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乐新传:从士兵到将军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戴高乐新传:从士兵到将军

历史 历史研究与评论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戴高乐新传:从士兵到将军截图

#电子书简介

目 录

序言一

序言二

第一章?在里尔诞生的巴黎人

巴黎的戴高乐家族/ 003

同里尔马约家族的联姻/ 008

夏尔·戴高乐在里尔诞生/ 013

教会学校和家庭的启蒙教育/ 017

爱祖国、爱读书和爱写作/ 024

第二章?同圣西尔与贝当33团结缘

立志报考圣西尔军校/ 033

在33 步兵团锻炼一年/ 038

在“菲斯届”学员中名列前茅/ 044

到阿拉斯33 团服役的少尉/ 050

同贝当团长成为忘年交/ 056

第三章?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生死考验

在比利时迪南之战中负伤/ 065

在香槟之战中负伤/ 071

在凡尔登战役中负伤和被俘/ 075

屈辱的德国战俘营生活/ 081

不屈的法兰西越狱者/ 085

第四章?娶伊冯娜·旺德鲁小姐为妻

一战后志愿去波兰从军/ 095

被波兰军队任命为“临时少校”/ 102

在巴黎画展同伊冯娜相亲/ 106

在加莱圣母院同伊冯娜完婚/ 115

任圣西尔军校的历史副教授/ 119

第五章?获得贝当元帅的鼎力相助

因质疑陆大教学而遭毕业差评/ 129

陆大奉命改写毕业“评定”/ 134

出版处女作《敌人内部的倾轧》/ 139

军事委员会奉命调戴高乐回巴黎/ 144

奉贝当之命回陆大做演讲/ 151

第六章?在德国和中东漂泊的岁月

驻特里尔的19 营少校营长/ 159

对智障小女儿安娜的父爱/ 164

驻中东法军参谋部情报处长/ 169

在德国和中东修改《剑刃》书稿/ 176

在贝当元帅帮助下调回巴黎/ 181

第七章?离经叛道的国防委员会中校

勇于探索法国军事理论/ 191

遭军方高层谴责的《走向职业军》/ 197

获得纳辛、梅耶和雷诺的支持/ 203

争取勃鲁姆总理支持未果/ 211

在科隆贝安一个永久的家/ 219

第八章?同贝当决裂的507坦克团上校

驻梅斯507 坦克团上校团长/ 227

谴责达拉第签订《慕尼黑协定》/ 233

因《士兵岁月》书稿同贝当发生误会/ 238

因《剑刃》致元帅“题词”发生矛盾/ 245

因《法兰西和它的军队》发生决裂/ 251

第九章?浴血奋战的第4装甲师指挥官

阿尔萨斯第5 军坦克司令/ 263

雷诺总理帮戴高乐入阁未果/ 269

受甘默林之命组建第4 装甲师/ 274

在拉昂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 281

在拉贝维尔之战中晋升准将/ 289

第十章?挑战“停战派”魏刚的将军部长

出任雷诺政府国防部次长/ 299

赴伦敦同丘吉尔共商抗德大计/ 305

在南撤中再次要求雷诺罢免魏刚/ 312

同丘吉尔一道支持英法“联合”/ 320

在贝当上台后流亡伦敦/ 325

大事记(1890—1940)

后记


本书讲述戴高乐从士兵到将军的经历,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戴高乐是怎样炼成的”法兰西故事。
全书以1890年—1940年的历史为主线,讲述戴高乐在年少时便立志从军,20世纪初考入军校,几十年的职业军人生涯不断地与敌人作战,也不断地为法国积累战功,逐步升迁。他遭遇过逆境,虽败犹荣,在战斗中负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肉搏战中被俘,被传为已经牺牲。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反对法国军方高层默守过去的军事防御体系(如马奇诺防线)、坚持组建坦克兵团的战略思想,形成了他的第三共和国造反军人的生涯。
本书描写了戴高乐在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幸福和不幸(如智障女儿小安娜)和戴高乐同老上司(恩师)贝当元帅之间的矛盾和两人的关系决裂。讲述了戴高乐入阁和巴黎沦陷前后,同“停战派”代表人物总司令魏刚将军之间的斗争。让读者们看到了战果辉煌的将军背后的故事。

作者是中法关系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此书不仅用戴高乐的青年成长史和中年奋斗史,来为戴高乐将军二战中成为法兰西民族英雄和二战后成为第五共和开国总统的未来故事进行铺垫,而且为诠释毛主席在1970年戴高乐逝世后为他所做的高度评价奠定历史基础。

序言一

(一)戴高乐其人伟业

戴高乐将军是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政治领导人。

1940年5月,德国法西斯对法国发动闪电战,绕过法方经营多年号称“固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直接打进法国内地,并于6月14日占领巴黎。6月16日副总理贝当仓促组阁,率法国政府向德国法西斯投降。法国又一次蒙受被德国战败的耻辱。

那时候,戴高乐将军刚刚就任法国国防部次长,他坚决反对投降,不惜与贝当政府决裂,1940年6月17日毅然出走英国。6月18日,他在伦敦发表著名的广播演说,号召法国人民起来抵抗德国法西斯的侵略。他庄严宣布,“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法国抵抗运动的火焰不应该熄灭,也绝不会熄灭”。戴高乐将军的这一演说,在法国近代史上树起一块永恒的丰碑,成为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中转败为胜的起点。国破山河在,英雄奋起时。历史告诉我们,法国找回了自己的不朽光荣,法国人民争取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也同时开启。

到1944年8月,戴高乐将军领导的自由法兰西运动赢得全面胜利。8月25日解放巴黎。8月26日,作为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主席的戴高乐将军在法国人民的欢呼声中进入巴黎,走在香榭丽舍大道上,迎来了光荣的凯旋。

法兰西必须伟大。正如戴高乐将军在1950年《战争回忆录》上所写:“法兰西如果不伟大,那就不成其为法兰西。”戴高乐将军成就伟业的重要前提是对自己的祖国有着坚定而炽热的信念,作为法兰西光荣的维系者,他始终捍卫法兰西的伟大。每当伟大的法国遇到毁坏,他会挺身而出激烈抗争,重塑法国的伟大;一旦光荣的法国面对失落,他会毫不犹豫投入行动,找回法国的光荣。

戴高乐将军成就伟业的坚实基础是他与各种艰难险阻进行顽强拼搏,最终赢得胜利的战斗。他从20世纪初进入军校,几十年的职业军人生涯就是不断地与敌人作战,也不断地为法国积累战功,逐步升迁。他遭遇过逆境,虽败犹荣。在战斗中负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肉搏中被俘,被传为已经“牺牲”,但这些只为他增加了光荣的记录,磨炼了他的奋斗意志。和平年代他与同僚发生激辩,在创新精神的启示之下,萌生军事变革的高级智慧。战争打响后,他及时振臂一呼,展示领袖人物的风范,为人民指引胜利的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功成不居,在自己的主张未赢得公众支持的情况下,毅然抽身隐退,进入“跨越沙漠”的冷落之中。但当形势发展的关键时刻,他又服从国家的需要,负重出山,制定宪法,催生第五法兰西共和国并担负起总统的重任。他并不总是受到老天爷的眷顾,所以在79岁高龄之际,因主持公投遭遇败绩,他辞去总统职务,回到科隆贝乡居之地安度晚年。他回首那些峥嵘岁月,无怨无悔,瞻望那些未来时光,壮心不已。他迈着坚实的步履度过了为法国人民服务的壮丽人生。

戴高乐将军成就伟业的人文性质属于资本主义社会体系,他认真学习和把握法国历史文化,因此深受这种思想文化体系的影响。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时代的光荣记忆,直到现在,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这记忆的存在。先辈的史迹自然对戴高乐将军产生感召和激励。每逢逆境,他都从中寻找启示,确定继续前进的方向。每遇成功,他也会在这里认真体会,决策巩固胜局的方针。最为难得的是,当社会主义的潮流兴起并赢得初步成功的时候,他也随之采取宽容的立场。在20世纪60年代,他接受非殖民化的政策,解决了阿尔及利亚的分离问题,体现出资产阶级治国方针的与时俱进。像拿破仑那样伟大的军事家和战略家对戴高乐将军颇具吸引力,可以说戴高乐是拿破仑在20世纪的转世重生,但戴高乐将军并未走上拿破仑帝制自为的失败老路,他以亲民的姿态,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采取超越的立场,为法兰西的政治演绎了新篇。

戴高乐将军成就伟业的时代特征是由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主题转换。他对于20世纪国际格局有成功的把握与深刻的观照,给法国留下了丰厚的政治遗产。世界经由多极化的发展走上全球化的道路,戴高乐将军晚年执政正处于转换的关头,他采取独树一帜的大国战略,使多极化成为势不可当的澎湃主流。特别是他推动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开世界性的风气之先,为中法两国人民的友谊合作及世界的发展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

1970年11月9日,戴高乐将军在科隆贝家中逝世。他已是80岁的老人,不再有国家领导人的身份,但仍被看作世界伟人,受到法国与世界的隆重纪念。毛泽东主席发出唁电,称他是反对法西斯侵略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不屈战士。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他与毛泽东、周恩来一起推动中法建交的壮举,他的英名与伟业永垂青史,历久弥新。

上一个历史

下一个历史研究与评论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