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汤对话/汤双/文化/9787108054753/书籍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三汤对话/汤双/文化/9787108054753/书籍

文化 文化随笔

  • ISBN:9787108054753
  • 包装:平装-胶订
  • 印次:1
  • 品相:10成新
  • 字数:0
  • 开本:32开
  • 版次:1
  • 页数:257
  • 主题词:科学知识--普及读物
  •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2016-11-01
  • 读者对象:暂无
  • 作者: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三汤对话/汤双/文化/9787108054753/书籍截图

#电子书简介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三汤对话
作者:汤双
定价:33.0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108054753
印次:
版次:
装帧: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作者在美国工作生活,深感科学普及之于一个、一个国家的重要。因此,作者多年来致力于科普文章的中文写作,就是希望“不但让没有理、工科背景的读者对所涉及的科学问题能有些感性的认识,而且尽可能地讲一讲每个问题的来龙去脉——多多少少了解一点其所以然,是其*动向”。在书中,既化论、熵与黑洞、反物质、粒子等耳熟能详却也一知半解的科学理论,也有希尔伯特、爱因、图灵、伽莫夫等颇具个性和意趣的科学家形象。尤为难得的是,作者与父亲汤一介、儿子Brady组成的“三汤对话”,在《读书》多期连载,引入物理、生物学的视角讨论哲学问题,不但让读者领略跨学科视角下的思想魅力,更是对汤一介先生的某种怀念。

目录

  1. 三汤对话(读书)


  2. 闲话希尔伯特问题(读书)

  3. 信息、熵与黑洞(读书)

  4. 反物质之谜(读书)

  5. 佩雷尔曼与庞加莱猜想(读书)

  6. 暗物质与薇拉?鲁宾(读书)

  7. 沙堆模型的启示(读书)

  8. 发生在德国的反爱因运动(读书)

  9. 马约拉纳:物理学界的一只独狼(读书)

  10. 红气球挑战(读书)

  11. 样式雷的屋顶与悬链线(万象)

  12. 图灵测试引发的联想(万象)

  13. 宇宙常数与暗能量(万象)

  14. 找寻粒子(万象)

  15. 古往今来话扭结(万象)

  16. 奇才伽莫夫(万象)

  17. 杨-米尔斯理论六十年(社会科学报)

  18. 改变人类认识的一座里程碑——纪念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场发现五十年(中国科技财富)

  19. 中微子趣史(博览群书)

  20. 哥白尼原则之争(博览群书)

  21. 准晶体:从纸上谈兵到诺贝尔化学奖(博览群书)

    1. 量子计算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博览群书)





编辑推荐

《读书》人送给读书人的礼物
上世纪80年代,一套与《读书》杂志有关的白色小书,映入读书人的眼帘。其封面往往是几道简单的工笔,或是似明似暗的作者手迹,却精致可人,书卷气十足,从此在图书市场和读书人心目中占据一席之地。它就是三联书店的“读书文丛”,日后被誉为“读书人写的书,写给读书人看的书,读书人做的书”。
在这个评价中,可谓作者、读者、编者,“三位一体”。看看这些名字:黄裳、董桥、吕叔湘、丁聪、董鼎山、柯灵、王佐良、王蒙、陈乐民、张隆溪、赵一凡……策划与设计:叶雨(范用)。如此强大的编著阵容,难怪这套书会一直记挂在读者的心里。在三联书店的选题结构中,既不同于传播西方学术理论、文化生活的“现代西方学术文库”和“文化生活译丛”,也不同于启迪新知、趣味阅读的“新知文库”,“读书文丛”立足本土,在与《读书》杂志充分互动的前提下,强调学养与才情兼备,努力打造原创著述中的文化精品。单独一本书,可能未必引起人们的注意;但这些书放在一起,就像的“读书服务日”一样,圆桌雅集、众声喧哗,更由于了具体专业的界限,而体现其人文精神与现实关怀,即使深刻,也不失感性与生动。
当然,这样一套过于追求内容品质的丛书,在日后市场化的浪潮中难免有所沉寂。但在图书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装也日见繁复的今天,显得格外令人怀念。十年前,三联书店另有一套大开本的“读书书系”,做出了延续的尝试;今天,“读书文丛”再度正式起航。在年内推出新版五种,分别是:江弱水《湖上吹水录》、汤双《三汤对话》、李庆西《老读三国》、王一方《该死,拉锁卡住了》、卢冶《倒视镜》。
江弱水是《读书》的老作者,文笔细腻,见识通达,他谈中外文学,一直有一批“粉丝”在追看;汤双是汤一介先生的公子,他们祖孙三代曾在《读书》开展关于“科学与人文”的对话,再加上汤双其他科普文章,既是科学人文的小品,也是对汤一介先生的某种纪念;李庆西重读《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在历史与文学、政治与权谋中串连叙事,构的文本解释;王一方从事医学哲学研究,探讨医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人文关怀何在,关注社会的生死观、疾苦观、健康观、观,希望在普遍焦躁焦虑的氛围中引入一些哲学的智慧与思想启迪;卢冶年来活跃文坛的才女,文笔清新,对日本文学、电影、文化生活有细腻的体察与理解,在《读书》这两年异军突起后,备受关注。
我们相信,这样一套新版的“读书文丛”,会是新的传承与接续,会成为读书人喜爱的书籍。同时,我们还即将推出“读书文丛”七种,对过往丛行精心的遴选,以“纪念版”的形式问世,也是对老版丛书和前辈编辑的致敬。
?


媒体评论

哥德尔是数学界的天才,也是众所周知的大怪物。他生性怕羞,据说他第一次讲课时整整一节课全都是面对黑板,没朝学生看一眼。……而他的一大乐趣就是与他的一个朋友共同策划如何误导医生,以使其无法判断他到底有什么病。

——《闲话希尔伯特问题》
?
什么是拓扑学?简单地说,拓扑学就是研究有形的物体在连续变换下,怎样还能保持性质不变的学问。比如,把面团揉成一个圆球(其表面叫做球面),或压扁成一个烧饼,或拉成一根面条,它们的几何形状是不一样的,可它们的拓扑性质却相同(拓扑等价)。但如果在烧饼上挖个洞,变成一个甜甜圈(其表面叫做环面),则拓扑性质就变了。

——《佩雷尔曼与庞加莱猜想》
?
一篇附录就具有如此水准,马约拉纳的抽屉里不知还有多少“宝贝”?只可惜我们无缘见到。马约拉纳有一句名言“物理已入歧途,我们都已入歧途”。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理解为单纯讲物理学,也就是说马约拉纳觉得整个物理学的研究方向错了,而他可能已看到了通往真理的道路。

——《马约拉纳:物理学界的一只独狼》





上一个文化

下一个文化随笔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