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截图

谈谈方法·指导心灵的规则(精装珍藏,笛卡尔名作全新译本,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截图 谈谈方法·指导心灵的规则(精装珍藏,笛卡尔名作全新译本,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截图 谈谈方法·指导心灵的规则(精装珍藏,笛卡尔名作全新译本,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截图

#电子书简介

勒内·笛卡尔 (René Descartes,1596—1650),法国zhu名哲学家、数学家与物理学家。出生于法国中部的贵族家庭,并在拉弗莱什的耶稣会学校与普瓦捷大学接受教育,随后参军并游历欧洲,晚年逝世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笛卡尔为理性主义哲学的旗帜性人物,以及欧洲早期现代哲学的奠基性人物之一。他以方法性的怀疑、对清楚分明观念的追求,以及“我思故我是(Cogito ergo sum)”等思想闻名于世。其代表作为《谈谈方法》《指导心灵的规则》《di一哲学沉思》《哲学原理》《灵魂的激情》等。

谈正确运用理性并在各门学科中探寻真理的方法

如果这篇杂谈看起来太长,不好一口气读完的话,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六个部分。第一,我们将看到的是对各门学科的不同考量。第二,是作者所探究过的那种方法的几条主要规则。第三,是他从这种方法中延伸出来的几点道德规范。第四,是他证明上帝存在与人类灵魂存在的那些理由,也就是他的形而上学的基础。第五,是他所探究过的那类物理学问题,特别是对心脏运动以及其他一些医学难题的解释,还有我们的灵魂与动物灵魂之间的差异。第六,则是作者相信为了在对自然的探究中更进一步而所亟需的那些东西,以及那些促使他写下这篇杂谈的理由。

第一部分

良知是世间最为人所共享的东西。因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充分地具有良知,以至于那些对其他一切事物都极难满足的人,也并不会惯于追求比自己所拥有的更多的良知。不太可能所有人都在这一点上犯错。这倒也证明了那种做出正确判断并且分辨真假的能力,也被我们专门称为良知或理性,本来即是人人平等的。我们的意见分歧,并非出于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为理性,而仅仅是由于我们通过不同的途径运用思想,并且也不是在思考相同的事情。因为单有良好的心智是不够的,良好地去运用它才是要点。最伟大的灵魂们能够犯下至深的恶,却也能够成就至高的善。步伐迟缓的人只要一直循着正道,相比那些偏离正道飞奔的人而言,便能够长足地进步。

于我而言,我从未认为自己的心智有任何方面胜过常人。甚至,我还经常希望拥有别人一样敏捷的思想,一样清楚分明的想象,一样广博或鲜活的记忆。除了这些以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品质能让我的心智臻于完善。因为,既然理性或者说良知是唯一使我们成为人并异于兽的东西,那么我愿相信它在每个人那里都是完整的,而且在这一点上我愿遵循哲学家们共通的意见,他们说同种的诸个体之间只在偶性上有多有少,而在本质形式上则没有这样的差别。

不过我也不怕说起,我自认为从年少时起就在某些方面碰了不少好运,把我领向了一些思考和准则,由此我得出了一种方法。凭借这种方法,我觉得我有办法逐步增加我的知识,并且把它一点点提高到我的心智之平庸与生命之短暂所能允许达到的最高水平。既然我已经用这种方法收获了许多成果,尽管我对自己的评判总是偏于自疑,而非自信,尽管用哲学家的眼光来看世间众人那五花八门的活动与事业,其中几乎没有一件在我看来不是徒劳与无用的,我仍然难免对自认为在寻求真理这件事上已经取得的进展而感到相当满意,也不禁对未来产生如此期许,如果在人间的诸多事务中有那么一些是着实有益且重要的,我敢相信那就是我所选择的这个。

尽管如此,也有可能是我弄错了,或许只是一丁点儿铜和玻璃却被我当成了金子和钻石。我知道我们在涉及自己的事情上是多么容易犯错,以及当偏向我们的时候,朋友们对我们的评判又是多么值得怀疑。不过,在这篇杂谈中,我还是乐于让人看到哪些道路是我所走过的,并且把我的生活铺开来向大家展示,使得每个人都能够进行评判,以便从众人的议论中得知人们对此的看法。这算是在那些我惯用的考察方式之外添上的一种新办法。

因而,我的计划并不是在此教授那种每个人都应当遵循以便正确运用理性的方法,而仅仅是让大家看到我如何运用我自己的理性。那些向别人提供建议的人理应比那些接受建议的人更为称职;并且只要稍微犯错,他们就应该受到责备。不过,您最好把这篇文章只看作是一篇记叙,或者您愿意的话也可以说它是一篇寓言故事,里面除了有些可以供人模仿的事例以外,还有许多是人们有理由不去照做的。我希望这篇文章会对某些人有益而对任何人都无害,同时也但愿所有人不管怎样都对我的坦率感到满意。

我从小受到的是人文教育的培养,而且因为有人使我相信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获得清楚且可靠的对人生有益的知识,所以我就有了去学习它们的强烈欲望。可是,当我全部修完那些课程,随后便会按照惯例取得博士资格的时候,我的看法却完全发生了变化。因为,我发觉自己被太多的疑惑与错误所纠缠,而且除了发现自己愈发无知以外,我也并没有通过努力学习得到任何别的益处。然而,我上的却是欧洲最著名的学校之一,如果说世上有博学之人的话,那我认为应该在那儿就有。正是在那里,我学到了其他人也都会学到的东西;除此之外,因为不满足于人们向我们传授的科学,我甚至曾经翻遍了手边所有的书,其中探讨着些最稀奇、最罕见的学问。与此同时,我也知道了别人对我的评判;虽然我的同学里面已经有几个人被指定来接我们老师的班,但是我没发现有人认为我比不上我的同学们。最后,我们这个时代对我来说依然是那么繁荣昌盛,人才辈出,不逊于以往任何时代。这就让我能够自由地去凭借自己来评判其他所有人,并且去认为世上没有任何一门学说像以前别人让我相信的那样确凿无疑。

尽管如此,我并未轻视学校里所受的种种训练。我知道我们所学的语言是理解古书的必要条件;寓言中的善意使我们精神振奋;历史上的壮举使我们心灵升华,而且审慎地研读它们还能够帮人明辨是非;对佳作的阅读则若同先贤交谈,而这种谈话又十分考究,以至我们每每在其中发现他们思想的精华;雄辩有着无与伦比的力量与优美;诗歌有着令人陶醉的细腻与雅致;数学有着极其精妙的发明,而且它们还能带来诸多便利,既可增进技艺,又可减轻劳作,以至那些求知若渴的人都感到满意;探讨道德风尚的文章则蕴藏着诸多教诲与劝勉,以使人向善,助益生活;神学引导人们升入天国;哲学为人们提供煞有其事地谈论一切,并博得浅薄之人仰慕的手段;法学、医学及其他科学则给那些在其领域耕耘的人们以荣誉与财富。同时,我也知道将各般学问,哪怕是那些最为迷信与最为荒谬的,统统加以考察,这对于正视它们并谨防受骗还是大有裨益。

然而,我相信自己已经在学习语言以及阅读古籍、历史与寓言上花费了足够的时间。因为同古人交流就仿佛出门远游一样。了解一些异族人的风俗习惯还是有好处的,以至于我们能够更为公允地评判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而不像没见过世面似的把那些和我们不同的生活方式统统看成是荒唐与不合理的。可当人们花太长时间去旅行时,就终会成为故乡的异客;而当人们花太多心思在过去几个世纪的事物上时,就往往会忽视当下发生的事情。况且寓言让人把一些不可能的事情想象成可能;就连那些最忠实的史书,它们即使丝毫不修饰、不夸张一些事物的价值以使它们更值得被阅读,也至少往往忽略那些最不重要与较不引人瞩目的事件:由此,留下来的事情就不会显现出自身的原貌,而且那些以此为例来规范自己行为的人则难免陷入到我们的小说里面骑士的荒诞行径中去,并且总是设想那些超出他们自身力量的计划。

(后文略……)

谈谈方法

谈正确运用理性并在各门学

科中探寻真理的方法 / 3

第一部分 / 4

第二部分 / 13

第三部分 / 24

第四部分 / 33

第五部分 / 43

第六部分 / 62

指导心灵的规则

规则一 / 83

规则二 / 85

规则三 / 90

规则四 / 95

规则五 / 103

规则六 / 104

规则七 / 111

规则八 / 117

规则九 / 126

规则十 / 129

规则十一 / 133

规则十二 / 137

规则十三 / 158

规则十四 / 167

规则十五 / 183

规则十六 / 184

规则十七 / 189

规则十八 / 192

规则十九 / 199

规则二十 / 199

规则二十一 / 199

译后记 / 201

勒内·笛卡尔,作为欧洲早期现代哲学的里程碑式人物,其思想对后世的哲学与科学皆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位生活于十七世纪的哲学家,正处于传统与革新、继承与反叛相互交织的时代。而本次选译的笛卡尔前中期的两篇重要文本,即《指导心灵的规则》与《谈谈方法》,恰好展现了一位身处于思想史之中,却力求回到原点重新进行思考的思者形象。这两篇文本集中讨论了在求知活动中所应当追寻的规则与方法,表现了笛卡尔立足于对前人思想(尤其是传统的逻辑学与辩证法)的批判并努力构建自己的知识方法论的尝试。与此同时,在文本中我们还可以窥见笛卡尔在形而上学、伦理以及宗教等方面的思考。如果说《di一哲学沉思》展示了为思考寻找并奠定一个坚实可靠基础的努力,那么《规则》与《方法》则见证了笛卡尔哲学从一个未奠基状态走向成熟的演变。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在笛卡尔本人的思想在与传统思想的张力中,进一步理解其问题意识的缘起以及致思取向的转变。

精装珍藏版;笛卡尔哲学两篇重要著作全新译本[又名《方法谈》《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欧洲早期现代哲学的里程碑式人物;力求回到原点重新进行思考的经典之作!

上一个哲学

下一个哲学经典著作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