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哲学科学规划项目:语用预设的认知语用研究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国家哲学科学规划项目:语用预设的认知语用研究截图 国家哲学科学规划项目:语用预设的认知语用研究截图

#电子书简介

4.从语用学的角度研冤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归纳了已有研究结果:有人从真值条件出发,将预设限定在语句或命题范围之内(Rosenberg&Travis,1971);有人注意到预设与语境的关系,强调预设的合适性问题(Stalnaker,1974);也有人把它看作使话语具有意义所必须满足的条件(Fillmore,1971)。预设表达的是逻辑一语义的、具有真值功能的关系(如弗雷格、斯特劳森的观点);预设是句子、命题、言语表达或者说话人/听话人心理态度之间的关系;预设既是语义的,具有真值功能,又是语用的,是语句与表达者的心理态度之间的关系;预设是使用语言表达所必需的、取决于语境的、与言语相关的语用条件,是依赖于语言行为和语言规约的。语义学家把它作为一种语义关系来研究,语用学的兴起又给预设的研究增添了新的视角。各家学者的介入,促进了预设的研究和发展。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的区别之处在于:语义预设是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而语用预设是话语同一个命题之间的关系。在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中,总是存在着预设。预设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或者说是话语的背景知识。预设不是句子本身的预设,而是说话人的预设。预设触发语是表象的、潜在的预设的语言表达,是说话人表达预设的语言手段。在具体的交际语境中,语境也可以触发预设,说话人的文化背景、身份地位、信念态度、知识水平会促使说话人选用最合适、最相关的语言结构和语调,以传递最为相关的信息。5.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研究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研究预设的代表性人物当属苗兴伟,他的《语用预设的语篇功能》认为:作为一种假设,语用预设不一定具有真实性,也不一定是交际双方所共知的,但它必须是发话者的一种信念,并且至少是交际双方没有异议的或者能为双方所接受的。从范围上讲,语用预设是语篇通过语言手段体现出的背景信息,而不是语言交际中的所有背景知识。他认为语用预设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语用预设是由词汇语法手段诱发的隐含命题,它传递发话者对受话者知识状态的假设;2)语用预设可以决定一个句子或语段在某一特定语篇语境中的适宜性;3)从信息结构的角度看,语用预设是为语篇信息流的畅通服务的;4)作为交际过程中的背景信息,语用预设为交际双方所共有。该文为预设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语篇的角度对语用预设在语言交际中的功能作了初步的探讨。在语篇层面上,语用预设在语篇的组织和语篇的连贯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他认为,从语篇角度对语用预设的研究不但可以揭示语用预设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而且可以阐释语篇信息流的运作机制及语篇组织的特征和语篇的连贯性。王守元、苗兴伟《预设与文学语篇的建构》一文认为:预设是以隐含的方式内嵌于句子或语段之中的无须断言的信息或命题。作为一种语用现象,预设在文学语篇的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者在建构文学语篇时,常运用预设来确立虚拟的语篇世界,使读者通过预设对语篇的虚拟世界做出理解。预设还可以对文学语篇的信息组织做出合理的调节和安排,使文学语篇在语言表达上具有经济的文体特点。另外,作者也可以运用预设冲突产生幽默或荒诞的文体效果。6.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前面已经提到,蓝纯在《现代汉语预设引发项初探》(蓝纯,1999)一文中列举分析了9类在现代汉语中比较活跃的预设引发项。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在英语中均能找到对应的结构。一般说来,一个词或结构如果在汉语里能充当预设引发项,那么与它意义最接近的英语词或结构在多数情况下也能引发相同的预设。事实上,不仅汉语和英语存在这种吻合,很多其他语言之间也存在这种吻合。由此我们是否可以推论:在预设和引发项之间应该存在一种密切的、自然的联系?她还在专著《语用学与红楼梦赏析》一书中对《红楼梦》中的预设现象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第一章 国内外预设研究述评一、预设研究的哲学渊源二、预设的种类、特征与功能三、国内外预设研究综述第二章 预设研究0的多维思考一、预设三论:表达论、接受论、互动论二、语用预设的接受心理与认知期待三、作为认知工具的语用预设第三章 词汇预设意义的认知研究一、“秀”、“秀”的预设构式及其认知阐释二、“孩奴”的语用预设意义及其认知理据第四章 句法结构预设意义的认知研究一、宾语隐形的预设机制与意义识解二、英汉拈连的预设意义及其构式研究三、指类句的语用预设机制与认知识解四、移就辞格预设意义的构式研究第五章 语用语篇学视角下的语用预设研究一、语用预设的元语用探析二、关联与预设三、语用预设的语篇评价功能第六章 认知视角下的语用预设研究一、认知参照点与语用预设二、语用预设的复合空间理据三、语用预设主观性的认知识解四、语用预设的构式研究结论和展望参考文献
国家哲学科学规划项目:语用预设的认知语用研究》书稿作为在江该项目的结项成果,开创了一个预设研究的新领域:预设的认知语用研究。预设研究始于德国哲学家弗雷格。此后有关预设究竟是语义问题还是语用问题以及预设究竟有哪些种类等,学者们一直争论不断。作者指出,在具体的语境中,语用预设是动态的、变化的,甚至是不确定的。语境因素千变万化、错综复杂,实现预设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只要我们抓住了认知参照点,语用预设的理解也就简单了。语用预设具有独特的语用和认知功能,它是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语用预设的运作机制就是认知参照点的寻求,它依赖于语境中的各种动态因素。

上一个哲学

下一个哲学理论与流派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