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书系·语文是什么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大夏书系·语文是什么

中小学教辅 教育理论/教师用书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大夏书系·语文是什么截图 大夏书系·语文是什么截图

#电子书简介

叶开,本名廖增湖,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博士。现为《收获》文学杂志编辑部主任、副编审。已出版《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对抗语文》《莫言的文学共和国》《莫言评传》及长篇小说《口干舌燥》《我的八叔传》《三人行》《爱美人》等作品。
从《对抗语文》到《语文是什么》,叶开希望脚踏实地做小而善的事,正能量地推动中国教育界的改革。
人的教育

近三十年前,巴金先生在《随想录》里写了三篇文章谈教育问题。

在第一篇《小端端》里,巴金先生说:“她是我们家最忙、最辛苦的人……她每天上学离家最早。下午放学回家,她马上摆好小书桌做功课,常常做到吃晚饭的时候。”巴金先生对此深为忧虑,他说,“孩子的功课负担不应当这样重。”

三十年后,和端端同龄的孩子比端端当年更辛劳。成年人每年有不少法定假期可以休息,但学生们全年没有一天不在忙作业——周末老师布置作业,寒暑假老师布置作业。父母们还要带着他们满城跑,参加各种补习班、提高班、天才班。上学、作业、考试压得学生们喘不过气来,他们失去了童年,也失去了乐趣。

有微博这样写道:“君子坦荡荡,小人写作业。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天到晚写作业。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少壮不努力,老大写作业。垂死病中惊坐起,今天还没写作业。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写作业。”

在三年后的《再说端端》里,巴金先生说:“儿童嘛,应当让她有时间活动活动,多跑跑,多笑笑,多动动脑筋。……让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感到活下去没有意思,没有趣味,这种小学教育值得好好考虑。”

巴金先生在三十年前撰文抨击僵化的教育思想,曾引发过全国范围的大讨论。三十年过去了,几次教育改革换汤不换药,遂至于今天积重难返,小学生跳楼自杀的报道屡见不鲜。以语文教育而言,已经进入无法改变的绝境。

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制度;有什么样的教育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教材。培养合格的公民,教材里就会体现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公民是有独立个性、自主思考力、理性行动力的个体,而不是庞大社会机器里的一颗螺丝钉。如清朝康乾年间推广开的《弟子规》,主要为培养合格奴才而服务的;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人的文学》却是呼唤有独立人格、自尊、自立、自强的大写的人。教育目的不同,教材编写差异巨大。

教育思想如果仍是换汤不换药的“育人为本”,把鲜活生命看作面点材料,而任意地去擀压、炮制、蒸煮,人才培养则只能流于空谈。

在当今的文明体系下,我想应该坚持这样的信念:人是目的而非手段。面向全世界、迈向新时代的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的人的教育。每一个人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个人价值,任何人用任何理由来摧残他者的人性,任何势力以任何崇高借口来剥夺别人的生命,都是邪恶的。尊重生命,敬畏自然,是当今整个世界范围内的主流人文思潮,和我们遗忘已久的中国文化传统也息息相通。

面对新世纪、面对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只有培养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我国才能在整个世界经贸合作日趋紧密、世界生产大改变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摆脱附加值低的世界加工厂的窘迫地位。过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二十一世纪,想象力是第一生产力。现代高科技企业的成功,往往是由一个精妙的构思决定的。创新型人才的标签是自由、个性、想象力、创造力,但这些,全受到现行教育思想的强烈排斥。

在新形势下,教育界迫切需要打破僵化的教育思想,从先贤的博大精深的思想里汲取智慧,做到“有教无类”“无差别教育”,促进全国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开、公平、公正,培养新概念人才。

教育思想的落后,禁锢了教育的进步。不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又导致了整个国家处在功利主义思想的泥潭中低级循环。而教育产业化后,相关领域的相关利益集团又对教育改革百般阻挠,导致教育思想凝固僵化,拖累政治转型和新文化建设大业,在面对世界新经济、新秩序的挑战时,我们将会越来越多地丧失核心竞争力。

语文教育是国家教育大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教育重灾区。语文教育面临绝境,已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同,而大家又必须齐心合力地去求变,才可能推动这架陈旧而庞大的马车。

语文教育的最大问题,是教育思想完全意识形态化,语文教育承载了过多道德教化功能,很多还是虚情假意的伪道德和旧时代统治思想的糟粕。翻看语文教材,你会产生错觉,以为是在读政治课本。语文教育的意识形态化,使语文教材在编辑思想上完全僵化。现有多种语文教材都采用“主题单元”的框架结构,围绕事先拟定的“主题”选编文章。如“家国情怀”“亲情歌吟”“生命礼赞”“品行善恶”“亲近自然”“时政聚焦”等,每单元三四篇课文,选文服从主题先行,搜罗各种低级文章材料来填充,很多课文都是垃圾作品。原该鲜活生动的课本,于是变成了意识形态工作手册。

第二个问题是教材编写被利益集团掌控,粗制滥造,谋取暴利。据说教育部有意组织专家打通文史哲,编辑印行新的统编教材。我不反对打通文史哲,但坚决反对教材编写回到全国统编的旧巷子里去。各地方省市自编教材仍然低劣,不是因为放权,而是因为没有真正放权。语文教材编写权被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掌控,出版权则被各地教育出版社一家独占。一个排他性很强的利益小团体在暗中形成,一小部分既得利益者独占教材编写和出版的巨大利益。在利益诱惑下,很多人丧失了基本的道德良心,也丧失了基本的公民责任心。这些教材中,一些文句不通的文章堂而皇之,居然还要求学生背诵。

第三个问题,语文课文选材目光狭窄,很多课文涉嫌剽窃和篡改,而一些名家名作则饱受修改、删节的蹂躏。有媒体采访北京某教材主编时,他说,语文教材编写界对被选入的文章进行修改已成共识,因为很多文章的用词用语并不符合现在的汉语规范。他还说,只有鲁迅先生的文章风格独特,一字不删选入教材。这理由被很多一线教师奉为圭臬,似为不证自明的真理。这种逻辑不通的古怪思想谬误流传,贻害深远,而缺乏有效的反思。我对此有两个疑问:其一,现当代文学中,很多作家都风格独特,影响深远,为什么其他作家的作品可以修改甚至篡改,鲁迅的作品就不能修改呢?因何厚此薄彼?出于政治原因还是文学原因?其二,一位六十年前自由创作的前辈作家,如何才能写出符合现在你们制定的汉语规范要求的文学作品来?你们制定的汉语规范要求是根据什么理论炮制出来的?

剽窃和篡改的课文,触犯了著作权法,伤害了相关作者的著作权益。大多数删改都手法恶劣,还有很多课文来源成谜——有拿来之后剪剪裁裁不见原样的,有“洋为中用”窜改名字顾头不顾尾的。这些课文就像假冒伪劣产品,严重伤害了我们下一代的精神健康。

第四个问题是语文教法落后。很多教师把上课当成个人秀,各种声光电设备一哄而上,花哨课件在投影仪上闪现,看起来很热闹地把一篇完整的文章拆成鸡零狗碎了。“语文”这个词用到现在,已经充满了简单粗暴的工具理性色彩,跟真正的语言与文学的意义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了。现代各国的相关教材,大多是“语言与文学”。这门学科的特殊性根植在语言和文字的具体运用上,声光电用在语言文学课上是破坏性的。反复阅读和细细体味,才能对一篇好作品有整体感知。经典名篇带给读者的,不仅是表面上的字词句的摘抄熟记,而且是整体的思想人文浸润。语文教师不能高高在上,全知全能,而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以平等的心态和学生一起讨论,共同思考。教师界过去有一句话: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我曾写文章推荐动画片《功夫熊猫》,请教师和家长把它当成一部教育片来看。在影片里,可以看到一名真正优秀的教师是如何想方设法来激发好吃懒做的“差等生”熊猫阿宝的潜能,并把他培养成功夫大师龙武士的。

第五个问题是语文教材本位主义。过去,语文教师会把学生读文学作品贬抑成“看闲书”“看课外书”,贬抑为“不务正业”,似乎把头埋在教材里的呆子才是“好学生”。现在这种观念有了很大改善,很多专家也推荐和编撰了“新课标”等的推荐阅读书目,但这些书目大多眉毛胡子一把抓,也没有不同的年龄差异分级,只是被出版社用作出版赚钱的借口而已。

真正合格的语文教材,应该是一本语言、文学和文化的详细分类导游手册,要通过基础学习、介绍和引导,让学生学会离开教材,到文化知识的广阔世界中去畅游。

教育是国家建设的基石,语文教育是基石中最核心的部分,人类文化的一切领域都离不开语言和文字,这个基础如果是豆腐渣工程,则大厦虽似雄伟,而摇摇欲坠矣。

2011年12月28日
1 第一部 人的教育
4 人的教育
9 高考如何做到公正
12 让教材回归人道主义原点
17 上学的分裂
19 虚假道德说教引导的只会是伪善
23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好人好事
27 先让孩子美起来
29 地方教育不妨从常识做起
31 小学语文怎样开始阅读

37 第二部 母语之殇
40 语文不是一门科学
44 母语教育的失败不能怪罪于外语
47 大学语文的进退之窘
51 语文高考命题改革势在必行
54 比语文更可怕的是作文
59 写作是一门手艺活
63 考试狂和知道主义
65 文字工作者的苦闷与昏迷
72 国人不能总是被读书
74 磕头“国学”,不要也罢
76 我们需要怎样的开学第一课
79 这个时代我们如何表达
87 我们时代的精神世界

93 第三部 阅读美好
96 为什么要阅读传统经典
100 读好作品是最好的消毒
102 小王子和少女的孤独
105 《猫和老鼠》里那些令人捧腹的战争
107 萨姆为什么有那么多问题?
114 小动物们的生活态度
119 你不知道众星的秘密
124 《寻城记》序
128 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马尔克斯
133 消费主义狂潮下的文学困局
139 莫言和他的独特文学世界
149 鲁迅为什么不可以退出语文教材
152 该如何理解鲁迅及其作品
156 分成两半的鲁迅
164 迅哥儿给我们一顶紧箍帽
169 中国科幻小说简史
179 关于“书带草”的问答

181 第四部 自我成长
184 什么树是最美的
189 聪明的孩子不认字
191 没有儿歌的世界
193 弹钢琴与弹棉花
195 骨中的骨,肉中的肉
198 滑板车与少女的忧伤
203 时间去哪里了
205 虚情假意写作文
208 王子都是癞蛤蟆
210 要让孩子有涂鸦的空间
212 香料里的人生智慧
215 小孩子都是唐僧肉
217 家长都有病
222 总统不是衡量教育成功的唯一标准
226 记忆树
237 会飞的鱼
241 我的魔法老师
247 单卡录音机里的邓丽君
254 纪念一个不回家的人
260 月亮有一种撕扯你的力量

265 后 记
语文是什么?我们以为已有答案,其实还需探求。毫无疑问,叶开是一个热忱的探求者。
——苏 童 著名作家

叶圣陶先生曾任小学国文教员,编语文书,写小说,主持杂志;如今的叶开先生,主持杂志,写小说,编语文书。这两位叶先生,是我心中的语文英雄,他们努力让孩子们懂得“文学为人生”,懂得人生的亲证,懂得活在真实中。
——郭初阳 著名语文教育学者

由《对抗语文》到《语文是什么》,叶开成为当下极关注语文教育的中国作家,也成为引导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尖锐力量。我们需要更多的叶开来关注语文,关注这个民族的精神发育。让学校回归语文正道,回归教育本质。
——杨林柯 陕西师大附中资深语文教师
《语文是什么》在本书中,作者始终将“一切教育都是人的教育,是人道主义的教育”理念,与现代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行对照,呼吁“让教材回到人道主义原点”,强调人的教育。
作者以“阅读美好”感召读者,试图带领读者体悟“大语文”之美。另外,“自我成长”这一部分奠定了全书的基础,并且阐发了“爱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并且是核心中的核心”这一观点。
《语文是什么》是继《对抗语文》之后,《收获》杂志副编审叶开又一全新力作!
本书记录了作者的所行所思,围绕“人的教育”这一理念,对“语文教材”“母语教育”“阅读美好”加以深刻阐发。此外,“自我成长”一部分是作者及家人的一些生活记录,生动有趣且不乏暖意,是一本值得教师、家长细细品读的好书。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作家阿来郑重推荐:
从任何文本中榨干所有可以庸俗阐释的意义,从字词,到段落,到全文本,以至使感悟,趣味,审美能力消失,是国人远离审美阅读的根本原因。因此之故,语文需要重新岀发。
http://img10.360buyimg.com/bookDetail/jfs/t214/136/2097990403/448558/392b46bc/540818adN8138fa26.jpg;http://img10.360buyimg.com/bookDetail/jfs/t442/211/66591884/584569/95742ead/540818aeNdd4b88d7.jpg;http://img10.360buyimg.com/bookDetail/jfs/t391/302/64981785/623413/2639419c/540818aeN70ce933f.jpg;http://img10.360buyimg.com/bookDetail/jfs/t352/228/277296750/679998/36acd2aa/540818aeNbb37c517.jpg
絮语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个旧问题,是教育目标到底是培养人还是塑造物的问题。一切教育都是人的教育,是人道主义的教育。教育只有立足于人,尊重人性,才可能得到真正的改变。

巴金先生三十年前就多次撰文反思现行教育体系对人的侵害。他说,孩子的功课负担不应该这样重。三十年过去了,孩子们的负担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更重了。

反思教育,要尊重人的成长规律,在孩子需要玩耍的小学时期让他们多玩耍,在玩耍中保持好奇心,锻炼身体,提高反应能力,涵养心智。到中学阶段逐渐加大自主学习的培养,使他们学会独立思考,进一步培养其心智与人格。这样,当他们升入大学时,才有真正的学习动力,才能在最好的学习时代,学到最有用的知识。

在二十一世纪,想象力是最大的生产力。从苹果到谷歌到特斯拉,以想象力为基础所激发出来的创造力,以及这种创造力激发出来的设计力,已经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

一个缺乏想象力的民族,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会复归落后。以新能源、超级互联网、云计算、3D打印等新技术为基础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来临,这要求每一个国家在人才层面上进行全面的竞争,劳动力密集型的大工业化生产方式,在3D打印机等新生产方式成熟之后将会土崩瓦解,定制化、个性化的新生产模式,需要产品设计师运用新型互联网思维来进行独特订制的设计和生产。现在,一个独一无二的个性化产品被有针对性地生产出来的时代,已经依靠3D打印机的强大生产力初现曙光。例如,你要去青藏高原徒步旅行,在互联网专门站点上发布消息说需要订购特制防风遮阳墨镜,网上不同的设计师会根据你给出的面孔、眼镜、鼻梁等参数,为你订制设计图纸,最后敲定打样,把文件传送给你。你用自己家的3D打印机就能直接打印出一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新颖的高原防风遮阳墨镜。如你家里没有这类打印机,你可以前往社区小型的3D打印中心,把设计数据和图纸交给他们,由专业服务员为你服务,花几分钟时间把产品打印出来。如果你是一位越野达人,要给自己的越野车订制一套拉风的轮胎和轮毂,最重要的是你要印上自己独一无二的LOGO,于是你仍然求助万能的超级互联网,找到合适的设计师为你订制式设计……你交了定金,设计师发给你图纸,你就可以到中大型3D打印中心去,请他们生产出来,装配试用合适后,再点确定支付尾款……大型工厂?大型厂房?都不复存在了,无数的、不同功能的3D打印机分布在全球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每一个社区、每一个村落,都是生产者。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设计,将会遭到彻底的淘汰。那些忙于抄袭别人设计创意的人,将得不到任何订单。

这是我作为“旧人”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微小想象,这次革命的颠覆力,可能会像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地球面貌一样巨大。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颠覆性,超越我们每一个人的想象力。

现行教育对个性化的压制,对想象力的打击,对独立思考能力的摧毁,可能会让我们的新一代人才在面临新世界的创造力竞争时,还没有真正接触,就彻底溃败了。

从国家竞争战略的角度来看,我们现行的教育制度、教育体系,也不得不变。

变化,要从根本的人的教育开始。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