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之心:数字摄影的意图、风格和创造性(10周年数字修复珍藏版)港台原版摄影技巧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摄影师之心:数字摄影的意图、风格和创造性(10周年数字修复珍藏版)港台原版摄影技巧

港台图书 攝影/影視

  • ISBN:9789579542784
  • 开本:23.6 x 25.5 x 1.2 cm
  • 版次:1
  • 页数:192
  • 出版社:大家出版
  • 出版时间:2020-07-01
  • 作者: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摄影师之心:数字摄影的意图、风格和创造性(10周年数字修复珍藏版)港台原版摄影技巧截图 摄影师之心:数字摄影的意图、风格和创造性(10周年数字修复珍藏版)港台原版摄影技巧截图

#电子书简介



心,是影像的創生之處。

在一張好的照片中,心靈、眼睛和相機,一定會以某種方式連結起來。


★不只用「眼」看,更要用「心」想──麥可.弗里曼更上層樓攝影著作,從技巧升格到美學境界!

★各國Amazon讀者5顆星激賞評價

★ 照片經數位修復,還原精美色澤與清晰度,紀念經典出擊十年新版


本書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回答一個常見也難解答的問題:怎樣的照片稱得上是好照片。作者從拍攝者的角度出發,深入探討影像建構的核心本質:心靈、眼睛、相機,三者如何共同作用,創作出一幅影像,並探索攝影師何以能一再創造出偉大作品。


◎ 以「意圖」-「風格」-「過程」,完整闡述影像創生過程

攝影的本質,是要思考如何不斷激發觀看者,讓人從照片中得到驚喜。照片平凡抑或出色,差別即在此。但如何做到這一點?作者從「意圖」、「照片風格」、「拍攝過程」三個角度出發,告訴你,一張照片哪裡好、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好,又該怎麼讓它好。


◎ 影像深度,讓「好看的」照片提昇至「好」照片

有些照片追求好看,但有些照片的企圖更宏大,希望能引起觀者情緒、反思更至討論。照片中攝影者所注入的意圖,讓照片從「好看」,到擁有吸引觀者或長或短停駐的理由。而有了意圖之後,又該如何詮釋?世上並沒有所謂完美的構圖──構圖、鏡頭效果、快門時機和光線等成千上萬的組合,形塑出攝影者的影像風格,不同的風格將呈現不同的氣氛和本質,如同以同樣的角色敘述不一樣的故事。


◎ 了解「為什麼」,才能隨心所欲駕馭器材與構圖法則

攝影中確實有技巧,能讓畫面立刻顯得生動不凡。關鍵在全憑感覺之前,建立起對視框形狀的影響、眼睛和心靈對視覺刺激的反應,以及如何擺置視框中的要素以創造驚奇或舒適感受等等技巧,作者透過博採心理學、生理學、視覺藝術、物理學、傳播理論等領域,傳授操作影像魅力的進階術。


◎ 向大師汲取靈感養份,風格掌握快速到位

人類天生就喜歡美,喜歡和諧,這種照片永遠能投合大眾所愛。但同時,在近二百年攝影藝術的發展下,我們也從大師作品中看到更多攝影風格和風貌。拜數位科之賜,以往得用昂貴相機、設備拍出的效果,現在只要有一台電腦就能做到。只要我們願意,隨時都可拜入某位大師門下,拍出不落俗套的照片。


「如果你沒買《攝影師之心》,你不會後悔,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你錯過了什麼。

就像你一直把相機設在自動模式,也不會有什麼遺憾,因為你也不知道你錯過了什麼。」


本書特色


??過400幅照片,另以圖示清楚解說影像成功關鍵

?? 從古典繪畫的平衡構圖,到前衛現代的圖形風格,以經典拓廣構圖視野

?? 和諧&對立,靜態平衡&動態平衡,將視覺藝術中千錘百煉的技巧,借花獻佛至攝影

?? 從梵谷的紅綠色強烈對比,到Photoshop漂白效果,操作影像魅力,美學更上一層


好評推薦


【外國讀者書評】

「不管好照片的定義是什麼,這本書告訴你:它哪裡好,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好,又該怎麼讓它好。」

「如果你沒買《攝影師之心》,你不會後悔,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你錯過了什麼。

就像你一直把相機設在自動模式,也不會有什麼遺憾,因為你也不知道你錯過了什麼。


【編輯推薦短語】

● 專業名詞審訂/陳敏佳

學攝影的過程中,個撞到的巨牆應該是美學。光圈快門景深那些東西,苦讀加上多拍,很容易就學會,唯獨「好照片」這件事情,令人苦惱,除了指導老師或是前輩主觀認為的好,或是書裡面那些不甚有用的構圖公式,只能漫無目的地「多拍」(前輩都是這麼說的)。後來怎麼翻過那堵高牆,已不復記憶,只朦朧覺得是一種「頓悟」,頓悟的過程與要領,如何變成可以傳授的教科書呢?攝影師之心的作者花了很大的心力在做這件難以言傳之事。祝各位讀者,早日得道!


● 總編輯/賴淑玲

《攝影師之心》的價值,不僅止於它是《攝影師之眼》的下一本。的確,我們看《攝影師之眼》時會有個強烈感覺,作者已經毫無保留地道盡他多年來在攝影上的試驗與思索,所以《攝影師之心》才如此出人意料。這本書的企圖簡單又深遠:解釋何謂好照片。這個問題在過去幾乎都是隨藝評人發揮,而作者在本書中兼飾兩角:一邊是三十多年不斷按快門的專業經驗,另一邊是豐富的美學及攝影史學養,兩者相互激盪對話,結果就是以令人信服的剖析,讓我們一步步接近、摸清這個向來都眾說紛紜的概念。更有甚者,他還提出具體可行的技巧,讓讀者不止是知道,還能親手做到。


● 編輯部/宋宜真

閱讀此書是前所未有的知性體驗,也因為看到有人精確而實際地傳授我們如何探究自身心靈而深感驚奇。文中強調,拍攝是由上而下、由認知通往感知的過程;也就是說,我們若能拍攝出自己有感覺的畫面,是因為這個畫面符應了內心對某個影像的原始想像。於是追獵外部的影像,就是在追捕內心的圖像,也因此,在照片出現的那一刻,抽象不可見的心靈凝聚成形,讓眼睛透過相機觀看到自己內心。拍照因而成了認識自我的旅程,而蒐集並整理能打動自己的照片,看到影像風格的改變,便是認識自己心靈變遷的歷史。麥可.弗里曼說:「心,是影像創生之處。」原來是這個道理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麥可??弗里曼︱Michael Freeman


麥可??弗里曼是能拍又能寫的專業攝影師。


他擔任專業攝影師三十多年,足跡遍及五大洲,拍攝題材涵蓋亞洲建築、亞馬遜叢林及非洲部落民族等,領域包括當代藝術設計、商業攝影到影像。多年來,他在美國國立史密森尼研究所的科學人文月刊中擔任資深攝影師,也為Time-Life系列叢書以及《國家地理雜誌》拍攝許多作品。


他曾應出版社之邀出版了許多攝影書籍。本自發撰寫的專業攝影用書《攝影師之眼》堪稱集大成之著作,在各主要語種均創下銷售佳績,隨後並出版系列續作《攝影師外拍手冊》和《攝影師之心》。


譯者簡介


甘錫安


由科學界進入譯界,在譯界持續關注科學界的「譯人」。


曾任Discovery頻道、旅遊生活頻道、PC Magazine與Tom’s硬體指南網站特約編譯,現仍定期為《科學人》雜誌翻譯。書籍譯作有《愛因斯坦1905》、《樂觀是一種選擇》、《攝影師外拍手冊》等。


在吸收新知和翻譯之外,愛的休閒活動是旅行、攝影和吃。目前住在有山有海有美食的基隆,正朝「多功能譯人」的目標邁進。




ISBN:9789579542784

叢書系列:better

規格:平裝 / 192頁 / 23.6 x 25.5 x 1.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藝術設計> 攝影> 攝影方法> 攝影技法概論




● 序:屬於大眾的攝影


●章:意圖

主體的層次

好看

不同的美

死去的怪獸

老套和諷刺

化平凡為不平凡

揭露真相


清晰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才稱得上是優點,就是拍攝的目的是溝通,而非引發思考。如果你希望觀看者注意、欣賞你的照片,就必須給他們一個理由,讓他們不止瞥一眼,而是停下來看更久。因此,本書的部分將花更多篇幅介紹為何這麼拍,而非怎麼拍。


● 第二章:風格

表現的類別

古典平衡

和諧

引導目光

對立

低圖像風格

極簡主義

高圖形風格

精心設計的無序


理解影像是一種新的讀寫能力,如果你已經懂得組合影像的字彙和文法,下一步就是發展風格。問題是,相機已經全面進入人們的生活,而人們卻還未接受足夠的基礎教育。很少人教我們如何製作影像,遑論本章所介紹的內容。我們要來探究不同風格,並了解這些風格是如何製造出來的。


● 第三章:過程

照片版型

互動式構圖

快門時機與動作

照片模樣

真實

豐富

乾枯

發亮


撰寫這方面攝影知識的人,大多數對於實際過程只有模糊概念。如果我沒辦法走進拍下特定影像的攝影者的內心世界,就只能猜想這幅影像的拍攝過程。或許我的猜想有根有據,不過充其量也只是猜想,而我不相信猜想的東西具有寫下來的價值。





看更多


^_^:2701e987570956075ca2ab642ef993ce

上一个港台图书

下一个攝影/影視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