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魔方墙找茬王”郑才千的学神秘笈 北京大学旗舰店正版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最强大脑:“魔方墙找茬王”郑才千的学神秘笈 北京大学旗舰店正版

哲学 思维科学

  • ISBN:9787301265109
  • 版次:1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12-01
  • 作者: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最强大脑:“魔方墙找茬王”郑才千的学神秘笈 北京大学旗舰店正版截图 最强大脑:“魔方墙找茬王”郑才千的学神秘笈 北京大学旗舰店正版截图

#电子书简介

编辑郑才千应该称得上中国的**学神,高一时,从入校的班级中等生一个月内跃升到年级前三名;高二时,用30多个小时只字不漏背诵完两个学期课本的所有内容;高三时,从千年老二到第二名60分;江苏卫视《*强大脑》节目中,挑战无人敢试的“魔方墙找茬”项目,并一举战胜这个项目的前世界,带领中国队取得**场赛关键胜利!
《*强大脑:“魔方墙找茬王”郑才千的学神秘笈》是郑才千亲著的学习方法书,“*强大脑”们强是强在他们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大部分认为的天赋。这本书中郑才千解码了他的思维方式,步骤清楚,很容易学会。对于学生党来说,在平时的学习中非常有帮助,尤其是现在新高考方案下,科目多,学业压力大,更要有科学、人性的方法。对于普通人来说,思维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应对事务的方式的转变,比方白领一族,你可能需要思维导图提高工作效率,需要记忆法来帮助日常记忆,打开想象空间。大数据时代,想象力是**推动力。
本书另外与其他同类书不同的是,书中有郑才千的学习过程以及逆袭经历,相信对各层次的读者都会有很大的启发。

新书:名创优品:重新定义零售业

内容简介《*强大脑:“魔方墙找茬王”郑才千的学神秘笈》是《*强大脑》**季、第三季开场选手郑才千亲著的记忆与学习秘笈。书中郑才千通过巧妙的构思、清晰的步骤、丰富的学员实例,告诉你怎样Get各种轻松、高效的学习技能,进而从容地吃掉怪异的单词和古文,打败数学物理怪兽,完胜挡在求学路上的各种“反动派”。另外,书中还有一些极具威力的武器,教你如何快速复习、如何快速干掉一本书、如何速记人名和人脸等等。对经历完高考的读者来说,本书还教你如何对付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甚至注会…… 作者简介郑才千,经历传奇的全才学神。他自幼成绩优异,却曾在初三考试挂科。高中入学不过班级中等,却在一个多月内跃升至全校前5‰,并*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在大学期间连续四年学分绩排名*一,获得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他在20岁之前就获得世界脑力锦标赛**荣誉“世界记忆大师”的选手,还是亚洲一位同时擅长数字项目与非数字类项目的选手,甚至还是传说中赌场黑名单上的高智商怪才。他同时还是一名运动健将,曾获得高校福乐球联赛总季军。 目录一、我是《*强大脑》的“头响炮”/ 2
1. No zuo no die: 我爱挑战 / 3
2. 色块从1800个到45000个:魔方墙我来了 / 5
3. 智力可以后天改变吗: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 8
4. 坚持魔方墙项目:有勇气才有资格成功 / 10
5. 追星也可以是你成功的动力 / 11
6. 迎战BOSS:消除未知,消灭恐惧 / 14
7. 相信自己,“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 16
8. 凡事都有定数,成功常常出现在你快要绝望时 / 18
二、我的小学:天赋异禀真的只是“天”做的事情吗?/ 22
1. 背诵能力需从小抓起 / 22
2. 我怎么看待“读经热”/ 23
3. 思维提速: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 / 24
三、我的初中:找到自己的路/ 26
1. 从**名到排名倒数:省重点给我当头一棒 / 26
2. 上重点中学一定好吗 / 28
3. 学习的style:自己的节奏是*呀*摇摆 / 29
4.“题海战术”是否有效 / 31
5. 数学从倒数到拔尖:如何建立信心 / 33
四、我的高中(上):敢想敢做才容易成功 / 36
1. 不要轻视副科:高一开门红 / 36
2. 自学学出年级第三,老师们惊呆了 / 38
3. 选文科还是理科:听从你的内心 / 39
4. 玩得快乐才能学得轻松 / 40
五、我的高中(下):从千年老二到第二名60分 / 42
1. 数学危机:高三开局不利 / 42
2. 高考状元上不了北大?考试规律由不得任性 / 43
3. 从掌握公式开始:我这样拿下数学 / 46
4. 为什么用了错题集,还是一错再错 / 48
5. 偏科是个什么玩意儿 / 49
6. 数据说话:优等生与后进生究竟差别在哪 / 50
六、成为*年轻的“世界记忆大师”(上):初涉记忆江湖 / 53
1.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 53
2. 记忆法是不是骗人的 / 55
3. 记忆法练习的三境界 / 56
4. 和成功的人在一起,你会更成功 / 57
七、成为*年轻的“世界记忆大师”(下):成功后的反思 / 59
1. 掀翻三座大山 / 59
2. 只有苦练才能够出成绩吗 / 60
3. 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 / 62
4. 会记数字就算大师吗 / 65
5. 如何看待记忆法?为何有人半途而废 / 67
一、你的记忆力怎么样 / 72
1. 测测你的记忆力 / 72
2. 你的记忆力能得几分 / 73
二、记忆的秘密 / 74
1. 什么是记忆 / 74
2. 记忆的三种类型 / 75
3. 为什么会遗忘 / 77
4.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记忆 / 78
5. 记性和实际记忆力 / 79
三、记忆法三部曲之一——想象 / 80
想象的秘诀 / 81
四、记忆法三部曲之二——编码 / 83
1. 走近神秘的编码 / 83
2. 编码的秘诀 / 87
3. 编码碰到问题怎么办 / 88
五、记忆法三部曲之三——联系 / 89
1. 联系三方法 / 89
2. 联系的秘诀 / 90
六、联系三方法之锁链法 / 92
1. 热身练习 / 93
2. 锁链法怎么用 / 94
3. 碰到问题怎么办 / 95
七、联系三方法之导演法 / 97
1. 热身练习 / 98
2. 怎样做个好导演 / 100
八、联系三方法之路线法 / 102
1. 热身练习 / 102
2. 怎么找路线 / 104
九、行走江湖 / 107
1. 单挑北大女博士 / 107
2. “郑公式”/ 108
3. 三人天团各自的担当 / 109
4. 怎样进行复习 / 110
十、5分钟搞定一本书的神技——思维导图 / 111
1. 传说中的思维导图 / 111
2. 思维导图怎么画 / 113
3. 两种典型的思维导图 / 115
4. 如何用思维导图学习 / 117
十一、快速阅读记忆法 / 128
1. 什么是快速阅读 / 128
2. 快速阅读常规训练 / 130
3. 我该怎么练快速阅读 / 140

一、秒杀单词:记单词是怎么回事儿 / 144
1. 单词为什么难记 / 144
2. 什么样的单词好记 / 145
3. 郑才千单词记忆法 / 146
二、玩转数理化与数字 / 156
1. 不背公式的公式学习法 / 156
2. 突击公式的方法 / 157
3. 记忆重要数据 / 159
4. 记忆历史年代 / 160
三、语文轻松记 / 163
1. 搞定基础知识 / 163
2. 搞定古诗词 / 165
3. 搞定现代文 / 167
四、世上只有两种题目(上):搞定一对一题型 / 168
1. 配对法与一对一题型 / 168
2. 搞定一对一题型的通用步骤 / 169
3. 中文记忆的核心——抽象词转化为形象词 / 169
五、世上只有两种题目(下):搞定一对多题型 / 176
1. 搞定一对多题型的通用步骤 / 176
2. 路线法升级 / 178
3. 司法考试和注会考试全搞定 / 191
一、大脑:吃什么?怎么运动大脑 / 198
1. 健脑食品 / 198
2. 健脑运动 / 199
二、备考宝典 / 202
1. 时间如何分配 / 202
2. 大脑的保养 / 203
3. 人体生物节律 / 206
三、钥匙又不见了——日常记忆 / 207
1. 记忆钥匙的自我修养 / 207
2.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丢三落四了 / 208
3. 你叫什么来着 / 208
4. 怎么记忆电话号码、***号、银行账号…… / 216
附录1:记忆大师简版训练指南 / 219
附录2:数字表 / 221
附录3:复合字母编码表(部分) / 222
附录4:大数相乘的心算诀窍 / 225
附录5:未来的*强大脑们——学员学习体会 / 227
后记 / 233
前言一个学神的自我修养(代前言)

从小时候开始便一直有人问我学习的问题,当我非常坦诚地回答之后,他们的回应却是——“你太厉害了!”“真是学神,我学不来。”
对此,我难以苟同却又一言难尽。所以,是时候谈一谈一个学神的自我修养了!

学神之天赋

“你本来天赋就很好,记忆力就好,你不否认这一点吧?”“嗯!是挺好的,为什么要否认呢?”录完节目,在化妆间,我爽快地回答了朋友的问题。放在之前,对于这个类似于“你本来就是学神”的问题,我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有这样一个故事,神在梦中对所罗门说:“你愿我赐你什么,你可以求。”所罗门选择的是“智慧”,他也成了以智慧著称的王。如此看来,的智慧都是天赋了,那我们还努力干嘛呢?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就死磕这位聪明的所罗门王看看,作为一位有如此智慧的王,所罗门后来却犯下了严重的过错——崇拜了外邦的偶像,这违背了上帝十诫的**诫!结果耶和华向所罗门发怒,导致神对他的厌弃。如此的天赋又如何呢?
年少的时候,我一直走在“天赋”的迷雾中,时而为自己的天赋兴奋不已,时而又觉得自己不过尔尔。
直到有我真正意识并且相信——有天赋还需要人算!

学神之人算

所谓“天赋”,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它只是上帝赋予你的一个数值,而如何计算却在你自己。不可否认,每个人的数值真的是不一样。但是,公式在你自己手上: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二次函数、双曲线函数、幂函数……2的10方是1024,2乘以10只有20而已!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天赋,并且找到“计算”的“**公式”!在**篇,我分享了我从学生时代开始的人生经历,其中有鲜花也有荆棘,有坦途也有泥泞,希望通过我的体悟能够给你带来启发,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去认识并且面对你的天赋。后面的第二、第三篇则侧重于分享一些我这些年研究的**化天赋的“人算”方法。为了便于掌握,我提炼出了“郑公式”“郑步骤”“郑才千单词记忆法”等重要的概念,希望你能够着重掌握。
说实话,市面上类似于《×××记忆法》《×××记忆大师教你记忆》这样的书实在数不胜数,为什么我还要来“掺和”呢?因为,事实上,这类书往往是读者读完感到很有趣,然而*后用处却不大。究其原因在于很多人在书中其实是自说自话,甚至是找人代笔,没有真正地考虑读者的感受。所以,我决定在本书中尽量采用我的学生的例子,而且不专门选择**秀的例子,而是各种水平的都有,并且尽量采用口语化的写作风格。*终达到——看书如同听课,你在书中会感受到我的嬉笑怒骂,会看到“棒棒哒”的模范例子,也会听到我对“蠢萌”例子的修改指正。让你宛如和我还有各位师兄师姐一起学习、一起提高。既然已经给了诸位和我的亲传弟子一样的待遇,所以这本书并没有刻意降低难度,书中抛出来的任务基本都是硬骨头,从*开始的学前就开启“高难预警”。后面更是和司法考试、注会考试等“变态”考试死磕!但是,再难的题目,书中都已经预备好了对应的解决方法,并且解决方法都非常简单,完全“傻瓜式操作”,都是类似于“郑公式”这样的流水线解决方案。通过在书中真刀真枪地解决难题,让读者不再有看书“一马平川”,实操“一筹莫展”的尴尬。
值得注意的是,书中个别方法相对于其他方法可能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这本书前后删除了近一半的篇幅,保留下来的都是精华,我列在其中的方法必有它的独到之处。比如丹田呼吸法,刚开始的几天时间可能不会感觉到什么变化,但是只有坚持训练,速读才能达到10000字/分钟以上,在保证理解记忆率的前提下,我的一名学生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面就达到了20000字/分钟左右的速度,他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

学神之教程

拿到这本书之后或许你就会迫不及待地开始学习书中的各种方法,但是——且慢!
学习方法对于学习效果影响很大,但是只有学习方法是不够的,在这里我要列出一个公式:学习效果=学习心态×学习方法×学习时间。时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样的,方法的重要性大家也非常清楚,唯有心态容易被人忽略,而实际上它的作用却非常巨大!
所以,请跟随我的节奏,从**篇开始看起,细细地分析自己心态上面的不足,让自己牢固地树立起“学神”的信念。而第二篇则是核心方法的综述,这一部分是第三篇的基础,希望你扎扎实实地掌握这些方法,否则急躁冒进地进入第三篇会后劲不足。记忆法、思维导图、快速阅读各有其特点,不能互相取代,其中快速阅读不仅仅对思维有要求,对眼睛和呼吸也有要求。我已经力求把各种训练强度降到**,方便“偷懒”,如果我的要求你都做不到,那么这个世界上很难有人能够帮到你了。第三篇是一些具体的操作实例,碰到实例建议先自己想,然后再对照看师兄师姐们的例子取长补短。第四篇是从生活的各个方面提升每个人的智力基础和表现,让你从内到外变身“*强大脑”,这一部分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来做。
虽然内容不少,但是跟着我学习,**不用担心训练负担过重,因为说到底我是一个很懒的人,所以我会想方设法地帮助大家“投机取巧”,在书中我已经列好了一份训练计划,计划简单易操作,跟着我一起用“傻瓜”的方式开启你的天才模式吧!


郑才千
2015年12月
媒体评论在《*强大脑》上,许多观众见证过才千创造的魔方墙挑战的奇迹。在学习方法上,我相信才千已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希望这一有关学习方法的分享,能够激发更多朋友的脑力潜能,进而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所助益。
——《*强大脑》主持人?蒋昌建

千千是我们圈内公认的天赋极高并且均衡全面的脑力达人,按照他书里的分析,那就是他的“流体智力”十分强大,做所有事情都可以胜任,很讲究方法。而我的迷宫项目或者围棋盲棋有一多半还是依靠后天积累的“晶体智力”。恭喜他的《*强大脑》一书出版面世,也送给广大读者一句话:开卷有益,本书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您一定会从方方面面读到自身*想学习的内容。
——《*强大脑》“蜂巢迷宫”选手?鲍?橒

读了这本书,除了能掌握一些记忆方法并实际运用之外,还可以对千哥本人的经历有一定的了解。相信了解了男神真实的经历,学起记忆来会变得非常容易!同时,想要有一个的大脑还需要注意很多,这些都可以在书中找到。或许称这本书为“大脑宝典”都不为过。
——《*强大脑》“盲填数独”选手?孙彻然

神奇方法,成就天才之能
一双慧眼,看破万千迷雾
本书将带你走进郑才千的神奇世界,也许成就的下一个天才就是你。
——《*强大脑》“空间游侠”选手?刘?健

才千是世界上首位在20岁前获得“世界记忆大师”称号的脑力精英,他的方法不仅让他自己成为学霸和大脑,也让越来越多的人获得轻松学习之道,他的秘密尽在此书。
——《*强大脑》“辨变脸”选手?李?威

庆幸没有早看到才千的这本书,否则,我现在可能不会玩魔方,而是追随他的脚步,成为一名记忆大师。
——《*强大脑》“魔方工厂”选手?孙虹烨

看完才千这本书稿,非常感慨,要是早几年能看到这样的书就好了。中学的英语、语文、政治、历史那么多需要背的东西,我们都花了太多时间却没有效果,原来是方法问题。这本书适合所有希望提高自己记忆效率的朋友,相信你们能从这里找到正确的记忆方法。
——《*强大脑》“水下盲拧魔方”选手? 贾立平

我把记忆能力分为三个等级:一级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想记记不住;二级是普通人中记忆力好的,什么都能记住,但没有选择性;三级是记忆大师,想记的很容易记住,不想记不该记的不记,能够灵活控制自己的记忆,不让无效信息占据有效记忆资源。郑才千一定是这种大师级的天才,他能在纷繁复杂的素材中迅速找到有效的记忆要点,在*短的时间内把它们建立联系,找到规律,然后记住该记住的,舍掉无用的。无论需要记住的东西是数字、文字,还是二维码,甚至是魔方墙上的色块。对此,我除了佩服真的望尘莫及。天才区别于常人的一个突出点就是:他们思考问题可以从起点a直接到终点z,而凡人必须经过bcdefg……xyz。
这本书,就是郑才千在通关到z后,再倒推出yxwvu...dcb,然后再把记忆力训练从a到z的全过程展现给大家。所以我迫不及待地读起来了,因为它既能帮我们探索提升记忆力的奥秘,又能让我们找到凡人与天才的差距。
——《一站到底》站神?周唯达

现今人类知识**的两个未知领域就是我们头顶上的星空,和我们项上的人头。这本书会让你对你项上的人头有更多的了解,帮助你认识何为*强大脑。
——《芝麻开门》门神,康奈尔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包?坤

很多世界记忆大师往往注重数字、扑克记忆,才千更强调有内涵、有知识的记忆,即中文世界的记忆,它强调了想象力的重要性,这恰恰是中国的学生所需要的。未来世界,与知识一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是想象力与创造力,我郑重地向学生、家长、这本书,希望它为中国人带来新的学习方式的启示。
——上海交通大学大脑研究中心主任?李卫东

才千的方法非常好,可以终结几代人机械式学习的枯燥而艰苦的状态。原来学习也很有趣,同时还可以很高效。我希望,受《*强大脑》节目以及才千所写的这类书的影响,新一代人的学习方式将会有根本转变。
——2007年江苏省文科状元?赵佳音

才千是一个有理想、充满活力、悟性极高的“*强大脑”选手和脑力开发教练,更让我欣赏的是,他性格中的“傲”。一个人如果不够傲,是没有办法疯狂到改变世界的。所以我认为,才千将来会取得的成就,要远比人们能看到的大得多。
人类的前两次工业,蒸汽机和电力,都是对体能的解放,只有第三次,计算机,才是对脑能的解放。我们碰上了一个好时代,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才会真正关注大脑。江苏卫视的《*强大脑》是我所见过的*出色的关于大脑的节目,仿佛过去所有的大脑类节目都只是平面,到这时才成为立体,才鲜活起来。才千作为《*强大脑》**个出场的选手,是让大众印象*深刻的一个。他的魔方墙挑战,震撼了观众,还有现场的李彦宏、周杰伦等重量级嘉宾,Dr.魏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看节目只是看“表象”,成为内行才能真正看到大脑的“波澜壮阔”。人类的大脑是一个永恒的迷。从我开始接受教育的时候起,我就很想知道学习的规律,想知道大脑是怎么运作的。所以我一直孜孜不倦地思考这些问题,寻求答案,遗憾的是,这方面的内容非常稀缺。所以我对才千的新书有一些期待:不可能是想出来的,可能是做出来的。如果你过去没有了解过记忆术,或者你对你的大脑能创造什么奇迹信心不足,就读这本书吧。不要只是翻阅,开始一页一页地阅读,同时做好笔记,将这里面的绝招融汇贯通起来吧。
当你翻阅这本书的时候,不要忘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使用这本书里介绍的方法开始改变了。改变命运,从改变大脑开始!
——《*强大脑》“肉眼识别二维码”选手?黄金东

聪明人看聪明人写的书。
——《*强大脑》“微观辨水”选手?王昱珩
在线试读二、我的小学:天赋异禀真的只是“天”做的事情吗?
2. 我怎么看待“读经热”
*近,青少年读经非常流行,我认为不仅要读经更要背经。至于内容是《老子》《庄子》还是《哈姆雷特》可以自己选择。但是,一定要进行背诵。我们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对比,古代过目不忘、知识渊博的人层出不穷,就是近现代也有刘师培熟背《十三经注疏》、茅盾倒背《红楼梦》等佳话。现在,我们的教育条件、营养供应等都比那时候好很多,为什么现在反而出不来这样的人呢?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那时的私塾教的是四书五经等经典,现在的小朋友却都在学儿歌。看过四大名著的人都会发现,古代人说话也不是四书五经中的那种文言文,所以刘师培、章太炎等大师小时候学习四书五经也是有理解上面的困难的。他们可以学,为什么我们现在就不可以?事实上,即使成年人看《老子》又有几个真的读懂?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儿童的大脑储存大量经典,一来记忆力得到了锻炼,二来成年之后他去理解这些经典比那些**次接触经典的人有极大的优势!
八岁之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把时间花在一些成年之后看起来很无聊的内容上有点浪费时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年龄特别小的时候根本玩都玩不明白。和我差不多大的人小时候应该都玩过玻璃球,现在想想看,玩玻璃球固然是个美好的回忆,但是值得花那么多时间吗?玩耍当然非常重要,我一直很反感把学生教育成为书呆子。但是,小学作为为以后记忆能力打基础的阶段,尤其是在小学毕业后就面临激烈考试竞争的情况之下,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天天玩还考**的人**存在,但有几个呢?)是不是应该多花时间在记忆和有效学习上?
3. 思维提速: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
在上课的时候,我还有另外一个特别的习惯就是喜欢先举手再思考问题,这个习惯的形成非常有意思。由于我上课十分喜欢回答问题,所以总是举手。但是老师不能总是让我一个人回答。所以,但凡我不是**个举手的,老师总是会把机会给其他同学。面对这个情况,我非常着急。于是想出来一个办法,就是题目一出来我就举手回答。然后利用老师叫我和我从座位上面起来的5秒左右的时间迅速想出答案。
我并不是红牛的代言人,但是我们的思维能力经过锻炼的确可以达到我们自己难以想象的程度。之前我思考问题本来就是比较快的,不过还达不到看到问题就出结果的程度,但是经过一次成功的冒险之后,我的思考速度越来越快。我们自身拥有很多自己没有认识到的能力,很多学生跟我上完**节课之后都难以相信自己一下子记住了100位数字,而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拥有这个能力,只是我们自己没有发现。
天赋只是给了我们一个基础,无论天赋高低,其实大部分人都没有很好地发挥自己的脑力。你的脑力究竟能够发挥多少,很多时候取决于后天的训练与方法。
思维提速听起来很神奇,其实方法很简单。其中一个就是利用思维导图,快速发散思维。这个本书后面有讲到。另外,就是快速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小学时候有一种题目非常典型,叫作“行程问题”。比如A地到B地有15千米,小红从A到B步行,每小时3千米,小明从B到A步行,每小时4.5千米,他们同时出发,请问两人多久之后相遇?这个例子是*简单的一种情况,实际的题目要比这个复杂很多。但是,有一条规律是不变的,就是只要题目当中出现了“每”这个字(这就是关键点了),基本上就需要使用除法来解决,比如此题显然为15÷(3 4.5)=2小时。所以,只要一听到“每”,马上在大脑当中放上除号,准备运算!老师题目一说完,当然我的答案也就出来了。为了读者们容易理解,所以选取了小学的例子,其实我们稍微想一想就会发现,生活、学习当中很多问题都是如此,只要确定关键点,马上解决方案就出来了。

三、我的初中:找到自己的路
人生的道路很难一帆风顺,我也是一样。初三的时候,我就遭遇到了挫折。我的初中读了两个,初一初二是在镇上的初中,初三是在市里面的一所省重点。两所中学的氛围非常不一样,尽管小学我已经适应了换学校,不过这一次的差别实在有点大……
在这种新环境中经历了无数个纠结、迷茫的日日夜夜,我才发现:学习的道路每一个人都不一样,找到自己的路才能更快到达彼岸!
1. 从**名到排名倒数:省重点给我当头一棒
我的初中是在镇中学读的,当时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是,由于我在小升初当中考出了全县前几名的成绩,所以我一直觉得市里的省重点才是**的、***我。
很快,机会来了。之前在镇中学工作的江老师在一次监考时对我的答题印象深刻,后来她工作的省清浦中学恰好要从基层中学选拔一批学生备战中考,于是她就想起了我,鼓励我去参加这次选拔。能够去市里面的省重点上学对于我来说求之不得,于是我就痛快地答应了,并且顺利通过选拔。
然而来到这里之后,我发现自己“很傻很天真”。在我的印象中,“更牛”的学校应该有“更牛”的方法,学生成绩才容易上去,因为学习本身应该是很轻松的。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除了我之外,其他进入这个特招班的学生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学到深夜,然后凌晨又早早起床。而我之前在镇上的初中是什么情况呢?每天早上都要迟到,中午回去看《金粉世家》,看到快上课了,狂蹬自行车去上学。晚上7点多就下晚自习了,又是狂踩自行车赶回去看《青春的童话》。平时作业基本不做,老师因为我成绩好也从不怀疑,偶尔检查力度比较大的时候就找个同学抄一下,所以到了这边我一下傻眼了。而且,这边的教学进度又比我们原来快了一个月。于是我感到了严重的不适应。但是当时心中还暗存侥幸:哥从小都是这样不务正业,也没见成绩差过,大家大路朝天各走半边。
现实很快给了我当头一棒!**次月考,**名不是我,第二名不是我……我是多少呢?中等偏下!月考用的是我们市**的中学的卷子,难度确实很高。但是,我们班的**名150分的数学卷居然考了149分!事实证明,这里的教学资源确实与我之前接触到的不一样,认真研究、练习的确是有效果的。我想他们能熬夜,我也能!我本来就是精力旺盛成天睡不着觉的那种,熬夜谁怕谁啊!于是我也开始和他们一样放学之后继续自习到9点、10点,熄灯之后去卫生间(那边一直开灯)继续学。毕竟我之前是熬夜看《男生贾里》《小丫林晓梅》《萧十一郎》,现在看的是《全国初中生数学竞赛真题详解》。我看了没有一会就犯困,但是看看**名还在这边学习,自己有什么理由回去睡觉呢,于是又咬牙坚持。这样其实书并没有看进去多少,睡眠时间却实实在在延后了,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早上更没精神了,连听课也昏昏欲睡。我**次知道上课睡觉是什么感觉,那也是我**次知道原来午睡还是有必要的。白天犯困,晚上熬夜希望补上课程,第二天白天更困……在这样的一个恶性循环下,我感觉越来越累、成绩越来越差,已经快要进入倒数top20的行列。可以说那段时间是我学习生涯*痛苦的时候。
2. 上重点中学一定好吗
虽然国家在大力改革,但是重点中学、重点班是不可能完全取消的,大家也都在削尖了脑袋往里面挤。不过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诚然,重点中学、重点班的升学率确实高。但是比例是对大家而言的,你只有你自己的百分之百!比例是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用的,家长对于孩子、自己对于自己可以说非常了解,这个时候就不能随大流了,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风格,不同学校有不同的要求,这个风格和要求互相配合起来才能够发挥出**的效果。有的学生适合高压管理,有的学生“放任自流”才能发挥出上佳水平(这种学生高压管理也可以出成绩,但是需要时间适应)。和衣服搭配一样,都是好看的衣服,搭在一起反而可能看起来怪怪的。
而且,除去北京、上海的一些高中,没有任何一所学校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考上大学。所以看起来每年那么多学生被名校录取,但是你进入那所中学之后能否成为那其中之一呢?
以下是江苏省*牛的高中之一——南师附中的2014年高考录取结果(国内部分合计毕业生499人 )。

我们可以看到有半数以上的人进入了985高校、211高校,这个成绩单可以说很耀眼了。但是你别忘了,南师附中拥有面向全省择优招生的权力(只有极个别学校有此权力),因此他们高一录取的都是全省的尖子生!可以说这里面即便是高考录取为专科的学生,在当年中考的时候也是**学霸!你告诉我,有哪一所学校差到全体学生里面连一个分数超过专科录取线的都没有?
这位专科生如果当年去了一个普通一点的重点中学(他中考时是**学霸,不可能去普通中学),正常来讲,考一个211大学是不是应该问题不大?而现在,一位曾经的**学霸在**重点中学*后考了专科,难道没有老师不够重视、竞争压力过大影响心态的原因?
有的学校或许一年考取名校的有五十人,有的学校或许只有五个人。但是,无论是五十分之一还是五分之一,到了你的身上就是百分之百!适合你的才是**的!
3. 学习的style:自己的节奏是*呀*摇摆
在这段时间,还有同学聊天时挖苦我:“你以为你智商能和××相比?”我心中气愤极了,成绩就能代表智商吗?但是,我这样学得很“认真”,成绩却又不好的,不就是我以前眼中的笨蛋吗?是啊,就好像你用力举杠铃却没有举起来,不就是你的力气小吗?我知道我的智商不可能突然下降,也不可能其他人的智商都比我高。但是,我不知道怎么解释这样一个在我看来很诡异的事情。甚至,之前成绩不如我的也都比我好了,他们好像也就和我差不多努力。我的观察和我心中的信念完全无法自洽,我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
在一次回家的时候,我非常难受地对妈妈说:“对不起,我没考好。”“没考好”这个概念之前对于我来说就是考了第二名,但现在是真的没考好。在这种情况之下,妈妈再次展现了她过人的智慧,决定去市里面陪我,不让我再住校了。由于是家长提出的,老师很快同意了。
我发现,刚搬出去,我心情就好了很多。在离开宿舍之后,我的CPU进程当中基本没有那些恐怖的学习机器给我的心理阴影了。我知道我的成绩已经到谷底了,不太可能继续往下跌了,心中反而安稳了。每天晚上在教室稍微自习一会儿,做完作业就回家。不去和那些熬夜狂人攀比熬夜(攀比熬夜这种事情现在想来也真是醉了,但是当时班里面的确有这种风气),正所谓眼不见心不烦,回去我也不想他们在学什么,听周杰伦的专辑,从《Jay》到《范特西》《八度空间》再到《叶惠美》,每一张专辑我都非常熟悉,什么时间发行的,卖了多少万张,是哪几首,顺序是什么,是方文山、徐若瑄还是周杰伦的词,歌曲长几分几秒我都了然于心,是一个铁杆粉丝。所以,后来在《*强大脑》得知会和杰伦哥一起录节目,心中特别高兴和激动。而当时其他的租客、房东也都特别喜欢我,有时候我妈妈要回家,他们都争着请我去他们家吃饭。在这里,除了学习之外就是听歌,和院子里面的大人小孩们聊天,而这些并不会占用很长的时间,并且会让我的心情得到放松,形成这样的一个良性循环之后我的效率大为提高。在同学们看来我没有之前那么认真了,甚至后来连晚自习也不怎么去了,每天不怎么讨论题目,没事却跟他们争论阿杜和周杰伦的歌哪个更好听。但是,老师提问的时候我反应迅速,准确率也高。尤其是一次数学课上,老师拿当时公务员考试的题目来提问,大部分题目都是我**个说出答案。下课后,还有同学打趣问我*近吃啥灵丹妙药了。而我心里面明白,我的心病已经好了。在外面住了没有多长时间,我的成绩就上升了,稳步攀升到中等。

为什么只是居住地点的改变,就会对我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呢?貌似我什么都没有做,甚至比以前更懒了,为什么反而成绩会上升呢?
事实上,虽然我当时成绩进入倒数行列,自己感觉很崩溃,但并不是真的无药可救。我的语文、政治和化学都非常好。我是语文课代表,语文考过年级**。化学考过年级第二,参加化学奥赛的成绩也非常好。政治也是稳居在年级前几名。只是因为剩下的三门英语、数学、物理大幅度地拖了我的后腿。而班里面个个都是学霸,只要有一门稍弱,名次就不会理想,何况我是三门!
而这三门其实是我的传统强势科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到了这里之后我一直不愿意学,练习也不愿意做,虽然看似认真,实际效率却并不高。当我搬出来自己住之后,班里面那种变态的学习气氛我基本感觉不到了,我又找回了我自己的节奏。慢慢地,这三门的成绩又上去了。
很多家长经常说自己的孩子:我看你也不笨,怎么学习就老是出问题呢?肯定是偷懒,没有好好学习!这次,我给你报了数学班、英语班,赶紧去!而事实上,学生的心态对于成绩的影响非常大!我们经常听说的某人在高考考场极度紧张发挥失常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所以,找到自己的节奏非常重要,强行模仿他人的学习方式很多时候除了扰乱自家军心,没有任何作用。就好像跑步,有的人腿长、步速慢,有的人腿短、步速快,他们的速度都可以达到不错的程度,非要他们互相学习对方,反而会出问题。
书摘插画

^_^:abaaba07b58e2c8cab27e6e1823e0416


上一个哲学

下一个思维科学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