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50年代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毛泽东在50年代

传记 领袖首脑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毛泽东在50年代截图 毛泽东在50年代截图 毛泽东在50年代截图 毛泽东在50年代截图 毛泽东在50年代截图

#电子书简介

《毛泽东在50年代》:
谁能参加新政协?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第一小组的工作因为牵扯到人事问题,最为复杂。
当时,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一共收到30份团体和个人要求参加新政协的书面请求。
最后参加会议的有14个党派单位,除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外,尚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致公党、中国农工民主党(第三党)、中国人民救国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民主建国会(民建)、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等11个党派。无党派人士是作为一个派别位列党派之中的。
有两个党派并没有申请参加新政协,但被安排与会了,这就是以许德珩为首的九三学社与以谢雪红为首的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九三学社是一个以大学教授为主的政治性学术团体,虽有政治主张但无政治纲领;台盟的成员均为台籍反国民党人士,其创始人谢雪红则是台湾共产党的创始人。
此外,一些要求参加新政协的党派,如孙文主义革命同盟、民社党革新派、中国少年劳动党、光复会、中国农民党等,以“组织不纯”“成分复杂”等理由被拒绝参会。
孙文主义革命同盟简称“孙盟”,它是从国民党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政治派别,其前身是中国农工社会党。1944.年的时候,国民党内一部分反蒋分子私下举办座谈会,随后形成了两个党内小团体,即农工社和大众社。但到1945年,他们在国民党党务部门的逼迫下,不得不自行解体。1947年,主张国内和平的这两个派别,因为蒋介石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内战涂炭生灵,重组为中国农工社会党。这一派别的构成主要有三部分人。第一部分是曾参加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的一些人,如许闻天等;第二部分是曾参加邓演达为首的第三党的一些成员,如邓吴明等;第三部分是从蒋介石集团中分化出来的一些高级军政人员,如贺耀祖、陈惕庐等。该党虽然没有被接受为参加新政协的一个党派,但这三部分的代表人物都以个人身份参加了新政协。当时,因为该党的主张与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主张重合度较高,其成立后不久,就派出人员到香港同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联系,要求作为民革的一部分。对此,朱蕴山代表民革表示了欢迎,但要求他们更改党的名称。1948年春,中国农工社会党改名为孙文主义革命同盟之后,最终并未合并进民革。孙盟在中共中央1948年发布“五一口号”前,也曾派人到苏北联系中共党组织,之后又派人到香港同中共在港负责人取得联系。其领导层确有个别共产党员。但对于中共的“五一口号”,孙盟只在口头上表示响应,并没有发表公开声明。第一小组认为,孙盟虽有部分民主人士,对中国革命也做出过有益的贡献,甚至有些人还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杀害,但其组织不纯,成分复杂,不宜作为一个派别参加新政协。若有必要,可以邀请其个别代表人物参加。6月19日,李维汉在新政协筹备会全体会议上作《关于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单位及其代表名额的规定(草案)》的说明时,公开了第一小组的意见,并被大会接受。
7月,中共中央统战部邀请许闻天来北平面谈孙盟参与新政协事。
当时的中共中央统战部长就是李维汉,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共中央居于领导地位。
许闻天到北平后,提交了《孙文主义革命同盟工作节略》的简要报告。除介绍孙盟的组织经过和活动情况之外,并表示如孙盟无继续存在的必要,可考虑立即解散,但他希望中共能给予该盟同志以精神上的安慰。就此,李维汉同许闻天有了一次直接面谈,在建议孙盟自行结束的同时,提出其成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参加民革。许闻天表示同意。随后,孙盟中央及一些地方组织的负责人在上海开会讨论了中共中央的建议,会议同意结束孙盟的活动。8月2日,孙盟在上海宣告解散。
当时,新华社还播发了相关消息。
1949年9月下旬,许闻天、邓昊明以个人身份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很大一部分人转入了民革。
……

前言
开国的民主气象
1948-1949年
毛泽东为什么要修改“五一口号”
谁能参加新政协?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新政协形成八个民主党派格局的历史渊源
从对待民主人士的态度看毛泽东的胸襟
《共同纲领》的颁布为新中国带来蓬勃的新气象
开国大典前的盛宴,毛泽东有敬必饮
“不速之客”对开国大典的绝版记录

中苏同盟,毛、周互相配合,纵横捭阖
1947-1957年
斯大林为何多次拒绝毛泽东访苏
在中苏谈判中,毛、周二人各展所长
出兵朝鲜,战略意义大于正义需求
赫鲁晓夫的中国“蜜月”与中苏反目的缘由

从新区土改看毛泽东的战略思想
1949-1953年
针对要不要动富农的土地,有各种不同的态度
土改政策背后不为人知的密集调研
听取各方意见,《土地改革法》的制定过程堪称新中国民主决策的范例
广东土改节奏慢,毛泽东直接批评了叶剑英和方方

毛泽东对“镇反”的时机选择
1950-1951年
反革命破坏活动猖獗,毛泽东的“镇反”举动却相对温和
“镇反”的“千载一时之机”
“一贯道”等会道门组织的徒众越来越多,其中有不少是基层党政人员。这引起了地方党政干部的严重不安
从“北京经验”开始,“镇反”扩大化了
“镇反”扩大,毛泽东紧急部署收缩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反腐思想
1949-1952年
“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增产节约运动与“三反”运动相互交织,同时登场
“三反”与“镇反”同时进行,“老虎”与“蚊子”一起打
“三反”运动从多个层面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进程

毛泽东与干部任用、干部待遇问题
1948-1959年
南下干部大军,实际上是由南下工作团和南下干部大队两部分混合编队组成的
大行政区与军事战略区中的“山头”是客观存在
不为人熟知的“干部审查”运动
毛泽东在干部待遇问题上的思考,供给制还是工资制

毛泽东与新税制前后党政关系的调整
1947-1958年
财政领导机构的历史变迁
党政分开的尝试只是昙花一现
被人们忽视却起着决定作用的党组
仓促出台的新税制遭诟病
新税制背后的矛盾根源
党务机构的行政职能被强化
毛泽东点名批评周恩来
党政“一元化”领导的形成

“一化三改”与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
1953-1956年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直到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共有18年时间。我们准备在这个时间内,实现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三改”奠定了发展的基础,也奠定了后来改革开放的基础
农业合作化问题上的争论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既有成绩又有问题
手工业改造的历程

“多事之秋”与“五七风云”
1956-1957年
毛泽东的初衷是要开创一个“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判断
毛泽东要整风,党内不积极
当毛泽东看出党内整风有阻力的时候,就提出了党外整风
毛泽东“引蛇出洞”并不是计划好的
毛泽东觉得形势危急
“反右”扩大化的原因何在

从合作化到公社化的深层考量
1953-1959年
毛泽东要彻底解决中国历史的治乱循环
农业合作化要为工业化奠定基础
为什么要搞统购统销
“抢粮”与“退社”
风波之后的调整
毛泽东对“公社化”的考量
毛泽东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
“人民公社好”是毛泽东的原话吗

“大跃进”发生的多重原因及多领域“大跃进”
1957-1959年
“跃进”一词的发明权属谁
毛泽东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
毛泽东发动“大跃进”目的何在
从农业到工业的跃进
值得记取的各领域“大跃进”

《毛泽东在50年代》从新中国成立前夕谋划开国大典、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说起,将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对于新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并能体现毛泽东战略思想的事件做了较深刻的解读。《毛泽东在50年代》的独到之处在于,作者仅以资料的援引而非主观评价,引导读者体会毛泽东作为事件决策者所表现的战略思维。
国际环境的艰难与战后的穷困,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真实生存环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建设一个新生的国家,其艰难程度超乎想象。毛泽东带领的中国共产党群体在全世界的瞩目之下,艰难前行,成绩卓越。而如何看待毛泽东在50年代这一段发展起点的历史,对于国家未来的方向有着难得的借鉴意义。
孟醒著的《毛泽东在50年代》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尽量平实客观地展现这一历史时期的建设成就与难以避免的弯路,因为这是一项在中国大地上从没有先贤实践过的事业。
《毛泽东在50年代》的基本观点就是,这个年代的一切方面,都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毛泽东殚精竭虑要建设一个不受欺负的强大国家。正确或错误,都与之有关。

《毛泽东在50年代》不是毛泽东在50年代个人生活的全方位呈现,甚至对此不去着墨,而是对这一历史时期毛泽东的国家发展战略的历史回溯。将毛泽东还原为真实的人。
《毛泽东在50年代》由孟醒著。
毛泽东在50年代所留下的遗产足够丰富。
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把毛泽东奉为“天上的神”,而是尽可能真实地还原为一个“伟人”。
但从目前的现实来看,离这样的评价仍然有很大的距离。
对于现代中国来说,毛泽东是一个摆脱不掉的“巨大存在”。想一想我们自己的行为方式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的影响,就会很清楚这一点。

上一个传记

下一个领袖首脑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