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小型无人飞行器探测反制技术及应用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低空小型无人飞行器探测反制技术及应用截图

#电子书简介

丛书主编、统稿定稿总负责人吉峰,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学术带头人,中国海军引俄导弹保障专家组成员。长期从事地面战术武器雷达导引头精确制导和空间微波雷达有效载荷的研发和应用工作。上海市领军人才。

本书主编、统稿定稿负责人陆文斌,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长期从事低慢小目标探测、监视和反制技术以及雷达接收技术研究,牵头完成我国多家重要场所和设施的低慢小目标探测、监视和反制系统项目。获相关部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和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技术创新一等奖。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20余个。


第1章 绪论 001

1.1 无人机技术发展现状 001

1.2 反无人机技术简介 002

1.2.1 反无人机技术背景 002

1.2.2 目标定义和空域分析 002

1.3 低空小型无人飞行器探测反制系统 004

1.3.1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004

1.3.2 布站选址原则与具体部署 005

1.3.3 设备连接关系 007

1.3.4 技术难点及解决措施 008

第2章 低空小型无人飞行器目标探测技术 011

2.1 雷达探测技术 011

2.1.1 雷达探测基本原理及主要组成 012

2.1.2 雷达探测关键技术 012

2.1.3 主要技术参数论证 016

2.1.4 方案设计实例 028

2.1.5 国内外典型反无人机雷达简介 042

2.1.6 发展趋势 046

2.2 无线电侦测技术 047

2.2.1 无线电侦测基本原理及主要组成 047

2.2.2 无线电侦测关键技术 049

2.2.3 主要技术参数论证 066

2.2.4 方案设计实例 069

2.2.5 国内外无线电侦测主流设备简介 073

2.2.6 发展趋势 082

第3章 低空小型无人飞行器目标监视识别技术 084

3.1 低慢小目标光电探测基本原理 084

3.2 监视识别关键技术 086

3.2.1 目标跟踪技术 086

3.2.2 目标成像技术 090

3.2.3 高精度伺服控制技术 090

3.2.4 目标识别技术 090

3.3 主要技术参数论证 090

3.3.1 摄像机探测能力论证 090

3.3.2 4A自动控制 090

3.3.3 电子透雾 091

3.3.4 强光抑制 092

3.3.5 三维定位 093

3.3.6 高精度云台指标论证 093

3.3.7 目标追踪指标论证 094

3.3.8 图像跟踪器 095

3.3.9 技术难点及解决措施 098

3.4 方案设计实例 101

3.4.1 设备选型 101

3.4.2 可见光电视摄像头 102

3.4.3 红外热像仪 103

3.4.4 光电搜索跟踪伺服转台 103

3.4.5 监视识别系统显示与控制界面 106

3.4.6 软件使用策略 107

3.4.7 机械接口 107

3.4.8 电气接口 108

3.5 几种常见低慢小目标光电探测设备介绍 108

3.5.1 “低空卫士”激光拦截系统 108

3.5.2 “蜘蛛网”反无人机系统 108

3.5.3 黑睿公司 UAVX无人机探测系统 109

3.5.4 土耳其iHTAR反无人机集成空中防御系统 110

3.6 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111

3.6.1 多传感融合 111

3.6.2 人工智能辅助目标识别与跟踪 111

第4章 低空小型无人飞行器目标反制技术 113

4.1 电磁干扰技术 113

4.1.1 反无人机电磁干扰技术基本原理 113

4.1.2 电磁干扰关键技术 115

4.1.3 主要技术参数论证 132

4.1.4 方案设计实例 133

4.1.5 国内外典型电磁干扰设备 146

4.1.6 发展趋势 148

4.2 无线通信协议破解技术 148

4.2.1 无线通信协议破解技术基本原理 148

4.2.2 方案设计实例 150

4.3 无人机卫星导航诱导技术 155

4.3.1 无人机卫星导航诱导技术基本原理 156

4.3.2 方案设计实例 157

4.4 激光毁伤技术 160

4.4.1 激光毁伤技术基本原理 160

4.4.2 方案设计实例 161

4.5 便携式干扰技术 164

4.5.1 便携式干扰技术基本原理 164

4.5.2 方案设计实例 165

4.6 其他反制技术 167

第5章 低空小型无人飞行器目标探测反制系统指挥控制技术 169

5.1 指挥控制系统概述 169

5.1.1 指挥控制系统功能介绍 169

5.1.2 建设原则 170

5.2 系统功能需求及分析 171

5.2.1 系统功能需求 171

5.2.2 系统需求分析 173

5.2.3 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179

5.3 系统方案设计实例 181

5.3.1 系统架构图 181

5.3.2 软件架构设计 182

5.3.3 指挥控制中心设计 185

5.3.4 工作站任务规划 186

5.3.5 声光报警设计 189

5.3.6 授时服务器 190

5.3.7 倾斜摄影模型 190

5.3.8 3DGIS引擎 192

5.3.9 高时效性消息引擎 197

5.3.10 安全机制设计 198

5.3.11 技术路线 200

5.3.12 实保系统与云数据对接 200

5.4 软件功能介绍 201

5.4.1 空情态势软件 201

5.4.2 辅助安保软件 206

5.4.3 后台软件 207

5.5 指挥控制系统发展趋势 209

第6章 低空小型无人飞行器目标防御系统典型应用场景 211

6.1 防御系统布置及方案 211

6.1.1 系统布置 211

6.1.2 探测和反制方案 211

6.2 几种典型应用场景分析 215

6.2.1 沿海应用场景 215

6.2.2 非沿海固定区域 215

6.2.3 重要周界 218

6.2.4 其他地物场景 218

参考文献 219


航天作为当今世界Z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技术领域之一,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大国地位的重要体现。“航天电子技术与应用前沿”丛书基于“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全面、系统反映了航天电子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

本书系统介绍了以民用消费级无人J为代表的低空小型无人飞行器探测和反制技术的背景、系统功能及其应用。全书主要基于探测技术和反制技术对反无人J系统进行分析,详细论述了低空小型无人飞行器探测和反制系统硬件组成;其中探测技术主要包括雷达探测、无线电侦测和监视识别(光电摄像),反制技术包括电磁干扰、无人J通信协议破解等。针对组成系统的设备,分别从技术工作原理、典型方案设计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还对系统的指挥控制软件功能、典型方案设计进行了介绍。最后介绍了系统不同典型应用场景。



1.“航天电子技术与应用前沿”丛书基于“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全面、系统反映了航天电子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相关技术国际国内领先。

2.丛书内容涵盖星载嵌入式计算机、低空小型无人飞行器探测反制、地面信息化装备、低空探测与监视等方面,重点介绍涉及应用卫星、载人航天、小型无人飞行器防御系统等方向航天电子技术及其应用前沿。

3.丛书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水平,是航天电子技术发展先进水平的成果转化落地,其研究反映了空天科技前沿领域研究成果,其出版具有重大价值和重要社会影响力。

4.丛书反映了我国航天电子技术与应用领域最新发展,相关科研成果原创,丛书出版契合国家“科技强国”“航天强国”战略,符合近年来我国对于工业技术学科领域精品出版、文化强国、文化自信的指导方针要求。

5.丛书四分册《地面装备信息化技术及发展》《星载嵌入式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低空小型无人飞行器探测反制技术及应用》《低空探测与监视管理技术》同期面世。


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218743/1/27863/128317/646b0ffcFcbae4009/df725ffc05366f9a.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62580/28/24453/158824/646b0ffdF0c8bd981/b7e367bc2c65d59e.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83018/36/20440/126424/646b0ffdFe6e05b97/d90a6a440965084b.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139111/22/35559/132029/646b0ffeF58b0f7da/02ec8d8b34be36a2.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80790/21/23307/152990/646b0ffeF4fe0b91f/0d73489f12d7c113.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103583/16/39444/45619/646b0ffeF62f32786/6eafb1cb00c27450.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6572/13/16049/66800/646b0ffeF8a265c10/ca9ce6f41142f0a5.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115193/21/34525/67908/646b0fffF564bee82/5186b3c1e712ccd2.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167357/6/31511/172890/646b0fffF38857a1b/c4a0ae9ca15bd3b5.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137980/21/35820/31063/646b0fffFf396b2f3/b9f2c037e3a9d297.jpg

随着国家通航政策的落实,面向民用的低空空域逐步开放,无人机技术逐渐发展为无人机研制、生产、销售、应用、培训多环节的战略性产业。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在无人机技术、产品、应用和市场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发展成绩喜人。

反无人机技术伴随着无人机技术发展而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无人机危害低空公安安全的事例屡见不鲜。无人机不仅会对重要安全场所如机场、核电站造成低空安全威胁,还会对大型活动现场、展会或其他群众群体集会造成威胁。我们结合近10年来低空防御技术的研究成果,并参考国内外学者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献撰写此书,希望为从事低空小型飞行器入侵防御系统研究人员提供一本系统、全面的参考书,并推动我国低空小型飞行器入侵防御技术的发展。

低空小型无人飞行器探测反制系统主要包括探测、监视识别和反制三大部分,探测部分主要包括微波雷达探测技术、无线电侦测技术;监视识别部分即指光电探测技术,包括可见光和红外热成像技术;反制部分主要包括电磁干扰技术、无线通信协议破解技术、卫星导航诱导设备技术等。各章内容如下:

第1章简要介绍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和威胁、反无人机技术的背景、反无人机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情况。本章还介绍了低空小型无人飞行器目标探测和反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第2章介绍低空小型无人飞行器目标探测技术,主要从有源探测(雷达)和无源探测(无线电信号侦测)两方面人手,介绍探测技术的系统、组成和功能。

第3章介绍低空小型无人飞行器目标监视和识别技术,主要阐述各种视觉监视与识别的光电跟踪系统,包括可见光摄像头、红外摄像头成像跟踪技术。

第4章介绍和分析低空小型无人飞行器目标反制技术,主要包括电磁干扰技术,以及无线通信协议破解技术、卫星导航诱导技术、激光毁伤技术、高功率微波毁伤技术和网捕技术等。

第5章介绍和分析指挥控制系统及数据融合技术,从无人机探测和反制的软件角度入手,分析反无人机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流程。

第6章对几种反无人机系统典型应用场景进行分析,主要对选址布站的要点做了介绍。

本书重点是介绍探测反制技术和指挥控制系统,尤其是雷达探测技术和指挥控制软件的多源数据融合技术。为了面向不同的叙述场合,如无特殊说明,书中所提低空小型无人飞行器、低慢小目标均指消费级无人机。

本书由陆文斌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陆文斌、吕振彬、李曙光、侍述海编写第1 章,侍述海、黄家鹏、吕振彬、陆文斌编写第2章,奚玉鼎、李曙光编写第3章,周雷、黄家鹏、李曙光编写第4章,凌云编写第5章,李曙光、侍述海编写第6章。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欧阳尚荣、陈大吾、姚崇斌和叶曦等专家给出了大量修改意见,在此表示感谢。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著作和学术文献以及互联网资料,并已尽可能列于参考文献中,在此谨向这些文献的作者表示感谢。

本书相关研究尚在不断推进、开展中,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作 者


上一个工业技术

下一个航空、航天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