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证略例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阴证略例

医学 医学文献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阴证略例截图

#电子书简介

王好古(约生于公元1200-1264年)字进之,号海藏,元代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曾经与李杲一起学医于张元素,但其年龄较李杲小二十岁左右,后又从师于李杲,尽传李氏之学。张元素强调脏腑辨证,重视分辨病变所在脏腑的寒热虚实,李杲阐发脾胃学说,尤重脾胃内伤虚证的探讨。在张、李二家的影响下,王好古又着重于《伤寒论》方面,而独重由于人体本气不足导致阳气不足的三阴阳虚病证,另成一家之说。
阴阳寒热各从类生服药同象
假令附子与大黄合而服之,昼服则阳药成功多于阴药,夜服则阴药成功多于阳药,是从其类也。况人之疾,独不然乎?若病阳症,昼则增剧,夜则少宁;若病阴症,昼则少宁,夜则增剧。是人之阴阳寒热,从天地之行阴行阳也,寒热之化,以此随之。故前人治阴证用阳药续于夜半之后者,所以却类化之阴而接身与子所生之阳也。《通玄类证》云:小建中汤后亦举日三夜二,及尺脉不至者加黄芪。
予尝云:大便冥者宜汤,大便结者宜丸,以丸蜜润也。仲景治霍乱吐下,脾湿大胜而用丸,何也?
答日:以湿言之,岂有润之之理!此正湿已太过,津液极亡,所以转筋也。筋得血而养,故能屈伸。下利既多亡阴,失血反成枯燥,燥则所以不能屈伸也,故湿剂以润之,只用丸也,与妇人血崩过极不止而用四物汤润剂同意。十剂之法,要当谨察。
祭神应王文
岐伯阴阳脉例
问难附又举言外意
洁古老人内伤三阴例消导吐下
海藏老人内伤三阴例
可温色脉分三经并药附
伤在厥阴
伤在少阴
伤在太阴
阴阳寒热各从类生服药同象
问湿胜用丸问难附
仲景活人许学士改名三药
伊尹汤液论例
扁鹊仲景例
雾露雨湿山岚同为清邪
仲景阴证例
易老法霍乱吐泻足阳明总摄六经
霍乱与少阴证寒热同候
叔和阴脉例注仲景阴证具载
沉涩弱弦微
阴毒六歌
活人阴证例
三阴论
阴毒三阴混说
阴证似阳
阴盛格阳
阴阳易 分阴阳二
孙兆药
举仲景六七日不可治何也
论下膈行脏腑不可轻
举仲景先温后下不可轻
系阴阳二毒相伏匿
诸药寒佐品
许学士阴证例
阴毒三候
辨少阴紧脉证仲景悉附
伏阳一证
仲景评辨二章脉歌
韩祗和温中例
三阴总论
和解因时 寸口脉小
灰包熨法
霜露饮冷寸脉小同候
阳气下陷躁
阳证下之成阴
热药冷服脉内有伏阳品
海藏老人阴证例总论
论雾露饮冷同为浊邪
风温证加减四
论阴证躁不躁死生二脉
举古人论阴证例
论元阳中脱有内外
论宜灸不宜灸并汤沐四肢法
外接法
脐下六穴
论谵言妄语有阴阳
本草孙真人热药治血证三
论下血如豚肝
论阴阳二络
谵语死脉
论自汗分阴阳
论手足自汗
论四肢振摇
初病形状
论阴证始终形状杂举例
遍身青黑如花厥
伤寒发厥有阴阳
论阴证发渴
论阴证咳一作吃逆
阴证发热
论阴证大便秘
论阴证小便不通举仲景、《活人》例卷末有外接法
论阴证小便赤
论得后出余气而解
论狂言若有所失
论脉次第
用附子法
论阴阳易分热寒
论阴阳易分三经用药
扁鹊治阴阳方仲景治阴阳方
发明仲景活人
海藏治验录
外阳内阴
阳狂
阴狂
阴易
夜服
阴血
鼓击厨
腹痛
后序
《阴证略例》是一部医论著作。一卷,元·王好古撰于1236年。王氏以阴证伤寒难以辨识与治疗,遂采掇前人有关学说,参附个人见解,专以阴证设论,按病举例说明。全书叙述阴证颇详,首列《内经》阴阳脉例,次叙张洁古及作者的内伤三阴例,续举伊尹、扁鹊,张仲景、许叔微、韩祗和诸例,证方俱备,辨证详审理法方药,颇有条理,书末附作者治验。现存光绪《十万卷楼丛书》本、《三三医书》本、《医学大成》本等。
中华医药源远流长,中医药理论博大精深,学说纷呈,流派林立,要想真正理解、弄懂、掌握和运用她,博览、熟读历代经典医籍,深入钻研,精思敏悟是必经之路。古往今来,凡是名医大家,无不是在熟读精研古籍名著,继承前人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厚积薄发、由博返约而成为一代宗师的。
故此,老一辈中医药专家都在各种场合呼吁“要加强经典学习”;“经典是基础,传承是关键”。国家有关行政部门也非常重视,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就明确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确立为中医药领域的优先主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提出了“读经典,做临床”的口号。我们推出这套《中医经典文库》,也正是为了给广大中医学子阅读中医经典提供一套系统、精良、权威,经得起时代检验的范本,以倡导研读中医经典之风气,引领中医学子读经典、用经典,为提高中医理论和临床水平打牢根基。
本套丛书具有以下特点:①书目权威:丛书书目先由全国中医各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一流专家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论证、筛选,然后经专家顾问委员会审核、确定,均为中医各学科学术性强、实用价值高,并被历代医家推崇的代表性著作,具有很强的权威性;②版本精善:在现存版本中精选其中的最善者作为底本,让读者读到最好的版本;③校勘严谨:聘请具有深厚中医药理论功底、熟谙中医古籍文献整理的专家、学者精勘细校,最大限度地还原古籍的真实面貌,确保点校的高质量。

上一个医学

下一个医学文献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