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三高很简单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远离三高很简单

养生/保健 常见病预防与保健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远离三高很简单截图

#电子书简介

杨新玲,台湾大学医学院生化所博士、台湾大学农学院农化所营养组硕士、台北医学院保健营养系学士,现任台湾医药大学营养学系教授、台湾自由基学会监事,擅长营养学、膳食疗养学、自由基医学、保健食品学等。
第一高无声杀手高血压
高血压之所以被称为“无声杀手”,主要是因为不易察觉,若是血压上升,又令人猝不及防,在极短的时间内可能就会没命!除了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种族、居住地区、生活压力等,都可能引起血压过高。有资料显示,高血压患者中风的几率是正常人的6倍,如果不使用药物控制血压,高血压患者中风的几率将是正常人的21倍!
高血压的定义
心脏将血液送出,让血液在体内循环一周,然后再流回心脏,循环一次的时间仅需10~20秒,要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完成体内循环,可以知道它的速度很快,更能够了解心脏的力量有多么强劲!而血液经由心脏强大的收缩力量送出后,以很快的速度流入血管,当血管被血液冲击,血管壁受到的侧压力,便称为“血压”。
人体的血压可分为舒张压和收缩压。舒张压又叫作“心舒压”,是指心脏将所有的血液送至大动脉后,逐渐舒张至最大,使血压下降所达到的最低值。收缩压又称为“心缩压”,是指心脏的左心室收缩,把血液送入大动脉时,所测得的最高血压值。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血压的正常值为收缩压130mmHg以下,舒张压85 mmHg以下,这个范围内的数值为正常血压。收缩压介于140~159 mmHg且舒张压介于90~99mmHg为轻度高血压;收缩压介于160~179 mmHg且舒张压介于100~109 mmHg就是中度高血压;收缩压介于180~209mmHg,而且舒张压介于110~119mmHg,就是重度高血压,以此类推,再往上的数据就是极严重的高血压,千万不要到了那时候才到医院就医,通常都为时已晚。
为了使测量数据更为正确,量血压前三十分钟切忌抽烟或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测量前五分钟必须安静地休息。测量血压时,受测者应该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手臂支撑在与心脏同高的位置,测量血压的仪器最好使用水银血压计、校正过的无液或电子血压计。
测量第一次后,请先休息两分钟再测量第二次,并求取两次血压结果的平均值。假如前两次的数值差异大于5mmHg,就必须多测量几次,以求血压数据的正确性。
一般来说,在测量血压时,量右臂血压比较适宜,因为正常人右臂血压比左臂血压还高5~10mmHg。在医学上,如果要追踪血压,就应该量血压较高的手臂。建议高血压病患可以随身携带简易的血压测量计,有助于监测一天的血压变化及根据血压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配合度,来确认一整天的血压都控制得宜。
血压若达140/90mmHg以上,应该注意饮食、戒烟、戒酒,最好经常运动并且接受进一步检查;当血压高达160/100mmHg以上,更应该接受进一步检查及药物治疗。若持续地发生高血压的症状却疏于检查或治疗,将会引发心脏病、脑卒中、肾衰竭等疾病。
高血压的发生率、流行程度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成正比,越是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高血压患者越多;反之,在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地区,罹患高血压的病人相对较少。此外,对高血压家族的研究已证实,高血压具有家族遗传性,而且几率高达50%!
高血压的种类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10%左右的高血压患者属于由内分泌疾病、血管疾病、肾脏病造成的继发性高血压,只要将引发血压异常的疾病治愈或控制后,高血压就有痊愈的可能性;而9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则是属于原因不明的原发性高血压,需要长期非药物或药物的控制。
继发性高血压主要是由肾脏病造成,但也可能因为主动脉狭窄、激素分泌过多等相关病症而引发;此外,交感神经兴奋剂、含雌激素的避孕药、类固醇等药物也可能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因为内脏和神经系统病变等原因而导致血压上升,如肾性高血压、心血管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中毒性高血压、脑神经性高血压,治疗这类高血压的先决条件是治好成为原因的疾病。
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都是属于原发性高血压,和遗传性体质、生活环境、精神压力都有一定关系,目前通称的高血压就是指原发性高血压。近两百年来,医学界人士仍然无法确定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有人认为摄取过多的盐分容易导致高血压的发生。但事实不完全如此,一般体质对食盐敏感的人才容易发生高血压,但是这类对食盐具有高敏感度的人群却无法被检测出来。不过,根据研究得知,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确实与家族史、年龄、摄取过多盐分和油脂、肥胖、营养过剩、抽烟、缺乏运动、压力大等有密切关系,只要将这些容易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的关键因素及早排除,就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的发生几率。
高血压的预防
一旦患有高血压,就如同糖尿病一样无法治愈,所以越早发现,越能让病情保持稳定。大部分的高血压患者是在40岁以后才发现的,当然也有未满30岁就患有高血压的人。最初的症状通常是持续性地发作2~3小时至1~2天,这时的症状有头痛、目眩、耳鸣、头昏眼花等由脑血管障碍引起的脑神经症状,但是过了不久,身体状况就会慢慢好转,血压也开始回复正常。因此如果不是在症状出现时测量血压,就无法发现自己的疾病,这也是所谓高血压的初始阶段。暂时性的血压增高将会由短间隔经常性发作,逐渐变成持续高血压的状态。
早期发现的第一步,要从遗传因素入手,父母或祖父母中有高血压患者,或是有因为脑卒中或心脏病亡故的亲属,这类人40岁前应该定期做健康检查,并且注意生活习惯。
一般来说,血压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造成动脉硬化,血管失去弹性,变得比较脆硬。年轻时因为血管富有弹性,所以血液经由心脏搏出,大动脉就会在瞬间膨胀来降低压力,使血液流至末端。但是随着年龄渐长,血管弹性减退,同时无法使血流和缓,因此由心脏输出的血流强度会以原来的状态传达到血管末端,所以收缩压会随着年龄上升,而不会降低。
和男性比起来,女性的血压通常比较低,实际原因并不清楚,有许多说法可以解释,像是激素说、精神压力说(女性在家里所承受的压力较小)、体格说(通常个子越小,血压越低,例如:老鼠的收缩压为60mmHg,长颈鹿约为300mmHg)。但是女性到了50岁前后,血压就会渐渐上升,男女间的差距缩小,所以目前被大众所认同的说法为女性激素说。
过了40岁后,因为血压没有升高就自认安心的女性,在接近更年期时仍然需要注意;尤其是父母亲等近亲有高血压的人,更应该在更年期就注意自己的生活态度。对血压偏高者或高血压患者而言,改变饮食内容可达到降低血压的功效,正常情况下只要两周的时间,就可收到降血压效果,作用可持续六周以上。
收缩压介于130~139 mmHg、舒张压为85~89mmHg的族群虽未达到高血压程度,却是高血压的潜在危险群,必须通过控制体重、改变饮食及生活习惯等方式,才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各位读者赶快测测自己的血压吧,舒张压高于100mmHg的读者,应向医师寻求帮助。
体重过重、摄食过多钠盐、有吸烟习惯、饮酒过度以及运动量不足、心理压力过大等,都是促使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越多,越容易得高血压。
测量血压
预防高血压,应该养成“人人量血压,时时知血压”的习惯,建议至少每个月量一次血压。要注意的是,好好地测量一次胜过胡乱测量多次。尤其是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者,一定要随时注意血压变化,应该至少每隔两个星期测量一次;如果近亲患有高血压,必须定期接受健康检查以及测量血压,40岁以上中老年人检查应该更频繁。测量血压的时间应选在早上起床后空腹且心情放松时。
血压会随着心情、动作、压力而变动,我们需要测量基础血压作为基准。所谓的基础血压是指身体活动最少,只耗损呼吸所需的能量,同时也可以维持基础代谢状态的血压。由此可知,维持最小的代谢量时的血压就是基础,所以早上刚起床时,平躺状态测得的血压为基础血压。由于治疗的基准是以基础血压为目标,因此,日常血压越接近基础血压越好。
饮食控制
长期控制饮食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方法之一。高血压患者饮食应该注意以下几大原则:
1.早晨喝一杯300毫升的白开水,因为水有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可以减少饥饿感,增加胃结肠反射动作,促进排便。
2.起床后不要马上吃早餐。毫无节制地将食物塞进胃中,对高血压患者来说不是一件好事,所以起床后到用餐之间,应该有一段让胃部准备进食的时间。
3. 维持吃八分饱的习惯,因为降压药在胃内残渣较少时的吸收率,比充满食物的时候要高。
4.尽量减少摄取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黄、海鲜、动物内脏(脑、心、肝、肾)、鱼卵等。
5. 减少肉类的摄取,如猪肉、牛肉等,以大豆制品和鱼类来代替。
6. 多摄取植物性食品,如五谷杂粮、蔬菜等。
7.脂肪摄取量每日不超过50克,最好以植物油取代动物油。适合炒菜用的植物油有花生油、大豆油、橄榄油等。
8.少吃油炸、油煎或油酥食物。烹调食物禁用油炸方式,一定要多用清蒸、水煮、清炖、卤、凉拌等不加油的烹调方法。
9.减少食用糖类食物,禁食纯糖食品或饮料,可选用含淀粉、纤维素较高的五谷类食品,如地瓜、马铃薯、未加工的豆类等。
10.禁食过咸食物及盐渍食品、腊味食品、罐头等含盐量高的食品。烹调时可多采用醋、葱、姜、蒜、香料、柠檬汁、低钠盐等调味品取代盐,增加食物的风味。
11.以含脂肪量少的脱脂奶、蛋白、鱼肉、去皮鸡肉、瘦猪肉及牛肉等作为蛋白质摄取来源。
12.为了平衡食物中的盐分(即钠含量),平日应该多食用各类蔬菜、水果、海藻等含钾食品,一方面增加水分摄取,另一方面能吸收蔬果中的各类营养成分。
13. 不要吃得过饱,饭后应有一段轻松悠闲的时间,避免饭后立即工作或运动。
14. 尽量避免烟、酒、茶、咖啡等刺激物质。
……
PART1 三高知多少
第一高无声杀手高血压
高血压的定义
高血压的种类
高血压的预防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高血压及其并发症
第二高沉默杀手高血糖
高血糖的定义
糖尿病的成因与症状
糖尿病的种类
糖尿病的饮食控制
糖尿病与肥胖的关系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第三高隐形杀手高血脂
高血脂的定义
高血脂的成因与症状
高血脂与生活饮食习惯的关系
高血脂的预防
高血脂的药物治疗
高血脂及其并发症

PART2 降压食疗好滋味
降压蔬果
降压中草药
降压料理

PART3 降糖食疗好滋味
降糖蔬菜及谷物
降糖中草药
降糖料理

PART4 降脂食疗好滋味
降脂蔬果
降脂中草药
降脂料理

PART5 防护三高有三套
第一套保健运动
高血压患者运动Tips
高血糖患者运动Tips
高血脂患者运动Tips
第二套居家护理
居家护理要点
中风患者简易居家护理
中风患者简易居家复健
被动关节运动
肌力训练
第三套健康检查
为什么要做健康检查?
谁该做健康检查?
如何挑选健检中心?
如何解读检查数据?
健康检查项目
有助诊断心脏病的检查项目
有助筛检脑卒中风险的检查项目
适合糖尿病患者的检查项目
Q&A 你对三高疾病了解吗?
降压食材TOP 10
降糖食材TOP 10
降脂食材TOP 10
《远离三高很简单》编者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成因、疾病种类与影响出发,给出了避免“三高”的健康饮食指南、运动与养生方法,帮助读者朋友远离“三高”威胁。《远离三高很简单》还为“三高”患者及其家人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指南,邀请专业医师、护理师、营养师与健康检查中心提供保健、护理信息,是三高患者的家庭医生。
编者旨在引导读者以事前小心预防与事后妥善处理的积极态度面对“三高”问题与相关疾病,建立正确的保健观念,进而提升生活质量与生命价值。
网罗所有三高资料,一应俱全,让您不用再费心分别寻找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相关资料。
透彻剖析三高的成因、症状、种类,提供全面的健康检查方案,守住住健康的道防线。
图解居家护理及复健要点,手把手教您护理三高患者。
详解抗三高食材、中草药的成分及功效,提供给三高患者科学的运动计划,运动加饮食,让您彻底和三高说拜拜。
http://img10.360buyimg.com/bookDetail/g15/M03/02/05/rBEhWlHELncIAAAAAAHBmR6oHCQAAAa-QGP4ucAAcGx420.jpg;http://img10.360buyimg.com/bookDetail/g15/M03/02/05/rBEhWFHELngIAAAAAAGDFUs3CYYAAAa-QG3dVYAAYMt558.jpg;http://img10.360buyimg.com/bookDetail/g15/M03/02/05/rBEhWVHELngIAAAAAAHB2ih322MAAAa-QHDWhAAAcHy084.jpg;http://img10.360buyimg.com/bookDetail/g15/M03/02/05/rBEhWlHELnkIAAAAAAGUeeSgu6wAAAa-QHFHAIAAZSR998.jpg;http://img10.360buyimg.com/bookDetail/g15/M03/02/05/rBEhWFHELnkIAAAAAAFqFEoxnC8AAAa-QHHgw8AAWos821.jpg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