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触摸光明心,拥抱阳光:全国金牌盲人按摩师田开祥的传奇人生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手,触摸光明心,拥抱阳光:全国金牌盲人按摩师田开祥的传奇人生截图

#电子书简介

田开祥,男,1968年生,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人。云南省盲人按摩学会会员、理事、医疗按摩医士、按摩技师,于1999年创办的“昆明市利康盲人按摩室”也是云南省盲人按摩学会的单位会员。该同志参加昆明市第一届残疾人技能竞赛中取得盲人按摩比赛第二名的好成绩,荣获“技术能手”称号,代表昆明市参加云南省盲人按摩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并撰写学术论文《腰肌劳损的诊断与按摩治疗》。其从事盲人按摩行业十多年,曾经到广东、广西以及马来西亚等地进行技术深造与实践,其创办的“昆明市利康田氏盲人按摩中心”多年来为盲人提供就业岗位已达100多人次。
第二章 出生
我出生在云南禄劝的一个高寒山区。
禄劝,古称“洪农碌券”,彝语意为有很多石头的山梁。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是云南省昆明市辖郊区县,位于昆明市北部,东北接东川区,东临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南连富民县,西、西南和武定县毗邻,北隔金沙江与四川省的会理、会东两县相望。
禄劝地处南北向切割的横断山脉中段及滇池断陷带上。绵亘耸立的群山与深邃的江河溪涧相间,地表被纵横交错的溪河切割。自南向北而流的普渡河与自北向南而流的掌鸠河,把县境切割为三大块,形成很多断裂带。东部和东北部的翠华、中屏、九龙、转龙、乌蒙、雪山、则黑、马鹿塘等地区,地壳运动剧烈,地震和滑坡频繁。其中,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8.4%。
1935年5月和1936年4月,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两度经过禄劝,历时12天,行程985里,至今保留完好的“红军壁画”、“普渡河铁索桥战场”遗址、“毛主席长征路居纪念馆”和金沙江皎平渡“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禄劝纪念馆”等革命纪念圣地、革命文物,以及冒着坐牢、杀头的危险,用6只小木船摆渡三万余红军的各民族老船工……
在我的记忆中,关于家乡的印象是从饥饿和寒冷开始的。
从海拔4247米的乌蒙雪山主峰马鬃岭出发,风在群山问行走,常年的积雪带走了所有的温度,在刺骨的寒冷中,来自雪山的风在唱一首呜咽的歌——生存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挣扎,生存在是一种无休无止的斗争。
1968年正月二十一,立春后半个月。
呜咽的风用冰冷的巨手抚过群山起伏的线条,声嘶力竭地咆哮着,在天地问翻滚,摇曳着在群山之间的密林深处,那一片略带温暖的人间烟火——这个名叫马鹿塘彝族苗族自治乡马鹿塘办事处刺栗树村的村子在寒冷的风中忽明忽暗地存在着,这种存在有种坚强的意味。
风声中,有孩子在哭,哭声响亮又脆弱,穿透咆哮的风向四周飘散。
我是老田家的第五个孩子,我在用自己的哭声,向这个陌生的世界宣告自己的到来。
借着灶塘里闪动的火光,老田在板案上小心翼翼地将一小块红糖用菜刀的刀背敲碎。
“唉,如果脚下这片土地能像这里的女人一样多产,种田人的日子也许能好一些呢!特别是今年,辛辛苦苦种下去的包谷,长得不好,干瘪瘪的,看样子,连种子都没办法收回来。”老田在心里想。
都说包谷命贱,但这里是一个连包谷都无法成熟的高寒山区,土地贫瘠,气候恶劣,只能种些土豆、荞麦、青稞之类的高寒作物,但收成总是很差。
命贱的作物还要加上耐寒才能生长,人呢?人要靠这片土地生存,得花血本呀!要多少汗水才能盘出点口粮,不容易呀!
老田在心里盘算着:加上这刚出生的儿子,全家八张嘴了,存的粮还够吃三天了,这村里还有谁有粮呢?不行得借一点……算来算去,添了个小子的喜悦渐渐的没了踪影,老田愁眉苦脸地开始叹气。
突然,老田弯下腰,刚才一走神,力使大了,那小块糖炸开了,他感觉有东西掉在脚上,又弹到了地上。老田用手在地上摸索,找到了,是黄豆大的一粒红糖碎屑,老田小心地用嘴吹吹上面的灰,然后放到碗里。
“才生了孩子,当妈的身子弱,光喝点糖水也不行,总得煮个糖水鸡蛋吧!可鸡蛋呢?先到谁家借几个吧!”
风在群山间呜咽,从土坯房的缝隙,从破损的窗框,带着千年积雪的寒意,想挤进屋来,迫不及待想告诉这刚刚才出生的新生命——做好准备吧!世界是寒冷的,世界是残酷的。人来到这世上就是要接受考验的。
火塘里加了柴,火苗跳动起来。在这寒冷的世界,火光显得温柔,好像在对着孩子轻言细语——家是温暖的,一家人在一起总会有希望的。
孩子的哭声终于停了下来,静静地睡了。
这是一个健壮的男孩,老田看着自己孩子,舒了口气,忙了一天了,这时才能静下来,好好看一看这孩子。看着看着,他又为这新添的小生命喜悦起来。
孩子得有个名字吧!其实,老田早想好,就管孩子叫田开祥吧,“祥”是个好的字眼儿,吉祥如意,一生平安。
老田用粗糙的手指轻轻地触摸孩子的脸,一脸的爱意。
梦不一定是甜美的,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的,寒冷、饥饿,这是我刚刚降临到这个世界,就最先接触到的感觉,这样的感觉把我从睡梦中硬生生地拉了出来,我的嘴唇在蠕动……有口水流出来了,还没等我的老爸伸手去擦拭,“哇、哇、哇”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委屈地大哭起来。
“饿了,一定是饿了。”老田的一家又开始在我那饥肠辘辘的哭声中慌乱起来。
……
第一章 序曲
第二章 出生
第三章 童年
第四章 借粮
第五章 背酒
第六章 喜讯
第七章 噩耗
第八章 失学
第九章 磨难
第十章 希望
第十一章 横祸
第十二章 右眼
第十三章 左眼
第十四章 寻医
第十五章 奇迹
第十六章 打击
第十七章 黑了
第十八章 活着?死去?
第十九章 阳光
第二十章 自立
第二十一章 上学
第二十二章 学校
第二十三章 友情
第二十四章 第一次
第二十五章 实习
第二十六章 打工
第二十七章 卡啦OK
第二十八章 创业
第二十九章 爱情
第三十章 把门打开
第三十一章 当爸爸啦
第三十二章 经营
第三十三章 贵人
第三十四章 仁者无敌
第三十五章 精益求精
第三十六章 孝心
第三十七章 报恩
田开祥是视障人群中有着鲜明个性的代表人物,这种鲜明的个性,不仅表现在自幼生活磨砺所表现出来的乐观、坚强,也不仅是表现为对自身命运和前途的关注与思考,重要的是,在自我实现的同时,对社会,尤其是对与自己一样面临残障团扰的社会群体,有着积极的关注和不屈不挠的付出;对盲人按摩事业的发展环境和内涵拓展,进行着特立独行的思考和实践。《手,触摸光明心,拥抱阳光——全国金牌盲人按摩师田开祥的传奇人生》这本书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特立独行的盲人按摩师田开祥的传奇人生。
田开祥,作为一名盲人按摩师,他代表着数量众多的盲人按摩师这一群体,田开祥和这一群体的盲人们用自己的故事生动地向人们揭示出这样一个事实:残疾人不仅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造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每个人都值得阅读这本《手触摸光明心拥抱阳光:全国金牌盲人按摩师田开祥的传奇人生》。
看不见蓝天,心却比天空还宽广;
看不见阳光,心扉却像阳光般敞亮。
他用洒脱对待人生的不幸,用笑脸对待顾客,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用执著和勤奋吟唱生命真实的歌。
在昆明盲人按摩的圈子里,田开祥的双手名声日隆。
这是怎样的一双手120来年里,它已为10多万人次进行了按摩治疗。
双手,成了田开祥的眼睛。用这双手,他摸出了妻子的形象:“瓜子脸,长得很漂亮。就是太操劳了。”
用这双手,他摸出了从未看过一眼的儿女:“女儿眼睛大大的,高鼻梁,长得像妈妈,儿子长得像爸爸,壮壮实实的。”
用这双手,他摸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世界:“摸到一棵树,就会看到一片绿色;摸到一片草,就会看见蓝天、白云、大雁……”
田开祥不是没有脆弱、感伤的时候,不是没有梦想着“有一天科学发达,能治好我的眼睛,看看爱人、孩子,看看北京城,哪怕只是一秒钟”。但他明白:生命的形式不仅仅是看,“还可以闻,还可以听,还可以摸,还可以想……没有了眼睛,我仍然可以触摸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推出各种优惠政策,为残疾人事业的繁荣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动力”,在社会各界的真诚帮助下,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残疾人事业更加深入人心。残疾人群体在创造和享受新生活的同时,也和全国人民一起憧憬和描绘着未来的美好蓝图。
盲人按摩师田开祥就是千千万万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的残疾人群体中的一员。田开祥出生于贫困山区,24岁时因意外事件双目失明,在他对生活失去信心,感到绝望时,在党和政府及残疾人联合会的关心帮助下,他接受了治疗,并到昆明上了盲哑学校。在学校学会了盲文和按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一技之长的田开祥来到昆明,在盲人按摩店打工,开始自食其力。十来年的打拼,田开祥从打工到自己创业当老板,目前已经开了三家盲人按摩店,几年来一共帮助多名盲人朋友们就业。2008年5月,在“昆明市第一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中,田开祥取得了昆明市第二名,荣获“技术能手”称号。
更可喜的是,田开祥的小日子过得也红红火火。在昆明,他结识了一位美丽可爱的明眼姑娘,两人相知、相爱,共同步入婚姻的殿堂。如今,田开祥已有一女一儿两个孩子,一家人的生活和谐、安详。
从曾担心“自己什么也做不了,成为家里人的负担”,到现在有事业、有家庭,田开祥心里充满了感慨——他想把自己多灾多难的人生经历记录下来。
通过田开祥的故事,人们能看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三十多年间,改革开放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带来了活力,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找到了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通过田开祥的故事,人们能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起点,是我国残疾人事业的新起点,也同样是广大残疾人奋发图强、积极进取、努力创造美好生活的新起点。
通过田开祥的故事,人们能看到,一位无法用双眼感知多彩世界的残疾人,他之所以能挺过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岁月,源于一个看似简单却让人震撼的信念——一定要像健全人那样生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残疾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越来越多地博得了社会的广泛尊重。
通过田开祥的故事,人们能看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公众对残疾人的认识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广泛开展社会宣传,传播人道主义思想和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倡导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风尚,使残疾人受到越来越多的尊重和帮助。尊重、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正逐步形成,“理解、尊重、关心、帮助”变成了全社会的口号。 田开祥的人生故事,其意义在于,作为一名盲人按摩师,他代表着数量众多的盲人按摩师这一群体,田开祥和这一群体的盲人们用自己的故事生动地向人们揭示出这样一个事实:残疾人不仅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造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平等、参与、共享”的理念下,残疾人正在克服自身困难,尽力融入社会。同样,党和政府在为残疾人融入社会创造积极条件。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无论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是从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方面来讲都是很重要的。
什么是和谐社会,一个盲人,在社会的关爱、自己的努力下,从自食其力到创业开店,从需要别人关爱到帮助更多的人,从孤身一人前往昆明打工到娶妻并生儿育女,田开祥的个人经历不正折射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助残事业的发展吗!

上一个传记

下一个科学家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