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表征:从结构解析到语境建构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科学表征:从结构解析到语境建构

工业技术 冶金工业

  • ISBN:9787030567215
  • 作者:魏屹东
  • 字数:740000
  • 版次:1
  • 页数:0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审图号:9787030567215
  • 出版时间:2018-03-01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科学表征:从结构解析到语境建构截图 科学表征:从结构解析到语境建构截图 科学表征:从结构解析到语境建构截图 科学表征:从结构解析到语境建构截图

#电子书简介



商品参数
科学表征:从结构解析到语境建构
曾用价 248.00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8年03月
开本
作者 魏屹东
装帧 圆脊精装
页数 0
字数 740000
ISBN编码 9787030567215


内容介绍
本书运用认知历史分析和语境分析,在全面、系统梳理和分析科学表征文献的基础上,论述表征概念的起源、含义、隐喻、用法及其理论演变,对科学表征的各种说明理论诸如图像论、相似观、同构观、结构主义、结构经验主义、经验结构主义、自然主义、功能主义、语义论、语用论、推理主义等进行系统性分析和批判性探讨,消解关于表征问题上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内在论与外在论、自然主义与功能主义、结构主义与推理主义、图像论与语义论之争。同时,本书发现科学表征具有认知多样性,提出一种以语境实在论为框架的语境同一表征观及表征模型,从而给出科学表征问题的一种新解释,完成从实质说明和紧缩说明到语境解释的转变,*终提供一种新的科学表征解释纲领。

目录

目录
导论 1
**节 研究动态综述 2
第二节 主要问题域 67
第三节 基本观点 72
第四节 深层问题与研究意义 74
**篇 科学表征的渊源与进路
**章 表征概念:起源与理论发展 85
**节 表征概念的起源和用法 86
第二节 中世纪的表征理论 108
第三节 近现代的表征理论 112
第四节 表征的知识智能行为 115
第五节 表征与其他心理现象的关系 118
第六节 表征的本质特征 128
第七节 结论与展望 130
第二章 表征隐喻:表征主义的根源 132
**节 逻辑隐喻:一种直觉能力 133
第二节 比例模型隐喻:一种空间因果同一性 137
第三节 表征关系的其他隐喻说明 141
第四节 表征隐喻的框架问题 143
第五节 表征主义和反表征主义的机制化 147
第三章 科学表征问题:争论与研究进路 155
**节 科学表征问题的由来 156
第二节 作为科学表征核心的模型哲学 158
第三节 科学理论建模的两个争论 181
第四节 科学表征研究的两种路径和方法 184
第五节 作为科学表征新路径的认知科学与艺术 193
第二篇 科学表征的实质说明
第四章 结构主义:表征即结构映射 205
**节 结构主义的数学起源 205
第二节 科学中的结构主义 207
第三节 科学中的共有结构 210
第四节 共有结构的科学表征 215
第五节 科学表征的部分结构主义 219
第六节 对结构主义的反驳与辩护 222
第五章 语义论:理论是模型集表征 229
**节 萨普斯的早期语义论 230
第二节 范 弗拉森的语义纲领 232
第三节 唐尼斯和伦敦学派对语义论的批判 237
第四节 拯救语义论的两个策略 241
第五节 莫里森对语义论的修正 245
第六章 结构经验主义:表征是使用模型描述世界的过程 250
**节 模型作为科学表征的认知工具 250
第二节 表征模型与四等级科学结构 259
第三节 模型在科学表征中的核心作用 262
第四节 修正的等级表征模型 265
第五节 基于惯用法的语言理论对标准模型的说明 270
第六节 抽象模型不是虚构体 272
第七章 语用论:表征是有效替代认知 278
**节 对表征的“力隐喻”与紧缩观的质疑 278
第二节 对替代推理有效性和有根性的质疑 280
第三节 对替代推理作为认知表征的分析性解释的质疑 283
第四节 对解释作为表征的一个实质性说明的质疑 287
第五节 对表征概念的重建 291
第六节 可靠认知表征概念的结构分析 294
第七节 认知表征的分析性解释概念 296
第八节 无结构表征的结构描述分析 298
第九节 意向态射与无意向态射的结构描述分析 300
第十节 完全可靠认知表征的意向同构说明的分析 302
第十一节 对科学表征相似观的发展 306
第八章 经验结构主义:表征是抽象结构与现象的同一 315
**节 表征的基本观点 315
第二节 表征的语境依赖性 317
第三节 成像、绘画和缩放比例作为选择性表征 321
第四节 测量作为表征方式 327
第五节 结构主义表征观的悖论 348
第六节 经验主义的结构主义 355
第七节 表征的多面性 365
第九章 自然主义:表征是基于生物功能的意向图式 371
**节 基本表征模型及其特征 371
第二节 目的语义学对基本模型的修正 376
第三节 表征的命题范式及其问题 381
第四节 表征与认知语义学的概念空间 383
第五节 表征的实在论框架:张量网理论 386
第六节 表征概念空间的隐喻特征 389
第三篇 科学表征的紧缩说明
第十章 格赖斯主义:存在*基本表征 400
**节 格赖斯主义的表征策略 401
第二节 表征概念的格赖斯主义解析 402
第三节 科学表征的格赖斯主义解析 406
第四节 格赖斯主义存在的问题 408
第五节 对格赖斯主义的反驳 413
第十一章 结构语义论:表征是基于物理设计的模型匹配 430
**节 对结构主义表征观的质疑 430
第二节 结构主义的模型观 433
第三节 发展的语义论 436
第四节 基于物理设计的表征模型 450
第五节 科学表征的几个哲学问题 453
第六节 科学表征的虚构问题 456
第七节 科学表征的DEKI 说明 474
第十二章 推理主义:表征是推理替代认知 479
**节 科学表征的共性问题 479
第二节 表征的相似和同构的自然化倾向 481
第三节 表征的方式与成分的澄清 484
第四节 反驳相似与同构的五个证据 486
第五节 强化相似与同构:增加条件意义不大 494
第六节 弱化相似与同构:一种新的尝试 496
第七节 科学表征理论的要素问题 499
第八节 表征替代推理的三个模式 501
第九节 推理概念成立的理由及其优点 506
第十节 科学表征的真值问题 510
第十一节 表征的真类比及其缺陷 514
第十三章 功能主义:表征是对现象的理念展现 518
**节 概念作为表征和规则 519
第二节 理论作为世界的假设表征 524
第三节 模型作为世界的虚构表征 525
第四节 思想实验作为世界的理想型表征 528
第五节 核物理学:一个典型的唯象模型表征 533
第十四章 理论建模:一种抽象表征 539
**节 无模型的抽象直接表征 540
第二节 模型的抽象间接表征 545
第三节 模型作为替代系统和延展认知 548
第四节 模型作为认知人造物 551
第五节 模型作为语用的共有特征 554
第六节 科学表征作为语用限制案例 558
第四篇 科学表征的语境建构
第十五章 语境实在论:科学表征的基本框架 570
**节 科学表征的主要问题 570
第二节 科学表征的语境实在论框架 575
第三节 语境作为表征关系的基底 579
第四节 表征的语境叠加模型 584
第五节 表征的语境分类学 593
第六节 语境叠加模型对“如果-那么”推理悖论的解决 597
第七节 结论 614
第十六章 科学认知:一种创造性表征 616
**节 科学创造的语境与表征 616
第二节 科学技术语境中创造性的差异 620
第三节 创新思路与新观点的表征 624
第四节 科学认知的社会表征 627
第五节 结论 639
第十七章 认知多样性:科学表征的特性 641
**节 作为直观相似的图像认知 642
第二节 作为概念指称的指代认知 644
第三节 作为假设替换的替代认知 645
第四节 作为理性建构的推理认知 647
第五节 作为结构映射的结构认知 648
第六节 作为假设推理的模型认知 649
第七节 作为比附类比的隐喻认知 651
第八节 作为意义显现的语境认知 652
第九节 结论 655
第十八章 语境同一性:科学表征关系的本质 656
**节 语境概念的必要性 656
第二节 科学表征的指涉性 657
第三节 基本表征策略及其问题 661
第四节 表征的语境性与语境同一性方法论 665
第五节 表征关系的语境同一性审视 673
参考文献 683
附录 735
附录1 本书各种科学表征理论和模型概念图谱 735
附录2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737
索引 742
后记 748
Contents
Introduction 1
0.1 Generalization of Research Trends 2
0.2 Main Domains of Problems 67
0.3 Basic Points of View 72
0.4 Further Problems and Research Significances 74
Part1 Sources and Approaches of Scientific Representation
Chapter1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ory 85
1.1 The Origin and Usages of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 86
1.2 Mediaeval Theory of Representation 108
1.3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Theory of Representation 112
1.4 Knowledge Intelligent Action of Representation 115
1.5 Relationship Between Representation and Other Mental Phenomenon 118
1.6 Essential Features of Representation 128
1.7 Conclusions and Forecasts 130
......
Chapter18 Context-identity: The Essence of the Relation of Scientific Representation 656
18.1 Necessity of the Concept of Context 656
18.2 Referentiality of Scientific Representation 657
18.3 The Basic Types of Representation and Its Problems 661
18.4 Contextuality of Representation and Methodology of Context-identity 665
18.5 Surveying the Relation of Representation Through Context-identity 673
References 683
Appendixes 735
Appendix1 Concept Patterns of the Different Theories and Models of Scientific Representation in This Book 735
Appendix2 Table for Contrasting Foreign Personal Names and Their Translations 737
Index 742
Epilogue 748



在线试读
导论
科学表征(scientific representation)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哲学中异常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每年都有大量的文献出版①,也有学术研讨会和学术沙龙集中于相关主题展开讨论,其中*有影响的是2002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召开的科学哲学协会(PSA)国际会议上关于“科学表征的语用学”的专题讨论,参与学者一致认为,“科学表征已经成为科学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②。2016年10月《斯坦福哲学百科词典》的“科学表征”词条开宗明义地称:“科学提供给我们形形色色的表征,诸如原子、基本粒子、聚合物、人口、基因树、经济、理性决策、飞机、地震、森林火灾、灌溉系统和世界气候。正是通过这些表征我们才了解了世界。”①鉴于该主题的重要性和涉及内容的广泛性,笔者将用较大的篇幅详细梳理和深入分析相关文献,概括待研究的主题和问题,旨在为接下来的研究打一个坚实的基础。
**节 研究动态综述
一、国外研究动态分析
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国外科学表征的研究状况可以概括为如下13个方面。
(一)关于科学表征的综合性研究
对于科学表征的探讨,*初始于19世纪末的科学家,特别是物理学家,他们关于理论与模型的讨论,为科学哲学家探讨表征的本质奠定了基础。而真正关于科学表征本质的精致而深入的**性和导入性的研究文献,则是20世纪80年代初,特别是近十几年在科学哲学中才出现的事情。这里笔者仅选择7篇/部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评述。
哈金在《表征与干预:自然科学哲学主题导论》②中围绕科学实在论探讨了自然科学哲学的两个重要问题—表征与干预(介入)。“表征”处理关于科学客观性的不同哲学说明,包括库恩、费耶阿本德、拉卡托斯、普特南、范·弗拉森等著名科学哲学家的观点,内容涉及什么是科学实在论、建构与成因、实证主义、实用主义、不可通约性、指称、内在实在论和替代真理等。“干预”描述了科学家对实验科学的持续处理可达许多年,使用其结果可以给出关于实在论之争的一个新方向,内容涉及实验、观察、推断、计算、模型、近似、创造想象、测量等。哈金详细说明了实验如何有生命力而独立于理论。他辩护称,仅仅根据理论术语我们是不能解决科学实在论的哲学问题的,我们需要一个健全的实验哲学,它才能为实在论的立场提供令人信服的理由。他通过大量的科学案例,特别是高能物理学和细胞生物学的案例,论证了科学中表征与干预的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虽然哈金没有提及“科学表征”概念,但内容是关于科学中的表征是如何借助实验科学完成的,而且表明若没有实验介入,表征就是猜测的和不可靠的,科学实在论也可能是空洞的。这是科学哲学中系统探讨表征问题的开始。
休斯的《模型与表征》①可以被看作是这一主题的首篇论文,它激发了后来学者对科学表征的研究热情。它不仅将科学表征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更重要的是,它为后来的“紧缩观”提供了一个基本构架,也为反驳表征概念的“实质观”提供了基本轮廓,开启了科学表征研究的两条路径,其地位和贡献类似于笛卡儿关于光本质的波动说和粒子说的开创性论述。
波内奥罗的《论科学表征:从康德到一种新科学哲学》②是一部关于科学表征的历史导论性著作。他主张语义学和认识论源于康德哲学,并探讨了理论与模型的本质、思想实验、虚构和可能世界语义学。其核心观点认为科学概念、科学规律和科学模型都是表征,客体在认知上是作为表征的一个综合对象。这种对科学表征的哲学历史的探究是非常有意义的,但过于简单。比如,将客体、概念与属性的关系分为经验层次、意向层次和表征层次来阐明,以至于忽视了许多细节;又如,科学表征的结构是什么,概念、理论和模型如何表征真实世界,关于这些波内奥罗并没有给出解答。
范·弗拉森的《科学表征:视角的悖论》③是这个主题的一部非常有分量的著作。作为一名著名的反实在论者,他的工作从早期的科学理论结构的探讨到科学实践模型的语用问题的研究,对科学表征做了系统而深刻的分析,成为科学表征语义论的代表人物。他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阐明经验主义所接受的现代科学的结构主义方法,并为之辩护。范·弗拉森的经验主义观点与他先前主张的结构经验主义观点在某些方面有些不同,后者坚持认为科学的目的是经验的适当性。他的结构主义说明的核心观点是“科学表征是如何工作的”。他认为结构主义的许多版本是失败的,因为它们忽视了一般表征的某些核心方面,并因此发展了科学表征如何工作的一个错误观。对范·弗拉森来说,测量本身是表征的事实,对于某些科学理论如何被给予一个特殊角色而形成我们的信念和行动是至关重要的。在澄清一个经验主义的结构主义可能是什么之后,范·弗拉森提出一个结论性的辩护来反对一个更雄心勃勃的要求,即对于科学理论的某一类完全性要求。通过对相关科学的历史和哲学的仔细考察,他的科学表征研究工作对于科学哲学中的表征、测量和结构主义的主题是一个重要贡献。认真阅读范·弗拉森的这本著作,我们会发现,他的经验主义的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基石是图像论,即认为表征是一种类似于图画的东西。不过,这种观点遭到了一些科学哲学家的反驳和批判。
苏雷兹的《科学表征》①一文主要区分了科学表征的分析的和实践的探究、紧缩的和实质的概念,认为科学表征目前是分析哲学和科学史及科学哲学中急速发展的一个论题。分析的探究试图弄清理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而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家的目标是发展出科学中的一个建模实践说明。这篇论文使用传统方法和基于实践说明的方法,评论了目前关于科学表征的研究工作,认为这两种方法是科学家在建模科学中有效使用而获得表征的方法。这是一篇综合梳理科学表征的论文,对于其他文献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威斯伯格的《计算机模拟时代的科学》②是一部关于科学表征中的模拟、理想化和虚构说明的简明可读性著作。他提出了这个领域的许多重要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关于表征中使用理想化和虚构问题的工具主义说明。我们知道,计算机模拟在气象学和核物理学方面开创性地作为一种科学工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事情,但它在众多科学领域逐渐得到广泛运用,包括宇宙物理学、高能物理学、气候科学、工程学、生态学和经济学。数字计算机模拟有助于科学家研究异常复杂的现象,但对于这种新科学实践的限制和可能性我们了解多少?比较模拟与传统实验会怎样?模拟可靠吗?威斯伯格试图回答这些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哲学分析,威斯伯格揭示了模拟作为科学证据性质对这些问题的影响,它在科学中的价值,科学中虚构的作用和价值,模拟与实验、理论与数据、不同描述层次的理论之间的关系。它是一种从科学哲学观点研究计算机模拟的著作,为我们理解模拟的认识论、本体论和规范含义奠定了基础,对于模拟建模工作有很大帮助。
平克的《数学与科学表征》①全面基于科学实践中的案例研究,探讨了数学哲学和科学哲学中的当代争论,阐明了应用数学的哲学重要性。数学无疑在当代科学中起到了核心作用,但哲学家力图理解这个作用是什么,它对于数学和科学的重要性是什么。平克以一种新方式处理这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即通过问数学如何对我们*成功的科学表征有贡献来回答这个问题。在**部分,他提出我们如何决定科学表征的内容这个棘手的问题。在他看来,数学的每个贡献都能够从认知上去理解,这样,数学的*终贡献都能够与科学知识联系起来。在第二部分,他立足于数学柏拉图主义评价了数学在科学中起作用的不同路径,包括对科学发现和科学解释的潜在作用。平克运用**部分的结论,坚持认为其辩护能够支持一种弱形式的实在论,即关于数学陈述的真值的观点,主张纯粹数学及其解释具有认识论意义。
其实早在2009年,平克就认为许多哲学家承认数学对我们大多数成功的科学表征的抽象性是必不可少的②。然而,仍然不清楚的是,这种抽象性是如何得出的,或者说如何在抽象性与成功之间建立起联系。他通过区分两类抽象性来说明数学如何能够提高我们表征的抽象性。①存在一个抽象表征,它回避了因果内容;②存在着具有一个共同数学内核的表征家族,这个内核有着不同的解释。平克通过强调确证(confirmation)将两类抽象性与成功连接起来,并指出数学对这些抽象科学表征的确证有贡献,即数学证明的力量。这种贡献是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进行的。“直接”是说,当数学促进一个精确表征的确证时,贡献就是直接的;当数学有助于证明一个不精确表征的过程时,贡献就是间接的。当然,平克也承认,尽管他的理论试图解释为什么数学在许多成功的科学理论中是普遍的,但是数学的抽象表征说明仍然是一个相当令人生畏的难题。
(二)关于科学表征的专题性研究
除综合性的个人专门研究外,近年来,通过合作和编辑方式,对学术会议和学术沙龙上集中于科学表征的某一主题做探讨的成果文献也有许多,这里选择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文集和编著进行评述。
林奇和伍尔加编辑的《科学实践中的表征》①是从科学社会学进入科学表征主题的一部文集②,它提供了研究科学表征的一种新路径。它对表征实践的社会学分析涉及许多学科,包括物理学、生命科学、社会生物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提供了科学家表达他们观点的方法。这本文集将不同主题统一起来,认为科学家以语境组织和语境敏感的方式组成和使用特殊表征,而且这些表征—特别是视觉显示,如曲线图、图解、相片和图画—的意义依赖于它们居于其中的复杂的活动。这就是情境表征,主题包括:实践本质的社会学目标;关于表征与实在论-建构论的争论、研究者相互作用中的证据、时间与文献的固定;生命科学中客体的视觉记录的选择与数学化处理;文本中图表说明的使用;认知科学中的表征实践;科学文本中的图解及科学表征的符号学分析。
莫根和莫里森编辑的《模型作为中介物:对自然和社会科学的透视》③,


上一个工业技术

下一个冶金工业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