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典教育法(套装共5册)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世界经典教育法(套装共5册)

家教 家教方法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世界经典教育法(套装共5册)截图 世界经典教育法(套装共5册)截图 世界经典教育法(套装共5册)截图 世界经典教育法(套装共5册)截图 世界经典教育法(套装共5册)截图 世界经典教育法(套装共5册)截图

#电子书简介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英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斯宾塞的一生荣誉显赫,先后获得了英、法、美等11个国家,众多著名大学的院士、博士等荣誉称号,还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被科学界和教育学界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二个牛顿”。哈佛大学校长埃利奥特称他为“一位真正的教育先锋”,认为“他的思想值得每一位家长和老师聆听”。

M·S·斯特娜(M.S.Shiterna,1870—1931),曾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语言学教授。在阅读《卡尔·威特的教育》后深受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即“自然教育”理论。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她的女儿小维妮弗蕾德成为了人们眼中的天才儿童。斯特娜夫人渴望让世人了解早期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于是写成了《斯特娜的自然教育》一书,并成立了自然教育学校,培养了众多天才儿童。斯特娜夫人也因此被誉为“世界上成功的母亲”。

亨利·亚当斯(Henry Adams,1838—1918),美国历史学家、小说家。出生于声名显赫的“总统世家”,1858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并在哈佛大学讲授历史课,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他一生著有多部著作。虽然政治前途一片坦荡,但他却急流勇退,专注学术,选择了一个历史旁观者的角色。他生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作为一个前瞻的思想者,亨利·亚当斯精准地预言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的社会转型以及巨变,使他成为那个时代美国精神的阐述者。

鲍里斯·塞德兹(Boris Sidis,1867—1923),哈佛大学著名的心理学教授、医学博士。塞德兹博士在研究和借鉴卡尔·威特的教育方法的基础上,用自己独创的方法充分挖掘儿子小塞德兹的潜能,把他培养成为享誉天下的天才少年。

鲁道夫·斯坦纳(Rudolf Steiner,1861—1925),奥地利社会改革家、艺术家、教育家。他是人智学的创始人,用人的本性、心灵感觉和独立于感官的纯思维与理论解释生活,并以此理论为基础,创立了华德福教育。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给孩子营造快乐的教育气氛

在小斯宾塞四到五岁的那个时期,镇上很多父母总是为教育孩子的事情头疼不已,他们都很羡慕我对小斯宾塞采取的教育方式。因为,在他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会伴随着哭泣声和责骂声,而我在教育小斯宾塞时,却是非常快乐的。

当然,在我教育小斯宾塞时,也曾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但总的来讲,快乐的时光还是占绝大多数的。我认为,与其他教育方法相比,运用快乐的教育方法以及营造快乐的教育氛围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教育效果。

那年夏天,我打算开始对小斯宾塞进行音乐教育,为了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我拿出平时攒下来的钱,让德赛娜买一架脚踏风琴。当风琴买回来以后,我就让小斯宾塞尝试着去弹奏,由此开始了我对他的快乐教育。

让他学风琴时,我告诉小斯宾塞这架风琴很有趣,并且教他用手弹上面的黑白琴键,用脚踩下面的踏板。当小斯宾塞手脚并用时,风琴就会发出声响。如果他学会运用七个音符的法则,那么琴声就会变得更加美妙。

可以说,第一天的音乐教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小斯宾塞兴致勃勃地在风琴上弹着,时而弹出高音,时而弹出低音。那个下午,小斯宾塞度过了无比快乐的时光。

然而,没过多长时间,问题就出现了,德赛娜越来越受不了小斯宾塞杂乱无章的琴声,每天她都表现得焦虑而烦躁。

几天后,德赛娜非常悲观地对我说:“那首简单的曲子,小斯宾塞已经学了无数遍了,但是直到现在还是弹得毫无节奏感,我认为他根本没有音乐天赋,这种日子实在太难熬了。”

我对德赛娜说:“这说明我们所用的教育方法是有问题的,音乐应该带给人们快乐,我们不应该给孩子制造紧张、痛苦的学习氛围,否则,孩子是无法学好音乐的。”

显然,德赛娜对我的回答有些不满,她不满地对我说:“反正我是无能为力了,还是你自己去教他吧。”

那天晚上,在吃晚餐时,我问小斯宾塞说:“亲爱的,我今天听到一首曲子,简直太好听了,就是你正在学的那首,它叫什么名字来着?”

“《林中仙子》。”小斯宾塞立即回答了我。

“没错,就是这首曲子,我太喜欢这首曲子了,你能弹给我听吗?我相信,你一定会弹得很好听的,对不对?”我微笑着问小斯宾塞。

然而,小斯宾塞摇了摇头,于是我继续对他说:“那太遗憾了,那首曲子真的非常好听。”

小斯宾塞犹豫了一下,对我说:“要不我试一试吧,可能弹得不太好。”

接下来,小斯宾塞就跑到了风琴前,坐在琴凳上弹了起来,一时间,优美的琴声在他指尖流淌,听起来很有节奏感,力度也恰到好处。就这样,房间里回荡着美妙的曲子。而对这一切德赛娜感到非常意外,她没有想到小斯宾塞竟然能把那首曲子弹得那么棒。

在教育孩子时,我一直认为,父母不应该用指责和呵斥的方式教育孩子。不愉快的学习氛围只会造成极差的效果。事实上,让孩子有幸福快乐的生活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因此,父母也应该让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试想一下,假如一个孩子的教育经历只会给他留下痛苦的回忆,那么,他的人生又怎么可能是幸福的呢?

对于孩子的学习而言,情绪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快乐的氛围能够让孩子的大脑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兴奋状态,这非常有利于记忆;而紧张、痛苦的氛围只会大大降低孩子对学习的信心,同时记忆力也会减弱,这样的教育是很难见效的。

孩子不仅是家庭的未来,也是国家的未来,不快乐的孩子只会让家庭失去希望,让国家的未来变得暗淡无光。

可以说,从那首为我演奏的《林中仙子》中小斯宾塞感受到了学习音乐的快乐。在此后的日子里,我每天回到家都会请小斯宾塞演奏新学会的曲子给我听。当他演奏的时候,我都会听得非常认真,有时跟着琴声哼唱着,这种肯定的暗示让他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慢慢地,小斯宾塞的弹琴技术越来越纯熟,后来,他还经常被邀请到公开场合演奏,再后来小斯宾塞开始尝试着自己谱曲,其中,他谱的一首曲子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首曲子名叫《感恩节的礼物》,很多乐团都将其作为演奏曲目。

虽然这种学习充满了快乐,但必须承认的是,小斯宾塞的音乐教育之所以卓有成效,与音乐老师对小斯宾塞进行的长期而严格的训练不无关系。毕竟音乐和数学一样,在各方面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事实上,大部分孩子在小时候天赋都是所差无几的,而对他们的教育方式则决定了他们将来是否能够成材,其中,快乐教育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快乐教育呢?我认为可以按照以下几点去做:

(1)当你心里生气或是烦躁时,不要再教育孩子,因为一旦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很容易给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2)当你的孩子心情低落时,不要强迫他继续学习,否则,不但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还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3)不要把工作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回家中,要在家中营造快乐的氛围。与孩子在一起时,最好经常和孩子进行一些互动或游戏。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父母首先要让自己保持乐观的心态,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多夸奖鼓励孩子,不要只盯着孩子的不足,不完美才恰恰证明了孩子是个正常人。

与孩子一起唱唱歌

在我们的镇上,有一个叫克鲁斯的人。他们的家庭气氛算是非常严谨的了。他们以经营缝纫店为生,每天都是从早忙到晚,很少与镇上的其他人来往。然而,他们对去教堂的事情却相当重视,每到周末,克鲁斯夫妇都会带着小女儿去教堂做礼拜,从来没有缺席过。

不久前,克鲁斯太太在与我聊天时告诉我:她一向很重视女儿的学习,虽然每天的工作很忙碌,但是她依然会监督女儿完成家庭作业。

而她的女儿呢,一般每天放学回家都会学习。每天要学习到很晚,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表现可以说是很难得了。然而,让她想不明白的是,女儿的成绩为什么始终没有提高。

我思索了一下,对她说道:“孩子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吗,例如,有唱歌之类的?”

“她似乎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也从来没有唱过歌。你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

“我是想知道你的女儿是否快乐。你回忆一下,在你小的时候,你是不是喜欢唱歌?当你在唱歌时,是不是感到很快乐?然而你的女儿为什么从来没有唱过歌呢?以后,你要试着和她一起唱歌。”

没过多久,我就听人说,每天,克鲁斯太太都会和她的女儿一起唱歌,而且她们唱得很动听。

之后的一天,克鲁斯太太又来我家来做客,这一次,她看起来心情好多了。她悄声对我说:“这段日子,我和女儿都过得很愉快,而且女儿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很多,这太出乎我的意料了,真的非常感谢你的建议。”

其实,这件事情非常简单,我只不过是让克鲁斯太太和她女儿用唱歌的方式让自己放松下来,感受到教育与学习的快乐而已。

事实上,父母和孩子一起唱歌有很多好处,它既可以缓解枯燥的课业给孩子带来的烦闷心理,又可以让孩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最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孩子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和信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唱歌,无论是在工作时,还是在做家务时,甚至是无聊时,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唱歌。就连森林中的小鸟们也会经常唱歌,那么孩子为什么不可以大声唱歌呢?事实上,唱歌能够帮助我们释放很多烦恼和忧愁,同时让我们的肺部和腹部得到锻炼。

对孩子来说,唱歌真的有很多好处,因此我经常和其他父母分享这种方法。当然,我自己也经常与小斯宾塞一起唱歌。有的时候,我们唱得很开心,很快乐。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轻松的教育方式。

从点滴的小事开始,培养孩子的自信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会听到镇子上的人抱怨说:“为什么我的孩子那么没用,现在我已经对他失去信心了。”

在我看来,对孩子进行教育是一项特殊的工作,是一场需要打持久战的工作,不可能在短期内看到明显的效果,因而,在教育孩子时,若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收获,父母也不要产生失望的情绪。

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怎样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呢?首先,我们要对教育内容进行分类,例如:

(1)生活习惯。

(2)语言。

(3)身体健康。

(4)数学运算。

做完分类后,每周你还需要制订一份详细的教育计划,并且严格执行。当你完成一周的教育计划后,就会有成就感,并且有动力去执行下一周的教育计划,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你会经常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就拿小斯宾塞来说,他从小就很随便,或许,这是因为我的教育方式不当导致的。然而,眼看他快要到上学的年纪了,我便打算让他养成一种绅士的习惯。

帮他养成这个习惯时,我是从日常小事入手的。每天早上,我都会和小斯宾塞一起整理自己的内务,同时比赛谁完成得最快,谁整理得最好。我们还经常比赛谁把衣服洗得最干净,谁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得最整洁。

一开始,小斯宾塞可以说对这样的比赛非常感兴趣,并且积极地参与,然而,没过多久他就厌烦了。于是,我在客厅中立起一块玻璃板,在上面并排写上我们两人的名字,如果谁赢得了比赛,就在谁的名字下方贴上一朵小红花。

这个妙招再一次激发了小斯宾塞参加比赛的兴趣,从那以后,他始终都很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例如,每天早上起床后,他总是迅速地整理好内务,生怕小红花被我夺走了。

就这样,我们两人坚持比赛,一直坚持了三个月,直到小斯宾塞已经养成了这些生活习惯。

... ...

《世界经典教育法: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世界经典教育法: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

《世界经典教育法:亨利·亚当斯的教育》

《世界经典教育法::俗物与天才》

《世界经典教育法:童年的王国》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斯宾塞一生都在倡导快乐的教育方法,他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如果强迫性地塑造孩子性格,对孩子的身心都是无益的。教育者要想有效地教育孩子,就要少发布命令,让孩子自由快乐地成长。

书中,他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许多有趣的小事例,证明了教育是一件快乐的事,向人们展示了一位睿智的父亲、一位伟大的英国思想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仔细地叙述了小斯宾塞的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历程。这些都对我们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

在斯特娜夫人“自然教育法”的熏陶下,女儿维妮弗蕾德3岁就能写诗歌和散文;4岁就能用世界语写剧本;5岁就能熟练运用8个国家的语言进行对话和写作;9岁就通过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入学考试;10岁就能熟练运用13种不同语言交谈;与此同时,她还会拉小提琴,会弹钢琴,并在国际象棋比赛中名列前茅……


《亨利·亚当斯的教育》

本书是亨利·亚当斯以第三人称写成的自传体作品,与其说《亨利·亚当斯的教育》是一本家庭教育类图书,不如说它是一部个人的成长史,更是我们了解美国历史、认识社会的窗口与指南。它既适于家长学习,也适于孩子阅读。此书最初只印了100本,仅限于在好友圈子中传阅,但后来由于它影响力太大,开始公开出版发行,并一版再版,被译成多国文字,广为流传,成为名副其实的家庭教育类畅销图书,并于1919年获得了普利策奖。


《俗物与天才》

小塞德兹1岁半开始接受教育,3岁就能自由阅读和书写了,11岁进入哈佛大学,15岁以优等生身份毕业,18岁时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是著名的天才少年。作者认为,所谓的天才都是后天教育的结果,每个孩子都是天才,这个结论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塞德兹根据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得出的结论。然而,绝大多数拥有天才潜质的孩子,因为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沦为俗物,这让他心痛不已。为此,塞德兹写下了著名的教育学论著——《俗物与天才》。


《童年的王国》

在英国开办华德福学校之前,鲁道夫·斯坦纳博士曾于1924年8月,用几天的时间,为老师们做了一系列的演讲。我们将这个讲座整理汇编成一本书,即《童年的王国》。本书内容涉猎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了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规律、教育的本质、老师的德行品质是影响儿童的关键因素等。在《童年的王国》一书中,对关注儿童身、心、灵整体发展的华德福教育体系也做了一些介绍。


一、“世界经典教育法”系列丛书精选了斯宾塞、斯特娜、亨利·亚当斯、塞德兹、斯坦纳等西方著名教育大师的经典著作,包括《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亨利·亚当斯的教育》《俗物与天才》《童年的王国》,是父母和老师不可不读的经典教育作品。

二、引发世界教育革命的杰作!影响亿万父母的教育经典!

三、经典,畅销百年,全新编译,值得每位家长珍藏!

四、年轻父母了解和认识孩子内心世界的必备育儿丛书,全面指导父母洞察孩子成长的规律和秘密,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心智,陪孩子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



上一个家教

下一个家教方法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