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创造的日本:染井吉野与近代社会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樱花创造的日本:染井吉野与近代社会

历史 世界史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樱花创造的日本:染井吉野与近代社会截图

#电子书简介

1963年出生于广岛。东京大学社会学博士,2009年至今为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教授,研究方向为比较社会学和日本社会论。
曾出版著作:
《近代?组织?资本主义——日本与欧洲的近代地平线》(密涅瓦书房,1993年)
《诺依曼之梦与近代的欲望——信息化社会的解体》(讲谈社,1996年)
《不平等社会日本——再见了社会中游》(中公新书,2000年)
《00年代的阶级游戏》(中央公论新社,2002年)
《樱花创造的“日本”——染井吉野起源探寻之旅》(岩波新书,2005年)
《含义与机制——关于卢曼的理论社会学的探究》(劲草书房,2008年)
《历史与构造 社会学的方法》(密涅瓦书房,2011年)
1 “樱花之春”的今昔
樱花,樱花……
说到“樱花”,你会想起什么景象呢?
白色中略带一抹淡红的五片花瓣在枝头绽放,放眼所及,成排的花树上花朵满目盛开——想必很多人想到的,就是这样一种“花、花、花”的景象吧。
其实“樱花”种类很多,光是自生品种(野外自然生长的品种)就有山樱、大山樱、大岛樱、霞樱、江户彼岸、豆樱、高岭樱、寒绯樱等。再大致分类的话,则前面4个品种属于山樱群,江户彼岸属于江户彼岸群,豆樱和高岭樱属于豆樱群,寒绯樱属于寒绯樱群。这些樱花以自然生长的混合品种居多。
你可能会想:“居然有这么多品种啊!”但除此之外,其实还有300种以上被称为“里樱”的园艺品种(人工栽培品种)。园艺品种的历史也相当悠久,如被称为“普贤堂”或“普贤象”的园艺品种,可以追溯到室町时代。在江户时代中后期,最受欢迎的是八重樱,为此人们开发出上百个新品种。八重樱的每一朵花,花瓣数都超过10片,像“一叶”和“关山”这些品种.现在都时常能看到。
如此繁多的樱花品种,如今我们最常见到的,却是“染井吉野”。因此说起樱花,很多人脑子里乍然涌现的就是染井吉野。
虽然没有查证过确切数据,但一直有种说法认为日本的樱花90%以上是染井吉野。这当然有点夸张,但染井吉野可以占到70%~80%。在平冢晶人的《抢救樱花》一书中,探讨过相关统计数据,说在关西以外的都市圈内染井吉野占90%,关西的市区内占80%,市区外则占到70%左右。虽然我并没有核实过,但感觉这个数据是可以接受的。
18岁去东京之前,我一直住在广岛县的广岛市。因此于我而言,说起樱花,绝对是染井吉野。大学时代,记得有一次4月都过完一大半了,我还看到很像是樱花的花朵,当时好奇“这是什么花”,凑近一看才发现树根旁边的一块牌子上写着“八重樱”几个字。这是让我特别脸红的一件真事。
之所以会干这种傻事,是因为染井吉野的开花方式给人的印象太强烈了。在东京,每年3月底4月初,花朵会开满枝头,不久之后又飘零散落。不仅仅是公园和寺院,就连城中的河岸边或是下水沟旁,都种植着成排的大量樱树。从电车上向外望去,映入眼帘的是随处可见且连绵不断的淡粉色樱花线。
在东京,这样的地方有很多,我最喜欢的是目黑川。从中目黑车站附近一直到目黑桥,有长达1公里的樱花道。目黑川虽说是条河,但宽只有10米左右,两岸樱花树枝交错生长,落樱大片大片地汇集在河面上,随河水流淌而去。站在岸边眺望景色已是极佳,从穿过铁桥的电车上眺望则更美,因为电车上可以看到并排的树冠,衬托得花色格外夺目。
这样的风景,似乎最早出现在明治时代。例如在更加靠近市中心的神田川,从饭田桥到江户川桥,两岸也种满了染井吉野。岛崎藤村就曾在《若菜集》里写到过。当时河宽有10米左右,虽然不及现在的目黑川,但那时的神田川是可以乘坐小船赏樱的。这一点太令人羡慕了。
樱花道上,相同的色彩一直延伸到远方。靠近樱树时,人们对色彩的感受会更加鲜明。每一棵樱树的花色,都是完全相同的。不仅从远处眺望时,会隐约地感觉色彩一致,就是靠近了再看,也会清晰地看到色彩纯然无斑驳。
因此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以为樱花就是这样的,后来才知道这是天大的误会。不是樱花必然如此,而是只有染井吉野才会如此。
昔日的樱花景色
染井吉野的开花方式有几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长出叶子之前,先一齐开花。樱花中江户彼岸也是先开花的,但染井吉野的花,每一朵都更大一些,就像将整棵树全部覆盖了一般。花开时,整棵树上的花一齐绽放,真正令人感到“花色绵延”,因此我们才会常常听到“樱花隧道”“樱花之门”这样的形容。
P3-7
第一章染井吉野革命/001
1.“樱花之春”的今昔/003
樱花,樱花……/昔日的樱花景色/江户的樱花/染井吉野是克隆花/赏樱的时空/多品种型与单品种型/吉田兼好的赏樱/染井吉野革命
2.想象中的樱花,现实中的sakura/034
花与名/被称为“樱花”的理由/“吉野”的由来/“名”的力量/想象之美与现实之美/并无“吉野之樱”/语言与想象力/如画如绘/传说的宇宙/理念的重力/起源与反起源的远近法
第二章起源之旅/069
1.九段与染井/071
明治三年的染井吉野/三个年代/创建时的神社内/“染井吉野说”的出典/染井、九段与上野/土地之爱的多重性/“四季的游乐场”
2.前往染井吉野之林095
吉野樱的出现/“日本”与樱花/崭新的魅力/公园与公共/战争与事业/扩张的结构
3.樱花帝国/112
投向起源的视线/国家主义的科学/伊藤银月与井上哲次郎/“最樱花的”樱花/大正时代的饭田/最日本的与最樱花的/“樱花国土”的产生/“樱花国土”的扩张/风土与民族
4.逆转的时间/144
起源之樱的诞生/被改写的历史/“山樱”的同心圆/真正日本的超自然学/旧樱花与新樱花/逆转的时间/被发掘的起源
第三章被创造的樱花,被创造的“日本”/167
1.扩散的记号/169
花的时间,人的时间/扩散的物语/樱花叙事中的“二战”后/被想象的“历史”/“全体”的独白/空洞的语言/不死的零记号
2.自然与人工的循环/190
樱花经济/遭受厌恶的理由/“日本的自然”不止一个/自然与人工的易位/美的根基/“樱花”是什么/“樱花”的自我创新/可能的“樱花”与可能的历史/“日本”的自我创新/染井吉野
的明天
后记/214
围绕染井吉野起源的新研究/223
樱花指南读物推荐/228
译后记人工的樱花与被教化的国家主义/236
樱花是日本的象征,也是日本的“国民之花”。五瓣的一重花——染井吉野是樱花的经典形象,但这并不是日本的天然樱花。染井吉野不仅塑造了近现代日本的城市景观与赏花风俗,更带来了所谓“日本人的精神”。近代日本在追寻自身民族性与文化价值时,从这种樱花中提取了“高洁”“齐开齐落”“短暂而绚烂”等精神特征,并将之赋予整个国家。这种起初仅出于观赏目的被创造出来的樱花品种,因恰逢时代的变革,以其自身的特征深度影响了近代日本。
★ 我们春天常见的“染井吉野”,是一种存在不超过200年的“克隆”樱花。
★ 从诞生开始,染井吉野就与日本社会产生了深刻关联。它被用来打造城市景观,造就了现代日本的春天意象。
★ 从单纯的园艺欣赏到“民族之花”,再到“被创造的民族之花”,染井吉野的象征意义随着时代的变化多次反转。
★ 解构“樱花=日本”的常规认知,揭开“染井吉野”深度塑造近代日本的真相,重现日本近代社会追寻自身民族性与文化价值的历程。
前言
每到春季,樱花盛开。
樱花宛若从天而降。整个冬季一度光秃秃的树枝,会在生长出绿色的嫩叶之前,先铺满浅粉色的花瓣。人们与樱花相遇,也与春天相逢。日本列岛的春天,是樱花的春天。
“樱”的发音“sakura”据说是由“sa”和“kura”组合而成。“sa”是谷物(稻)的精灵,是“satsuki”(皐)和“saotome”(早乙女)的“sa”。“kura”是神所在的地方,是“iwakura”(磐座)的“kura”(座)。当残雪消融,冬季结束时,谷物的精灵们最早飘然降临的地方,就是“sakura”(樱)。
樱花的语源说得有点多了,令大家困惑了吧。不过,看那些裸露的树枝,它们同时开满花朵的身姿,真正宛如春天飞降的精灵一般。花色绵延,便是一片春天。满目盛开,几乎令人失去了距离感的樱花,如此庄严神圣,令人心生畏惧。
抬头仰望,浅淡的粉色在眼前无限延伸,令人忘记身处何方。那看不到尽头的、无限延伸的樱花隧道,如此牵动我的心神。这样的无边无际,让人在瞬间失去方向。我对于樱花的记忆,更多的却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我是在春天开始现在这份工作的。更确切地说,我是在春天的时候,开始懂得自己有所不能。我在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意识到了这一点。那时我站在校园的樱树下,独自一人眺望着正打打闹闹的同学们。
从那以后,我就一直认为,春天与其说是相逢的季节,不如说是离别的季节。我总是在春天失去人生中重要的人和物。父亲去世是在春天;告别我最爱的那条小狗,也是在春天。我曾那么多次经历过无法欣赏樱花的春天。正因如此,那些飘落的樱花才比绽放的樱花在我心中留下更深的痕迹。看到那些叶樱——那些悄悄躲藏在樱树叶影之下的樱花时,我才会恍然想起:“啊,已经是春天了。”
应该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有这种感觉,很多人也有同感吧。这是春天常有的风景之一。樱花同时盛开又同时飘落的身姿,与日本列岛上人们的相......

上一个历史

下一个世界史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