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2.5次世界大战 2.5次世界大战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全新正版】2.5次世界大战 2.5次世界大战

小说 科幻小说

  • ISBN:9787568207317
  • 包装:平装
  • 字数:180000
  • 开本:32开
  • 版次: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301
  •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8-01
  • 作者: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全新正版】2.5次世界大战 2.5次世界大战截图 【全新正版】2.5次世界大战 2.5次世界大战截图

#电子书简介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对于人类来说,幻想永远是很宝贵的财富。“孩子的想象力决定了人类发展的方向”这绝不是一句轻率的论断。有了幻想,人类才有创造,才有进步。百年前,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设想了一系列“先进”的科技和未来世界的发展状况。那些幻想在当时人看来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可是百年后的现在,它们当中的大多数已经成了现实。不能说是幻想造就了发明和进步,但它起到了引导和启迪的作用。可以说,科幻作品就是启迪孩子、乃至思维的一件利器。
中国的科幻文学在世界上长期以来并没有获得太过令人瞩目的,但这并不等于它没有成就,没有精品,而只是一直不为人知罢了!“银河奖”就是中国幻想小说(主要是科幻小说,后加入其他相关项目评选)的很高荣誉奖项,也是中国大陆的科幻小说奖。这个诞生于1986年的文学大奖到已经走过了30年的风雨,为中国科幻界培养、发掘了一大批精品作品和科幻作者。现在,这棵大树已经开花结果。
《2.5次世界大战》是一部收录了“银河奖”历届获奖作家、作品的中国本土科幻小说合集。它以2015年“中国好书”得主、《三体》作者刘慈欣领衔,收录刘慈欣、王晋康、夏笳、何夕等“银河奖”获奖名家的代表作,可以说,这是为中国科幻读者献上的一桌科幻阅读饕餮盛宴。

内容简介

《2.5次世界大战》是刘慈欣领衔的一部军事科幻作品集。该书以刘慈欣的代表作《全频带阻塞干扰》为主打,文中描述了在俄美战争的大背景下,俄罗斯统帅的儿子为了国家的前途命运,不惜牺牲自己,驾驶宇宙飞船,冲向太阳,以自己的毁灭,换来太阳所爆发出的电磁干扰,为国家的胜利赢得了时间和空间……科幻吸引人的地方是创意,在刘慈欣的这部作品扰中,我们再次被刘慈欣天才的创意所震撼……

作者简介

刘慈欣(1963年- ),工程师,科幻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主要作品包括7部长篇小说,16篇中篇小说,18篇短篇小说,以及部分评论文章。作品蝉联1999年—2006年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2010年赵树理文学奖,2011年《当代》年度长篇小说五佳第三名,2011年华语科幻星云奖长篇小说奖,2010、2011年华语科幻星云奖科幻作家奖,2012年人民文学柔石奖短篇小说金奖、第九届全国儿童文学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三部曲等,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全频带阻塞干扰》等。其中《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为全世界科幻读者所追捧,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目录

全频带阻塞干扰
俄美大战假想
魂兮归来
宇宙文明毁灭周期
风暴之心
外星“人”的生命形态
回归
濒死体验
老年时代
恐怖天堂
野猫山
轰炸东京
爆炸
第2.5次世界大战

精彩书摘

《2.5次世界大战》:
全频带阻塞干扰——俄美大战假想——刘慈欣作品
以深深的敬意献给俄罗斯人民,他们的文学影响了我的一生。
——刘慈欣
在战场电磁干扰形式的选择上,本手册主张采用对某一特定频率或信道所进行的瞄准式干扰,而不主张采用同时干扰一个较宽频带的阻塞式干扰,因为后者对己的电磁通信和电子支援措施也会产生影响。
——摘自1993年美国陆军《电子战手册》
1月5日,斯摩棱斯克前线
失陷的城市已经看不见了,战线在一夜之间后退了40公里。
在凌晨的天光下,雪原呈现出寒冷的暗蓝色。在远方的各个方向上,被击中的目标冒出一道道黑色的烟柱,笔直地向高空升去,好像是连接天地的一条条细长的黑纱。顺着烟柱向上看,卡琳娜吃了一惊——刚刚显现晨光的天空被一团巨大的白色乱麻充塞着,这纷乱的白色线条仿佛是一个精神错乱的巨人疯狂地划在天上的。那是歼击机的混乱尾迹,是俄罗斯空军和北约空军为争夺制空权所进行的一夜激战留下的。
来自空中和远方的打击也持续了一夜。在非人士看来,打击似乎并不密集,爆炸声每隔几秒钟甚至几分钟才响一次。但卡琳娜知道,每一次爆炸都意味着一个重要目标被击中,几乎不会打空。这一声声爆炸,仿佛是昨夜这篇黑色文章中的一个个闪光的标点符号。凌晨到来时,卡琳娜不知道防线还剩下多少力量,甚至不知道防线是否存在,似乎整个世界上只有她一人在抵抗。
卡琳娜少校所在的电子对抗排是在半夜被摧毁的,当时这个排所在的位置落下了六颗激光制导炸弹。卡琳娜所乘的那辆装载干扰机的BMP-2装甲车还在燃烧,这个排的其他电子战车辆现在都变成散落在周围雪地上的一堆堆黑色金属块。卡琳娜所在的弹坑中的余热正在散去,她感到了寒冷。她用手撑着坐直身,右手触到了一团黏糊糊的冰冷绵软的东西,看上去像一个粘满了黑色弹灰的泥团。她突然意识到那是一块残肉。她不知道它属于身体的哪一部分,更不知道属于哪个人。在昨夜的那次致命打击中,阵亡了一名中尉、两名少尉和八名士兵。卡琳娜呕吐起来,但除了酸水什么也没吐出来。她拼命把双手在雪里擦,想把手上的血迹擦掉,但黑红色的血在寒冷中很快在手上凝固,还是那么醒目。
令人窒息的死寂已持续了半个小时,这意味着新一轮的地面进攻就要开始了。卡琳娜拧大了别在左肩上的对讲机的音量,但传出的只有沙沙的噪音。突然,几句模糊的话语传了出来,仿佛是大雾中掠过的几只鸟儿。
“……06观察站报告:1437阵地正面,M1A2坦克37辆,平均间隔60米;‘布莱德雷’运兵车41辆,距M1A2坦克攻击前锋500米;M1A2坦克24辆,‘勒克莱尔’8辆,正在向1633阵地侧翼迂回,已越过同1437的接合部。1437,1633,1752,准备接敌!”
卡琳娜克制住因寒冷和恐惧引起的颤抖,使地平线在望远镜视野中稳定下来。她看到天边出现了一团团模糊的雪雾,给地平线镶上了一道毛绒绒的边儿。
……

前言/序言

四维夜空里那些闪亮的星 写科幻不是一件能说得出口的事 偶尔走进书店,到处都是读懂股市、马云XX、风水、厚黑、包治百病之类的书,然后就是各种工具类图书,什么《N天让你会说英语》《怎样让孩子考100分》《C#语言决定未来》之类等等,别看中国每年出几十万本新书,总结起来就是两本,一本是《成功学》,一本是《励志学》,偶尔看到几本科幻作品,藏头露尾的散落在奇幻和穿越里,显得如此势单力薄。 很长一段时间,写科幻不是一件说得出口的事,当有人问你出的是什么书时,你会略带羞涩低头看着大脚趾,然后用31分贝的声音说是科幻作品,同时以0.1秒的速度抬起头,脸红脖子粗的解释我这不是写皮皮鲁之类作品,我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我没有骗小孩子。对方会很体贴的说:我知道,这是儿童文学嘛!我会给孩子买一本的。当然,后人家选择的会是《仙境迷踪》《啪啦小魔仙》之类,价格是你科幻作品的3倍。 “科幻中世纪”在中国持续的时间很长,甚至延伸到了现在,也许更远……在近两代人成长过程中,来自于各个类型的文学作品我们历历在目:汪国真的诗歌俘获了许多矫情的泪水,金梁古的武侠占据着男生的梦想空间,而女孩在琼瑶奶奶的怂恿下一直寻找着自己的白马王子,叛逆的一代则被王小波教化成“沉默的大多数”,被王朔蛊惑的一批年青人则成了插科打诨的人间看客,另有一些文学爱好者又被余秋雨骗上了文化苦逼这条路,80后一代则被韩寒和郭敬明瓜分,还有更多的散兵游勇被穿越与奇幻作品教育成“种马”或者“花痴”……在这一波又一波的文学作品里,很少看到科幻文学的影子。可以说,科幻不要说进入主流阅读空间,就是在类型文学里面也一直非常弱势。 三维双眼寻找四维视界 在现实和商业的时代,总有一部分人在仰望星空。 对于这些科幻作者来说,“未来+”是一个具有天然吸引力的磁场,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只有将自己的思维投影到星空世界,才能获取量子在跃迁过程中所释放的快感。在这些人的世界里,真实的宇宙比任何文学勾勒的空间都要完美。因为这是一个逻辑自洽的理性闭环,虽然神奇瑰丽但一切都可以用数学来解释。兴奋的时候,他们甚至可以在原子的世界和比特的世界自由穿梭,用三维双眼寻找四维视界。 如果认为人类对未来的想象是一片飘渺不可揣度的广袤夜空,那么这些人,他们就是夜空闪亮的星星。 在这里,必须提一下《科幻世界》的“银河奖”,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银河奖”向社会推出1300多篇中短篇科幻小说,先后有120位作者登上领奖台。在这些人中间,既诞生了刘慈欣、王晋康、何夕、韩松、星河、柳文扬、吴岩、这样的科幻先行者,也涌现了江波、索何夫、燕垒生、钱莉芳、长铗、阿缺、陈虹羽、夏笳、刘维佳、拉拉、张冉、罗隆翔等无数新生代作者。“银河奖”是中国科幻爱好者后的“锡安”,在这里坚守阵地的是那些“一直在理性想象”的圣徒,而这套“中国科幻银河奖群星系”作品,就是从这“银河”里拾取的美丽的珠贝。 拉长视线纵观整个“银河系”,可以说是群星璀璨。刘慈欣当然是其中特别闪亮的一颗,但远远不能掩盖其他群星的灿烂。如果说现在人们开始关注科幻的话,那中国式的科幻大片,这才刚刚揭开序幕。 王晋康的作品,在哲学思辨力上独树一帜,他“防火防盗防科学”的思想在《替天行道》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对社会的反思更加贴近现实,你能感觉到他所描述的场景就在你身边而非未来,你不看他的作品也许哪天就会被数学给干掉? 何夕的科幻则具有诗性风格,干净而美好,忧郁且悲伤,《人生不相见》和《亿万年后的来客》这样的作品给读者人文和科学上的双重体验,甚至弄哭了很多粗线条的理工男。 韩松的作品里一直隐藏着一种难以描述的瑰丽和诡异,恍惚之间你不知道科幻的世界是真实的,还是现实世界是科幻的,听说这是吸毒的深度反应。 江波的作品充满硬科幻的艺术魅力,这位清华大学微电子毕业的研究生,从事的是硅系半导体研发,但一直在担心碳基生命的前途。 燕垒生则是一位从容跨越奇幻和科幻两大领域的双栖怪兽…… 夏笳呢,则像一只从未来穿越回来的黑色蝙蝠…… 长铗这是科幻界不可忽视的异类…… 阿缺这个90后的作品则召示了任何时代的思考者都不会断代…… 一直说中国科幻是一个小众圈子,这也许是我们没有走近他们的缘故。就像那遥远的星辰,距离让我们觉得它渺小、暗淡,但一旦接近,却发现它的夺目与璀璨。 夜空里甘愿被点燃的火柴 当然科幻无需正名,它天生就是文学类型作品里的王者。好的科幻必然是深邃而理性的,天然带着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高冷”,如果你想成为一位真正科幻的读者,它需要你自己去用心去感受粒子流的风暴,用手去触摸一直真实的隐藏在虚拟世界的0和1。 对于一些真正的科幻爱好者来说,近年来奇奇怪怪的披着科幻外衣的作品让人跳脚,如《长江七号》这样的文艺卖萌片成了科幻经典,一个游戏公司加一个网络写手敢开拍《三体》,《来自星星的你》竟然成了进口的科幻电视剧?这一切让人心生绝望,难道我们果然是一个不愿意面对真相的族群么?真希望这些“科幻银河奖”获奖作品能给那些人开开脑洞。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并不欠科幻什么。是的,谁都不欠科幻什么,但一个传闻“水变油”的族群,一个连鱼都被传成转基因的族群,一个认为数学只要学到买菜会算账就够的族群,是不是特别需要科幻来恶补一下? 理性和科学,是多么珍贵的财富! 不管有多少人告诫我们要“面对现实”,但总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是夜空里甘愿被点燃的火柴,为渴望真知的人类带来些许温暖。

^_^:42cc466521ab0f477441f0f0acb8bee8


上一个小说

下一个科幻小说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