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比IQ更重要的事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教孩子比IQ更重要的事

家教 家教方法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教孩子比IQ更重要的事截图

#电子书简介

★ 王宏哲,台湾地区阳明大学医学院脑科学研究所博士、毕业于长庚大学医学院职能治疗学系,台湾大学、长庚大学、辅仁大学医学院临床讲师,现任天才领袖感觉统合儿童发展中心执行长,台北市育儿协会、彭婉如基金会育儿讲师。
代表作:《教孩子比IQ更重要的事》《孩子的教养,你做对了吗?》,深受家长肯定及信赖。

为何我家小孩爱生气?

—教出孩子好情绪的关键

情绪发展教养的重点

每个孩子一定都有情绪,情绪发展的教养重点在于“情绪自我管理的能力”与“情绪是否有逐渐成熟的迹象”。儿童表达情绪的方式从原始到复杂,一般来说,六个月的孩子就知道可以用生气制约妈妈;两岁后的孩子就会大量地说“不要”,来拒绝爸妈的要求;四岁孩子的坏脾气,经常带有测试大人底线及挑战规范的心理层次;六岁以后的孩子,则非常重视同侪的眼光,大量的负向情绪行为可能都来自于学校及团体。

儿童情绪发展成熟速度的快慢通常因人而异,而成熟程度则倚靠后天环境的培养。生气是人类的基本情绪,“爱”生气这件事则与后天的家庭教育及教养有关系。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提出,孩子在发展主动探索时,若得到正面的赞赏,能够有效增强孩子的主动动机,有助于孩子发展健康的情绪;相反的,如果照顾者无法理解孩子的行为是在探索,而大量禁止或责罚,孩子便容易产生挫折感并延长负面情绪停留的时间。

生气也是一种情感的传递,是儿童的“原始语言”,连婴幼儿都能以强烈的情绪来表达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因此,了解孩子生气的背后的特殊原因,才能跟孩子有效的沟通。很多家长在第一时间总是对孩子说:“你看,你又爱生气!你又乱发脾气了!”其实,这也是对孩子人格贴标签的负面作法,真正正确的做法是对事不对人,不在第一时间用不正确的言教批评。

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理论经常被拿来讨论负面人格的养成。这个理论是说,一个孩子如果长期处在大量被批评的环境下,就会像一个废弃的房子,本来只破了一扇窗,但没过多久,你再去观察其他窗户也都被破坏了!在我引导家庭处理教养问题的这十几年来,真的发现不少年纪较大的孩子都会在评估的过程中跟我说这句话:“反正我就是烂!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他们在成长的环境中,缺乏大量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如果你觉得这只出现在学龄以上的孩子,那就错了!很多五岁的孩子被爸妈拎来找我,就是因为在幼儿园或平常爱生气、不配合、不合群,整天被老师批评!其实这些幼儿行为,都跟这群心智已经渐渐成熟的孩子容易放弃自己、变成低自尊及爱生气有关。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尽量避免过度压抑孩子情绪的流露,提供倾听沟通的环境,适度地引导孩子学习以适当的方式去表达心中的感受。此外,孩子学习情绪的方式,也可以透过家庭成员的角色扮演,提供大量的练习。为了孩子往后有较为健康的情绪发展,主要照顾者最好也具有安定的情绪,因为近十年已有大量脑科学研究证实,情绪是会感染的。生气的情绪,当然也会传到幼儿身上,被大量的模仿与学习。

“生气”,是孩子在自己的需求不能实现或被否定时发生的,也是孩子最常表现的一种天生的负面情绪。例如:他的要求未能实时满足,他的行动受到阻止,又或者与别人争玩具,被人抢走心爱的玩物,玩游戏时与玩伴意见不一样,这些情境都会使儿童感到挫败、生气。父母必须适当介入,公平地当仲裁者,避免孩子经常性地利用生气这件事,去寻求主要照顾者的关心。孩子的情绪并非不能改变,父母正确的教养,有绝对的影响力。

大脑小百科

脑中的情绪总管是皮质下的杏仁核,而掌管重要思考的大脑皮质,边缘系统的海马回、视丘等结构,也会同时参与情绪的调节。新近研究发现,透过后天情绪训练,可改变脑部神经传导物质分泌与功能链接,进而提升孩子EQ。

儿童情绪发展里程表

年龄 情绪发展

0~5周 满足、惊讶、厌恶

6~8周 高兴

3~4个月 生气

8~9个月 害怕、悲伤

1~1岁半 善感的、害羞

2岁 骄傲

3~4岁 忌妒、罪恶

5~6岁 自信、谦虚、担心

儿童发展专家的脑科学育儿法

发展孩子的乐观正向力,你可以这样做

一到三岁的大脑训练游戏

◎那是我的: 家长可以做情境假设,提供孩子面对类似情境的练习。例如:如果你的蛋糕被拿走了,宝贝觉得怎么样?有不开心吗?那接着要怎么办?如果你的车车被拿走了,宝贝会觉得怎么样?那要怎么办?给孩子做反应的机会,让他们在往后面对类似自主权被侵犯的情况时,反应不至于过大。

◎好好说才有: 生活中孩子经常有需要被满足的时候,家长可以引导、帮忙孩子说出需求,然后再满足其所需。反之,家长平常在跟孩子相处时,也可说明当下进行的行为,提供孩子模仿的对象,养成孩子“好好说”的习惯。

◎情绪记忆: 重复印制三种不同的情绪表情各两张,将牌盖起来后顺势洗牌并排成一列,让孩子翻出第一张表情,接着从剩下的五张牌中找出同样的另一张。游戏的过程中,在孩子翻出情绪表情后,请孩子说出是高兴、难过还是生气?

四到六岁的大脑训练游戏

◎揉“气”球: 教孩子在生气时找到纸笔,把不开心画在纸上,并且用力揉成球,狠狠地把它扔进垃圾桶里。

◎连连看: 画出不同的情绪表情,并写出不同的情绪形容词,在孩子选出其中一张图片后,做出情绪形容的配对。家长可在一旁作说明或举例,帮助孩子了解不同的情绪。

◎撕撕乐: 当孩子有负面情绪产生时,家长可以拿一张纸跟孩子一起撕,看谁可以把纸撕得最细。在把纸撕细的过程,可以逐渐缓和孩子生气的情绪。

七岁以上的大脑训练游戏

◎一起想办法: 了解孩子生气的原因,等孩子冷静下来后,跟孩子一起讨论刚刚生气的原因,一起想解决办法。

◎魔镜: 引导孩子在生气时,对着镜子把不开心统统说出来。家长可以询问孩子,说出来有没有好一点?有时候可以请孩子观察自己在生气时,说话的表情好恐怖噢!所以我们不要生气,好好说就好。

◎赞美之泉: 家长可以利用家庭时间,跟孩子一人说一件今天对方很棒的事情,适时地给予夸奖,培养孩子的自信,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这个时期的孩子面对的挑战突然大量增加,难免会因为自认为的不如意而自暴自弃,自信的建立在这个阶段扮演的角色相对重要,足以稳定孩子的情绪,并且进一步培养孩子内省的能力。

......

推荐序1这是一本育儿使用说明书

推荐序2简单的游戏设计,兼具大脑学习与品格教育意义

推荐序3让孩子4 Q 并重的时代

推荐序421堂大脑潜能课,让你不再受挫,轻松当爸妈!

推荐序5生活重要,还是成就重要?

作者序让孩子赢在品格的起跑点上

正向快乐的情绪智能,培养优秀人格的开始!

—教出自律、合群、好学、有礼的好孩子

为何我家小孩爱生气?!

—教出孩子好情绪的关键

为什么孩子这么黏人?

—教会孩子接受分离,避免分离焦虑

我不怕生,请跟我做朋友

—教孩子学会互动,在团体中合作愉快

凡事都是别人的错?!

—教出自律、诚实、独立思考的好孩子

孩子是自我感觉良好、没礼貌,还是少了同理心?

—教出有礼、能察言观色的好孩子

睡不好,情绪大脑拉警报

—帮助孩子及早建立稳定的睡眠规律

为什么孩子这么敏感、退缩?

—教出大方、有勇气的孩子

冒险进取的逆境智能,培养有勇气的孩子!

—教出自信、坚强、耐挫、负责的好孩子

为何孩子不能等、爱插话?

—教出有冲动控制力、能停看听的孩子

为何我家小孩输不起,非得赢或拿第一不可?

—教出有挫折忍受度、不会耍赖的孩子

为何我家小孩坐没坐相、站没站相?

—教出好体格、好姿势的孩子

静不下来的“跳跳虎”

—教出动静皆宜、爱思考的孩子

为何孩子做事慢吞吞,没兴趣学习?

—教出负责积极、反应快的孩子

为何孩子容易喊累?

—教出好耐力、爱运动的孩子

身体不爱动的孩子

—教出孩子的平衡与协调能力

持续进步的创意智能,培养有竞争力的孩子!

—教出专心、创造、协调、思考的好孩子

为何孩子的学习总是重复错、记不住及跟不上?

—用工作记忆练出好脑力

为何孩子总是左耳进右耳出?

—教出孩子的专注力与听觉学习力

为何孩子无法专心持续地学习?

—教出孩子的视觉空间学习力

积木和拼图一点都不好玩?!

—教出孩子的空间概念与操作能力

为何孩子握笔姿势不正确、手眼不协调?

—教出孩子的涂鸦及运笔协调能力、书写能力与学习

为何孩子双手不灵巧、不喜欢做劳作?

—教出双手万能、精细协调的孩子

为何孩子缺乏想象力?

—教出孩子的多元创造力及联想力

真心推荐,本书不像许多空谈理论却常误导家长宠溺孩子的书,是当下少见、能结合孩子身心发展的教育专业与实战经验佳作,也是父母育儿小百科,尤其生手家长实在值得一看。

——台湾教育协会暨台北教师会理事长 杨益风


这本书利用大量插图和游戏方法,在每天的亲子游戏中,模拟孩子生活里会遇到的各种难题,并且一一击破。如果各位爸妈看到有类似的教养困惑,不用怀疑,本书中一定有你需要的答案。

——小儿科医生 黄瑽宁


提醒大家,读这本书不要只是光看不练,要边看边玩边学喔。我相信不但孩子可以从游戏中找到自信与被爱的感受,亲爱的爸爸妈妈也可以重回赤子之心,与孩子一起重温成长的喜悦与乐趣。

——艺术心理治疗师 邱宝慧

作为脑科学的专业专家,王宏哲教授对儿童心智和情感的发展研究系统科学,并且有十多年儿童发展中心的实践检验,因而能为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的问题给出成熟、有效的指导方法,比如如何让孩子合理表达愤怒,培养好情商,如何提高孩子的挫折耐受力和抗打击能力,如何发展孩子的创意、想象力和艺术思维等等,并且有效提高这些问题的途径是一系列简单有趣的游戏,对于大多数在亲子相处、教养方面出现困惑的家长来说,至关重要。在轻松愉悦的陪伴中,教孩子比IQ更重要的事,成为当下亲子教育核心的诉求。

为何孩子总是
脾气大、爱哭闹、爱黏人?
自我感觉良好、没礼貌?
敏感、退缩,怕犯错?
坐没坐相,站没站相?
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握笔姿势不对、手眼不协调?
推理能力差,不会举一反三?

200个针对孩子各阶段的大脑训练活动
让孩子 好情绪(高情商)
优佳耐挫力(逆境智能)
丰富创意(创意智能)
本书的特点:

★ 作者专业

本书作者王宏哲是台湾地区阳明大学脑科学博士、知名儿童发展专家,天才领袖儿童发展中心主任,他的教养方法以尊重孩子心智与情感发展规律为前提,旨在培养孩子的好品格和开发多元智慧。

★ 教养方法科学有效
除了在儿童发展中心十多年的与不同孩子互动经验外,作者本人也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他设计的大脑训练活动成功解决了许多孩子的行为问题,解除了父母的焦虑,成为台湾地区很受家长喜爱和信赖的脑科学爸爸。

★ 随时随地、简单易行

200个大脑训练活动,也就是简单易行的亲子活动。用简单的方式在家、放学回家路上、睡觉之前、公园、餐厅、游乐园等等,随时随地,让孩子好情绪、敢挑战、更有智慧。

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205/353/2792776724/23934/b8d80d7e/53d6065fN93dc7559.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96/122/2627096601/36172/a7555266/53d60666Nd9b7003b.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99/29/2623393982/37334/e6b0bb45/53d60678Nd9859dfd.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93/258/2602074449/27873/70d8a40d/53d60681N6c3d8b90.jpg

更多精彩图书请点击:

上一个家教

下一个家教方法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