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工程软件应用精解)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工程软件应用精解)

电子与通信 基础与理论

  • ISBN:9787115345851
  • 作者:林晓阳
  • 印次:1
  • 开本:16
  • 版次:1
  • 出版社:人民邮电
  • 出版时间:2014-04-01
  • 印刷时间:2014-04-01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工程软件应用精解)截图

#电子书简介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工程软件应用精解)
  • 作者:林晓阳
  • 定价:59
  • 出版社:人民邮电
  • ISBN号:9787115345851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4-04-01
  • 印刷时间:2014-04-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334
  • 字数:511千字

编辑推荐语

《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由林晓阳编著,本书特色: ·内容全面,结构清晰;讲解细致,循序渐进。 ·工程应用实例丰富;所有实例均经过精心设计与筛选,代表性强。 ·作者博客提供交流、互动和答疑服务,详见http://blog.sina.com.cn/tecbook。

内容提要

《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以ZEMAX 2010 作为软件平台,详细讲解了ZEMAX在光学设计中的使 用方法与技巧,帮助读者尽快掌握ZEMAX这一光学设 计工具。
《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结合作者林晓 阳多年的使用和开发经验,通过丰富的工程实例将 ZEMAX的使用方法详细介绍给读者。全书共分为11章 ,主要讲解了ZEMAX的使用界面和基本功能,光学像 差理论和成像质量的评价,以及各种透镜和目镜、显 微镜、望远镜等目视光学系统的设计。
《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注重基础,内 容详实,突出实例讲解,既可以作为光学设计人员、 科研人员等相关专业人士的工具书,也可以作为相关 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习教材。

目录

**章 ZEMAX入门
1.1 ZEMAX的启动与退出
1.2 用户界面
1.2.1 窗口类型
1.2.2 主窗口介绍
1.2.3 文件菜单
1.2.4 编 辑菜单
1.2.5 系统菜单
1.2.6 分析菜单
1.2.7 工具菜单
1.2.8 报告菜单
1.2.9 宏指令菜单
1.2.10 外扩展菜单
1.2.11 窗口菜单
1.2.12 帮助菜单
1.3 ZEMAX常用操作快捷键
1.3.1 放弃长时间计算
1.3.2 快捷方式的总结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像质评价
2.1 外形图
2.1.1 二维外形图
2.1.2 D外形图
2.1.3 阴影图
2.1.4 元件图
2.1.5 ISO元件图
2.2 几何光学像质量评价
2.2.1 特性曲线
2.2.2 点列图
2.2.3 调制传递函数
2.2.4 点扩散函数
2.2.5 波前
2.2.6 曲面
2.2.7 均方根
2.2.8 像差系数(AberrationCoefficients)
2.2.9 杂项(Miscellaneous)
2.3 能量分析
2.3.1 能量分布
2.3.2 照度
2.4 像分析
2.4.1 模拟图像
2.4.2 双目分析
2.4.3 计算
2.5 其他
2.5.1 玻璃和梯度折射率
2.5.2 通用图表
2.5.3 偏振状态
2.5.4 镀膜(Coatings)
2.5.5 物理光学(PhysicalOptics)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初级像差理论与像差校正
3.1 几何像差与像差表示方法及像差校正
3.1.1 球差
3.1.2 慧差
3.1.3 像散
3.1.4 场曲
3.1.5 畸变
3.1.6 色差(ColorAberration)
3.2 厚透镜初级像差
3.3 薄透镜初级像差
3.4 像差校正和平衡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ZEMAX基本功能详解
4.1 ZEMAX3种优化方法
4.1.1 优化方法选择
4.1.2 GlobalSearch和HammerOptimization区别
4.1.3 局部优化(Optimization)缺点
4.1.4 全局搜索优势
4.2 ZEMAX评价函数使用方法
4.2.1 优化中的术语定义
4.2.2 评价函数方程表达
4.2.3 波前优化方法
4.2.4 光斑尺寸优化方法
4.2.5 角谱半径优化方法
4.3 ZAMAX多重结构使用方法
4.3.1 实例一:模拟元件的变化
4.3.2 实例二:衍射级次显示
4.3.3 实例三:分光板模拟
4.4 ZAMAX坐标断点使用方法
4.4.1 ZEMAX坐标系
4.4.2 自带坐标断点使用方法
4.4.3 坐标断点面使用方法
4.4.4 样例一:旋转角度的优化方法
4.4.5 样例二:使用坐标断点**寻找主光线位置及方向
4.4.6 样例三:坐标返回的使用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公差分析
5.1 公差
5.1.1 误差来源
5.1.2 设置公差
5.1.3 公差操作数
5.2 默认公差的定义
5.2.1 表面公差
5.2.2 元件公差
5.3 公差分析3种法则
5.3.1 灵敏度分析
5.3.2 反转灵敏度分析
5.3.3 蒙特卡罗分析
5.4 公差过程的使用
5.4.1 公差分析的执行
5.4.2 双透镜的公差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非序列模式设计
6.1 ZEMAX中非序列模型介绍
6.1.1 模型类别
6.1.2 面元反射镜
6.1.3 光源分布
6.1.4 棱镜
6.1.5 光线分束
6.1.6 散射
6.1.7 衍射光学元件
6.1.8 相干模拟
6.1.9 复杂几何物体创建
6.1.10 吸收分析
6.2 创建非序列光学系统
6.2.1 建立基本系统特性
6.2.2 创建反射镜
6.2.3 光源建模
6.2.4 旋转光源
6.2.5 放置探测器
6.2.6 跟踪分析光线探测器
6.2.7 增加凸透镜
6.2.8 光线跟踪分析和偏振损耗
6.2.9 增加矩形ADAT光纤
6.2.10 使用跟随解定位探测器
6.2.11 整个系统光线追迹
6.3 将序列面改成非序列物体
6.3.1 转变NSC的工具
6.3.2 初始结构
6.3.3 使用转换工具
6.3.4 插入非序列光源
6.3.5 插入探测器物体
6.4 模拟混合式非序列(NSCwithPorts)
6.4.1 序列/非序列模式
6.4.2 建立非序列组件
6.4.3 定义多焦透镜
6.4.4 带状优化
6.4.5 目标局部
6.4.6 系统性能
6.4.7 运行影像分析性能之优化
6.4.8 *终设计
6.5 优化非序列光学系统
6.5.1 DampedLeastSquares和OrthogonalDescent
6.5.2 建立系统
6.5.3 评价函数
6.5.4 自由曲面反射镜
6.5.5 优化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础设计实例
7.1 单透镜设计
7.1.1 ZEMAX序列模式简介
7.1.2 单透镜系统参数
7.1.3 单透镜初始结构
7.1.4 单透镜的变量与优化目标
7.1.5 单透镜优化结果分析与改进设计
7.2 双胶合消色差透镜设计
7.2.1 双胶合透镜设计规格参数及系统参数输入
7.2.2 双胶合透镜初始结构
7.2.3 设置变量及评价函数
7.2.4 优化及像质评价
7.2.5 玻璃优化——校正色差
7.3 牛顿望远镜设计
7.3.1 牛顿望远镜来源简介及设计规格
7.3.2 牛顿望远镜初始结构
7.3.3 添加反射镜及遮拦孔径
7.3.4 修改反射镜以提高MTF
7.4 变焦镜头设计
7.4.1 变焦镜头设计原理介绍
7.4.2 变焦镜头设计规格及参数输入
7.4.3 多重结构实现变焦
7.4.4 变焦镜头的优化设置
7.5 扫描系统设计
7.5.1 扫描系统参数
7.5.2 多重结构下的扫描角度设置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目视光学系统设计方法
8.1 人眼光学系统的创建
8.1.1 眼睛概述
8.1.2 眼睛模型
8.1.3 使用ZEMAX创建人眼模型结构
8.2 放大率与视觉
8.2.1 近距离物体成像标准
8.2.2 小型放大镜放大率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目镜设计
9.1 目镜介绍
设计案例一:惠*斯目镜
设计案例二:冉斯登目镜
设计案例三:凯尔纳目镜
设计案例四:RKE目镜
设计案例五:消畸变目镜
设计案例六:对称式目镜
设计案例七:埃尔弗目镜
设计案例八:西德莫尔目镜
设计案例九:RKE广角目镜
9.2 目镜调焦
9.3 本章小结
**0章 显微镜设计
10.1 技术指标
10.1.1 基本系统技术要求
10.1.2 分辨率目标和极限
10.2 倍物镜初始透镜形式
10.2.1 显微镜设计步骤
10.2.2 物镜与目镜的连接
10.3 本章小结
**1章 望远镜设计
11.1 天文望远镜
11.1.1 天文望远镜设计步骤
11.1.2 分辨率与衍射极限
11.2 地上望远镜
11.3 本章小结

上一个电子与通信

下一个基础与理论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