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民国大文人:那些国学大师们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细说民国大文人:那些国学大师们

传记 国学大师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细说民国大文人:那些国学大师们截图

#电子书简介

民国文林,夫妻,姓名隐,居北京,律师行业,曾分别在社科院、人大、北大负笈求学,业余皆好搜罗民国文人掌故逸事,遂合著此书。但愿终有一日,朝乐朗日,啸歌丘林。
黄侃
嗜欲
武酉山曾概括黄侃的课余消遗为:喝酒、抽烟、喝浓茶、听清唱昆曲、游山玩水。
黄侃好吃。一日,他听说一些相识的同盟会会员在某处聚餐,席间有不少好吃的,但他并不在邀请之列。他知道自己没有被邀请的原因是因为自己过去曾骂过其中一些人,可是怎奈挡不住美食的诱惑,于是不请自来。于宴者见黄侃进门,吓了一跳,旋即装作很热情的样子邀他入座。黄侃二话不说,脱鞋坐下,就挑好的吃。吃完之后,他一边提鞋,一边回头冲他们骂道:“好你们一群王八蛋!”说完,就赶紧跑了。
1915年,黄侃的恩师章太炎因大骂袁世凯,遭到软禁。黄侃怕老师寂寞,便前往陪住。章太炎向来对饭菜很不讲究,厨子为袁世凯派来的警察假扮,手艺很差,菜式单调。但黄侃却极重口腹之欲,面对如此饭菜,实在难以下咽,于是他怂恿章太炎换了个四川厨子。这样一来,他就得罪了那位假扮厨子的警察,因为此警贪污伙食费,黄侃此举断了他的财路,便怀恨在心,没过多久就将黄侃扫地出门了。
朱希祖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某日宴请同为章门弟子的黄侃,但黄侃赴宴后表示烧酒、绍兴酒都不喝,指名非要喝五加皮(啤酒)不可。朱只得临时派人去买。
一次,某人宴客,席问有熊掌、蛇羹、八珍等美味。黄侃得知后,很想去大快朵颐。但他曾经骂过主人,不便前往,可又禁不住美食的诱惑,于是便请好友刘成禺为其想办法,并保证从入席到终席,绝不发一言。刘成禺便去与主人商量,主人勉为其难,发帖请黄侃赴宴。这日席间,黄侃果然只吃不说话,众人都觉得奇怪,以为他转了性子,其实不知他为了美食才愿意“忍气吞声”。
冯友兰回忆,黄侃在北大任教时,常常穿一件蓝缎子团花长袍,黑缎子马褂,头戴一顶黑绒瓜皮帽,腰间露出一条白绸带。给学生讲课时,他讲到关键的地方,突然停下来不再继续,并说,这里有个秘密,专靠北大这几百块钱的薪水,我还不能讲,你们要我讲,得另外请我吃饭。
黄侃
狂戾
伐异
趣闻
嗜欲
婚姻
圣童
师徒
治学
传道
大节
孝道
绝命
赞誉

刘文典
犯颜
傲睨
气节
奇貌
教学
治学
妙论
逸事
知遇
坚守
微瑕
真诚
归去
评价

赵元任
生平
语言
音乐
温婉
童趣
逸事
爱侣
婚礼
谐和
至交
眷恋
赏誉

刘师培
天资
治学
传道
国故
婚姻
逸事
书法
革命
变节
反目
袍泽
宽宥
玉折
评惜

吴宓
名字
少年
癖怪
逸事
风采
学道
为师
红楼
性情
真诚
自剖
师生
素友
激恋
抉择
晚景
悲逝
评析

钱穆
潜沉
传道
风华
推崇
礼遇
异见
不谐
主张
爱国
逸事
性情
雅趣
婚姻
抉择
苦痛
素书
魂归
评说

王国维
独立
守缺
辫子
对话
教学
治学
词话
端穆
悲观
婚姻
嗜好
逸事
恩怨
黯淡
……
陈寅恪
梁启超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楼主苦心,集近现代吾国学术大师之事迹,展我华夏文化之玉髓。幸之!相对前辈,我们后辈学人当以景仰和励策,针对本国文化,取其精粹,还其本源,去其桎梏。希望楼主文字可以集结成册,文泽广之。
——子昂为我师
以前很喜欢小说《围城》,现在一直跟着看楼主的帖子,觉得这些真实的民国大文人比围城里面的人物还要有趣,故事也更丰富。我仔细地看完笑了半天,这些人林林总总的性格很有魏晋风度的感觉,堡童鏊:很喜欢,但看了他们的命运,又让人很伤感。
——荣凌家福
异国旅途漫长无聊,幸好有些这样的好帖子陪伴。诸大师星光熠熠,每人一浩荡红尘世界,琢磨不尽。感叹我辈生不逢时,不能有如此情性与智慧的人物为师为友。
——epacse
人生快意之事莫过与智者对话,行走于山川大水之间。读到精彩之处,不免有叫好的冲动,看到悲情之处,不免泪水涟涟。
——Sedimentry
文林兄似不必急于出书,改上三五遍,放上三五年,说不定便可以有传世的机会。(如果不等着拿稿费的话,呵呵)
——东方隐
此帖害人不浅,我连看了三日,这些国宝级人物,在楼主笔下可敬、可爱之极!正如夜空明星闪烁,万世共仰!
——深秋芦苇
了无生趣,常怀死志,是因未见高名大德,不识真境界之故也得见文林雅论,吾顿开茅塞,生气充盈,禁不住要寻活过来了。
——风舍无语
无意中闯进来,看了两天眼都睁不开了还只看到第8页,大爱那个年代呀,好有分量的帖子,真好看!
——桃子下巴
余生晚矣,否则怎能昨晚才遇上此帖?
——张半玲
连着三晚都看到天色微明才不得不爬上床去,刚把第六页看完惑谢兄台让我等读到如此好贴,领略大师们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风采。
——捂鸡真人
笔者编著此书,努力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用逸事的形式来表达严肃的内容,用轻逸的笔调来展示厚重的主题;二是对历史人物,不溢美,不隐恶,以期展示人物复杂多元的历史面目及其学术价值,三是尽量用客观的事例说话,而将自己的观点隐藏在纸后,不让价值判断影响事实判断,更不希望用作者的思考来代替读者的思考。
http://img10.360buyimg.com/N0/20906/9c231870-9734-4692-95f2-f8b3d0dadaca.jpg

上一个传记

下一个国学大师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