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家庭金融发展报告2014 9787550413849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中国农村家庭金融发展报告2014 9787550413849

经济 经典著作

  • ISBN:9787550413849
  • 版次:1
  •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4-01
  • 作者: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中国农村家庭金融发展报告2014 9787550413849截图

#电子书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对调查设计进行简要介绍,接着描述了中国农村家庭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从融资和资产配置的角度阐述了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特征,后从中国农村家庭的信贷需求、信贷可得性、借贷风险、借贷活跃度、金融知识五个维度对农村金融的发展情况进行刻画。本书是中国金融调查的研究成果之一,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目录 序一
序二
1 农村家庭的基本情况
1.1 调查设计
1.2 数据质量控制
1.3 家庭人口特征
2 农村家庭的就业
2.1 就业人口
2.2 就业类型
2.3 就业性质
2.4 职业分布
2.5 行业分布
2.6 家庭就业类型
3 农村家庭的收入
3.1 收入概况
3.2 农业收入
3.3 非农业收入
3.4 收入差距
4 农村家庭的支出
4.1 农业生产性支出
4.2 消费性支出
4.3 转移性支出
5 农村家庭的财富
5.1 农村家庭资产
5.2 农村家庭负债
5.3 农村家庭财富净值
5.4 农村家庭财富差距
6 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6.1 风险市场
6.2 信贷市场
6.3 金融与家庭消费
6.4 金融服务设施与家庭开户行选择
7 农村家庭的正规信贷需求与可得性
7.1 正规信贷需求
7.2 正规信贷可得性
8 农村家庭的财务风险
8.1 财务风险概况
8.2 债务风险指数
8.3 不同家庭群体的财务风险
9 农村家庭的民间借贷
9.1 民间借贷参与率
9.2 民间借贷规模
9.3 民间借贷来源
9.4 民间借贷用途
10 农村家庭的金融知识水平
10.1 金融知识整体水平
10.2 金融知识水平分布
10.3 金融知识水平与家庭金融行为
参考文献 前言 序一
近年来,对农村金融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农村金融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农村金融总体规模快速扩大,服务覆盖面大大拓宽。截至2013年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达到20.8万亿元,较2007年年末增长了2.4倍。其中,直接面向农民家庭的农户贷款余额达到4.5万亿元,较2007年年末增长了2.5倍,对农村地区广大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但当前农村金融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与“三农”领域日益增加的多元化金融需求相比,还面临着一些矛盾和挑战。其中突出的是对农民(农村家庭)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农民贷款难、贷款贵,能够享受到的其他金融服务也相对较少,这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的重要因素。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造成对农民金融服务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农户的相对弱质性。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农民居住分散,多数农民主要从事小规模农业生产。对金融机构而言,农户呈现较明显的规模小、分布广、实力弱、风险大特征,对农民的金融服务成本相对较高。
然而,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将对未来我国农村家庭的生产生活产生全方位的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将催生一大批规模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与过去分散的小规模农户生产相比,规模化的经营能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多的合格承贷主体,进而将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集约化程度,有效降低服务成本。二是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并允许农户将农村土地用于抵押担保。这既使财产性收入成为农民新的收入增长点,显著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同时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贷款抵押担保难题。三是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尤其注重人的城镇化,推动农民向新市民转变。在此过程中,农民金融需求的规模、范围和层次将明显提升,消费信贷和金融理财等新需求会逐步增加,金融机构可以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提高对农民服务的综合收益。
由此可见,随着我国农村家庭生产生活方式和收入水平的逐步变化,金融机构对农民的金融服务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对这种总体趋势,大家基本已经达成共识。但对于农村家庭金融服务规模究竟有多大、发展速度有多快、风险有多高等具体问题的认识,应该说现在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争议比较大。对这些问题不能仅满足于定性的趋势研判,还必须从更微观的层次,通过收集足够样本的农村家庭金融信息,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才能做出更为客观、更为量化、更为准确的判断,从而终为国家制定涉农政策和金融机构规划涉农业务发展策略,提供较充分的决策依据。但遗憾的是,这方面的微观调查和研究目前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2013年,中国农业银行与西南财经大学联合开展“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项目。通过对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8000多个样本户的入户调查访问,项目组搜集到了大量中国农村家庭的金融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深度挖掘和分析,对中国农村家庭信贷需求与可得性、农村家庭财务风险情况、农村家庭参与金融市场情况、农村家庭金融知识普及情况等进行了详尽分析。可以说,这项研究初步填补了我国农村家庭金融微观调查领域的空白,提供了大量详实的手素材,对研究中国农村家庭金融问题将会有重要的参考和决策支持价值。衷心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进一步引起大家对农村金融问题的关注,并期待在这一领域出现更多的研究成果,为中国农村金融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更有价值、更有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 李振江
2014年4月 精彩书摘 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启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项目,2011年成立了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抽样调查项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CHFS),每两年进行一次全国性入户追踪调查访问,旨在收集有关家庭金融微观层次的相关信息。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住房资产和金融财富、负债和信贷约束、收入、消费、社会保障与保险、代际转移支付、人口特征和就业以及支付习惯等相关信息,以便为学术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高质量的微观家庭金融数据,对家庭经济、金融行为进行全面细致的刻画。该调查是针对中国家庭金融领域全面系统的入户追踪调查,调查成果将建成中国家庭金融微观领域的基础性数据库,为社会共享。
2011年中心开展了轮调查,2012年中心发布了首轮调查数据。调查数据发布后,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在中国,有关家庭金融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而中心的成果填补了中国家庭金融学术研究现状的空白,其意义已经越了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积极的社会效益。在学术方面,中心发布的数据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并出现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随着数据库的深入建设,更多研究人员将参与到家庭金融的研究中来。在社会效益方面,中心积极参与中国重大政策问题的研究与讨论,在房地产市场调控、收入分配与经济转型、城镇化问题等诸多中国目前重大的宏观政策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中国农业银行是我国主要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提供商之一,凭借全面的业务组合、庞大的分销网络和的技术平台,向广大客户提供了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基金管理、金融租赁、人寿保险等多个领域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已成为面向“三农”、城乡联动、融入国际、服务多元的现代商业银行。在2013年美国《财富》杂志500强排名中,中国农业银行列第64位;英国《银行家》杂志银行1000强中,中国农业银行以2012年一级资本排名计,列第5位。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的骨干和支柱,服务“三农”既是农业银行担负的政治和社会责任,也是农业银行自身发展的战略选择。近年来农业银行秉持面向“三农”市场定位,以“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为体制机制保障,以“121工程”、“千百工程”、“金穗惠农通工程”和“县域零售业务提升工程”为主要抓手,切实加强资源倾斜、渠道建设、产品创新、客户管理和风险管控,“三农”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此外,农业银行高度重视农村金融领域前沿问题研究,并不断强化与各领域专家、学者的合作交流。2013年8月,中国农业银行与西南财经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就“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项目开展合作。一方面,农业银行充分发挥全国各地分支机构多、覆盖面广的优势,协助项目调查人员完成入户调查,有效提高了2013年的调查效率,显著降低了拒访率;另一方面,双方充分挖掘分析农村家庭金融调查庞大的手数据,在农村家庭信贷需求与可得性、农村家庭财务风险和金融知识水平、农村民间借贷活动等方面共同展开深度研究。这项研究既为国家涉农政策制定提供了客观量化的数据参考,也为金融机构“三农”金融服务提供了有效的决策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_^:5b599cd96a7be4ca5b67bacef431f11b

上一个经济

下一个经典著作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