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尽其用:老百姓的当代艺术(彩图版) 全新正版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物尽其用:老百姓的当代艺术(彩图版) 全新正版

家居 收藏鉴赏

  • ISBN:9787208098107
  • 作者:巫鸿
  • 开本:32开
  • 版次:暂无
  • 页数:288
  • 出版社:上海人民
  • 出版时间:2011-05-01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物尽其用:老百姓的当代艺术(彩图版) 全新正版截图

#电子书简介

  • 作者:巫鸿
  • 著:巫鸿
  • 装帧:简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69.0
  • ISBN:9787208098107
  • 出版社:上海人民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11-05-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1-05-01
  • 页数:288
  • 外部编号:308820
  • 版次:1

**部分《物尽其用》:物件、记忆与家庭伦理
治疗的记忆
材料·计划·展览·记忆的交流
《物尽其用》与中国社会
家庭伦理·重构家庭·尾声
第二部分赵湘源:物尽其用

母亲做的衣服·木板箱子里的破衣服·公公婆婆柜子里的衣服·做衣服·绿军装·布和票*·再说布头儿·李师傅做的布柜·废品站买的布柜·线绳·鞋·丝棉被和棉花

团聚时的餐具·婆母的石磨和高压锅·天蓝色的塘瓷碗·吃饭、做饭·酒

大房子、小房子、小小房子·盖个临时厨房·盖棚拆棚·我们家的房子·木料·木板·椅子·床和沙发·花盆·花盆里的土

肥皂·洗·搓板·盆和水桶·工具·鸟笼子·餐盒·瓶子盖·宋冬的小铁车·玩具·电视·表·两个箱子
第三部分访谈·观后感·评论
宋冬和喻瑜谈“物尽其用”北京展
宋冬:《物尽其用》的生活艺术
“物尽其用”:一个感人的展览十步
博客观后感(1)
博客观后感(2)
在MoMA观看《物尽其用》有感戴慧思(DeborahDavis)
艺术改变生活冯博一
宋冬:物尽其用王东
北京生活元素的合集霍兰·科特(HollandCotter)

暂无

“物尽其用”是一个由“破烂儿”组成的庞大方阵,承载了亲人间相濡以沫的痕迹与温暖,承载了物资匮乏时代对生活的理解与敬重。“物尽其用”是对一个逝去时代的展览,从北京到光州,从柏林到纽约,无数观众默默地流下眼泪,好像突然见到过世已久的亲人与挚友。“物尽其用”是一种默默地收集与保存爱的哲学,顽强地对抗着将置换与丢弃作为基本态度的当下,记录着中*老百姓对*庭与生活的永恒的爱。《物尽其用——老百姓的当代艺术》是艺术史家巫鸿在当代艺术领域的**著作。是一本向千千万万普普通通中国老百姓致敬的书,一本必须奉献给你的母亲父亲的书。

“物尽其用”是一个由“破烂儿”组成的庞大方阵,承载了亲人间相濡以沫的痕迹与温暖,承载了物资匮乏时代对生活的理解与敬重。
“物尽其用”是对一个逝去时代的展览,从北京到光州,从柏林到纽约,无数观众默默地流下眼泪,好像突然见到过世已久的亲人与挚友。
“物尽其用”是一种默默地收集与保存爱的哲学,顽强地对抗着将置换与丢弃作为基本态度的当下,记录着中*老百姓对*庭与生活的永恒的爱。
《物尽其用——老百姓的当代艺术》是艺术史家巫鸿在当代艺术领域的*新著作。是一本向千千万万普普通通中国老百姓致敬的书,一本必须奉献给你的母亲父亲的书。

母亲做的衣服我觉得人不在了吧,东西应该留下。我觉得过去的东西都应该珍惜,尤其像我这样的人。我想我的母亲,一直想,自我娘走了以后我一直想她,等慧慧上学了,我这才不天天哭了。想什
么呢?原来她走了以后留了好多她的东西,我父亲也不懂,把好多就都给扔了。想来想去什么都没有了,只能把母亲给我做的衣服留下了。母亲从小就对我特别严格。原来小时候不懂,到后来明白了。那就是因为她恨铁不成钢,怕独生女儿将来长*了不懂<*r>事。等我明白了这个她也不在了。所以我想把她给我做的衣服都留下——当然也没全留下,有许多拆了给孩子们改衣服了。
我娘很不容易,虽然年轻时候享过福,但后来真够她呛。
自己去学缝纫,我跟她一块锁扣眼,维持家里的生活。我那时候上学,全都是在放了寒*或者是暑*的时候,*去给糖厂包糖。
我跟我娘从来没有怀念过以前那种享受的生活,而是努力克服困难。我娘对我说:“一定要坚强,不坚强什么困难都克服不了。”在她的鼓励下,我好不容易大学**了,但是她已经不在了。母亲没花过我挣的一分钱,我很对不起她,现在想跟她道个歉都没机会。
我小时候常让她生气,实际上是因为那个时候不懂事。我娘那个人,吃的和穿的都记着我,要求我坐、站、说话、念书都严格。我*庆幸的是她临死前给我选了世平,实际上我跟世平早就认识,我们一起搞团支部工作。我娘不让我跟男孩子看电影、上公园,我们就没去过。结果她后来得癌症了,她都不告诉我,瞒着。**她让我*定找着送电影票的那个人。我挺艰难地才把世平找着——其实也没真正找到,是别人给他学校宿舍的门上贴了条他才知道了。世平当天晚上就来了。
从那时候起,我才知道母亲得的是癌症。从那儿开始起,世平省吃俭用。因为世平家里共有五个儿子,他是惟一家里供养的大学生。我伯父——他以后成了我的公公——每个月给他25块钱。世平把急需的钱给我母亲,到颐和园那儿的中医研究院看病。当时打的针挺贵的,我娘后来坚持不去,实际上已经治不好了,癌症都三期了。**我娘把世平找来了,把我托付给他,世平就同意了。
当时没觉得,也没想过这些事儿。我娘走了以后,全是你世平安慰我。我一辈子遇上了好的父亲,好的母亲,还遇上了一个好丈夫。那几年要不是世平这么对我,我可能就会疯掉,我太想我的母亲了。早先她管我我挺恨她的,后来知道做母亲是怎么回事了。我是她的独生女儿,我怕**学不好她。
木板箱子里的破衣服我很小的时候衣服很多,大概是挺时尚的。我总是因为不爱穿那些特殊的衣服被母亲责骂。但是在出门看戏、看电影的时候还是穿戴得很好,很顺从她。那时对衣服没有什么感觉。1953年来到北京后,由于生活的贫困,我们母女靠卖从前好一些的衣服过活,那时候看到母亲把一件件好的、漂亮的衣服变卖给打小鼓的人,可心痛了。我只能偷偷地哭,害怕母亲生气打我一顿,仔细想想,没有了生活来源,明天吃什么都不知道,只能这样做,忍耐这一切。
在那个年代不光是吃、穿、用很困难,一切都很难表达。就拿穿衣服来说,那时**髦的是双排扣的列宁装,裤子是那种工人裤,女孩子就是穿苏联当时时髦的布拉吉。我记得我母亲怕我赶不上潮流,又没有钱去买新布去做布拉吉和双排扣的列宁服,只能用她过去蓝色的阴丹士林大褂给我改了一个当时苏联流行的卓雅衫。我穿上之后在同学中很光辉,她们都认为我有一个能工巧匠的妈妈,很羡慕我。现在想起来,我还感到对母亲的深厚的感激之情。
那时我们买不起呢子之类的布料,我母亲就把父亲的罗斯福呢料的***军装用爱尔兰牌的黑色颜料给煮了,给我改成裤子和夹克衫。为此我曾阻止过母亲,也为把这些料子煮成黑色而痛苦过。但母亲深知留有这些东西会给我们家带来灾难。她毅然决然地这样去做了。到了后来,“*****”的发生才使我真正认识到母亲的所做所为是对的,那时才理解了她的用意。可是她已不在了,无法对她道歉,说声对不起了。好后悔呀!这些翻改的衣服都一一留着,是我永生难忘的纪念。
和世平结婚后生活负担不小。他是个孝子,把全部工资都交给家用。我们早晚在家里吃饭,中午可以带饭。我一个人的工资要给我的父亲每月10元,舅母老家每月10元,剩下30多元自己支配,想买什么都需要有计划*才能办到。**个孩子是慧慧,婆婆旧思想严重,谁生了女孩她不管看。我当时心里很气,可是仔细一想,老年人都是这样。我母亲临死前就一定要让我给父亲找一个能生孩子的大姑娘,可惜她少说了一个字:会生男孩的“男”字,致使我父亲和新妈妈以后没有生男孩子。
“*****”后,‘我们的家庭生活负担更是加重,每月还要给回老家的公公、婆婆寄生活费。在60年代,一个大学**生的工资是54元,两个人的工资要养家糊口及供养老人,是有巨大困难的。又想使老人过得好,又想让孩子过得好,很难做得十全十美,只能是自己克服困难,省吃俭用去安排生活。
2005年798厂办展和2006年在光州双年展时,我发现了这箱破烂不堪的衣服。那时我没有勇气打开这箱子,*怕的是孩子们发现他们小时候过的是这么艰难的日子,心里会伤心。这次在德国世界艺术宫办展览,把此箱打开并把里头的衣服展出在地面上。当时我的内心很是愧疚:我没有能给孩子们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过去的经历没能让我们为孩子安排幸福的生活,这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结。
因为我小时候生活条件比较好,应该有的都有了,一直总想自己有了孩子之后要给他们一个优良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感到童年的生活是快乐的,美好的。我的愿望是好的,每个有责任的父母应该都是这样想的。但是由于那些不该发生的原因,我总是力不从心,达不到理想的境界。在1965年以前,想给孩子们买些新布或是漂亮的衣服都没有这种能力,只能是用过去的旧衣服改制,孩子能将就穿着的就已经不错了。
自从改革开放,政策改进,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我们的**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的儿孙们现在过着幸福美满的生
活。物质极大的丰富,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天才,为**作出贡献。现在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想买什么玩具就买什么玩具,想开汽车家里都有。我深感我们这一代人不如下一代人,墨墨、儿儿将来的生活会更美丽。
P100-105

上一个家居

下一个收藏鉴赏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