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历史学术文库:明代南直隶方志研究【正版图书】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明代南直隶方志研究【正版图书】

历史 地方史志

  • ISBN:9787801908155
  • 作者:张英聘
  • 包装:平装
  • 版次:1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5-11-01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明代南直隶方志研究【正版图书】截图

#电子书简介

基本信息

书名:东方历史学术文库:明代南直隶方志研究

定价:38元

作者:张英聘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1-01

ISBN:9787801908155

字数:431000

页码:53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000kg

编辑推荐


该书是迄今为止全面、系统、深入地论述明代南直隶方志的部学术专著。它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对明代南直隶修志兴盛的原因,志书的编修、续修及组织,志书的结构、创新与发展、内容与价值,南直隶志书的历史地位等作了详细论述与分析,内容丰富,观点明确,创见迭出多发前人所未发。该书学风扎实严谨,资料翔实,论证充分,表述清晰。在研究方法上,以实证为基础,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并运用比较的方法,引出恰当的结论和观点。
——张显清
方志是传承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在中国方志史上,明代方志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该著述将明代南直隶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方志作为研究课题,探讨其发展特点和规律,由此折射出明代方志发展的基本脉络,其选题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意义。该著述资料翔实,征引的各种参考文献近400种,反映出该项研究有较雄厚的资料基础,作者有积累,有心得,不是浮躁之作该著述涉及面广,头绪多,难度大,作者在论述时,不仅对本身的命题作了论述,而且还在探讨中触及到许多相关的领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总体来看,这是一部研究明代方志较的学术著作,对研究中国方志史有的参考价值。
——王天有



内容提要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明代南直隶方志研究》是迄今为止全面、系统、深入地论述明代南直隶方志的部学术专著。它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对明代南直隶修志兴盛的原因,志书的编修、续修及组织,志书的结构、创新与发展、内容与价值、南直隶志书的历史地位等作了详细论述与分析,内容丰富,观点明确,创见迭出

目录



前言

章 南直隶修志兴盛的原因
节 南直隶行政区域范围
一 南直隶区域的变化
表1-1-1 南直隶辖域变更情况统计表
二 南直隶区划的定型
第二节 明朝统治者对方志编修的倡导
一 对一统志的积极编纂
二 对地方志书编修的推动
第三节 南京留都的文化氛围
一 南京留都地位的确立
二 留都地位对修志风气的影响

第二章 南直隶方志编修源流
节 南直隶方志编修沿革
一 宋元时期南直隶方志的编修
二 明代南直隶方志编修情况
表2-1-1 南直隶各地区方志编修及散佚情况统计表
表2-1-2 南直隶各时期方志编修及散佚情况统计表
第二节 种类丰富的南直隶方志
一 南直隶区域志
二 都城志
三 卫所志
四 关于江防、海防的专书
五 乡镇志
六 专志
第三节 南直隶方志举要
一 府志
二 州县志

第三章 南直隶方志的编纂组织
节 修志人员的构成及分工
表3-1-1 南直隶方志修纂姓氏署名表
一 修志人员的构成
表3-1-2 南直隶部分文人名士参与修志情况统计表
二 修志人员的职责和分工
第二节 志制度与经费保障
一 明代对方志官修制度的继承
二 南直隶修志经费的来源

第四章 南直隶方志的结构
节 方志的定型化和规范化
一 定型方志的出现
二 对一统志体例的遵循
三 对方志内容的规范
附录4-1-1 修志凡例
附录4-1-2 纂修志书凡例
第二节 方志的结构内容与类型
一 方志的结构内容
表4-2-1 南直隶部分府州县志体例结构表
二 方志的结构类型

第五章 南直隶方志的创新与发展
节 修志理论的进步
一 方志与史的关系
二 方志的功用
第二节 序跋凡例的内容及精华
一 方志的序与跋
二 方志的凡例
三 序跋凡例所提出的要求
第三节 方志类型和流派的形成
一 尚繁与尚简
二 历史、地理与实用

第六章 南直隶方志的内容和史料价值
节 方志的内容
一 南直隶地情特点
二 南直隶政治状况
三 南直隶社会经济
四 南直隶军事地位
五 南直隶社会生活
六 南直隶文化教育
七 南直隶人物事迹
第二节 方志的史料价值
一 与《大明会典》比较
二 与《明实录》比较
三 与《明史》比较
四 与明人笔记文集比较
五 地方志专有的资料

第七章 南直隶方志的续修
节 方志续修的名称与形式
一 续修形式的确立与延续
二 续修的名称
三 续修的形式与涵义
第二节 方志续修的体例与方法
一 增补型
二 续志型
三 重修型

第八章 南直隶方志的历史地位
节 清代以来学者的评价
一 多序之弊
二 编纂体例与文风
三 繁与简
四 清代学者的褒奖
第二节 科学评估南直隶方志
一 编纂特点
二 编纂方法
三 编纂弊端

第九章 南直隶方志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
节 南直隶方志对后世的影响
一 方志编修传统的延续
二 编修体例及种类的发展
第二节 南直隶方志对后世的启示
一 首倡是方志编修的前提
附录9-2-1 本县申文
附录9-2-2 本县牒文
附录9-2-3 本学申文
二 经济和文化环境是方志兴盛的源泉
三 修志者的素质是方志质量的保障
四 众手成志是方志编修的有效动力

第十章 明代南直隶方志总表
总表一 明代南直隶府州县地方志编修情况统计表
总表二 明代南直隶专志、山水志、乡镇志等编修情况统计表

主要参考文献
一 正史、政书类
二 笔记文集类
三 书目提要类
四 方志类
五 著述类
后记

作者介绍


张英聘,生于1966年8月,河北省广宗县人。先后获得河北大学历史学学士(1988)、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硕士(1996)、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2003)学位。1998~1993年在河北省邢台师范专科学校任教,现为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明史和方志学史研究,参与撰写论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文摘


《南京太仆寺志》十六卷,卷一为谟训,“备书圣谕敕诏,以见圣朝崇重马政,令甲昭然,臣子所当遵守”;卷二孳牧,卷三征儇,卷四关换,卷五储买,卷六宽恤,卷七官寺,卷八属辖,卷九规制,卷十一种马,卷十二场,卷十三册籍,卷十四俸徭,卷十五列传,卷十六遗文。
龙江船厂与清江漕船厂同在南志隶地区,当时也修有志书。《龙江船厂志》八卷,李昭祥修。李昭祥,字元韬,上海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授浙江兰溪知县,后迁南京工部主事,驻龙江造船厂,专理船政。该志成书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采用纲目体编纂。卷一训典制:谟训、典章、成规,卷二舟楫志:制额、器数、圃式,卷三官司志:郎中、主事、提举,卷四建置志,卷五敛财志:地课、木价、单板、杂料,卷六孚革志:律己、收料、造船、收船、佃田、看守,卷七考衷志:稍食、量材,卷八文献志:创制、设官、遗迹,附录。该志记载“洪武初,即都城西北隅空地,开场造船”以来,龙江船厂的建置沿革以及明朝的典章制度,图文并茂,尤其是该志的《孚革志》中关于诸弊的记载,颇能反映明朝的社会现实,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这也是该志不同于其他志书之处。
又如《旧京词林志》,六卷,周应宾撰。周应宾,浙江鄞县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曾以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该志记载吴元年(1367)至万历二十三年(1595)南京翰林院的职官任免、职掌、事例、翰林院任官情况等。本书材料虽来源于《明实录》、文集等,但不同于一般的典章之书。

序言


该书是迄今为止全面、系统、深入地论述明代南直隶方志的部学术专著。它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对明代南直隶修志兴盛的原因,志书的编修、续修及组织,志书的结构、创新与发展、内容与价值,南直隶志书的历史地位等作了详细论述与分析,内容丰富,观点明确,创见迭出多发前人所未发。该书学风扎实严谨,资料翔实,论证充分,表述清晰。在研究方法上,以实证为基础,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并运用比较的方法,引出恰当的结论和观点。
——张显清

方志是传承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在中国方志史上,明代方志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该著述将明代南直隶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方志作为研究课题,探讨其发展特点和规律,由此折射出明代方志发展的基本脉络,其选题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意义。该著述资料翔实,征引的各种参考文献近400种,反映出该项研究有较雄厚的资料基础,作者有积累,有心得,不是浮躁之作该著述涉及面广,头绪多,难度大,作者在论述时,不仅对本身的命题作了论述,而且还在探讨中触及到许多相关的领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总体来看,这是一部研究明代方志较的学术著作,对研究中国方志史有的参考价值。
——王天有


上一个历史

下一个地方史志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