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模拟试卷及解析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2019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模拟试卷及解析

考试 其他资格/职称考试

  • ISBN:9787030555250
  • 作者:吴春虎
  • 字数:420000
  • 版次:1
  • 页数:296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审图号:9787030555250
  • 出版时间:2018-10-23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2019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模拟试卷及解析截图 2019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模拟试卷及解析截图 2019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模拟试卷及解析截图 2019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模拟试卷及解析截图

#电子书简介



商品参数
2019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模拟试卷及解析
曾用价 68.00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8年10月
开本 16
作者 吴春虎
装帧 平装
页数 296
字数 420000
ISBN编码 9787030555250


内容介绍
本书是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推荐辅导丛书之一,是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的系统练习试题卷。依据**版《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重要知识点和历年经典考题编写而成。全书提供3套模拟试卷和参考答案与解析,涵盖了大纲要求掌握的重要知识点。通过试卷练习,帮助考生巩固理论知识,了解考试的出题思路并练习答题,逐步熟悉重要考点,掌握解题技巧,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和完成率。用于备考前期阶段的系统学习。

目录


在线试读
模拟试卷一答案与解析
**单元
1.考点:证。
答案:A。
2.考点:同病异治。
答案与解析:B。所谓同病异治的实质就是疾病的临床表现相同,但证却不相同。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理,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即所谓的辨证论治。故本题选B。
3.考点:阴阳关系。
答案:B。
4.考点:事物的阴阳属性。
答案与解析:B。昼夜分阴阳,则上午为阳中之阳。故本题选B。
5.考点:阴阳的相互转化。
答案与解析:B。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有一定条件的,它是在重极甚的条件下才可以发生相互转化的。
6.考点:事物的阴阳属性。
答案与解析:B。阴阳之间如果出现了平衡失调的情况就会发生疾病。当阴阳偏衰时机体就出现虚证的表现,根据“虚则补之”,即补其不足的治疗原则。应采用补的方法进行治疗。分而言之,阴偏衰产生的是“阴虚则热”的虚热证,治疗当滋阴制阳,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进行治疗。故本题选B。
7.考点:五行相乘。
答案与解析:B。中医学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的关系,它们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肝气太过,或郁结或上逆,木亢则乘土,病将及脾胃,此时应在疏肝平肝的基础上预先培其脾气,使肝气得平,脾气得健,则肝病不得传于脾。
8.考点: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
答案与解析:C。一年季节中,“长夏”所属的是土。
9.考点:五脏的特点。
答案:A。
10.考点:肝肾的关系。
答案与解析:B。肝肾之间的关系,有“肝肾同源”或“乙癸同源”(以天干配五行,肝属乙木,肾属癸水)之称。肝主藏血而肾主藏精,肝主疏泄而肾主封藏,肝为水之子而肾为木之母。故本题选B。
11.考点:肺的生理功能。
答案:C。
12.考点:《素问》中生长发育与生理
特点。
答案:A。
13.考点:《素问?上古天真论》。
答案与解析:C。《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故本题选C。
14.考点:脾的生理功能。
答案与解析:E。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即谷精)和津液(即水精),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这是整个饮食代谢过程中的中心环节,也是后天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生理功能。所以,脾为人体气血化生之源的脏。
15.考点:肺与大肠的关系。
答案与解析:C。肺与大肠相表里,唐宗海在《医经精义?脏腑之官》中论述大肠传导作用时说:“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导。”故肺与大肠关系*为密切,若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可直接影响肺之肃降。故选C。
16.考点:胃的别称。
答案与解析:B。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意思。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需要依靠饮食物的营养,故又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故选B。
17.考点:胃的生理特性。
答案与解析:D。胃喜润恶燥,是指胃当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饮食的受纳和腐熟。胃的受纳腐熟,不仅依赖胃气的推动和蒸化,亦需胃中津液的濡润。胃中津液充足,则能维持其受纳腐熟的功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故本题选D。
18.考点:头痛部位与经脉的关系。
答案与解析:D。少阴经头痛连齿;A为阳明经头痛;B 为少阳经头痛;C 为太阳经头痛。故本题选D。
19.考点:气的生理功能。
答案与解析:E。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宗气聚集于胸中,其生理功能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二是贯心脉以行气血。营气是与血共行于脉中的气,富于营养,主要生理功能是化生血液,营养全身。卫气是运行于脉外之气,主要生理功能: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三是调节控制腠理开合、汗液排泄,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心气可以推动血液运行,但与呼吸功能无直接关系。肺气主呼吸但不能推动血行。
20.考点:六淫的致病特点。
答案与解析:B。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人身气血津液之所以能运行不息,通畅无阻,全赖阳气的温煦和气化推动作用,寒邪损伤阳气的温煦推动作用,致使经脉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而多见疼痛症状,因此有“寒性凝滞而主痛”之说。《素问?痹论》说:“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
21.考点:阴阳互损。
答案与解析:E。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久之则阴液生化不足,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阳气虚损,气化不利,水湿阴寒病邪积聚是指阳虚则寒;阳气偏盛,消灼阴液,阴液亏损是指阳盛则阴病;阳热内盛,深伏于里,格阴于外是指阳盛格阴;阳气虚损,阴气失制而偏盛是指阳虚阴盛。
22.考点:渴不多饮的临床意义。
答案与解析:C。渴不多饮,即患者虽有口干或口渴感觉,但又不想喝水或饮水不多。是津液轻度损伤或津液输布障碍的表现。可见于阴虚、湿热、痰饮、瘀血等证。
23.考点:自汗、盗汗并见的病机。
答案与解析:B。自汗病机为阳气亏虚,不能顾护肌表,玄府不密,故津液外泄。盗汗病机为阴虚阳亢而生内热,入睡则卫阳由表入里,肌表不固,内热加重,蒸津外泄而汗出,醒后卫阳由里出表,内热减轻而肌表得以固密,故汗止。阴阳两虚者,则自汗、盗汗并见。故本题选B。
24.考点:望面色。
答案与解析:E。黄而鲜明见于湿热熏蒸,黄如烟熏为寒湿之患,淡黄消瘦见于脾肾两虚,淡黄浮肿见于脾虚湿蕴。故本题选E。
25.考点:望牙齿。
答案与解析:C。牙齿干燥,是胃津受伤;齿燥如石,是胃肠热极,津液大伤;齿燥如枯骨肾精枯竭,不能上荣于齿的表现,牙齿松动稀疏,齿根外露,多属肾虚或虚火上炎。
26.考点:望舌。
答案:A。
27.考点:舌态异常的临床意义。
答案与解析:E。舌体颤动,不能自主,称为颤动舌。多因气血两虚,筋脉失养或热极伤津而生风所致。可见于血虚生风及热极生风等证。
28.考点:问饮食口味。
答案与解析:A。口中泛酸多见于肝胃蕴热;B 见于伤食;C 见于痰热内盛;D 见于肝胆火热;E 见于肾病及寒水上泛。故本题选A。
29.考点:闻诊。
答案与解析:B。白喉病则咳声如犬吠,干咳阵作,为疫毒内传,里热炽盛而成。
30.考点:辨咳嗽。
答案:B。
31.考点:金实不鸣的定义。
答案与解析:C。新病喑哑或失音者,多因外感风寒或风热袭肺,或痰湿壅肺,以致肺失清肃。常伴发热、恶寒、咽喉肿痛等症,多属实证。古人喻为金实不鸣。
32.考点:脉诊。
答案与解析:C。正常脉象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从容和缓,节律一致便是有胃气。
33.考点:阳虚证的辨证要点。
答案与解析:E。阳虚证症见精神不振,面色淡白,畏寒肢冷,腹痛喜温喜按,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少气乏力,舌质淡嫩,脉微沉迟无力。
34.考点: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
答案与解析:E。寒热往来见于半表半里。其余均不能出现寒热往来。故本题选E。
35.考点:气血两虚证的舌象。
答案与解析:A。血虚则舌色淡白,气虚舌体失充则舌体瘦薄,故舌质瘦薄主气血两虚;舌淡齿痕见于脾虚湿盛证;舌尖芒刺为心火亢盛;舌暗瘀点为瘀血内阻的征象;舌红裂纹为热盛伤津,阴津亏耗之象。故选A。
36.考点:濡脉与弱脉的区别。
答案与解析:D。濡脉指浮细无力而软,弱脉指沉细无力而软,因此两者主要不同点在于脉位的浮沉,故本题选D。
37.考点:燥邪犯肺证与肺阴虚证的鉴别要点。
答案与解析:A。燥邪犯肺与肺阴亏虚均有干咳、痰少难咳的表现,但前者属外感新病,常兼有发热恶寒的表证症状,后者属内伤久病,无表证,虚热内扰的症状明显。
38.考点:咳嗽肺阴亏虚证的临床表现。
答案与解析:B。肺阴虚证是指肺阴亏耗,虚热内扰,肺失清肃所导致的证候,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和虚热证并见为辨证依据。咳逆上气阵作为肺气上逆的表现;咳时痰滞咽喉为痰热阻肺证的表现;反复咳嗽痰多为痰湿阻肺证的表现;咳时胸闷呕恶为肺胃气逆证的表现。
39.考点:口臭的临床意义。
答案与解析:B。口臭是胃或口腔火热熏蒸循食管上泛所致,龋齿、胃热、宿食、内痈均有胃火,心火可导致舌尖溃疡疼痛,不会出现口臭。故选B。
40.考点:火淫的临床表现。
答案与解析:E。火淫在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微恶寒,烦躁,口渴喜饮,汗多,大便秘结,小便短黄,面色赤,舌红或绛,脉数或洪。故本题选E。
41.考点:夺气的概念。
答案与解析:D。夺气即指言语轻迟低微,欲言不能复言;A 指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微模糊的症状;B 指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的症状;C指病人神志不清而语言时有错乱,语后自知言错的症状;E 指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的症状。故本题选D。
42.考点:病理脉象的临床意义。
答案与解析:B。弦脉端直以长,如按琴弦。其主病为肝胆病、诸痛、痰饮、疟疾。滑脉为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主痰饮、食滞、实热;紧脉为紧张有力,如转绳索,主寒、痛、宿食;长脉首尾端直,超过本位,主阳气有余,热证;以上脉象均属实脉类,主实证。而濡脉浮而细软,主虚,主湿。故不主实证,选B。
43.考点:“七情”配伍的具体含义。
答案与解析:E。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物的疗效。相畏指药物之间的互相抑制作用,药物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消减。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相恶,即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药物相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药效。故本题选E。
44.考点:配伍关系。
答案:B。
45.考点:羚羊角的煎服方法。
答案与解析:E。羚羊角入汤剂需烊化。故本题选E。
46.考点:白芷的功效。
答案:B。
47.考点:蝉蜕的归经。
答案与解析:D。蝉蜕主要归肺、肝经。故本题选D。
48.考点:马齿苋的功效。
答案与解析:E。穿心莲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明目。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熊胆清热解毒,明目,止痉。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故本题选E。
49.考点:穿心莲的功效。
答案与解析:D。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鱼腥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穿心莲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青黛清热,凉血,解毒。故本题选D。
50.考点:大黄的功效。
答案与解析:A。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径、利湿退黄。芒硝泻下、软坚、清热。芦荟泻下凉肝、杀虫。火麻仁润肠通便。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故本题选A。
51.考点:五加皮的功效。
答案与解析:B。五加皮祛风湿,强筋骨,利尿退肿。故本题选B。
52.考点:附子的功效。
答案与解析:A。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细辛发散风寒,通鼻窍,止痛,温肺止咳。花椒温中止痛,驱蛔虫;外用杀虫止痒。高良姜温中,止痛,止呕。故本题选A。
53.考点:吴茱萸的临床应用。
答案与解析:C。丁香辛散温通力强,既能温散寒邪,消除凝滞,又能止痛。肉桂用于里寒证及寒凝疼痛证。吴茱萸辛散苦泄,性热祛寒,主入肝经,既散肝经之寒邪,又疏肝气之郁滞,为治肝寒气滞诸痛之主药。干姜主入脾胃经,长于温散中焦寒邪,以健运脾胃功能。故凡脾胃寒证,无论外寒内侵,还是阳气不足的寒证皆宜选用。花椒用于中寒腹痛。本品辛散温通,善于止痛。治寒凝模拟试卷一答案与解析中焦,脘腹冷痛。故本题选C。
54.考点:青皮的功效。
答案与解析:B。陈皮行气调中,燥湿,化痰。青皮行气疏肝,破气消积。枳实破气消痞,化痰消积。木香行气调中止痛。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故本题选B。
55.考点:山楂的功效。
答案与解析:A。山楂消食化积,活血散瘀。莱菔子消食化积,行气消胀,祛痰。鸡内金消食健脾,涩精止遗,通淋化石。麦芽消食化积,回乳。谷芽消食化积。故本题选A。
56.考点:忌用火煅的药物。
答案:D。
57.考点:大蓟、小蓟的共同功效。
答案与解析:E。大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小蓟的共同功效既能解毒消痈,又能凉血止血。故本题选E。
58.考点:郁金的功效。
答案与解析:E。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丹参活血祛瘀,凉血消痈,除烦安神。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姜黄活血行气,通络止痛。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故本题选E。
59.考点:羚羊角的功效。
答案与解析:C。羚羊角平肝潜阳,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故本题选C。
60.考点:何首乌的功效。
答案与解析:C。何首乌补益精血、截疟、解毒,润肠通便。故本题选C。
61.考点:感染的定义。
答案与解析:C。感染是指病原体入侵机体并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的过程。病原体被清除和隐性感染都属于感染过程,但都没有临床表现。这个过程应该是从病原体入侵机体开始的。故本题选C。
62.考点:淤胆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答案与解析:B。自觉症状轻是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特点之一。其他选项都是正确的临床表现。故本题选B。
63.考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答案与解析:E。除蚊虫叮咬外其他均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故本题选E。
64.考点:艾滋病的诊断。
答案与解析:D。艾滋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5 种:体质性疾病、神经系统症状、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出现的各种机会性感染、免疫缺陷继发的肿瘤和免疫缺陷并发的其他疾病。并且艾滋病毒只侵犯免疫细胞,对血小板无影响。因此,可以不出现皮肤黏膜出血。故本题选D。
65.考点:伤寒各期的临床表现。
答案与解析:C。玫瑰疹是由伤寒杆菌栓塞血管所致,一般在第二次菌血症时出现,也就是极期。
66.考点:痢疾杆菌的致病机制。
答案:D。
67.考点:霍乱的检疫期。
答案与解析:B。检疫期是根据潜伏期来设定的,一般不少于潜伏期的常见时间长短。霍乱为1~3d,也可达7d。
68.考点: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答案与解析:C。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为:有传染性、病原体、感染后免疫和流行病学特征。
69.考点:丙型肝炎传播途径。
答案:B。
70.考点: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答案与解析:D。发热不属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其他均是。故本题选D。
71.考点:SARS 的流行特征。
答案:D。
72.考点:流感病毒亚型。
答案:E。
73.考点:急性乙型肝炎*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
答案与解析:A。HBsAg 是乙肝病毒的外壳上的抗原物质,所以在血清中*先出现。B、C、E 均为抗体,抗体都是需要免疫应答的过程,所以出现较晚。而D 是存在于病毒细胞核中的抗原物质,只有当病毒复制或是被破坏后血清中才能检测到。故本题选A。
74.考点:急性重型肝炎典型表现。
答案与解析:C。急性重型肝炎者短时间内会出现肝细胞的大片坏死,且来不及增生,所以肝会急速缩小而不是增大。故本题选C。
75.考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确诊依据。
答案与解析:D。这种传染性疾病的诊断都以病原体检测为确诊依据。其中包括:直接法和间接法。特异性IgM 抗体就是间接的病原体诊断法。其他都具有辅助诊断的作用。
76.考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答案与解析:C。流行出血热的病理改变以小血管壁水肿,充血和坏死为主要特点,主要的病例变化以小血管和肾脏*显著。故本题选C。
77.考点:肾综合征出血热。
答案与解析:E。流行出血热的主要传播途径:直接接触或经皮入血途径、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垂直传播。故答案E 正确。发病以青壮年男性农民为主,流行季节以秋末冬初为主,典型病例可以出现五期表现,不典型的有重叠和越期现象。
78.考点:艾滋病的治疗药物。
答案与解析:D。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主要有核苷类和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药。阿糖胞苷为DNA 合成酶抑制药,而艾滋病病毒为RNA 病毒,复制过程不需要DNA 酶的参与,故对其不起作用。
79.考点:SARS 的管理。
答案与解析:A。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主要有鼠疫和霍乱。按甲类防控的有非典(SARS)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
80.考点: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答案与解析:C。甲型肝炎主要由粪-口途径传播。乙型肝炎主要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体液传播,其他传播途径如消化道、呼吸道黏膜或蚊虫叮咬。丙型肝炎主要为肠道外途径传播。一般常见输血及血制品传播,注射、针刺、器官移植、血液透析传播,生活密切接触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丁型肝炎母婴传播,血液、体液传播。戊型肝炎主要由粪-口途径传播。
81.考点:慢性菌痢的时间。
答案与解析:B。如病情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病程超过2 个月者称为慢性菌痢。患者除有痢疾样表现外,尚可有头晕、失眠、多梦、健忘等一般症状。可分为迁延型、急性发作型、隐匿型三型。故选B。
82.考点: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治疗原则。
答案与解析:D。少尿期治疗原则为“稳、促、导、透”。即稳定机体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治疗。少尿早期需与休克所致的肾前性少尿相鉴别,若尿比重>1.20,尿钠<40mmol/L,尿尿素氮与血尿素氮之比>10∶1,应考虑肾前性少尿。可输注电解质溶液500~1000ml,并观察尿量是否增加,或用20%甘露醇100~125ml 静脉注射。观察3h 尿量若少于100ml,则为肾实质损害所致少尿,宜严格控制输入量。
83.考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
答案与解析:D。对于缺乏明确流行病学依据,但具备其他SARS 支持证据者,可以作为疑似病例,需收入单人观察室隔离观察,并进一步进行流行病学追访,并安排病原学检查以求印证。
84.考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学。
答案与解析: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菌群有A 群、B 群、C 群,但目前C 群的感染率有上升趋势。其中A 群是大流行和我

上一个考试

下一个其他资格/职称考试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