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异闻:古书里走出来的动物们(精装)9787203106715山西人民严修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山海异闻:古书里走出来的动物们(精装)9787203106715山西人民严修

历史 逸闻野史

  • ISBN:9787203106715
  • 作者:严修
  • 字数:202000
  • 开本:16
  • 版次: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260
  •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7-01
  • 印刷时间:2022-07-01
  • 中图法分类号:1247.8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山海异闻:古书里走出来的动物们(精装)9787203106715山西人民严修截图 山海异闻:古书里走出来的动物们(精装)9787203106715山西人民严修截图

#电子书简介

基本信息

  • 商品名:山海异闻:古书里走出来的动物们(精装)9787203106715山西□□严修
  • ISBN:9787203106715
  • 定价:98.00
  • 出版社:山西□□出版社
  • 作者:严修

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22-07-01
  • 印刷时间:2022-07-01
  • 版次:1
  • 印次:
  • 包装:精装
  • 开本:16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260
  • 字数:202000

编辑推荐

★从名著中精选出112篇小故事,每篇故事分为原文、简注、今译三部分。

本书从《太平广记》《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等古书中精选了112篇小故事,编著成册。每篇故事,分为原文、简注、今译三部分。入选标准:故事生动有趣,思想健康积极,语言优美精炼,篇幅简短紧凑。

★内容丰富,浅显易懂,神兽主角以虎、狐、蛇、犬、马、牛居多。

本书故事内容,有科学常识,也有民间传说;有现实生活,也有虚幻世界。书中虎、狐、蛇三类的故事居多,因为是它们的隐蔽性和神秘性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犬、马、牛的故事也较多,因为它们与人类有亲密接触,是人类的忠实朋友。

★古今结合,从□□看现在,培养辩证思维。

阅读本书入选的动物故事,要存有□□观和辩证精神。古今于科技水平、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别。个别故事中的某些思想□限,刻着深深的时代烙印,它是文化遗存。例如打虎,在古代被当作为民除害之英雄行为;而于今日,则是捕杀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这是社会的进步,文明的醒觉。

★精装大开本,全彩四色印刷,让阅读更有趣。

全书采用四色印刷,精装装帧,质感高级。能让读者从书中真切感受到□□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内容简介

本书从《太平广记》《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等古书中精选了112篇小故事,编著成册,所选故事生动有趣,思想健康积极,语言优美精炼,篇幅简短紧凑。每篇故事,分为原文、简注、今译三部分。内容中有科学常识,也有民间传说;有现实生活,也有虚幻世界。全书告诉我们:万物皆有灵,世界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每一个生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都应该受到同样的尊重。正如先贤所言,当人类可以慈悲关怀一切生灵,才可以真正体会安宁。

前言序言

前言

人类与动物相处的□□已有数百万年,动物与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进程密不可分。人与动物长期共存,和谐共处,是大自然的精心安排,中国古代先人很早就明白这个道理。那时他们虽然还没有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之类现代意识,但对动物却有天良、爱心、友善、仁慈、恻隐之心之类的人文情怀和道德观念。

古人常常把动物视为心灵契合的伙伴,当作是自己的影子或化身,用比喻、隐射等方式,在它们身上寄托着自己的思想情感。

本书从《太平广记》《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等古书中精选了112篇小故事,编著成册,名为《山海异闻——中国古代动物故事》。每篇故事,分为原文、简注、今译三部分。入选标准:故事生动有趣,思想健康积极,语言优美精炼,篇幅简短紧凑。

本书故事内容,有科学常识,也有民间传说;有现实生活,也有虚幻世界。书中虎、狐、蛇三类的故事居多,因为是它们的隐蔽性和神秘性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犬、马、牛的故事也较多,因为它们与人类有亲密接触,是人类的忠实朋友。

书中有些篇目的标题系作者所加,如选自《阅微草堂笔记》的诸篇,原本无标题,为方便阅读而做了增加。对有些篇目表述不恰当的原标题,也作了改动,如《快犬黄耳》,在《太平广记》中原名《陆机》;《孔雀》,在《太平广记》中原名《罗州》;《猿翁谢医》,在《柳崖外编》中原名《吴先生》。

本书对已收录于教材或选本的一些著名动物故事未选,例如干宝《搜神记》中的《李寄斩蛇》,柳宗元的《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韩愈的《杂说·四》:(《千里马》)以及《聊斋志异》中的狐狸故事等等。

阅读本书入选的动物故事,要存有□□观和批判精神。古今于科技水平、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别。个别故事中的某些思想□限,刻着深深的时代烙印,它是文化遗存。例如打虎,在古代被当作为民除害之英雄行为;而于今日,则是捕杀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这是社会的进步,文明的醒觉。

本书给我们带来的启迪:万物皆有灵,世界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每一个生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都应该受到同样的尊重。正如先贤所言,当人类可以慈悲关怀一切生灵,才可以真正体会安宁。

目录

老虎故事

醉中遇虎…………………………………………………………… 003

虎追樵者…………………………………………………………… 003

虎化美妇…………………………………………………………… 004

黑兽………………………………………………………………… 005

虎钓………………………………………………………………… 007

脱身虎口…………………………………………………………… 008

僧虎………………………………………………………………… 009

唐打猎……………………………………………………………… 012

童子救母…………………………………………………………… 014

虎贯………………………………………………………………… 016

虎母………………………………………………………………… 018

虎异………………………………………………………………… 021

虎痴………………………………………………………………… 024

峡口道士…………………………………………………………… 028

老卒丁岩…………………………………………………………… 031

狮子故事

波斯国献狮子……………………………………………………… 037

百兽王……………………………………………………………… 038

毛虫之长…………………………………………………………… 039

熊的故事

熊与猎人…………………………………………………………… 045

柜中藏熊…………………………………………………………… 046

狼的故事

牧竖………………………………………………………………… 051

狼…………………………………………………………………… 052

狼狈………………………………………………………………… 053

象的故事

象求猎人…………………………………………………………… 059

交人驯象…………………………………………………………… 060

鹿的故事

獐腹塞草…………………………………………………………… 065

鹿衔草……………………………………………………………… 066

牡鹿与牝鹿………………………………………………………… 067

猿猴故事

猕畏狨……………………………………………………………… 071

山魈………………………………………………………………… 072

猿翁谢医…………………………………………………………… 074

猴哥捉雕…………………………………………………………… 076

猿儿野宾…………………………………………………………… 079

狐狸故事

小狐………………………………………………………………… 087

小□□……………………………………………………………… 088

狐畏孝妇…………………………………………………………… 089

贪婪………………………………………………………………… 090

轻薄招侮…………………………………………………………… 092

幻形………………………………………………………………… 094

守墓者……………………………………………………………… 095

绿云………………………………………………………………… 097

灶丁………………………………………………………………… 099

蛇的故事

隋侯珠……………………………………………………………… 105

率然………………………………………………………………… 105

螳螂捕蛇…………………………………………………………… 106

蚺蛇吞鹿…………………………………………………………… 107

毛生弄蛇…………………………………………………………… 108

采药人靳四翁……………………………………………………… 109

戴生善捕蛇………………………………………………………… 111

吸毒石……………………………………………………………… 112

同归于尽…………………………………………………………… 114

小蛇担生…………………………………………………………… 116

天门山……………………………………………………………… 117

狗仙山……………………………………………………………… 119

蒋武助象灭蛇……………………………………………………… 121

邓甲治蛇…………………………………………………………… 123

鼠的故事

鼠技………………………………………………………………… 129

鼠戏………………………………………………………………… 130

义鼠………………………………………………………………… 131

大鼠………………………………………………………………… 132

二鼠相逐…………………………………………………………… 133

牛的故事

戴嵩画牛…………………………………………………………… 137

牛犊复仇…………………………………………………………… 138

金牛………………………………………………………………… 139

牛触盗……………………………………………………………… 140

邻叟智劝…………………………………………………………… 142

牛知恩怨…………………………………………………………… 144

野牛………………………………………………………………… 146

马的故事

白马之子…………………………………………………………… 151

关帝祠前有奇马…………………………………………………… 152

狮子骢……………………………………………………………… 153

舞马………………………………………………………………… 155

乌云托月…………………………………………………………… 157

续坤卖马…………………………………………………………… 159

驴的故事

富翁爱驴…………………………………………………………… 165

屠驴………………………………………………………………… 166

骆驼故事

骆驼知水脉………………………………………………………… 171

说骆驼……………………………………………………………… 171

犬的故事

丐者死于路………………………………………………………… 175

小花犬……………………………………………………………… 175

犬学人样…………………………………………………………… 176

杨生之犬救主……………………………………………………… 177

黑犬四儿…………………………………………………………… 179

快犬黄耳…………………………………………………………… 180

义犬………………………………………………………………… 182

伏波滩义犬………………………………………………………… 184

二犬………………………………………………………………… 186

猫的故事

某夫人喜食猫……………………………………………………… 193

猫言………………………………………………………………… 194

焦奇不能缚猫……………………………………………………… 196

猪的故事

长生猪……………………………………………………………… 201

野猪………………………………………………………………… 202

鸟的故事

燕雏………………………………………………………………… 205

孤燕………………………………………………………………… 206

雁有四德…………………………………………………………… 207

南人捕雁…………………………………………………………… 208

鸿…………………………………………………………………… 209

雁冢………………………………………………………………… 210

鸬鹚………………………………………………………………… 212

鸩…………………………………………………………………… 213

孔雀………………………………………………………………… 215

斗鸡………………………………………………………………… 216

怒睛鸡……………………………………………………………… 220

鸟语………………………………………………………………… 226

水族故事

巨龟………………………………………………………………… 231

巨鳖………………………………………………………………… 232

鳌目若日…………………………………………………………… 233

乌贼鱼……………………………………………………………… 235

井鱼………………………………………………………………… 236

大鱼………………………………………………………………… 237

水獭………………………………………………………………… 238

白獭………………………………………………………………… 239

后记………………………………………………………………… 241


作者简介

严修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复旦大学中文系副主任,中文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中文学科学位委员会主席,中文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专家组成员。曾应邀赴□□神户大学讲学一年,曾受聘为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中学语文学科审查委员。获得过“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是中国语言学会第三、四届理事,中国训诂学研究会第一、二、三届理事。

著有《陆游爱国诗词选解》《陆游诗词导读》《春秋公羊传今注今译》《二十世纪的古汉语研究》《亲属称谓漫谈》。合著有《文言文阅读讲话》《大学写作》《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教程》《简明实用汉语词典》《新编古今汉语大词典》等。发表的有关语言、文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及随笔百余篇。

上一个历史

下一个逸闻野史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