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设计的第一堂材料课34种日常材料百位设计师步骤示范 台版Exploring Materials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做设计的第一堂材料课34种日常材料百位设计师步骤示范 台版Exploring Materials

港台图书 藝術/設計

  • ISBN:9789579072649
  • 作者:伊娜‧阿勒西那;艾琳‧路佩登
  • 包装:平装-胶订
  • 开本:18开
  • 版次:1
  • 用纸:轻型纸
  • 页数:216
  • 出版社:原點
  • 外文名:做設計的第一堂材料課
  • 出版时间:2020-02-11
  • 印刷时间:2020-01-11
  • 正文语言:中文(繁体)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做设计的第一堂材料课34种日常材料百位设计师步骤示范 台版Exploring Materials截图 做设计的第一堂材料课34种日常材料百位设计师步骤示范 台版Exploring Materials截图 做设计的第一堂材料课34种日常材料百位设计师步骤示范 台版Exploring Materials截图 做设计的第一堂材料课34种日常材料百位设计师步骤示范 台版Exploring Materials截图 做设计的第一堂材料课34种日常材料百位设计师步骤示范 台版Exploring Materials截图 做设计的第一堂材料课34种日常材料百位设计师步骤示范 台版Exploring Materials截图 做设计的第一堂材料课34种日常材料百位设计师步骤示范 台版Exploring Materials截图 做设计的第一堂材料课34种日常材料百位设计师步骤示范 台版Exploring Materials截图

#电子书简介

《做設計的第一堂材料課:34種日常材料,百位設計師步驟示範,讓成熟商品成功上線的關鍵know-how》

Exploring Materials: Creative Design for Everyday Objects


作者: 伊娜.阿勒西那, 艾琳.路佩登

原文作者: Inna Alesina, Ellen Lupton

譯者: 莊雅晴

出版社:原點

出版日期:2020/03/16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9072649

叢書系列:Do-design

規格:平裝 / 216頁 / 20 x 23 x 1.0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中国台灣

本書分類:藝術設計> 設計> 設計方法> 產品設計

(页面参数仅供参考,具体以实物为准)

內容簡介

34 種日常材料全解析

來自美國頂* MICA 藝術學院的材料設計課

紅點設計大獎作者傾囊相授

好設計、好作品,從認識材料開始


新手設計師、藝術家、業餘愛好者、產品設計師、工業設計師

圖解+ step by stey=最親切的版本

最富教育性──老師上課最佳讀本,新手入門必備

認識材料、實驗材料、量產上線,打造成熟商品有方法


▌做設計第一關,動手認識「材料」

為什麼有的設計好看卻不實用?或是耐用卻不好看?材料那麼多,該如何開始認識?懂了材料,要如何做設計?如何研究消費者?何時要手繪設計圖?何時又該打模?太多書告訴你材料數據,但太少書告訴你該如何從頭開始,如何活用材料,做出別人想不出的好設計。


▌來自美國頂* MICA 藝術學院,以材料為本的設計心法

MICA 孕育出拼貼塗鴉藝術家Donald Baechler、裝置藝術家Lesley Dill、以及「當代普普藝術之王」Jeff Koons──任教於MICA、紅點設計大獎肯定的本書作者告訴你:你的材料就是你的靈感之源。材料沒有好壞之分,各有適當的所在、導致的成果,及必須負擔的成本。以圖解揭露「從原始材料到成熟商品」的關鍵know-how和過程,學會以材料為本的設計心法。


▌時代雜誌年度發明、紅點設計師,為你示範如何運用材料

從時代雜誌的年度發明Mohammed Bah Abba「盆中盆」、紅點設計獎的金承佑「萬用插頭」、到新加坡雙年展的坂茂「紙管休憩亭」;由美國頂*的MICA藝術學院領軍,上百位設計師為你一步一步示範每種材料的關鍵應用:如何透過剪紙強固結構?哪種工法能創造出品質穩定的表面處理?如何不用鉚釘不用焊接就能創造出強力接點?編織、熔接、染色、砂磨、製模、切割,這些工法的最佳使用時機為何?


▌從定位到設計,從打模到線上量產,完整流程,一次學會

本書第一章,透過課堂作業引出案例分析;第二章則以課堂試驗,更細緻地探討設計過程,包括腦力激盪、觀察消費者和購物行為;本書核心是34種日常材料的圖像彙整,組織形式既具啟發性又富教育性,說明材料的一般用途,並指出其擔任結構材、表面、扣件等功能。此外,也列出這些造型及物質的試驗性用途,展現世界各地設計師,如何運用創意做出好設計。最終章,更進一步教你量產、上線,順利銷售。


▌別本書中沒強調,但你該知道的材料特性

˙幾根「鐵線圈」就能做出輕量結構椅

˙利用「陶瓷」物理特性打造冷藏系統

˙簡單「開口式泡棉」讓護鏡不起霧

˙用熨斗「熔接」塑膠袋

˙網布、金屬能合成強韌材質

˙充氣結構、拗折結構、螺旋結構、蜂窩結構都能以最少材料打造強固構造


▌「認識材料」幫你大大突破,做出別人想不到的好設計

˙「水泥」不只是磚頭的黏著劑亦能拿來製成精品戒指

˙講究堅硬穩固的「椅子」也能單用「泡棉」或「紗線」製作結構

˙利用材料的「張力」特性能讓桌子只靠兩隻腳穩穩站好

˙運用「黃金螺旋」的完美力學形狀打造史上*強開瓶器

˙簡單將材料「彎折」就能強固結構甚至能具氣密功能

˙電塔的「三角形構成」讓它用最少材料就能達到*強結構


好評推薦

丑宛茹 實踐大學設計學院院長

王千睿 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教授

李福源 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專任副教授

林建忠 藝術家

郭介誠 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產品設計組副教授、台灣設計聯盟秘書長

黃信夫 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系主任

游聲堯&鄭伊婷 22STUDIO 創辦人

鄧建國 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所副教授

蔡淑梨 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院院長

衛萬里 銘傳大學商品設計學系系主任

蕭明瑜 朝陽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所主任


作者簡介

伊娜.阿勒西那 Inna Alesina

獨立產品設計師,曾就讀烏克蘭工業藝術學院(Ukrainian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Arts)與紐約帕森設計學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出於對通用設計和環境議題的熱忱,設計過獲獎無數的產品,受媒體大幅報導。作品刊載於概論書《上菜:國際居家用品設計》(Dish: International Design For The Home)及多部設計合輯。現任教於 MICA 藝術學院環境設計系。


艾琳.路佩登 Ellen Lupton

作家、策展人兼平面設計師,擔任MICA藝術學院平面設計藝術碩士學程以及設計思考中心(Center for Design Thinking)主任。編輯著作多本設計相關書籍,包括《字的設計有道理!》(Thinking with Type)、《自己玩設計》(D.I.Y.: Design It Yourself)、《獨立出版》(Indie Publishing),並與珍妮佛.寇勒.菲利浦(Jennifer Cole Phillips)合著《新平面設計原理》(Graphic Design: The New Basics),與茱莉亞.路佩登(Julia Lupton)合著《兒童D.I.Y.》(D.I.Y. Kids)和《用設計腦打造生活》(Design Your Life: The Pleasures and Perils of Everyday Things)。同時在古柏–惠特國家設計博物館(Cooper-Hewitt, National Design Museum)擔任當代設計策展員。2007年榮獲美國平面設計協會(AIGA)終身成就金獎。


譯者簡介

莊雅晴

台北人,紐約客,花卉館畢業生,莎慕瓦老朋友,文字與手作迷,土撥鼠觀察家,自由譯者。譯有《版型研究室》(原點出版)

上一个港台图书

下一个藝術/設計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