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杭古村落深度自助自驾车旅行指引书:温柔村庄【正版图书】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苏杭古村落深度自助自驾车旅行指引书:温柔村庄【正版图书】

旅游/地图 自助游

  • ISBN:9787540436612
  • 作者:卢文丽
  • 包装:平装
  • 版次:1
  •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10-01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苏杭古村落深度自助自驾车旅行指引书:温柔村庄【正版图书】截图

#电子书简介

基本信息

书名:苏杭古村落深度自助自驾车旅行指引书:温柔村庄

定价:48.00元

作者:卢文丽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0-01

ISBN:9787540436612

字数:470000

页码:33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当今时日,旅行,是时髦的事情;而带着感情旅行,则是美好的事情。外乡人到了书中所介绍的村庄,未必会产生本书作者那么多的感想,但如果先读了这本书再去这些村庄旅行,感想应该会丰富许多。因为,除了那些固定的风景之外,我们还会想到,曾经有这样一个,在我们之前,把她的足迹留在了这里,把她的情感寄托在这里,使这些历史的陈迹,获得了当代的灵气。
作者自信,这本书,即是一本散文集,又是一本摄影集,还是一本可以装进旅游者背包的工具书。文字的美丽自不待言,图片的精美也无须多说,作者夫那些背包客们搜集的资料也非常详尽。这样的书,也可以叫作“行走文学”,这是文学的一新品种,也是前途无量的品种。写这样的书,作者要能吃苦,还要具备丰富的历史、地理、人文、建筑等方面的知识。近年来我读过不少这类书,《温柔村庄》是作者喜欢的一本。读了《温柔村庄》其实未必再到这些村落去,因为作者告诉我们的比我们去亲历一遍感受到的还要多;但到过这些村落的人,却很有必要再看一遍这本《温柔村庄》。

目录


序 诗意的村庄
自序 爱上古村落
章 古村落的诱惑
古村落的概念
苏杭古村落的分布环境
苏杭古村落关键词
苏杭古村落十二节气民俗
古村落的节庆活动
古村落的民间习俗
古村落传统家居镇宅吉祥物
第二章 准备出发
准备好身体
读一些有关古村落的书
盘缠开支
季节选择
时间预计
准备行囊
地图、笔和本子
摄影装备
路线及交通工具
自驾车装备清单
随遇而住
保持联络
注意安全
环保地旅行
身体是革命本钱
苏杭日常用语
游苏杭古村落之歌曲
游苏杭古村落之五项注意
第三章 乡愁里的家园
江苏
苏州 多少楼台烟雨中
明月湾 总是门前一段秋
陆巷 太湖边上的外婆家
浙江
湖州 不绝如缕的文化符号
新市 桑叶上的江南旧梦
杭州 爱在山水间
龙门 一曲江南紫竹调
新叶 玉华山下的逝水流年
金华 此情可待成追忆
诸葛村 阴阳八卦风水宝地
长乐 在老家的巷子里转悠
衢州 到乡翻似烂柯人
乡关何处廿八都
俞源 神秘的太极星象村
到郭洞,找一棵树倾吐秘密
卢宅的爱与哀愁
郑宅 白麟溪畔的悠悠表情
绍兴 酒香中的江南小镇
斯宅 一千根柱子的大屋
安昌 别样的水乡风月
宁波的繁华丽影
鸣鹤 拨动心弦的一段乡愁
前童 浙东的丽江古镇
黄坦 一块泛黄的温润古玉
台州 迷花倚石忽已暝
桃渚 暗香浮动烽火城
皤滩 卵石深处的恋恋风尘
高迁 光阴的柔软传唱
温州 一片繁华海上头
溪口 楠溪江畔的一缕沉香
屿北 石头开出的灼灼莲花
在林坑,任时光恣意漫过
陌上花开芙蓉寨
苍坡 一本翰墨清香的线装书
在蓬溪诗意栖居
鹤盛 梦里不知身是客
岩头 鸳鸯蝴蝶人梦来
碗窑 青花瓷碗上的吊脚楼
胡家大院 遗落廊桥一片雪
叶山村 美的水墨山居图
后记:—种真实的感动
关于作者

作者介绍


卢文丽,属猴,天蝎座,媒体从业者。著有《无与伦比的美景》、《沙漏的舞蹈》、《亲爱的火焰》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杭州。

文摘


明月湾 总是门前一段秋
正是梅子泛黄时。城市的傍晚是暖昧的,水雾透过横逸的梧桐,将白昼的喧闹发酵成斑驳,斜檐落玉和浮尘凝成氤氲潮兮兮地粘在身上。
高架桥坚硬的曲线柔美,颤动着,悬在空中。潮汐般的灯光漠然流淌又幻灭,像城市血管里奔涌的脚步,飞快、肆意、流光飞舞,营造着无处躲藏的晕眩。
水泥柱下,红绿灯缝隙间片刻的缓冲,在“生活着的千年古镇”、“心自驰,与谁同”的褪色灯箱广告下,你又见着了那位卖白兰花的老人。她弯曲的脊背在短暂停顿的车流中引人注目,她向你走来,臂弯的小竹筐里,搭一条雪白的湿毛巾,上面躺着一串串精巧得宛如白玉雕成的白兰花。你买了两串,拴在车窗前,新鲜的花朵仿佛一个隔了许久的拥抱,消释心头的倦与湿,城市的语境因为这个细节而温馨。
对白兰花的喜欢是一种隋结,一种依恋和怀旧。她是江南初夏里的白,风过后留在心中的香,清朗夜里淡淡的月。印象中,它更与一座叫作明月湾的村庄相似。
去明月湾的路,总是伴着太湖走。逶迤的湖滨,纵横的阡陌,田问有老农锄地,湖畔有芦苇临风,水鸟穿行于菖蒲和芦苇之间,秋风萧瑟时,那沧桑的白便会落雪般覆上芦苇丛中。
明末文人张岱《西湖梦寻》中描述“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你觉得,几百年前西湖上那种白茫茫的寂寥,与眼前的太湖约略是相似的。
过太湖大桥,空气变得更清新。隐约间,半山腰出现一片粉墙黛瓦,绿杨拂水,明月湾晤淡地卧在西山脚下,千百年来,太湖人家住在这里,过着似乎一成不变的日子。
一棵阴翳蔽天的明代古樟立于村湾,对明月湾来说,这棵古樟的来历或许太早了,村庄的兴起和变迁,都贮存在它的年轮中。一湾流水萦绕,有野鸭嬉水,新建的停车场里,泊着几辆上海牌照的私家车,不见导游挥舞小旗的喧哗。
相传,吴王夫差曾携西施来西山明月湾玩景赏月。自唐以来,西山岛便是多诗人留作的地方,白居易诗云:“湖山处处好淹留,爱东湾北坞头。”皮日休亦有诗为证:“试问佳处,号为明月湾。”
东西村口,各有半月形清代建筑“继光”门和“湾月”门。一条赫赫有名的砂条街,时光隧道般伸向村落,雨时,人行其上,脚下有潺潺水声,“花墙头,百子格,前门后门砂条街,西洞庭山家”、“明湾石板街,雨后着绣鞋”,这些民谚,便是对明月湾砂条街的赞美。
明月湾曾有金、邓、秦、黄、吴五大望族。乾隆年间,当地居民靠种花果发了财,造起了许多富丽细致的院落和祠堂。—路上,你不时眼这些古宅不期而遇,仿佛与许多德高望重的老人打着隔世的招呼。古时,太湖边常常有强盗出没,房屋因此都有高高的围墙。
老房子们有着斑驳灰墙,高而无法偷窥的木窗,墙角砖块长出小和青苔,即使是白天,仍然幽暗着。有的干脆锁着,仿佛关住了所有的兴衰与呐喊。有的老屋,门口的方形浮雕石鼓光滑,大块的水磨青砖,庭院里的假山、天竺,门窗栏杆上的雕花,似在孤吟着一阕长恨歌。路过一幢古宅,黑黑的廊道很是莫测,里面的老人淡淡扫了你一眼,却无言语。邻居说,这家祖上原有御赐的匾额,“”中都被“破四旧”了。
眼下,明月湾逐渐被开发成旅游景点。深宅大院,不时传来维修的叮叮声,院落里堆着砖瓦、木材,檐廊走道上满是染尘的杂物:石臼、锈了的自行车、破锅、堆覆柴的石磨。粗大的梁柱,显然不久前曾经修缮,前厅四扇雕着花卉的木格门洞开着,散发着淡淡的油漆味。
明月湾的房前屋后,长满了参差迷离的花、树、藤、蔓,更有着大片的果树。闭上眼睛,仔细分辨空气中的清香:枇杷?杨梅?桃子?还是李子?一年四季,来这里的人都可以解馋。收获季节,累累的果实就悬在头顶、手旁,只要成熟了,就可以伸手去摘,敞开肚皮吃个够,主人是不会跟你计较的。初夏时,漫山红红的杨梅鲜艳夺目:“筠笼带雨摘初残,粟粟生寒鹤顶殷。众口但便甜似蜜,宁知奇处是微酸。”
明月湾是一个很有人隋味的小村,抬脚随便踏进一户农家,土鸡、活鱼、红烧肉、竹笋、鲜蔬和口感醇香的米酒,都会让你大陕朵颐。农家客栈收拾得十分干净,院里的果树挂着果实,房间的窗户,一扇含着太湖,一扇含着屋后山坡。品尝了太湖里的白虾、鱼,饭锅里蒸出来的青鱼干、自家地里种的青菜,美美睡了一个午觉,继续闲逛。
村后的古码头宛如一条巨大臂膀,将月亮状的湖水拢在怀里。断壁残垣前,有青藤缠身的古木、翠绿的爬山虎,栏杆上残留的石狮护着河水。桅樯林立的繁华,家族曾经的波澜,惟有脚下的湖水知晓了。遥想当年,院主人驾一口小舟,荡悠湾中,吟着“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邀知未眠月,相思在渔歌”诗句,定然十分怡然。
微风起了,渔舟远了,炊烟斜了,夕阳醉了。夕阳把金色的影子,留在了桥边、湖中、老屋的院角、古树的枝丫里。白墙青瓦,参差别致,像一幅幅黑白分明的木刻画,一轮金黄的圆月从湖面升起,光束由金变银白,月光下的明月湾,像一首诗。
清晨,喝好柴灶稀饭,出门。古宅、流水、果园,蒙着薄薄的雾,随着一声声的鸟叫、鸡叫和狗吠,天空渐渐露出一抹红晕,村庄便温柔起来,仿佛黯淡的女子获得了爱情的滋润。
漫步清晨的明月湾是一种奇特体验,鞋跟伴着心跳叩打青石板,两旁斑驳的木门紧闭着,偶尔又会“吱扭”一声开了,—个意态安详的老婆婆拎着煤炉走出来,升起—缕轻烟,虚虚浮浮又满目生机。走走停停间,蓦然回首,两旁高高的老墙泥灰剥落,犬牙交错的屋檐只留下了一条窄缝,仿佛历史绵延的呼吸,连同石板街底涓涓的水声,人便渐渐陶醉了进去,全身披覆着缠绵回忆。
在光阴的掌纹上,明月湾是玫瑰的灰,是艳粉的紫,是水漾的绿,是大朵大朵芍药的红。在你的印象里,明月湾有着白兰花般素洁的色泽,在寥落的底色之上,各种颜色淡入浅出。
明月湾是一个异梦,穿透人世琐碎的忧欢,在浓腻的人间烟火里,表达着江南的魂魄。

序言


上一个旅游/地图

下一个自助游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