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波声发射及次声波监测在矿山应用的理论与试验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导波声发射及次声波监测在矿山应用的理论与试验截图 导波声发射及次声波监测在矿山应用的理论与试验截图

#电子书简介

第一部分 导波声发射技术在排土场应用的理论与模拟试验研究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排土场稳定性研究现状
1.2.2 声发射技术在矿山中的应用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排土场声发射试验材料及波导器
1.3.2 排土场滑移破坏过程不同阶段声发射参数特征
第2章 排土场试验模型及导波声发射相关理论
2.1 引言
2.2 模型试验原理
2.2.1 模拟条件
2.2.2 模拟材料选择的原则
2.3 工程概况
2.4 模型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案
2.4.1 排土场边坡模型设计
2.4.2 模拟材料的制作
2.4.3 模型滑移方案设计
2.4.4 模型试验方案
2.5 波导杆选择
2.6 声发射监测试验
2.6.1 试验仪器
2.6.2 声发射监测方案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排土场模型破坏过程导波声发射基本参数特性
3.1 引言
3.2 排土场破坏过程综合分析
3.2.1 滑移破坏过程描述
3.2.2 排土场破坏过程分析
3.3 声发射相关参数
3.3.1 声发射事件率
3.3.2 振铃计数
3.3.3 幅度
3.3.4 能量
3.4 排土场模型滑移破坏过程声发射参数变化特征
3.4.1 声发射幅值
3.4.2 声发射事件率
3.4.3 声发射能率
3.4.4 声发射振铃计数率
3.5 排土场模型滑移破坏过程累计声发射参数变化特征
3.5.1 累计声发射事件率
3.5.2 累计声发射能率
3.5.3 累计声发射振铃计数率
3.6 不同位置声发射参数特性对比分析
3.6.1 声发射参数对比分析
3.6.2 累计声发射参数对比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排土场模型破坏过程的导波声发射分形维数及∑N/∑E值特征
4.1 引言
4.2 分形特征分析
4.2.1 关联维数的计算
4.2.2 m值确定及分形特征判断
4.2.3 声发射分形关联维数计算结果及分析
4.3 滑移破坏前后∑N/∑E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排土场模型破坏过程的导波声发射频带能量分布特征
……

第二部分 导波声发射技术在岩质边坡应用的理论与模拟试验研究
第三部分 次声波技术在矿山应用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导波声发射及次声波监测在矿山应用的理论与试验》分为三大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导波声发射技术在排土场应用的理论与模拟试验研究,导波声发射技术在岩质边坡应用的理论与模拟试验研究以及次声波技术在矿山应用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导波声发射及次声波监测在矿山应用的理论与试验》可供采矿工程、岩土工程和地质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高校有关师生参考。
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24238/27/497876269/802433/46e1994e/5b320a89N2f42f79c.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24223/25/492887987/831642/163c32d9/5b320a89N132294e2.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21805/185/1729805059/640502/747dbd00/5b320a89N7f142871.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23284/345/492151965/808102/931ab211/5b320a89N5b0aad6d.jpg
本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内容包括:导波声发射技术在排土场应用的理论与模拟试验研究;导波声发射技术在岩质边坡应用的理论与模拟试验研究;次声波技术在矿山应用的理论与试验研究。第一部分提出在排土场这类松散介质体中埋设波导介质,通过对排土场模型滑移破坏过程中的导波声发射信号参数与波形特征的研究分析,提出排土场模型滑移破坏的导波声发射预测方法,为排土场滑移破坏失稳的监测、预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法;第二部分提出在岩质边坡中埋设波导介质,并进行相关理论与模拟试验研究,通过研究导波声发射信号波形和参数特性,为进一步实现岩质边坡滑移失稳的导波声发射监测、预测技术提供基础依据;而第三部分则是作者尝试对岩石、充填体损伤破裂过程的次声信号的波形及参数特征进行分析,从而为基于次声波技术预判围岩体破坏失稳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本书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364012和51604127)的资助。研究工作是排土场、岩质边坡滑移破坏失稳及围岩体失稳灾变的新监测、预测技术的前期理论与试验探索,今后还有许多工作有待展开及深入挖掘。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上一个工业技术

下一个矿业工程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