常,反之则百脉由是而生。因而可以认为,肺治理调节了气血津液,也就治理调节了全身。犹如中央政府通过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治理调节,以统治全国一样。故《素问·灵兰秘典论》称肺为“相傅之官”。
(三)脾
藏象理论:脾属土,在体合肌肉,其华在唇,开窍于口,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长夏相通应。
脾的生理功能有三:主运化、主升清和主统血。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将饮食水谷消化成精微物质与糟粕,并将其中的精微传输至全身的生理作用。可将其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脾主升清,即指脾气有将水谷精微吸收并将其上输至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等的作用化生气血、营养全身的生理作用。此外,脾气的升举,还具有防止人体内脏下垂的生理作用。分居胸腹腔的内脏之所以能相对恒定于一定的位置,中医学强调脾气的升举、托举作用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脾的升清功能正常,非但水谷精微能正常地吸收和输布,人体始有生生之机;同时也由于脾气得以升发才能是机体内脏不致下垂。
脾主统血,是指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致溢出脉外的功能。脾之所以有统摄血液的功能全赖于气的固摄作用。脾气健旺,运化正常,气血生化有源,气的固摄作用健全,血液就不会逸出脉外。反之,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气血生化乏源,气的固摄功能势必减弱,从而易致出血。
(四)肝
藏象理论:肝属木,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与春气相通应。
肝的生理功能有二:主疏泄和主藏血。
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宣畅全身气机,使其保持畅达的生理作用。肝主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调畅气机: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就调畅,气血就调和,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就正常和调。反之,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就可能出现气机阻滞或气的升降出入异常的病理表现。二是调畅情志: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情志就易于开朗畅达。若肝的疏泄不及,肝气郁结,可见情志抑郁,多愁善感。三是分泌疏泄胆汁:胆汁由肝之余气积聚而成,亦即由肝所分泌。胆汁的排泄,也赖于肝气的疏泄调畅。若因湿热阻滞或情志所伤等导致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则可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使之不畅,从而出现胁痛胀满,入食不化,呕吐苦水,甚则黄疸等症。四是调畅脾胃升降: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通畅调和,脾升胃降也就得到了保障。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则可影响脾的运化和升清、胃的受纳和降浊,而形成肝气犯脾和肝气犯胃的病理变化。五是促进津血运行:肝的疏泄功能有调畅气机的作用,因而也就有促进血行通畅、水道通利的作用。若肝失疏泄,气机郁结,则可导致血性不畅而引起血瘀的病变,也可影响津液的输布而致水液停滞。六是疏泄妇女行经、男子排精:一般来说,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女子则能按时行经,男子则能正常排精。若肝的疏泄不及,肝气郁结,可致女子月经延期不至,经行不畅,痛经,甚至闭经;男子性欲减退,或泄精困难。
肝主藏血的生理功能,包括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两个方面。肝贮藏血液,制约肝阳,勿使过亢。营养肝体,以保持肝气的正常疏泄功能。“肝主藏血”之功能还可以防止出血。若因某种原因引起肝不藏血,临床可出现多种出血倾向。
(五)肾
藏象理论:肾属水,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和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与冬气相通应。
肾的生理功能有三:主藏精、主水和主纳气。
肾主藏精,是指肾具有纳摄、贮存、封藏精气而不致无故流失的生理功能。
肾中精气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逐步具备生殖能力。肾中精气自身存在着一个由未充盛到逐步充盛,由充盛到逐步衰少而耗竭的过程。而肾中精气的盛衰,直接左右着机体的生、长、壮、老、已。观察肾中精气盛衰的外候,主要是齿、发、面色、形体及生殖机能的状态。如过早地出现牙齿松动或脱落、头发枯萎或变白、骨骼疏松或萎缩、性机能及生殖机能的减退,正是肾中精气亏损而致过早衰老的病理现象。肾中精气的充盛与否与机体的生长发育有关,故婴幼儿若见生长发育不良,出现“五迟”证(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和“五软”证(头颈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亦提示肾精不足。
肾主水液,亦称肾主水,是指肾有主持和调节水液代谢的生理功能,故肾又有“水脏”之称。肾的蒸腾气化作用与尿液的生成量和排泄量直接有关,而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对于维持整个水液代谢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失常,则既可引起尿少、水肿等尿液代谢障碍的病理现象,又可以引起小便清长、尿量明显增多等肾气不固的病理现象。
肾主纳气,是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是肾主封藏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也是以肾中精气为其物质基础。若肾中精气不足,则摄纳无力,由肺气吸入的清气就不能归于下元而上浮,因而出现呼吸表浅或呼多吸少、动辄气喘等病理现象,临床称之为“肾不纳气”,治疗则应以补肾纳气为主。
五、病因
病因,即指引起疾病的原因。中医学通常把病因分为三大类。
(一)外感病因
该类病因来源于自然界,多从肌表、口鼻侵入人体而发病,主要包括六淫和疠气。
六淫,是指自然界中六种不正常的、可以导致疾病的气候。所谓不正常的气候,或指天气变化过于急骤、暴冷暴热,或指不该热而太热、不该冷而太冷。有时气候变化基本正常,有人因年老体弱、适应能力低下而生病,此时对该患者而言,正常的气候变化也称之为六淫。具体而言,六淫主要包括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和火邪之邪。春季多风,易受风邪侵袭;夏日炎炎,易致暑邪为患;秋天干燥,易生燥邪;冬日严寒,易感寒邪。比如感冒,在中医病因认识上有感受风寒之邪、风热之邪及暑湿之邪的不同。
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在中医文献中,其又被称为疫气、疫毒、戾气、瘟疫之气等。疠气所致疾病类似于今日之烈性传染病及山岚瘴气、毒气等,常发病急骤,病情危重,传染性强,流行广泛,古人谓“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流行性感冒、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A)、天花、鼠疫、霍乱、麻疹、猩红热等均属此类。
(二)内伤病因
内伤病因指因人的情绪或行为不循常度,直接伤及脏腑而发病的致病因素。其所致疾病十分类似今日通常所说的生活方式病。中医内伤病因主要包括内伤七情、饮食失宜和劳逸失度等。

上一个文化

下一个文化刊物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