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跟情绪做朋友不是孩子不乖,而是他的左右脑处于分裂状态!台版原版 长沼睦雄 萧云菁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教孩子跟情绪做朋友不是孩子不乖,而是他的左右脑处于分裂状态!台版原版 长沼睦雄 萧云菁

港台图书 家庭育兒

  • ISBN:9789869192743
  • 作者:长沼睦雄 萧云菁
  • 包装:平装
  • 印次:1
  • 品相:全新
  • 国别:中国台湾
  • 开本:20开
  • 版次:1
  • 用纸:轻型纸
  • 页数:256
  • 出版社:地平线出版
  • 外文名: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
  • 正文语言:繁体中文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教孩子跟情绪做朋友不是孩子不乖,而是他的左右脑处于分裂状态!台版原版 长沼睦雄 萧云菁截图 教孩子跟情绪做朋友不是孩子不乖,而是他的左右脑处于分裂状态!台版原版 长沼睦雄 萧云菁截图

#电子书简介

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不是孩子不乖,而是他的左右腦處於分裂狀態! (0~12歲的全腦情緒教養法)


The Whole-Brain Child: 12 Strategies to Nurture Your Child’s Developing Mind

作者: 丹尼爾.席格, 蒂娜.布萊森

原文作者: Daniel J. Siegel, M.D., Tina Payne Bryson, Ph.D.

譯者: 週玥, 李碩

出版社:地平線文化

出版日期:2016/01/07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9192743

叢書系列:Maitrī

規格:平裝 / 256頁 / 17 x 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親子教養> 潛能/學習力啟發


內容簡介


★父母必讀,腦科學教養經典代表作★

你教養的方式,決定孩子大腦的發展

跟著腦神經╳兒童發展專家,輕鬆學會12個腦科學教養大關鍵

12歲前教會孩子整理情緒右腦,連結理性左腦,

完成全腦均衡發展,成為創意理智兼備的孩子。

◎教孩子學會跟情緒好好相處,是父母給孩子好的生命禮物

孩子吵著要買玩具,賴在地上怎麼勸也不肯走?

跟孩子說不到兩句話就吵架,怎麼講都講不聽?

當孩子的情緒亮紅燈,表示他的左右腦跟上下腦都處於分裂狀態!

教孩子學會運用左腦安撫情緒,鍛煉上層大腦、培養同理心,用運動改造大腦、化怒氣。

整合上、下、左、右腦,孩子就能正確處理情緒,變得更加明理懂事,更有能力創造出美好的未來。

◎光講理還不夠,要先同理孩子的情緒,再理性引導

美國腦神經和知名兒童發展專家,結合新腦科學、兒童發展心理學與臨床個案經驗,

提出整合左右腦的「全腦情緒教養法」,教你善用孩子大腦的發展特性,進行教養。

請記住,當孩子的情緒亮紅燈,先溫柔地帶著孩子觀察內在的感受,安撫他的右腦和下層大腦;

再用溝通技巧巧妙引導,幫助他們用邏輯平衡強烈的情緒,鍛煉左腦和上層大腦。

達到身體與心靈的全腦連結,孩子就能逐漸學會管理情緒,變得更加自律而快樂,同時為成年的品格力打下基礎。

◎情緒教養,從整合孩子的左右腦開始

跟孩子聊大腦,12歲前是關鍵。

越早運用親子衝突的機會,幫助孩子整合大腦,孩子的大腦就越健全,將有助發展出高EQ、專注力、同理心、辨識情緒和與人溝通的能力。運用本書的「全腦情緒教養12步驟」,父母也能夠同步整合左右腦,反思自身的教養方式與童年經歷,更加了解自己和孩子,找到親子溝通可行的方法。

◎全腦情緒教養12法,解教養困境,立刻上手

本書將帶你透視0~12歲兒童大腦的發展,並依序運用12個教養步驟,有系統地整合孩子的大腦、創傷記憶、培養孩子的人際技巧,能可行優化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學會自我控制,發展出平衡健全的大腦,以及同理他人的能力。隨書特別收錄12個教養情境圖解,一次網羅所有教養難題,輕鬆掌握全腦情緒教養的關鍵。

◎0~12歲全腦情緒教養手冊:條列各階段大腦發展點,教養更輕鬆

本書還將0~12歲兒童的大腦發展,分成4個階段:針對0~3歲、4~6歲、7~9歲、10~12歲的孩童,分別提出實用的全腦教養建議,整理出各年齡段的大腦教養點,清晰易懂、一目了然。

※全腦情緒教養12法:

˙ 1 法 用右腦聆聽關注,再用左腦重新引導:安然度過情緒風浪

˙ 2 法 為情緒命名:陪孩子把難過的經驗當成故事說出來

˙第 3 法 動腦莫動氣:喚起上層大腦

˙第 4 法 越用越靈光:鍛煉上層大腦

˙第 5 法 運動改造大腦:讓腦子活起來

˙第 6 法 遙控器在我手上:教孩子重演記憶,療癒創傷

˙第 7 法 加深記憶:全家每天說故事重整記憶

˙第 8 法 情緒如浮雲:幫助孩子懂得情緒的來去與流轉

˙第 9 法 檢視情緒:教孩子觀察內在的感受

˙ 10 法 訓練心智省察力:運用覺知之輪迴歸意識心

˙ 11 法 為家注入趣味:讓親子互動更愉快

˙ 12 法 在衝突中保持連結:教孩子在吵架時想著「我們:我和你」


本書特色

「全腦情緒教養法」能讓你教會孩子:

1.學會清楚表達右腦的情緒,辨識情緒

2.運用理性的左腦來安撫情緒

3.鍛煉上層大腦,培養同理心

4.用運動改造大腦,解怒氣

5.整合上、下、左、右腦,情緒無阻,孩子就會更專注、更快樂、更有同理心。


作者簡介


丹尼爾.席格 Daniel J. Siegel, M.D.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醫學院臨床精神醫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正念認知研究」(Mindful Awareness Research Center)副主任,以及「心智省察力研究」(Mindsight Institute)執行長。他是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畢業生,也是兩本教養書《不是孩子不乖,是父母不懂! 》(野人出版,與瑪麗.哈柴爾合著)及《全腦教養》的共同作者;另著有《心智省察力:自我蛻變的新科學》(時報出版),以及國際間教指定書《喜悅的腦》(心靈工坊)、《人際關​​係與大腦的奧秘》、《青春,一場腦內旋風:「心智省察力練習」,迎向機會與挑戰! 》(大好書屋)等。

席格醫師在世界各地研討會作主​​題演講並主持工作坊。他是以孩子為榮的父親,有兩個二十幾歲的孩子,目前和妻子居住在洛杉磯。


蒂娜.布萊森 Tina Payne Bryson, Ph.D.


兒童與青少年心理療師,知名教養專家,「心智省察力研究」主任,致力於兒童教育及發展事業。


書籍目錄


推薦序 心慌慌爸媽需要的教養秘笈

引 言 「生存式教育」,還是「發展式教育」?

Chapter 1 孩子的大腦發展,你了解嗎? ──幫孩子整合大腦

教養富挑戰性的時刻,往往就是孩子的大腦處於分裂狀態的時候。整合就是讓大腦協調運作。父母為孩子提供的體驗,能幫助他們整合大腦,使他們免於混亂與刻板的狀態,保持心理健康。終,孩子的情感、才智和社交能力都會獲得很大的發展。

Chapter 2 優化孩子的情緒──整合左右腦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是右腦占主導地位,因而他們完全活在當下,不理會外在的一切。然而若只用左腦,孩子就會變得情感淡漠。通過聆聽與關注、經歷分享,認清孩子的情緒狀態,幫助他們把左右腦結合起來,用左腦的邏輯平衡右腦的強烈情感。一旦學會正確處理情緒,他們就能變得更快樂。

◆ 1 法 用右腦聆聽關注,再用左腦重新引導:安然度過情緒風浪/ 024

◆ 2 法 為情緒命名:陪孩子把難過的經驗當成故事說出來/ 030

Chapter3 教會孩子自我控制──建立心智階梯,整合上下腦

控製本能的下層大腦在孩子出生時就十分發達,而擁有分析思考能力的上層大腦要到成年後才能完全發育成熟,因此當孩子情緒失控時,喚起他們的上層大腦,鼓勵孩子控制自己的身體和情緒,考慮別人的感受,就能幫助他們做出正確的決定。

◆第 3 法 動腦莫動氣:喚起上層大腦 / 054

◆第 4 法 越用越靈光:鍛煉上層大腦 / 059

◆第 5 法 運動改造大腦:讓腦子活起來 / 064

Chapter4 協助孩子成長和療愈──整合記憶

當孩子受過去負面經歷的影響而感到痛苦時,他需要的不是忘記過去,而是以完整連貫的方式現那段經歷,並記住重要和有價值的體驗。通過整合記憶,孩子能理解自己內在的心理,從而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並對當前的事情做出理性的反應。

◆第 6 法 遙控器在我手上:教孩子重演記憶,療癒創傷/ 088

◆第 7 法 加深記憶:全家每天說故事重整記憶/ 093

Chapter5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整合自我

執著於某些特定的情緒,會讓孩子感到困惑和沮喪。幫助孩子整合自我的不同部分,檢視影響他們情緒的因素,有意識地引導自己的注意力,排除外在的干擾,他們會更理解自己的內在感受,從而按照自己的真實意願做出回應。

◆第 8 法 情緒如浮雲:幫助孩子懂得情緒的來去與流轉/ 115

◆第 9 法 檢視情緒:教孩子觀察內在的感受/ 117

◆ 10 法 訓練心智省察力:運用覺知之輪迴歸心/ 124

Chapter 6 培養孩子的人際技巧──整合自我與他人

全腦情緒教養可以幫助孩子發展強大而靈活的「我」,但孩子更需要了解成為「我們」當中一分子的重要意義。保持獨特的自我認知,並發展同理心,能讓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並從中體驗到溫暖、連結和安感。

◆ 11 法 為家注入趣味:讓親子互動更愉快/ 149

◆ 12 法 在衝突中保持連結:教孩子在吵架時想著「我們:我和你」/ 153

結 語 身體與心靈的全腦連結,讓孩子擁有好的人生 / 161

致 謝 孩子是父母好的導師

附錄一 全腦情緒教養12法 / 167

附錄二 0~12歲全腦情緒教養手冊 / 169


上一个港台图书

下一个家庭育兒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