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网络与系统 (美)科里 比尔德(Cory Beard)威廉 斯托|6821957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无线通信网络与系统 (美)科里 比尔德(Cory Beard)威廉 斯托|6821957

电子与通信 无线通信

  • ISBN:9787111581185
  • 作者:(美)科里 比尔德(Cory Beard
  • 版次:1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无线通信网络与系统 (美)科里 比尔德(Cory Beard)威廉 斯托|6821957截图

#电子书简介

书名: 无线通信网络与系统|6821957
图书定价: 109元
图书作者: (美)科里·比尔德(Cory Beard);威廉·斯托林斯(William Stallings)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10/1 0:00:00
ISBN号: 9787111581185
开本: 16开
页数: 0
版次: 1-1
作者简介
[美]科里·比尔德(Cory Beard),威廉·斯托林斯(William Stallings) 著:
科里?比尔德(Cory Beard) 博士,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计算机科学与电气工程方向的副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应急优先通信。这项工作主要涉及基于3G/4G蜂窝网络的公共安全组、MAC层的性能评价、呼叫抢占与排队以及y因特网流量优先级。威廉?斯托林斯(William Stallings) 拥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国防学院(堪培拉)信息技术与电子工程系。他是世界知名的计算机学者和畅销教材作者,已经撰写了17部著作,出版了40多本书籍,内容涉及计算机安全、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体系结构等方面,堪称计算机界的全才。他曾九次荣获美国“教材和学术专著作者协会”颁发的“年度最佳计算机科学教材”奖。
内容简介
本书涵盖了所有类型的无线通信,从卫星通信、蜂窝通信到局域网和个域网。内容分为四部分:技术背景、无线通信技术、无线局域网与个域网、无线移动网络与应用。涉及无线信道、信号编码技术、正交频分复用、扩频、无线局域网技术和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蓝牙和IEEE 802.15、蜂窝无线网络、第四代通信系统、移动应用和移动IP等。本书可作为通信和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对于无线通信和网络方面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本书也是很好的
参考书。
目录

出版者的话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概述1
1.1无线通信的发展史1
1.2全球蜂窝网络2
1.3移动设备革命3
1.4未来趋势4
1.5无线技术挑战5
第一部分技术背景
第2章信号传输基础8
2.1传递信息的信号8
2.1.1时域概念8
2.1.2频域概念10
2.1.3数据速率和带宽之间的关系11
2.2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传输13
2.2.1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13
2.2.2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14
2.2.3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16
2.3信道容量17
2.3.1奈奎斯特带宽17
2.3.2香农容量公式18
2.4传输介质19
2.4.1地面微波21
2.4.2卫星微波22
2.4.3广播无线电23
2.4.4红外线23
2.5多路复用23
2.6阅读建议27
2.7关键术语、复习题和问题27
附录2A分贝与信号强度29
第3章通信网络31
3.1广域网、局域网和城域网31
3.1.1广域网31
3.1.2局域网32
3.1.3城域网32
3.2交换技术32
3.3电路交换34
3.4分组交换36
3.4.1基本操作38
3.4.2数据包大小40
3.4.3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比较41
3.5服务质量43
3.5.1语音、音频和视频流量43
3.5.2数据流量43
3.5.3提供服务质量44
3.6推荐阅读45
3.7关键术语、复习题和问题45
第4章TCP/IP协议47
4.1协议体系结构的需求47
4.2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48
4.2.1TCP/IP层48
4.2.2TCP和IP操作49
4.2.3TCP/IP应用50
4.3OSI模型51
4.4网络互联52
4.4.1路由器53
4.4.2网络互联实例53
4.5推荐阅读56
4.6关键术语、复习题和问题56
附录4A因特网协议57
附录4B传输控制协议64
附录4C用户数据报协议67
第二部分无线通信技术
第5章无线通信概述70
5.1频谱的考虑因素70
5.1.1监管措施70
5.1.2传播模式71
5.2视距传播72
5.2.15种基本传播机制72
5.2.2天线72
5.2.3自由空间损耗73
5.2.4实际系统中的路径损耗指数75
5.2.5基于实证测量的模型76
5.2.6噪声77
5.2.7Eb/N0表达式77
5.3移动环境的衰落78
5.4信道校正机制81
5.4.1前向纠错81
5.4.2自适应均衡82
5.4.3分集技术和MIMO82
5.4.4扩频与OFDM84
5.4.5自适应调制和编码84
5.4.6带宽扩展84
5.5数字信号编码技术85
5.6编码与差错控制87
5.6.1差错检测87
5.6.2分组纠错码92
5.6.3分组编码原理93
5.6.4低密度奇偶校验码97
5.6.5卷积码97
5.6.6自动重传请求100
5.7OFDM103
5.7.1OFDM基础103
5.7.2机会调度106
5.8扩频107
5.8.1扩频的概念107
5.8.2跳频扩频107
5.8.3直接序列扩频109
5.8.4码分多址111
5.9推荐阅读111
5.10关键术语、复习题和问题111
第6章无线信道115
6.1天线115
6.1.1辐射方向图115
6.1.2天线类型116
6.1.3天线增益118
6.2频谱的考虑因素119
6.2.1监管措施119
6.2.2传播模式120
6.2.3传输与反射特性122
6.3视距传播123
6.3.15种基本传播机制123
6.3.2衰减123
6.3.3自由空间损耗124
6.3.4实际系统中的路径损耗指数125
6.3.5基于实际测量的信道模型127
6.3.6噪声128
6.3.7Eb/N0表达式129
6.3.8大气吸收131
6.3.9多径131
6.3.10折射131
6.4移动环境中的衰落132
6.5信道纠错机制136
6.5.1前向纠错136
6.5.2自适应均衡137
6.5.3自适应调制和编码137
6.5.4分集技术和MIMO138
6.5.5OFDM和扩频141
6.5.6带宽扩展141
6.6推荐阅读142
6.7关键术语、复习题和问题142
第7章信号编码技术146
7.1信号编码准则147
7.2数字数据、模拟信号148
7.2.1幅移键控149
7.2.2频移键控149
7.2.3相移键控150
7.2.4性能153
7.2.5最小频移键控155
7.2.6正交振幅调制156
7.3模拟数据、模拟信号157
7.3.1振幅调制157
7.3.2角度调制159
7.4模拟数据、数字信号161
7.4.1波形编码162
7.4.2基于模型的编码和声码器165
7.4.3性能166
7.5推荐阅读166
7.6关键术语、复习题和问题167
第8章正交频分复用170
8.1正交频分复用简介170
8.1.1正交性171
8.1.2OFDM的优点172
8.1.3OFDM实现172
8.1.4OFDM的缺点174
8.2正交频分多址176
8.3单载波频分多址177
8.4推荐阅读179
8.5关键术语、复习题和问题179
第9章扩频181
9.1扩频的概念181
9.2跳频扩频182
9.2.1基本方法182
9.2.2基于MFSK的跳频扩频184
9.2.3FHSS性能方面的考虑185
9.3直接序列扩频186
9.3.1基于BPSK的直接序列扩频186
9.3.2DSSS性能方面的考虑188
9.4码分多址189
9.4.1基本原理189
9.4.2直接序列扩频的CDMA191
9.4.3扩频序列的产生192
9.4.4RAKE接收机193
9.5推荐阅读193
9.6关键术语、复习题和问题193
第10章编码与差错控制196
10.1差错检测196
10.1.1奇偶校验197
10.1.2循环冗余校验198
10.2分组纠错码202
10.2.1分组编码原理204
10.2.2汉明码207
10.2.3循环码209
10.2.4BCH码211
10.2.5RS码213
10.2.6低密度奇偶校验码214
10.2.7块交织215
10.3卷积码215
10.3.1译码216
10.3.2Turbo码219
10.4自动重传请求221
10.4.1流量控制221
10.4.2差错控制223
10.4.3混合自动重传请求225
10.5推荐阅读226
10.6关键术语、复习题和问题227
第三部分无线局域网与个域网
第11章无线局域网技术234
11.1概述及动机234
11.1.1动机236
11.1.2无线局域网需求236
11.1.3无线局域网物理层237
11.2IEEE 802体系结构238
11.2.1协议体系结构238
11.2.2MAC帧格式240
11.2.3逻辑链路控制241
11.3IEEE 802.11体系结构和服务243
11.3.1Wi-Fi联盟244
11.3.2IEEE 802.11体系结构245
11.3.3IEEE 802.11服务246
11.4IEEE 802.11媒体访问控制247
11.4.1可靠数据传递247
11.4.2媒体访问控制248
11.4.3MAC帧251
11.5IEEE 802.11物理层254
11.5.1IEEE 802.11b255
11.5.2IEEE 802.11a256
11.5.3IEEE 802.11g258
11.5.4IEEE 802.11n259
11.6吉比特Wi-Fi261
11.6.1IEEE 802.11ac261
11.6.2IEEE 802.11ad264
11.7其他IEEE 802.11标准266
11.8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安全267
11.8.1IEEE 802.11i服务268
11.8.2IEEE 802.11i操作阶段269
11.9推荐阅读271
11.10关键术语、复习题和问题273
附录11A扰码274
第12章蓝牙与IEEE 802.15276
12.1物联网276
12.2蓝牙技术产生的动机与概述...
编辑推荐
10.11日打的彩样。10.12日下厂

上一个电子与通信

下一个无线通信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