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这样寻宝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行家这样寻宝

家居 收藏鉴赏

  • ISBN:9787514346985
  • 作者:曾肃良
  • 版次:1
  • 出版社:现代
  • 出版时间:2016-05-01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行家这样寻宝截图

#电子书简介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行家这样寻宝 出版社: 现代 出版时间:2016-05-01
作者:曾肃良 译者:开本: 16开
定价: 59.80 页数:236 印次: 1
ISBN号:9787514346985商品类型:图书版次: 1

编辑推荐

★**鉴宝专家,数十载鉴宝实战经验 ★新手变行家,手把手教你鉴定艺术品 ★**鉴宝人亲自带你寻宝鉴宝! 精彩试读段落: 行家要寻宝必须提升知识与经验,否则只会花一堆冤枉钱,早期台湾的少数收藏家素有“盲剑客”之称,因为这些收藏家一进到画廊就随便选、随便买,买的大多是华丽有余、艺术性不足的画作。画廊业者*喜欢这种收藏家,因为可以把卖不掉的画作都推销给他们,如果是具备一流审美判断的收藏家,所选的画作都是画廊会心痛的作品,因为精品卖一幅就少一幅。 我在英国念书之时,发现周遭的收藏家都用系统化的美学思想收藏艺术品,像英国大维德基金会的创办人斐西瓦·大维德爵士(Sir Percival David,1892—1964)收藏很多一流的中国古代瓷器,包括宋朝的皇家瓷器——汝窑,使之成为欧洲研究中国瓷器艺术的重心。他*让人佩服的一点是,身为外国人,为了要收藏中国*好的艺术品,为了要理解中国的美学价值,费心地阅读明朝的收藏家曹昭所写的《格古要论》,并且翻译成英文出版。就好比我们想搜集西方的艺术品就必须进入西方的美学价值,才 能理解哪些西方艺术品是值得收藏的。 但现在的情况相当吊诡,我们不仅不了解中国的传统美学价值系统,不懂中国艺术价值的品评系统,还糊里糊涂吸收了一堆西方的美学思想与价值标准,*后变成不中不西的“半吊子”。 有心进入文物艺术收藏领域的朋友必须建立正确的观念,收藏需要不断地累积文化知识与审美经验,所以有机会就参加文艺讲座,或参观考古遗址,或去博物馆、美术馆展览中仔细审视与欣赏。古人有句话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如此去做,行之有年,慢慢地就会建立属于自己的审美判断与鉴识的能力,而在建立审美判断的同时,我们也要理解艺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是什么,审美代表的意义是什么,甚至是文化与艺术对于人生的真正意义。在文化寻宝的过程中,这些都是值得好好思考的议题,从中才可以理解艺术的真谛,享受艺术审美的真正乐趣。

作者简介

曾肃良,台湾知名教授、古董鉴赏家。曾获得英国莱斯特大学博物馆学博士、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艺术史硕士、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学系学士学位。现任台湾师范大学艺术史研究所专任教授、台湾师范大学美术学系兼任教授、台湾艺术大学兼任教授、元智大学兼任教授、莺歌陶瓷博物馆审查委员、鹤野文物艺术品鉴定咨询中心总顾问。曾出版有《明代官窑鉴定》《宋代耀州青瓷研究》《艺术与科学的交会》《透视艺术市场》《当代书画市场》《古文物探索》《东方文物在欧洲》等二十本著作。

目录

**章 建立知性的收藏力量 除了真假,美不美很重要/ 003 鉴识文物艺术品的基础:一流的审美能力/ 004 台湾多数人对艺术一知半解/ 005 乐于审美与乐于投资/ 006 收藏家可以激发艺术家进步/ 008 建立自己的审美哲学体系/ 010 成为让艺廊“心痛”的收藏家/ 011 第二章 金属器篇 青铜器 说物 毛公鼎与散氏盘/ 017 闽南语仍称锅子为“鼎”/ 019 国之重器,一言九鼎/ 020 温故知新 铜、锡、铅冶炼成青铜器/ 021 齐家文化、二里头文化、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 022 青铜器的多种用途/ 024 青铜器的没落/ 027 镂之金石,存之久远/ 028 青铜器的鉴定 历经沧桑的含蓄美感/ 029 铜镜 说物 道教与铜镜的关系/ 041 温故知新 汉代是铜镜工艺*辉煌的时期/ 041 美术史界的“战国工”/ 042 汉武帝以后,**能表示贵族身份的青铜器物/ 042 铜镜的设计/ 044 铜镜的鉴定 如何鉴定赝品铜镜/ 046 金银器 说物 稀有的金银/ 049 广用金银的大唐盛世/ 049 温故知新 商代晚期就有黄金饰品/ 050 多样的制作技术/ 050 金银茶具/ 057 沉船“黑石”号的故事/ 057 金银器的鉴定 令人震惊的金银镜/ 060 金银器东传与崛起/ 060 镏金佛像 说物 密教与镏金佛像/ 065 皇室专属/ 066 温故知新 永乐、宣德年间所制的佛像,艺术性*高/ 068 各民族、各时代的佛像制作风格/ 068 佛像的鉴定 唐代的开脸,清代的身形/ 071 第三章 陶瓷篇 陶器 说物 欲盖弥彰的赝品/ 079 温故知新 陶器和瓷器的差别/ 079 距今约 7000 ~ 8000 年前的彩陶文化/ 080 丰富的彩陶纹饰/ 083 黑陶与白陶/ 092 釉陶器与原始瓷/ 092 陶窑/ 095 陶器的鉴定 陶俑的鉴定/ 096 唐三彩的鉴定/ 102 瓷器 说物 2.3 亿元人民币:元代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 110 温故知新 瓷器等于中国/ 111 瓷器的海上与丝绸之路/ 113 震惊全世界的中国瓷器/ 113 北宋汝窑青瓷,中国审美观的*高水准/ 117 欧洲掀起瓷器热/ 123 瓷器的发展/ 124 瓷器的鉴定 熟悉时代文化,培养判别敏感度/ 126 鸡首壶/ 133 唐代的“秘色瓷”/ 137 茶具 说物 全世界仅三件的“曜变天目”茶碗/ 144 温故知新 宋人饮茶不用茶杯/ 146 工艺家与文人合作,综合型艺术“明代紫砂壶”/ 146 茶具的鉴定 工艺家的微妙意趣/ 151 第四章 书画篇 说物 自古名画多薄命/ 157 温故知新 史前人类的洞穴壁画/ 163 绢帛绘画/ 166 汉代画像砖与画像石/ 166 隋唐以后,画中山水与人物的比例渐渐合乎自然/ 170 隋唐出现许多一流画家/ 170 五代十国,山水画成为主流/ 172 宋代,中国写实主义绘画**个高峰/ 175 元代四大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 175 董其昌将中国的山水画分为南北二宗/ 178 西方画风东渐/ 183 画家出国学画,中西融合/ 186 张大千、溥心畬/ 192 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艺术市场/ 200 书画的鉴定 一眼认出是哪位画家的作品/ 203 后记 / 233

精彩书摘

《行家这样寻宝》旨在带你打开寻宝秘籍,轻松鉴定文物艺术品。书中配有180张珍贵图片,内容囊括青铜器、金银器、铜镜、鎏金佛像、陶器、瓷器、茶具、书画等东西方文物。通过对真品、赝品的对照,结合作者多年来买卖艺术品的实战经验,分析不同藏品的作伪手段以及鉴定真假的方法,并告诉你如何以*少的价钱买到*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多年的鉴定实战经验,为本书奠定了鲜活、真实、有据可查的市场实战基础;丰富的艺术品鉴定知识为本书提供了全面、科学、实用的专业基础。本书无疑是古玩从业者、投资者及爱好者*值得选购的“寻宝圣经”。

上一个家居

下一个收藏鉴赏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