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律成评传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郑律成评传

传记 艺术家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郑律成评传截图

#电子书简介

李惠善,吉林省延吉市人,生于1956年。1981年毕业于延边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1989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历任《延边日报》编辑、《吉林朝文报》记者、副主任,延边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创作室主任。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第六、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红影》《红蝴蝶》《生命》;小说集《绿叶飘落》《走进夜景的女人》;长篇报告文学《彷徨与希望的报告书》《中国朝鲜族在韩国》《忠清道阿里郎》《图们江畔忠清北道村》;儿童文学《金学铁故事》《苹果梨孩子》《爆竹声声》等。
曾获第五届、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

军歌诞生——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
烦闷的心胸有一天似乎豁然开朗了,这段时间以来被压抑的旋律如潮水般涌过来。郑律成一走出鲁艺的大门,便握着拳头向抗日军政大学跑去,耳边传来延河水哗哗流淌的声音。郑律成气喘吁吁地跑到公木面前对他说:
“老张,咱们开始吧!”
“开始什么?”
“《八路军大合唱》啊。要是抗大第三分校开学了,你也没有时间了。开始吧!”
公木似乎从郑律成的目光中预感到了什么,自己也兴奋起来。
“好,咱们就开始!”
从这以后,郑律成和公木便正式进入了《八路军大合唱》的创作中。公木在回忆中说①:
它包括《军歌》《进行曲》《快乐的八路军》《子夜岗兵颂》《骑兵歌》《炮兵歌》《军民一家》《八路军和新四军》等八支歌,要的就是这个“八”字。从命题构思,到谋篇造句,唯一的合作者就是郑律成同志。先前是他为我现成的诗篇作曲,这回是我为他预成的曲子作词,所以处处得听他的。
每创作一首歌词时,他的要求都十分具体。
“老张,《骑兵歌》要写出马蹄嘚嘚前进的脚步声……”
“《炮兵歌》要写出轰隆隆震天响的气势……”
“《进行曲》要长短相间,寓整于散,要韵律谐和,节奏响亮,中间还要并排安插上三四字短句……”
每到这时,公木都点头照办。在郑律成的面前,他不是“博士”,而是学生了。他对自己能否写出《八路军大合唱》这样的巨作半信半疑,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郑律成说①:
在延安,大家都要求抗日,八路军更是抗日的主力,就是那个感情冲动的时候写的。
公木在郑律成的一再要求下,反复修改歌词,郑律成满意了他才能脱稿。这年的7月,公木在十天内写出了八篇歌词。
公木每写完一篇词,郑律成就拿去作曲。“没有钢琴,连风琴也没有,只是摇头晃脑地哼哼着,打着手势,有时还绕着屋当中摆的一张白木楂桌子踏步转悠。意识到公木在带着笑意注视他,他就走出窑洞,躲到河畔或爬上山坡去‘创作’。”②
有时想不出旋律彷徨时,苦恼便再次笼罩着他。不由得呆呆望着女子大学所在的王家坪方向,雪松不给他送日记已经很久了。他们的爱情能否继续下去?他们曾背着别人偷偷约会,可是已经有好久没见面了。郑律成用力地摇着头。
产前的疼痛必然是巨大的。他头发蓬乱,胡子拉碴,面容憔悴,衣服也是邋里邋遢。从现在开始轮到他听公木“博士”唠叨了。他也经常用鼻音哼哼出一个调儿来,然后征求公木的意见,公木不断地提出意见,他马上剪掉那个部分,重新进行创作。这样的事情一直反复。
有一天他皱着眉头自言自语:
“《八路军进行曲》关键是前面的部分。八路军是天下无敌的队伍,第一句要强劲有力,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他站在原地踱步,反复念叨着歌词。
“不行?还要改吗?”
公木焦急地问道。
突然,郑律成一拍大腿喊道:
“对,对,就这样!”
“你说怎么样?”
郑律成用拳头敲着拍子唱道: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哇——”
公木惊讶地张大了嘴,把“向前,向前,向前!”拿到前面,歌曲便产生一股压倒一切的力量。向着敌人勇往直前,震天动地的磅礴气势,这正是八路军的气势。公木兴奋喊道。
“这首歌是咱们创作的吗?”
郑律成也高兴地反问着。
它分明是从自身火热的胸膛中迸发出的曲子,却又是那样陌生。每次唱给自己听的时候都让他兴奋不已。
对此郑律成是这样解释的①:
为什么这样改呢?我觉得我们八路军那么大的一支军队,开向前方和日本鬼子作战……得拿出点气魄来,就加上了“向前,向前,向前”,这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是一个道理,一下子抓住问题,气魄就出来了。这么写是因为生活里有那么一股激情。
就这样《八路军进行曲》诞生了。
就这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②诞生了。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是善战的前卫,我们是民众的武装。从无畏惧,绝不屈服,永远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国境,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听! 风在呼啸军号响;听!抗战歌声多嘹亮!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去敌人的后方。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华北的原野,向塞外的山岗。
第一首曲征得公木“博士”的同意通过了。
1939年9月初,《八路军大合唱》终于完成了。郑律成跑进公木的窑洞说:
“老张,给词作曲,如同为虎生翼啊。”
“博士”摇着头说:
“为虎生翼,不是一个好句。”
郑律成笑着反驳道:
“不管它。咱们的虎,是吃日本鬼子,吃反动派的虎。生了翼,更凶,更猛,更厉害,有什么不好?”
《八路军大合唱》就像插上了翅膀,很快就在抗大传唱开了,在其他大学和部队里也迅速传开了。歌曲越过延安,飞向前线,飞向敌后。
这首歌就是后来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正式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不朽之作。这首歌词中“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在其后的各个政治时期不断修改,“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是新中国成立后修改进去的。
公木曾经说:“那时我们两个人胆子够大的,既没有请示也没有汇报,一写就是军歌、进行曲。这样的环境,我想只有那个年代才有。在任何时候可能都是不行的。”
实际上《八路军进行曲》听一遍就无法忘记,会让人感受到一种奇特的力量。“抗战正处于敌强我弱的阶段,八路军的力量并不强大,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以游击战为主……还不可能进行大兵团作战,数以万计地去歼灭日军。但郑律成创作的这首军歌,塑造的并不是游击小部队的形象,而是大兵团的形象,有着排山倒海的力量……正因如此,它的生命力最强,可以久唱不衰。”①
其他七首歌的反应也同样强烈。“《八路军大合唱》中的《八路军进行曲》与《八路军军歌》,在题材上极为近似,并都以进行曲为形式框架,可是在具体的创作处理上,郑律成显示了杰出的才能。前者在坚忍不拔的性格刻画中,融入了深沉激越的豪情抒发;而后者则在稳健刚毅的步履声间,洋溢着慷慨悲壮的宏大气势。它们在这部声乐套曲中,不仅以不同的形象形成互补,共同塑造了这支军队阳刚壮美的勃发英姿……”①
整个延安到处响起《八路军大合唱》。这边唱“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那边就唱:“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或者唱“北有黄河,南有长江,波涛滚滚流向东方……”。“有了这个作品以后,八路军这个伟大的英雄行列,从此有了代表自己的歌曲。”②
一个雪花飘扬的冬日,中央大礼堂举行《八路军大合唱》音乐晚会,鲁艺合唱队和乐队演出,郑律成担任总指挥。合唱以千军万马、勇往直前的气势,响彻在大礼堂,掌声和合唱的节拍,像队伍坚强有力的脚步声在礼堂内震天动地。
《延安颂》《延水谣》《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等是郑律成第一个创作高峰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不朽之作。“当时,他投笔很短,却同时在颂歌、进行曲及‘民歌体抒情曲’三个领域内写出了奠基性的佳作多篇,既表现了他的才华、素质,也显示出他为日后所开辟的道路之宽。”③
郑律成是天才吗?一个人的天才性通常是由社会因素的刺激而爆发的。对于笔者的这个提问,王霭林发表了他独特的见解④:
外国人作曲家参加中国民族解放事业的人不多。中国和朝鲜都受到日本人的侵略,中朝两国人民共同投入到解决民族生死存亡的事业中。郑律成的全家都参加抗日,都是爱国者。他到中国上海参加斗争,后来又怀着满腔热情到延安找抗日队伍。只有加入到中国共产党的抗日队伍才能实现抗日救国的愿望,因此与中国共产党生死与共。如果说中国人民有抗日热情,那郑律成的抗日热情就是双倍的。作为异族,弱小民族,他对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抱着更大期望。只有救中华民族,才会救本民族,所以他的热情更加强烈。不是对一个民族,而是对两个民族的共同使命感,对敌人的复仇感,从心中爆发的这些感觉,在音乐中这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感情我们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我十一岁参加抗日,能够充分理解郑律成的感情和音乐。这种强烈的感情,双重的民族使命感,它刺激了郑律成的天才性……郑律成的音乐是不可超越,不可取代的。郑律成作为民族的一员,作为个人,他都是非常执着的,是满腔热情的。
《八路军大合唱》反响异常强烈。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郑律成环视场内,他只找一个人,雪松。他希望和雪松共同分享这一喜悦。
……

杰出的音乐家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纪念郑律成诞辰一百周年(贺敬之)

前言 在漫长岁月的尽头

第一章 在杨林山的山坡上

(1914.8-1933.5)

他的名字

猫儿刺与外婆家

父亲的传说

彩虹、仙女、捉鱼

"三·一运动"风暴,兄长们到中国

大哥被捕,祸不单行

互相奋起作长城

迷人的欧文纪念阁和恩师

大哥再次被捕,大姐的死

在大革命的激流中

武汉结缘

1927年,二哥牺牲

大哥

第三次被捕

曼陀铃和留声机

刺猬和音乐

全州新兴中学--

第一次斗争

父亲去世

沿着兄长们走过的道路

第二章 不平与希望之歌

(1933.5-1937.10)

到中国去,到中国去

南京花露岗孝子坊

南京朝鲜革命军事政治干部学校

处女作与"校歌"

毕业,三哥被捕

多灾多难的1934年,大哥牺牲

律成,旋律之大成

老师克利诺娃

五月之歌,向着更广阔的世界

与左翼艺术家的秘密集会

失去组织信任,送金山

初识冼星海

用音乐诉说不平与希望

换乘站,杜君慧

第三章 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

(1937.10-1942.8)

系错的

第一个纽扣

进入鲁迅艺术学院

长了翅膀的《延安颂》

一个姑娘向他走来

枣园阴影

毛泽东为他讲京剧

延水谣,延安的初恋

1939年,世纪之缘

暴风雨, 特嫌

军歌诞生--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

与王震的友谊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红烧肉,三不粘,三杯酒

朝鲜义勇军

与武亭将军的友情

两个人的凤凰涅槃

结婚,朱德将军借枪给他

再次经受洗礼

要死就死到前方

第四章 到太行山去

(1942.8-1945.12)

柿叶红似火

女儿,郑小提琴

敌后武工队

重返延安

不夜城延安,日本投降

我们一起去朝鲜

第五章 他属于中国

(1945.12-1951.4)

朝鲜人民军军歌

与母亲重逢

蜜月短暂

他属于中国

周恩来总理的信

第六章 幸福的农庄

(1951.4-1956.12)

能开的花全在开放,能唱的鸟全在歌唱

江上的歌声,

第一次拜访岳母

知 音

圣诞老人

幸福的农庄

理想与时代的蜜月

第七章 向着自由的冒险

(1957.1-1965.5)

夭折的艺术团之梦

又一次冒险

在一片冻土上

《望夫云》,登上美声歌剧创作高峰

再次挑战真正的歌剧

母亲去世,再次碰壁

第八章 跨过苦难之河

(1966.5-1976.10)

文化大革命

摆 脱

风雨见真情

西风烈

人间遍种自由花

自由的条件

打开窗户说亮话

第九章 永存的记忆

(1976.10-1976.12,以及更多的岁月)

最后的两个月

不该越过的三道防线

1976年12月7日,在大地中沉睡

他还活着

在杨林洞山坡上唱过的歌,永存的记忆

尾 声

后 记

郑律成年谱(1914-1976年)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热血在你胸中奔腾……”
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从抗日战争一直到解放战争,曾激励无数战士冲锋陷阵;吸引千千万万革命青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迎来了新中国的解放。
这些歌曲的曲作者郑律成是一位充满传奇色采的人物。
他出生在韩国全罗南道光州。
他既是中国杰出的音乐家,又是一位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
他是当代继聂耳、冼星海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优秀作曲家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他创作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被誉中国“军歌之父”。
他还创作了《朝鲜人民军军歌》。
“两个国家的两首军队进行曲,均出自一位作曲家之手,这在世界音乐史上恐怕也是极为罕见的!”
他从朝鲜到中国,从中国到朝鲜。在周恩来、金日成两国领导人的关怀下,再从朝鲜回到中国。
从延安到北京,他几乎经历了中国所有的政治运动。
他的夫人丁雪松是新中国首位女大使。
他与丁雪松演绎了美丽的异国姻缘。
《郑律成评传》不仅会让我们走近伟大的音乐家郑律成,而且会让我们看到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普通人郑律成。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热血在你胸中奔腾??”
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从抗日战争一直到解放战争,曾激励无数战士冲锋陷阵;吸引千千万万革命青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迎来了新中国的解放。
这些歌曲的曲作者郑律成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
他是当代继聂耳、冼星海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优秀作曲家。
他创作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被誉为中国“军歌之父”。
他还创作了《朝鲜人民军军歌》。
两个国家的两首军歌,均出自一位作曲家之手,这在世界音乐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杰出的音乐家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纪念郑律成诞辰一百周年(贺敬之)
1
今年是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蜚声国际的大音乐家郑律成诞辰一百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作为延安时期的老战友,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更加怀念这位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宝贵贡献的终生不渝的挚友。
郑律成1914年出生在韩国光州杨林町。父亲是当过长工、富于民族气节的爱国者。大哥、二哥和三哥先后都参加了1919年朝鲜独立革命运动和以后的地下抗日斗争。大哥牺牲于日寇狱中。二哥是我国革命领袖朱德在云南讲武堂的同学,后在中国国民革命军中任职,病故于军中。少年郑律成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中,挣扎在日本占领者的铁蹄之下,使他很快成长为坚定的爱国者,立志为祖国解放而寻求出路。1933年,十九岁的郑律成在三哥的引领下,毅然离开饱受沦亡之苦的韩国来到了中国。他先到南京进入朝鲜抗日团体所办的“朝鲜革命干部学校”学习,毕业后在南京从事秘密抗日活动。后到上海学习音乐,结识了中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和杜矢甲,相互间建立了友谊。他的音乐天赋也得到了著名的外籍音乐教授克利诺娃的赏识,并推荐他去意大利在音乐专业方面深造,但他拒绝了,他决心把个人的命运同与自己祖国一样蒙受日寇野蛮侵略、处于民族危亡关头的中国人民的命运连在一起,把自己的音乐志趣和中国音乐家的志趣连在一起,投身于火热的抗日救亡运动中。1936年,他参加了音乐界救亡组织“五月文艺社”,创作了他的第一首歌曲《五月之歌》,从此吹响了用革命歌声反抗日本侵略者,争取中国和朝鲜民族共同解放的战斗号角。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郑律成历尽千辛万苦来到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延安。战争年代延安物资匮乏,生活非常艰苦,这一切没有使他退缩,延安军民高昂的抗战激情、奋发向上的生活气息和团结战斗的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他的革命热情和创作欲望。歌颂延安、表现延安军民新的精神面貌、反映延安军民热火朝天的斗争生活,形成了他这一时期的创作主题。《延安颂》《八路军大合唱》《延水谣》《在太行山上》《游击队歌》《抗日骑兵队》等一首首饱蘸着战斗激情的乐章从他的笔下像奔流的河水不断地喷涌而出,表达了他对“旧世界就要毁灭,新世界就要来临”的坚定信念。1942年,他离开延安在太行山区任“华北朝鲜革命军政学校”教育长,在此期间,他多次冒着枪林弹雨在前方参加战斗,并深入到敌后做瓦解敌军的工作。
抗日战争结束后,郑律成曾一度回到朝鲜,参加朝鲜的建设,创作了《朝鲜解放进行曲》《朝中友谊(中朝友谊)》《歌唱白云山》等歌曲和《东海渔夫》大合唱、《图们江》大合唱等。这些作品充分表现了他对自己民族和人民的热爱与期望。
新中国成立时,郑律成同志又回到中国。从此他不知疲倦地奔走在各条战线上,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在小兴安岭他和伐木工人促膝谈心,为他们创作了《采伐歌》《小兴安岭雪花飘》;在广袤的田野,他为新一代农民歌唱,写下了《女康拜因手》、大合唱《幸福的农庄》等;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采风时,他根据白族民间故事创作了歌剧《望夫云》;在部队体验生活时,他为战士们谱写了《飞行员进行曲》《前进,人民的空军》《强大的舰队在海上行进》《炮舰大队出动了》《海上勇士歌》等,生动地塑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兵种的不同形象。
他还时刻关注着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为孩子们谱写了《快乐的童年》《和平鸽》《我们多么幸福》等许多欢快、活泼、悠扬的乐曲。许多歌曲对于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来说,至今听起来仍觉得十分亲切。从1958年起一直到“文革”期间,他坚持不懈地为毛泽东诗词谱曲,这一系列交响性的作品,充分体现了诗词的深刻内容,气象宏大,意境高远,乐音壮美,代表了他创作达到的新高度。
回顾郑律成同志四十余年来为民族、为人民而斗争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一位令人敬仰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一位用丰富的创作实践体现了崭新的音乐美学观的大作曲家的鲜明形象站在我们面前。他一生创作的三百余首各种题材和体裁的作品群星闪烁,各具风采,其中许多作品深受广大人民喜爱而历久不衰,同时也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几十年来,不论是在血与火的战场上还是在朝气蓬勃的和平建设时期,不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他始终把自己的创作同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同人民解放事业联系在一起。他总是自觉地、一贯地把艺术为什么人的问题放在首位。他认为创作好的群众歌曲必须解决“源”和“流”的问题。一切艺术的养分只是“流”而不是“源”,真正的“源”在现实生活中、在人民群众中。他说过:“一个作曲家必须表现时代的感情,要紧扣时代的脉搏,唱出亿万人民的心声,只有这样的歌曲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郑律成的全部作品都是他自己心声的写照,同时也是人民心声的写照,是作曲家与时代同步前进的步伐声的体现。因此,他的作品感染、激发和鼓舞了几代无法计数的人民群众,给他们增添了无穷的信心和力量。
郑律成同志是一位不仅对社会人群、同时也对艺术本身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作曲家。他非常不赞成那种“给歌词加点音符就行了”的做法。他不仅深入到群众中去,和他们交朋友,把自己看作是他们中的一员,努力去熟悉他们的思想感情,而且善于捕捉新的事物、新的人物、新的世界和人们新的精神面貌,并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因此,他谱写的歌曲总是能用准确的音乐语言将歌词的内涵表达得生动完美,使人感到耳目一新。他的代表作《延安颂》以壮丽、优美的曲调独树一帜,完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对延安的深厚情感。这首歌,不但在战争岁月唱遍延安以及各个抗日根据地,还远飞到东南亚一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已作为经典之作长留在中国的艺术舞台和人民口中与心中。另一首经典之作《八路军进行曲》后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已作为正式军歌采用至今。这首主题鲜明、曲调激昂的战歌,将威武雄壮、朝气蓬勃的人民军队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半个多世纪以来,伴随着人民解放军成长、壮大,在时间和空间中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
郑律成同志毕生锐意进取,从不墨守成规。作为韩国人,要创作好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作品难度可想而知,更何况他原来没有专门学过作曲,但他有着对音乐特殊的敏感和天赋,通过他日复一日的勤奋努力,广泛地汲取了中外古今一切艺术的养分,又不机械地照搬西洋音乐的模式或拘泥于中国民间歌曲的框框,而是创造性地探索新的形式,用以表达新的思想感情和新的时代精神,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高质量的艺术品位。
郑律成的名字在我国现当代音乐发展史上占有无可置疑的重要地位。我们相信,他的战斗业绩和艺术成就定将载入中朝和中韩间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的光辉史册。
现在,郑律成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八年了。在壮年之际,病魔夺去了他的生命。他的逝世是中国人民的重大损失,是朝鲜民族、朝鲜和韩国人民的重大损失。多年来,在我们难以抑止地为此而感到痛惜的同时,也为他永远留在我们心中而感到骄傲。
我们中国文艺工作者永远怀念郑律成,永远学习郑律成。学习他作为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战士、作为人民艺术家的思想风范和艺术精神,为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我国的文化艺术事业而努力,为进一步促进和发展中朝和中韩间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而努力。
值此郑律成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延边作家李惠善女士创作的长篇人物传记《郑律成评传》,会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家郑律成和普通人郑律成的人格魅力,更加全面地了解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作出的贡献以及他的音乐所表现的强大生命力。
(贺敬之是郑律成1940年在鲁迅艺术文学院任教时文学系的学生,与郑律成有很深的交情。此文是贺敬之于2004年6月10日赴韩国参加著名音乐家郑律成国际学术大会暨郑律成诞辰九十周年纪念大会的主题发言,原载2004年7月3 日《中国文化报》,为迎接郑律成诞辰一百周年,作者对原文略做修改。)



上一个传记

下一个艺术家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