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沟壑村庄的绿色消解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黄土沟壑村庄的绿色消解

建筑 城乡建设、市政工程、环境工程

  • ISBN:9787112198641
  • 作者:于洋
  • 印次:1
  • 开本:16
  • 版次:1
  •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
  • 出版时间:2016-09-01
  • 印刷时间:2016-09-01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黄土沟壑村庄的绿色消解截图

#电子书简介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黄土沟壑村庄的绿色消解
  • 作者:于洋
  • 定价:39
  •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
  • ISBN号:9787112198641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6-09-01
  • 印刷时间:2016-09-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224
  • 字数:228千字

内容提要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重大发展战略。中国乡村人居环境如何应对未来20年3亿农村人口离开,逐步量变流转为城镇人口这一巨大转变,无疑会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黄土沟壑区*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
于洋编著的《黄土沟壑村庄的绿色消解》研究面向黄土沟壑区基层村人居环境,基于该地区生态脆弱、贫穷落后、城镇化水平低下、村落布局分散的现实,适应其村庄减少、人口衰减、民居消解、农业现代、生态**等城镇化影响下的发展态势,揭示黄土沟壑区基层村发展中所出现的消解问题和本质,归结其发展特征与消解规律,以“3R”(Reduce,Reuse,Recycle)作为基本科学原理,剖析其消解的动因,明晰基层村绿色消解的适宜方向、对策和途径,并实践性地探讨了黄土沟壑区基层村绿色消解的主要模式。
本书可供城乡规划、村镇建筑设计、村镇建设研究和城乡规划管理人员阅读,亦可供城乡规划及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于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乡规划系毕业,获建筑设计及理论工学博士。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曾赴德国汉诺威大学学习。长期持续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发展、规划与营建之间的关系,主持参与多项**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目录

1 绪论
2 黄土沟壑区基层村发展的现实与问题
2.1 黄土沟壑区镇村体系新的变化与动向
2.1.1 自然地理条件影响下的黄土沟壑区镇村体系新变化
2.1.2 **生态安全战略需求下的黄土沟壑区镇村体系新动向
2.1.3 城镇化影响下的黄土沟壑区镇村体系新趋势
2.1.4 “三农”现代化影响下的黄土沟壑区镇村体系新预期
2.2 黄土沟壑区基层村社会经济变异的实态与困惑
2 2.1 人口结构变异与状态的多元化
2.2.2 当前常住人口结构
2.2.3 经济收入结构改变
2.2.4 社会组织方式改变
2.2.5 农民观念的改变
2.3 黄土沟壑区基层村人居环境的量变形势与问题
2.3.1 基层村人居环境的衰落格局
2.3.2 基层村人居环境的发展现象
2.3.3 基层村村落自然与历史文化遗存状态
2.3.4 基层村民居宅院建筑的变化与发展趋势
2.4 黄土沟壑区基层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及其引发的新形势
2.4.1 黄土沟壑区基层村农业现代化的表征与趋向
2.4.2 基层村农业生产现代化引发的新形势
2.4.3 基层村农业产业空间发展新趋势
2.4.4 从城乡一体化预测黄土沟壑区现代农业产业方向
2.5 小结
3 黄土沟壑区基层村发展的特征与消解的规律
3.1 城镇化进程中黄土沟壑区基层村的发展特征
3.1.1 城镇化进程中基层村发展的类型分异
3.1.2 黄土沟壑区基层村发展的基本特征
3.2 黄土沟壑区基层村消解的概念
3.2.1 基层村发展的影响要素
3.2.2 基层村消解的影响要素
3.2.3 基层村消解的本质——消解与发展的基本关系
3.2.4 基层村消解的概念
3.3 黄土沟壑区基层村消解的基本规律
3.3.1 “主体”快于“载体”
3.3.2 基层村人口消解的基本规律
3.3.3 基层村建筑生活空间消解的基本规律
3.4 基层村消解的量化分析
3.4.1 基层村消解的可量化分析因素
3.4.2 人口消解的量化分析
3.4.3 宅院空间消解的量化分析
3 4.4 建筑材料消解的量化分析
3.4.5 公共基础服务设施消解的*化分析
3.5 小结
4 黄土沟壑区基层村消解动因分析
5 黄土沟壑区基层村绿色消解模式与规划方法
6 黄土沟壑区基层村绿色消解对策
7 黄土沟壑区基层村消解的规划实践探索
8 结语
参考文献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