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训教程(修订本)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训教程(修订本)

管理 项目管理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训教程(修订本)截图 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训教程(修订本)截图

#电子书简介

第一部分 前厅服务与管理实训
第一章 前厅服务与管理实训概述
第二章 前厅预订服务实训
模块一 预订方式
模块二 预订程序
第三章 前厅礼宾服务实训
模块一 迎送服务
模块二 行李服务
第四章 前厅接待服务实训
模块一 接待服务
模块二 问讯服务
模块三 收银服务
第五章 前厅综合服务实训
模块一 电话总机服务
模块二 商务中心服务
模块三 宾客投诉服务

第二部分 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训
第六章 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训概述
第七章 客房卫生服务实训
模块一 清扫服务
模块二 做床服务
第八章 客房对客服务实训
模块一 对客服务
模块二 服务质量管理
第九章 客房清洁服务实训
模块一 清洁剂与清洁设备
模块二 客房设施设备的清洁
模块三 公共区域的清洁
第十章 客房安全管理
模块一 主要安全问题处理
模块二 重大安全问题处理
参考文献
《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训教程(修订本)》是针对酒店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需要而编写的实训类指导教材,共分为前厅与客房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前厅服务与管理实训,内容包括:前厅预订服务、前厅礼宾服务、前厅接待服务、前厅综合服务等。第二部分为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训,内容包括:客房卫生服务、客房对客服务、客房清洁服务、客房安全管理等。
本教材以“实训模块”为基本结构形式,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实训模块,向读者提供比较全面的实训及实习指导材料。每个模块包括训练目标及任务、理论知识、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操作训练,使读者能够明确每个模块训练的具体目的和内容以及完成的方法、步骤,帮助其掌握学科知识与技能,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训教程(修订本)》集实用性和科学性于一体,可操作性强,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高等职业及专科学校、成人高校等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员工入职酒店企业后的培训和业务辅导用书。
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54671/3/14561/432034/5db814fcE85a1da14/a0ba73e8330511e7.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45679/16/14567/305594/5db814fcEe7e6f3b5/7b1af336e1f5c317.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88396/39/1027/371227/5db814fcEb374cf67/47bd4b43f217e25d.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47081/25/14553/332513/5db814fcEa915c54f/b651eaa018b74d44.jpg
前厅客房的服务与管理是高等院校、高等职业及专科学校、成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很好地掌握酒店前厅及客房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酒店前厅部及客房部运营与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熟练掌握前厅部及客房部的服务技能。
为了培养胜任高星级酒店的服务工作并初步具备管理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必须加强实践环节教学,通过贴近和模拟岗位的实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本书依据星级酒店的服务流程及岗位要求,突出了技能训练的特点,具有实用性、可读性,同时增加了少量前厅客房情景英语,适应日益开放的现代化酒店服务。在职位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酒店服务与管理教材的模式,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酒店前厅客房部门基层岗位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编写,具有“应用为本”特色的实训教材。
本书以“实训模块”为基本结构形式,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实训模块,向读者提供比较全面的实训及实习指导材料。本书突出三大特色。第一,实用性强。在编写过程中坚持实用性原则。理论知识言简意赅,重在实际训练环节,操作规范、条例清晰,重点在学生服务技能的培养上。第二,理解性强。本书文字简练,主要运用各种流程表及规范示意图,使读者能够模仿训练。第三,针对性强。围绕读者服务技能的内容和要求,着眼于技能操作,突出专业性。
本书由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唐羽、郑新娜担任主编,设计各章实践环节。由沈阳理工大学万华教授主审,提出本书的编写思路和框架结构,负责全书统稿工作。其中,郑新娜(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编写第一、六章;唐羽(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编写第四、五、七、九章;李明宇(沈阳大学)编写第三、八章;蔡永鸿(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编写第二章;戴晓丹(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编写第十章。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资料,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和编者日常教学积累,有些资料无从核实准确出处,在此一并向相关单位和作者表示感谢。
限于编者的水平等种种原因,书中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与读者批评指正。

上一个管理

下一个项目管理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