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不觉人生寒 杨绛传 刘志则 邢桂平著 中国名人传记关于杨绛的生平记事文学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有梦不觉人生寒 杨绛传 刘志则 邢桂平著 中国名人传记关于杨绛的生平记事文学

传记 女性人物

  • ISBN:9787201137308
  • 作者:刘志则,邢桂平
  • 印次:1
  • 开本:16开
  • 版次:1
  • 用纸:轻型纸
  •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7-01
  • 印刷时间:2018-07-01
  • 中图法分类号:K825.6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有梦不觉人生寒 杨绛传 刘志则 邢桂平著 中国名人传记关于杨绛的生平记事文学截图 有梦不觉人生寒 杨绛传 刘志则 邢桂平著 中国名人传记关于杨绛的生平记事文学截图

#电子书简介

基本信息

  • 商品名:有梦不觉人生寒9787201137308天津人民刘志则,邢桂平著
  • ISBN:9787201137308
  • 定价:48
  •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 作者:刘志则,邢桂平

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8-07-01
  • 印刷时间:2018-07-01
  • 版次:1
  • 印次:1
  • 包装:平装
  • 开本:16开
  • 用纸:轻型纸
  • 页数:
  • 字数:

产品特色

编辑

一:杨绛,作家、翻译家、钱钟书的夫人,跨越了105年漫长岁月的一位才女。他和丈夫钱钟书一生伏案阅读,对文学和创作孜孜不倦地追求,并创作出了很受欢迎的小说、散文以及的翻译作品,在当代文坛上都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她的内心淡定从容、她的文字清丽淡雅、她的爱情珠联璧合、她的才情举世公认、她的一生充满波折……读读她的作品,在略显浮躁的现在平静一下心情,学一些她的智慧,感受一下文字的魅力以及不同时代的魅力或无奈。

三:《有梦不觉人生寒:杨绛传》不仅是一本具有时代背景和人生启示的杨绛传记,也是追思一代文学大师百年人生的珍藏读本,文字清丽清新。


内容简介

杨绛:作家、翻译家、钱钟书的夫人,跨越了105年漫长岁月的一位才女。

她的一生,是充满波折的。她于民国时降生,恰逢风暴;在帝国主义侵华时赴京求学,恰逢中国遭受枪林弹雨;于战时出国留学,居家万里无依无靠;于八年抗战中辛苦奔忙,只为在风雨飘摇中维持生计;一心不涉足政治,却被无辜卷入一系列政治斗争中;一生坐拥书城、厚积薄发,却被钱钟书的光环遮挡……女儿和丈夫的先她而去,让她一度悲痛不已。但等到所有都尘埃落定,她依旧能一脸从容地坐下来,怀着感恩和温暖来写《我们仨》。

本书中有关于她的家庭出身、求学经历、恋爱婚姻的介绍,也有她异乡求学、相夫教子、笔耕不辍的人生选择和生活智慧。不仅是一本具有时代背景和人生启示的杨绛传记,更是追思一代文学大师百年人生的珍藏读本。


前言序言

序: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孔语有曰:“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困穷而改节。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

如淡淡的云、如傲雪的梅,翻过春夏秋冬,如水洗心。万里长空,就在这样馥郁的芬芳中,静谧无垠。杨绛如一朵误入凡尘的兰花,任凭年华流转,她依旧保持着初临人世时的洁净。

出生于书香世家,严父慈母的家庭架构、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无疑为杨绛的成长创造了一个得天独厚的良好环境。父亲杨荫杭崇尚西方教育,十分严苛又十分开明,对杨绛自由精神和人格的树立与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母亲的温婉贤惠,又让杨绛在无形中深受感染。两者的结合,奠定了杨绛一生勤奋求学、温婉淡泊的心性。

从孩童到幼年、从年少到芳龄,杨绛在独立的人格与精神中日臻成熟。她三番五次想要去清华求学,只为遇见那个命中注定的钱锺书!他们相识于清华园浓密芬芳的丁香花影里,从此一见钟情、牵手一生。

他们携手远去英法留学,从此开启明媚清澈的人生;他们饱含家国情怀,在国难当头时毅然选择归根故里;他们埋身书海、投入毕生精力躬耕创作;他们傲然屹立、果敢无畏,在猛烈的整治风暴中,仍旧傲骨不屈;他们历经波折、多次辗转,才终于在三里河畔安家。而此时,他们早已不是从前那对花前月下的璧人。

百年岁月,在她身上,只留下一片片馥郁淡雅的书香。她用清丽的文字,记录着风起云涌的时代风暴下,那安居一隅的从容与高雅;她用平和的文字,传递着政治斗争时,自己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坚韧与力量;她用幽默的文字,彰显着时代背景下,社会的矛盾和人们复杂的心理。文字成了她说话的□好载体,不用开口,世事已经全然被她细腻的心思完全洞察。她用文字展现出一个时代的风貌,然后以文字为家。

沧桑岁月,她演绎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神话。从大家闺秀到才女、从光鲜的夫人到灰头土脸的“灶下婢”,只要钱锺书需要她,她就永远无私无畏地站出来为他遮风挡雨。艰难困苦的日子,她与他相互扶持;风暴来临的日子,她与他并肩而立。为了钱锺书能够心无旁骛地创作《围城》,她更是用瘦弱的肩膀揽下所有的家务,然后静敛地做他忠实的读者。

兰心蕙质、贤才无双。在钱锺书的心里,她是妻子、朋友、情人的结合体。她淡泊名利、乐善好施、不屑争抢、从容平和。纵然岁月流转,他始终爱她如初。只因她有兰的高洁和芬芳,同时又有兰的低调和宁静。

时光流转、沧海桑田。她对钱锺书的爱,深入骨髓、流于血液;既含婉约,又有傲骨。才女杨绛,柔和之中又自带侠气,所以,在阿瑗和钱锺书相继离世后,她依旧万分悲痛却又万分从容地留于世间“打扫战场”。她倾尽所有精力,为钱锺书收拾已经破碎的、字迹模糊的手稿;她深居简出、淡然处世,用文字让他们从前温暖幸福的“家”重现。

本书将杨绛的生平之事巧妙而又无缝地串联,通过平和且兼具美感的文字,展现了杨绛看似平常却又充满传奇的一生。书中大量文字均是围绕杨绛的日常生活在叙述,还有小部分点到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和事件,致力为读者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感觉。与此同时,书中也对杨绛的丈夫钱锺书生平的一些趣事进行了适宜的补充,力求读者透过文字,看到更加真实、立体、生动的杨绛。此外,书中还有在杨绛生平之事的基础上延伸而来的部分人生哲理,不仅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一代文学巨匠的文学成就和百年芳华,同时也是对当下浮躁之风、势利之心的无声批判。相信读过此书的读者,都能从这本书里找到曾经某个时刻的自己。

滚滚红尘、纷繁复杂;世间万物、轮回转换。难得是:始终保持一颗淡然、高雅之心。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杨绛如兰,不与桃李争艳,不因霜雪变色。她高贵而风雅、睿智而通透的灵魂,在岁月的洗礼中生机勃发、香如潮涌。


目录

序: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章 书香世家,严父慈母
1.望俨然,即之也温
2.如春雨,润物无声
3.随遇安,寒素人家
第二章 袅婷少女,人淡如菊
1.夏日将闻喜讯来
2.唯有青葱少年时
3.求学坎坷显才情
4.错失清华向东吴
第三章 初次相逢,已许平生
1.蔷薇新瓣浸醍醐
2.似万千梦里遇见
3.云中谁寄锦书来
4.婉拒费郎千金意
第四章 “一双名剑”,英法求学
1.夫唱妇随别亲友
2.才女亦是贤惠妻
3.天使降临尘世间
4.家国情怀系我心
第五章 抗战荼毒,重归故国
1.南北相思不相忘
2.有死别,无生离
3.创巨作,一鸣惊人
4.伴君著书《围城》出
第六章 定居京华,女者侠气
1.水木清华做学问
2.政治风潮身心碎
3.欲把菜园当“花园”
4.居无定所波折多
第七章 巧避政治,文人傲骨
1.三里河畔终安稳
2.《堂吉诃德》获殊荣
3.著书写作不停歇
4.待我心,世间始终你好
第八章 我独自,怀念“我们仨”
1.“写女”欲陪君
2.爱女香消孤难耐
3.生死相念终不渝
4.逃向何处?终是“书”
第九章 山水一梦,世间再无“先生”
1.修身养性,不屑争抢
2.俭以养德,乐施善行
3.淡泊名利,突陷风波
4.人生边缘,百岁感言
5.万人如海,女儿“归家”

附录一
杨绛经典语录
附录二
杨绛本人自撰的生平大事记



精彩书摘

□□章 书香世家,严父慈母

书香岁月,似水流年。

卷着淡淡的馨香,游走在嘈杂的人世。书,是滚滚红尘里□动人的一抹馨香,它明丽而清新、美好而纯净,让人忍不住为之动容。遨游在书的世界,所有的繁杂便被简约取代;成长在一个书香缭绕的幸福之家,所有的烦恼也都有了归属。从婴儿到少女,从豆蔻到白发,杨绛终其一生,都深受开明、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的影响。

“我自己就是受父母影响,从淘气转向好学的。”对于父亲杨荫杭,杨绛有着发自内心深处的敬重与崇拜。

“爸爸说话入情入理、出口成章,《申报》评论一篇接一篇,豪气冲天、掷地有声。我既佩服又好奇,请教秘诀,爸爸说:“哪有什么秘诀?多读书,读好书罢了。”在父亲的影响下,杨绛爱上了读书。父亲的刚正不阿,也让杨绛深受影响。

杨绛的母亲唐须嫈操持一家大小衣食住用,但她也是知书达理的奇女子,不仅做得了家务,也念得了书本。闲来无事的时候,还会翻阅古典文学、现代小说,自己一个人读得津津有味,并时常提出新见解,堪称新时代女性的代表。

父母的无话不谈、伉俪情深,对杨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终其一生,她都在书香世家特有的开明、民主、教养中成长,她的刚烈与果断来自父亲,她的温婉与淡然来自母亲,她的独立与信仰来自家庭。她深受严父慈母爱的感染和熏陶,因此才能在风雨飘摇中随遇而安。

望俨然,即之也温

1878年,美国小说家厄普顿·辛克莱、病理学家乔治·惠普尔以及舞蹈家邓肯等人相继诞生,祖鲁在伊山得瓦纳战役中击败英国军队,中国则接连发生了一系列诸如开平矿务局成立、国内□□套邮票发行、《中美续增条约》签订等大事件。当时的中国已是清政府统治的末期—光绪四年,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早已暴露无遗。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就已经逐渐走向了衰落,而民众的生活也由此变得水深火热。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的一户普通人家中,隐约传来了几声新生儿的啼哭。这户人家的主人曾经在浙江做过很小的官,虽承蒙上一代人的恩泽,现下有房屋可以居住,但却因为没有田产,只能勉强糊口度日,可谓是真正的“寒素人家”。

新生儿在家中排行老三,父亲为其取名“荫杭”,字补塘。杨荫杭家中兄弟姐妹共6人,其中,大姐、大哥以及□小的弟弟都先后不幸早逝,余下的两个妹妹也都在出嫁后各自同夫家断了联系。

小时候的杨荫杭备受父亲和祖父的宠爱,但同时也接受了来自于他们的严厉教导。对他而言,□深刻的记忆莫过于祖父一边给他剥瓜子吃,一边逐字逐句地教他背诵“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等名家诗词。

1895年,凭借着优异的考试成绩,17岁的杨荫杭成功入读天津中西学堂。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所官办大学,天津中西学堂在随后的发展中曾经几易其名,□终发展为的天津大学。对于当时的杨荫杭而言,他选择这所由盛宣怀刚刚创立的崭新学堂的原因主要在于:免学费、教学模式以及配套设施等均采用美国模式。

但开学不久,由于学生们对由外国人把控的伙食心生不满,在学堂内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并未参与其中的杨荫杭,看到之前勇敢激昂的同学们在学校的“镇压”和追责过程中一个个做起了缩头乌龟,生怕被学校当作典型“杀鸡儆猴看”。这时,杨荫杭主动站出来担起了这份“罪名”,遂被开除学籍。

接下来,他重新考入了同样由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并于1898年被学校保送至日本早稻田大学进行深造,直至1902年由于母校急需翻译人才而肄业回国。这期间,中国国内则先后爆发了“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虽然远在日本,但杨荫杭也没有只顾埋头书海,不理世事。他参加日本留学生们发起的“励志会”,与雷奋、杨廷栋等人创办《译书汇编》以及利用暑假回国探亲的机会宣传并鼓励无锡的进步青年加入“励志会”,进行反清。

留日归来后,杨荫杭在母校南洋公学译书院任职,主要编译了《名学教科书》一书。1903年,由于经费方面严重不足,译书院停办,杨荫杭也由此离开上海重回无锡,协同留日学生蔡文森、顾树屏等人创办了提倡研究理化并学习英语的“理化研究会”,聘请一名日本教师为学员们教授自然科学,带领并影响了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其中就包括杨荫杭的妹妹杨荫榆。

不久之后,杨荫杭再次回到上海,成为《时事报》的一名编辑。同时,也在《大陆月刊》《苏报》等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宣扬自己的思想以及在澄衷学堂、务本女校等校教课。

澄衷学堂是由宁波籍企业家叶澄衷于1900年创办的,文学家胡适曾经就读于这所学校,杨荫杭正是教授他的先生之一。关于这一点,杨绛在文中回忆道:抗战胜利后,我在上海,陈衡哲先生请我喝茶,曾见过胡适,他用半上海话对我说:“我认识你的姑母,认识你的叔叔,你老娘家(苏沪土语‘尊大人’的意思)是我的先生。”据说他那时在中国公学读书。钱锺书对我说,胡适决不肯乱认老师,他也不会记错。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国内各种势力均蠢蠢欲动。碍于之前参与并组织的团体和活动的影响,为了避免被缉捕入狱,杨荫杭再度远离家乡,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读法律,并对西方的民主法治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毕业论文《日本商法》更是备受导师的赞赏而被收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法学丛书。

在学习西方民主法治期间,杨荫杭先前激昂的反清情绪逐渐冷静下来。他一方面仍旧愤怒于清政府的迂腐落败,另一方面又寄希望于西方民主法治来“改良腐朽透顶的专制制度,挽救贫穷落后的中国”。

怀抱着这种以法治国的美好幻想,杨荫杭回到国内,经由张謇(曾聘请杨荫杭同学雷奋作为自己的顾问)引荐进入北京法政学堂任教。听闻杨荫杭对东西方法律颇为精通,皇室成员善耆特意邀请他利用晚上时间为自己进行授课。

1911年,辛亥取得成功。在张謇的再次下,杨荫杭就任江苏省高等审判厅厅长兼司法筹备处处长一职。任职期间,他秉公,刚正不阿,不畏权贵,不惧流言。比如,江苏士绅们联名登报欢迎打败军阀顺利进城的张勋,认为“名与器不可以假人”的杨荫杭却并不怎么认同这位“辫帅”,故而在发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报上的欢迎者名单后,专门重新登报申明自己不欢迎的立场。

时隔不久,碍于北洋政府“本省人不能担任本省官职”的决定,杨荫杭被调往相邻的浙江省,仍然担任高等审判厅厅长职位。当时的政府效仿西方实行“三权分立”的法治制度,意即各省的督军、民政长和高等审判厅厅长三者之间互相监督,互不干涉。


作者简介

刘志则,知名传媒人、出版人,北京汇智博达图书音像有限公司总经理,博文书友会“社群裂变”发起人。

他一直致力于出版“能带给社会美好正能量的书籍”,向社会输出了超过500万册的正能量图书。此外,他还采访了上千位社会各行业的精英,策划了几十部的书。
代表作品:《21岁当总裁》《站着上北大》《一封家书》《小众行为学》《董明珠:中国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恒大许家印:苦难是我珍贵的财富》等。


南小乐,原名邢桂平,出版策划人、“80后”具潜力的书作家之一、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励志、女性励志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研究。
代表作品:《30几岁,女人一生*重要的坎》《遇见快乐的自己》《常发现幸福之处》等。


精彩书评


世间唯有你好

她被钱锺书誉为“※贤的妻,※才的女”;被周国平如此评价:“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

她,就是作家、翻译家,钱锺书的夫人杨绛,跨越了105年漫长岁月的一位才女。

看了由北京汇智博达图书音像有限公司出品的《有梦不觉人生寒:杨绛传》后,我对杨绛的认识也更加的立体和全面。杨绛的一生,是充满波折的,她于民国时降生,恰逢风暴;在帝国主义侵华时赴京求学,恰逢中国遭受枪林弹雨;于战时出国留学,居家万里无依无靠;于八年抗战中辛苦奔忙,只为在风雨飘摇中维持生计;一心不涉足政治,却被无辜卷入一系列政治斗争中;一生坐拥书城、厚积薄发,却被钱锺书的光环遮挡……

她,从孩童到幼年、从年少到芳龄,在独立的人格与精神中日臻成熟;她,三番五次地想要去清华求学,原来只是为了遇见那个命中注定的钱锺书!他们相识于清华园浓密芬芳的丁香花影里,从此一见钟情、牵手一生;他们携手远去英法留学,从此开启明媚清澈的人生;他们饱含家国情怀,在国难当头时毅然选择归根故里;他们埋身书海、投入毕生精力躬耕创作;他们傲然屹立、果敢无畏,在猛烈的整治风暴中,仍旧傲骨不屈;他们历经波折、多次辗转,才终于在三里河畔安家……

兰心蕙质、贤才无双。在钱锺书的心里,她是妻子、朋友、情人的结合体。她淡泊名利、乐善好施、不屑争抢、从容平和。纵然岁月流转,她始终爱他如初,在与钱锺书相爱相守的六十三年里,他们经历过青春年少时的花前月下、异国求学时的孤苦无助、连年征战时的艰苦惧怕,也经历过政治风暴下的水深火热……但无论何时,她都是他有力的后盾;无论何时,他也都是她默契的知音。他们对彼此的爱,从没有因为时光的长短、生活的繁杂而有任何改变;他们的爱情,像盛开的木棉那样热烈纯情、生生不息。

在钱锺书修行人间的※后一段时日里,痛失爱女的杨绛表现得异常坚强,她想用自己瘦弱但坚强的臂膀,支撑起这个即将支离破碎的家。她说:“锺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前,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了。”

即使自己身在炼狱,杨绛心中所牵挂的,仍是钱锺书。小心翼翼又安安静静地守在钱锺书的床边,用他们两人彼此能懂的家乡话进行交流,细心又周到地为钱锺书洗脸、擦手……杨绛用温柔而安静的爱,全力地给钱锺书的生命留下温暖和美好。

当时间的齿轮还在不停向前,当女儿和丈夫都先她而去,当曾经的三人只剩下她自己时,她悲痛不已。虽然她也想逃离,但为了锺书,为了女儿,她必须好好地活下去。所以,等都尘埃落定,她依旧一脸从容地坐下来,怀着感恩和温暖来写《我们仨》。可是,孑然一身的日子太过清苦,她受得了寂寞却逃不开想念,夜深人静的时候,清梦入心,她总能看到锺书和女儿正朝着自己一步步走来。

在女儿阿瑗和丈夫钱锺书走后,本就喜欢安静的杨绛更不喜被人打扰,尤其是在她生命的后几年,大部分时间,她几乎都闭门谢客。“闭门即深山”,关上了门,就仿佛关上了世间所有的喧嚣与繁琐;关上了门,她就能静静地又暖暖地,与阿瑗和锺书相会。

但绵长的思念,是那样的真实而强烈。她只能将自己沉浸在埋首整理钱锺书的手稿和遗作中,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再一次地与锺书相遇……虽然辛苦却美好无比,看着锺书留在纸上的细细碎碎的文字,仿佛看到了锺书一颦一笑的样子;看到了锺书留在纸上的所思所想,仿佛看到了锺书或喜或忧的表情。她知道,此生的自己已然逃脱不掉,因为无论未来去向何处,锺书与锺书的书,始终要与自己日夜相随。

这一别,从此山水相隔、不知彼此;这一别,从此天上人间、不知所踪;这一别,还好还能在书中追寻,梦里相见……



^_^:df66e0282648d39da09a50773151dda8

上一个传记

下一个女性人物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