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关键技术详解(第二版) 姜波【放心选购】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WCDMA关键技术详解(第二版) 姜波【放心选购】

电子与通信 移动通信

  • ISBN:9787115289643
  • 作者:姜波
  • 包装:平装
  • 版次:5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11-01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WCDMA关键技术详解(第二版) 姜波【放心选购】截图

#电子书简介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WCDMA关键技术详解(第二版) 作者 姜波
定价 78.00元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 978711523 出版日期 2012-11-01
字数 页码
版次 5 装帧 平装
开本 12开 商品重量 0.799Kg

内容简介

《WCDMA关键技术详解(第二版)》全面、深入地介绍了WCDMA系统核心技术的各个方面。本书所涉及的技术细节包括:系统结构与网络结构、传输技术、空中接口、物理层、网络选择/小区选择、接入过程、同步技术、功率控制、切换和测量、系统安全、呼叫信令流程、分组域过程、SIP、IMS技术等。本书力图以移动与网络的交互过程为主线,生动形象地介绍所涉及的WCDMA关键技术。《WCDMA关键技术详解(第二版)》侧重点在于WCDMA,而WCDMA与TD-SCDMA的共通部分,如呼叫信令流程、系统结构、IMS、系统安全等部分,也可供TD-SCDMA学习者参考。《WCDMA关键技术详解(第二版)》适合移动通信行业的从业技术人员,如通信运营商或者设备厂商的技术部门和研发机构的从业人员阅读。同时,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的在校学生也可以通过阅读本书对WCDMA通信系统有全面感性的认识。


作者简介

目录

章引言
1.1移动通信发展历史
1.23G的发展历史
1.3移动通信基础
1.3.1FDMA、TDMA和CDMA
1.3.2FDD与TDD
1.42G系统向3G系统的演进
1.5CDMA及其关键技术
1.5.1CDMA概念
1.5.2直接序列扩频技术
1.5.3CDMA关键技术简介
1.63GPP的标准化工作
1.73G频谱划分

第2章WCDMA系统结构
2.1WCDMA业务和业务模型
2.1.1电信业务和附加业务
2.1.2WCDMA的承载业务
2.1.3QoS分类
2.2WCDMA系统网络模型
2.2.1移动通信网的一般体系结构
2.2.2空中接口的三层分层结构
2.2.3WCDMA的R99版本网络结构
2.2.4WCDMA的R4版本网络结构
2.2.5WCDMA的R5版本网络结构
2.2.6智能网的体系结构
2.2.7IMS中的业务体系结构
2.2.8OSA的简要介绍
2.3用户标识以及网络的区域划分
2.3.1网络标识
2.3.2WCDMA中移动用户的标识
2.4移动性管理
2.5UE被叫信令流程

第3章UTRAN中的传输技术
3.1ATM技术在WCDMA中的应用
3.2ATM层简介
3.2.1ATM协议的参考模型
3.2.2ATM反向复用——IMA
3.2.3ATM信元结构
3.2.4ATM交换
3.3ATM适配层简介
3.3.1AAL的功能
3.3.2AAL服务的分类
3.3.3AAL层的分层模型
3.3.4AAL1简介
3.3.5AAL3/4
3.3.6AAL5
3.3.7SAAL
3.3.8AAL2
3.3.9AAL2层的复用机制

第4章WCDMA的空中接口
4.1空中接口结构概述
4.2空中接口的分层结构
4.3无线资源控制(RRC)层
4.3.1RRC连接
4.3.2RAB、SRB、RB以及逻辑信道
4.3.3RRC在呼叫过程中的应用
4.3.4RRC层的参考模型
4.3.5RRC状态和状态转移
4.4空中接口的RLC层
4.4.1RLC层概述
4.4.2RLC服务模型
4.4.3RLC PDU数据报文类型与结构
4.4.4RLC有回应模式的重传示例
4.5MAC层简介
4.5.1MAC实体
4.5.2MAC PDU的数据结构
4.6空中接口信道类型及其映射关系
4.6.1无线接入承载
4.6.2无线承载
4.6.3逻辑信道
4.6.4传输信道
4.6.5物理信道
4.6.6各层信道在实际网络中的实现
4.6.7信道映射
4.6.8各个物理信道的时序关系

第5章物理层的功能
5.1WCDMA中上行和下行无线链路的结构
5.2数据由MAC层到物理层的发送和接收
5.3上行物理信道和下行物理信道
5.3.1上行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
5.3.2下行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
5.3.3TFI和TFCI
5.4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以及物理层中的数据处理过程
5.4.1CRC的添加
5.4.2传输块的级联和码块分段
5.4.3信道编码
5.4.4无线帧的尺寸均衡
5.4.5次交织
5.4.6速率匹配
5.4.7传输信道的复用和DTX指示位的插入
5.4.8物理信道的分段和第二次交织
5.4.9传输信道、CCTrCH、物理信道之间的映射
5.5TFCI在空中接口使用
5.5.1AMR语音编码的结构
5.5.2AMR语音业务中TFCI的使用
5.6扩频和调制
5.6.1信道码的产生
5.6.2上行扰码
5.6.3下行扰码
5.6.4上行专用物理信道的扩频
5.6.5下行专用物理信道的扩频
5.7物理信道的结构
5.7.1上行物理信道结构
5.7.2下行物理信道结构
5.8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映射的实例

第6章WCDMA接入网结构与信令
6.1接口协议分层设计原理
6.2WCDMA接入网概述
6.2.1空中接口和Iub、Iur的关系
6.2.2UTRAN接口协议设计的基本原则
6.3Iu接口
6.3.1Iu接口协议栈
6.3.2SCCP在Iu接口的使用
6.3.3RANAP过程
6.3.4NAS信令在Iu接口的传输
6.3.5Iu接口上呼叫资源的建立与释放
6.3.6其他RANAP过程
6.4Iub接口
6.4.1Iub接口的协议栈概述
6.4.2Iub接口上Node B的逻辑模型
6.4.3Iub接口上的数据传输
6.4.4NBAP的功能
6.4.5Iub接口的公共资源配置过程
6.4.6无线链路建立、删除、重配置过程
6.5Iur接口
6.5.1Iur接口功能概述
6.5.2Iur接口信令传输过程
6.5.3Iur接口的无线链路过程
6.5.4其他RNSAP过程
6.6Iur与Iub接口的用户面帧协议
6.7WCDMA接口协议综述
6.7.1CS域协议栈概述
6.7.2CS域中网络资源的映射关系
6.7.3PS域协议栈概述
6.7.4PS域中网络资源的映射关系

第7章UE在空闲模式下的动作
7.1小区的系统信息广播
7.1.1概述
7.1.2主信息块
7.1.3系统信息的调度
7.1.4SIB消息内容简介
7.2网络选择以及小区的选择和重选
7.2.1PLMN选择
7.2.2小区选择
7.2.3小区选择/重选的“S准则”
7.2.4小区重选
7.3接入过程
7.3.1与接入过程有关的资源
7.3.2接入过程
7.3.3PRACH与AICH的接入时隙时间偏移
7.3.4PRACH的接入前导(Preamble)部分
7.3.5AICH的回应机制

第8章WCDMA中的同步技术
8.1WCDMA系统同步概述
8.2同步相关的重要概念
8.3时隙同步和帧同步
8.3.1UE开机时的小区搜索过程
8.3.2相邻小区的小区搜索
8.4节点同步
8.5传输信道同步
8.6空中接口同步
8.6.1单条无线链路建立时的空中接口同步
8.6.2同时建立多条无线链路时的空中接口同步
8.6.3软切换时的空中接口同步过程

第9章WCDMA系统的功率控制
9.1功率控制的分类
9.2下行公共物理信道的功率设定
9.3UE接入过程中的发射功率
9.4外环功率控制
9.5内换功率控制
9.5.1下行链路内环功率控制
9.5.2上行链路内环功率控制
9.6小区选择分集发射(SSDT)
9.7发射分集技术
9.7.1用于SCH的时间切换的发射分集
9.7.2基于空时码的发射分集
9.7.3闭环模式发射分集

0章切换和测量
10.1切换
10.1.1切换分类
10.1.2切换过程
10.2测量
10.2.1测量目的
10.2.2测量机制
10.2.3UE如何获得测量控制信息
10.2.4物理层测量模型
10.2.5测量项目
10.3软切换和同频测量
10.3.1同频测量
10.3.2同频测量的报告事件
10.3.3改善同频(/异频/系统间)测量报告行为的可用机制
10.4压缩模式
10.5异频测量和硬切换
10.5.1异频测量事件类型
10.5.2异频测量和压缩模式
10.6系统间切换和系统间测量
10.7数据量测量和信道切换
10.8其他测量
10.9切换信令流程
10.9.1更软切换流程
10.9.2软切换流程
10.9.3系统间硬切换信令流程

1章WCDMA系统的安全
11.1WCDMA系统安全的体系结构
11.2WCDMA网络接入安全简述
11.3安全模式的建立过程
11.4临时身份标识的使用
11.5鉴权和键值协商(AKA)过程
11.5.1鉴权过程简述
11.5.2在用户归属网络中的鉴权过程
11.5.3USIM中的鉴权过程
11.5.4鉴权失败信令流程
11.5.5漫游时的鉴权机制
11.6信令完整性保护过程
11.7信令和业务数据的加密

2章WCDMA呼叫流程
12.1RRC连接的建立过程
12.2AMR语音建立过程
12.2.1AMR语音建立的信令流程
12.2.2AMR语音呼叫建立后的空中接口资源
12.3分组域呼叫流程
12.4语音呼叫释放流程
12.5WCDMA系统其他信令流程

3章分组数据业务在WCDMA中的实现
13.1分组域网络结构和协议栈
13.2通过分组域实现移动对IP网络的接入
13.2.1透明接入方式
13.2.2IP地址的获得和使用
13.2.3使用PPP拨号接入
13.2.4移动IP在WCDMA中的应用
13.2.5分组域中用户IP数据报文的传输
13.3分组域非接入层
13.3.1GPRS移动性管理
13.3.2分组移动性管理
13.3.3会话管理
13.3.4PDP上下文
13.4PS域的移动性管理过程
13.4.1附着过程
13.4.2去附着过程
13.4.3SRNS重定位过程
13.5会话管理过程

4章SIP
14.1SIP简介
14.1.1SIP的协议栈结构
14.1.2SIP使用的传输技术
14.1.3SIP命名和地址
14.1.4SIP网络结构
14.1.5SIP消息
14.1.6SDP简介
14.1.7SIP请求
14.1.8SIP响应
14.1.9SIP头字段
14.2SIP会话流程
14.2.1注册过程
14.2.2会话建立过程
14.2.3重定向呼叫过程
14.2.4SIP对即时通信的支持

5章IMS系统
15.13GPP中IMS标准工作
15.23GPP中IMS的网络结构
15.2.1IMS业务控制模型——归属网络控制
15.2.2IMS各个网络实体的功能
15.2.3各个网络逻辑功能实体的功能及接口
15.3IMS中的业务平台
15.3.1IMS的业务模型
15.3.2S-CSCF和业务平台之间的接口
15.3.3IMS中的业务触发机制
15.4IMS用户标识
15.4.1私有用户标识
15.4.2公共用户标识
15.4.3不支持ISIM的的用户标识
15.4.4私有用户标识与公共用户标识的关系
15.4.5多个用户共用同一个用户标识
15.4.6ISIM与UICC
15.5IMS会话过程
15.6IMS 注册过程
15.6.1IMS注册过程说明
15.6.2UE注册消息流程
15.7IMS的会话建立过程
15.7.1IMS会话标识的使用
15.7.2SIP消息在IMS中的路由
15.7.3用于IMS会话中的SIP请求与响应
15.7.4IMS会话的媒体协商与资源预留过程

缩略语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被誉为“WCDMA技术圣典”的WCDMA图书全新升级版以与网络的交互过程为主线,全面涵盖WCDMA的各个关键技术点深入细致讨论每个关键技术点,帮助学习者掌握


文摘

序言

上一个电子与通信

下一个移动通信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