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就能用的逻辑学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一读就能用的逻辑学

哲学 逻辑学

  • ISBN:9787549282111
  • 作者:刘漠 著,天河世纪图书 出品
  • 印次:1
  • 字数:0
  • 开本:16开
  • 版次:1
  • 页数:272
  • 出版社:长江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3-01
  • 印刷时间:2022-03-01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一读就能用的逻辑学截图 一读就能用的逻辑学截图 一读就能用的逻辑学截图 一读就能用的逻辑学截图 一读就能用的逻辑学截图

#电子书简介

【产品色】

【编辑推荐】

▼本书是彻底改变你的思维世界的实用宝典,让你保持思路清晰,告别无处不在的思维陷阱,体会妙趣横生的思想交锋!

▼本书是写给普通读者的逻辑入门书,以逻辑小故事为线索展开,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妙趣横生。让你决策更优质,思维更理性,口才更卓越,不让人误会和不解!

▼让思考变得简单,让行动变得快捷!保持理性、缜密思考的之书,不论演讲、谈判、说话、办事、工作、学习都用得到的效率提高。

▼一读就能用的逻辑学!每天3分钟,快速提升个人内涵修养,让你拥有走向卓越的内在驱动力!

▼作者历时多年倾心力作,16开装帧,好读又好用!随书附赠逻辑思维习题,让你惊喜不断!

【内容简介】

我们遇到的许多问题其实都可以用逻辑学来思考解决,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应该懂得一点逻辑学。

这是一本写给普通读者的逻辑学入门书,用66堂生动、鲜活的逻辑常识课,带你走进一个妙趣横生、思想交锋的认知新世界。本书将枯燥深奥的知识,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案例和故事进行解读。本书从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常用逻辑思维、逻辑技巧的进阶、逻辑的谬误、逻辑突破等纬度出发,让你快速把原本枯燥泛味的专业知识变得简单又有趣。

本书可以让你少走弯路,快速掌握严谨、缜密、清晰的思考方法,提升记忆力、创新力、想象力、执行力,从此告别无处不在的思维陷阱……

【目录】

第一章:逻辑学基本原理:打开思维迷宫的大门

同一律:月亮就是月亮,不是太阳或地球 / 002

矛盾律: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可能都对 / 007

排中律:生存,还是毁灭,没有中间状态 / 011

充足理由律:任何事物存在都是有理由的 / 014

第二章:常用逻辑思维:大脑再也不是一团糨糊

形式逻辑:它可以让人明辨是非对错 / 018

逻辑论证思维:概念和推理的运用 / 020

演绎思维:逻辑高手的思维模式 / 024

抽象思维:获取概念,揭露本质 / 028

类比思维:有比较才知不同 / 030

假设思维:说出“假如”的同时要能证明结果 / 033

组合思维:它能让人学会合作 / 037

判断思维:它能让人具备辨别力 / 041

系统思维:树立整体观念,着眼于全局 / 045

归纳思维:它能让人做事情有条不紊 / 049

归纳推理的三段论 / 053

第三章:逻辑的进阶:帮你感知思维的生长与变化

收敛思维:寻找正确的答案 / 058

博弈思维:斗智斗勇的出发点 / 061

求易思维:复杂简单化的做事风格 / 063

追踪思维:十万个为什么 / 066

求异思维:突破思维定式的束缚 / 069

逆向思维:反其道而思之 / 072

侧向思维:条条大路通罗马 / 076

辩证思维:白中有黑,黑中有白 / 079

第四章:逻辑的谬误:别让生活欺骗了你

否定前件谬误 / 084

肯定后件谬误 / 087

窃取论点谬误 / 090

假两难推理 / 093

诉诸人身谬误 / 097

民主谬误 / 102

因果谬误 / 105

预设谬误 / 108

稻草人谬误 / 111

滑坡谬误 / 114

诉诸情感谬误 / 118

合成谬误 / 121

基因谬误 / 124

第五章:逻辑技巧:练就全方位缜密思维

联想法:让思维更活跃 / 128

内省法:查漏补缺的好方法 / 133

质疑法:对与错都有原因 / 137

排除法:删掉错误项 / 141

填充法:构建框架的习惯 / 144

经验法:积累思想经验 / 147

多方面感知:消除思维盲点的秘密武器 / 151

直接认知法:面对面直接了解事物的优势 / 155

第六章:逻辑突破:突破逻辑博弈的瓶颈

“不傻装傻”的底层逻辑 / 160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内在逻辑 / 164

转换逻辑:说对自己有利的话 / 168

人多不一定力量大 / 173

应变逻辑强的人善交际 / 177

以屈求伸,好汉要吃眼前亏 / 181

信任逻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 185

二律背反,别被单一思维给害了 / 189

“顺路省力”的思维哲学 / 193

一次成功背后需要多次失败 / 197

钱财如流水,关于财富思维 / 201

双赢思维,做自私的好人 / 205

常识并不一定符合逻辑 / 209

第七章:逻辑学实操课:生活的迷幻阵困不住你

沟通:逻辑让你会说又会听 / 212

工作:逻辑让你做事高效 / 217

理财:逻辑帮你辨别投资陷阱 / 221

心态:逻辑让你处理问题更理性 / 225

社交:逻辑让你成为交际达人 / 229

情商:逻辑让你成为万人迷 / 233

逆商:逻辑让你拥有不断复盘的机会 / 238

想象力:逻辑让你学会创新 / 242

辨别力:逻辑让你看清谎言背后的真相 / 246

附录:逻辑练习题 / 251

【作者简介】

刘漠,研究逻辑学十余年,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逻辑和分析哲学,逻辑理论自成一派,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复杂理论的描述,主要作品有《逻辑思维》《生活中的逻辑》等书。

【媒体】

逻辑是人们在生活中寻找满足其愿望的实际工具。没有逻辑,我们的生活将十分沉重,以致几乎是不可能的。

——著名逻辑学家、哲学家 金岳霖

逻辑学是关于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的理论,逻辑学能够帮助人们提高思维能力,解决人们实际思维中的逻辑错误。

——著名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周礼全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电影《教父》

当我考入阿姆斯丹大学时,物理系和哲学系正好在一座楼里,所以我不经意地选修了逻辑。对我来说,这门神奇的课程让我大开眼界,正是逻辑揭示了我们所做的日常事情——谈话、推理和论辩背后的精妙。所以我爱上了逻辑学,并为此转到了哲学系。

——著名逻辑学家 约翰•范•本瑟

【精彩书摘】

矛盾律: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可能都对

矛盾律是什么?我们可能会问。矛盾律也有人把它称作“不矛盾律”。专业一些的解释,就是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可能都是对的,其中肯定有一个是假的。翻译成通俗的话,就是:别自己打脸。

如果这样讲,我们还不能清晰地理解矛盾律,可以通过一个小例子来了解。

曾经有一个风靡小街小巷的电视广告语——

今年过节不收礼呀!不收礼呀不收礼!不收礼呀不收礼!收礼只收某某某!

为了达到好的传播效果,广告中的“今年过节不收礼”和“收礼只收某某某”,就有明显的逻辑漏洞。正确的应该是今年过节不收一般礼,收礼只收……当然,这是广告商的一种传播策略,也是为了营造良好的广告效果。他们考虑的是受众的情感认知度,而不是逻辑的正确性。

在生活中,逻辑不严谨的现象很多,当然,逻辑不严谨并不一定需要承受严重后果。不妨回想一下,我们是不是也经常会说一些自相矛盾的话呢?有的时候,我们明明知道违背了逻辑,还是这么用,因为我们希望通过制造“矛盾”的效果,来抓住别人的眼球。即便如此,如果我们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出发,我们至少要“拥有”能够识别逻辑谬误的能力。那么,具体怎么识别呢?

要识别矛盾律就要先了解矛盾律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即两个相互否定的思想不可能都对,一定有一个是假的。比如我们说一个人没有成功,这并不表明他失败,只是未成功。未成功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可能是失败,也可能演变为成功,当然也可能演变成失败。再比如,说一个人不开心,这不代表他伤心,仅仅是“不开心”,不开心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可以过渡为开心,也可以过渡为伤心,但是从目前来看“不开心”只是代表不开心,不能代表伤心,更无法代表将来会“开心”。在生活中,这种状态有很多,我们要善于去识别这种状态,具体如何识别,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我们要善于识别自相矛盾的概念。

在生活中,有一些自相矛盾的概念,不管是从内涵来讲,还是从外延来看,都十分清晰,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产生歧义的,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自相矛盾的概念。

比如:一个不擅画画的画家,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晴天,走到一片很大的小水潭边,开始了他长达一天的短暂创作。

在这句话中,很显然“不擅画画与画家”“风雨交加与晴天”“很大与小水潭”“长达一天与短暂”,这些都是自相矛盾的,而这种自相矛盾的方法是我们很容易察觉出来的。还有一些则因为概念的不确定性,可能就没那么容易被我们看出来了。

比如,我们会听到有人说:“我会用否定的心态来肯定你”“他是一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他是一个不懂浪漫的浪漫主义者”。我们在听到这些话的时候,会感到这些话自相矛盾吗?很多时候,我们听到这样的话会觉得这些话非但不自相矛盾,反而“有一些道理”。形成这种错觉的原因就是我们缺乏对矛盾律的准确、全面认知。当然要识别出这些话的问题,就需要我们了解这些话语背后的逻辑。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会发现,这些话语都充斥着自相矛盾的语言,比如“悲观”与“乐观”,“不懂浪漫”与“浪漫主义者”,如果我们能够识别出前后自相矛盾的语言,便能够意识到这些话语存在的问题。

2.我们要善于对自相矛盾进行判断。

在一部影视片中,主人公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这个洞穴从来没有人进去过,进去的人也从来没有出来过。”

我们听到类似这样的话语会有怎样的感受?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判断这种表达是不是自相矛盾,因为这些话语相对复杂,乍一听总是让人感觉很合理,但是仔细分析会发觉,根本没有合理之处。毕竟“洞穴从来没有人进去过”表明没人进去过这个洞穴,而又说“进去的人也从来没有出来过”,表明有人进去,只是没有出来,显然这句话是自相矛盾的。

3.识别悖论。

在日常逻辑中,有一个相对殊的自相矛盾,叫悖论。我们不妨也用例子来进行分析和了解。比如“我说的这句话是假的”,这句话是一个比较经典的悖论。“我说的这句话是假的”,如果这句话是假的,那就是真的,如果我说的是真的,那就是假的。你听了这样的分析,是不是会感觉一头雾水?

悖论,说到底就是绕来绕去,我们可以从命题本身的“对”,推理出“错”,可以从命题本身的“错”,推理出“对”。因此,悖论是相当有趣的,很多人热衷于此。比如著名的罗素悖论,理发师说了一句话:“我只给这里所有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那么请推理,理发师的头是谁帮他理的?

这样的推理是否会很“烧脑”?矛盾律在生活中被广泛地使用,是我们先行排除错误答案的理论依据。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能够充分了解和认知逻辑学背后的规律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在面临实际问题的同时,如果可以去借助矛盾律的逻辑,然后进一步地进行分析,以便能够用快的速度来进行困难的突破,从而能够寻觅到为正确的答案。

相反,如果我们违背了矛盾律,那么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很可能会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因此,要成为一个善于进行逻辑分析的人,就要善于利用基本的逻辑学规律,将这些规律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两个事物中分辨出真与假,从而排除假的存在,达到自己的目的。

上一个哲学

下一个逻辑学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