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菇栽培史(精)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中国香菇栽培史(精)

农业/林业 园艺

  • ISBN:9787550802940
  • 作者:张寿橙
  • 印次:1
  • 开本:16
  • 版次:1
  • 出版社:西泠印社
  • 出版时间:2013-05-01
  • 印刷时间:2013-05-01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中国香菇栽培史(精)截图

#电子书简介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中国香菇栽培史(精)出版社: 西泠印社出版时间:2013-05-01
作者:张寿橙 开本:16开 印刷时间: 2013-05-01
定价: 120 页数:536 印次:1
ISBN号:9787550802940商品类型:图书版次:1

编辑推荐语

《中国香菇栽培史(精)》的作者张寿橙,为中国食用菌协会香菇分会名誉会长,几十年来致力于香菇栽培技术的推广和香菇发展历史的研究。作者在广泛收集历史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反复比勘、分析,认为我国香菇栽培技术出现在1800多年前。同时,作者详细梳理出我国香菇栽培的发展历史和产地分布,资料丰富,内容翔实,结论允当,是我国有关香菇栽培历史的力作。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中国为世界香菇栽培的发源地、以孢子繁殖为核心的砍花法栽培、独特的中国香菇文化、魏晋时期香菇已在江南山区栽培等。

作者简介

张寿橙自1960年编*《香菇栽培方法》、1992年编*《中国香菇栽培学》至今,矢志不移,现为我国*名的香菇历史与文化专家和食用菌市场评论专家。对中、日香菇发源地之争的解决以及加入WTO后我国香菇的全球贸易实行“加价出口,反哺产地”政策的推进都起到重要作用,对香菇行业发展贡献重大。所*文章观点鲜明、大气、大度、不卑不亢,在日本引起轰动。退休后于2000年3月在武汉以高票当选为中国香菇联合会副会长,受聘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香菇出口协调组顾问,以及浙江庆元、福建寿宁等香菇主产地县政府香菇顾问等职。 1988年在香港首倡并成立“海峡两岸菇业联谊会”,任大陆首席代表。 在“香菇与森林生态”、“香菇市场前景”、“香菇科技创新”、“出口贸易改革”等热点问题上,频频应邀在沈阳、北京、平泉、杨陵、郑州、桂林、哈尔滨等全国性会议上做专题演讲,于引领我国香菇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录

概论
**节 中国香菇栽培历史概况
第二节 中国香菇栽培1800年的史料见证
**编 闽浙之交菇源圣地
**章 中国为世界香菇栽培的发源地
**节 江浙之巅菇源圣地
一、发现香菇,驯化与栽培香菇,历史漫长
二、世界上*早吃香菇的是龙、庆、景菇民的先人
第二节 在劳动与谋生过程中创造的砍花法
第三节 以传承砍花法栽培而形成的菇民区
第四节 菇民区之特征
一、严酷的自然环境
二、千百年来菇民远涉他乡寻找菇场
三、菇民区内生活和生产都具有与一般山区不同的特征
四、菇民与菇山生存
第五节 香菇业与菇民区经济
附录一 饿殍遍山野菇民死难多——龙泉龙溪乡1941年灾荒的历史记录
附录二 菇民研究
第二章 以孢子繁殖为核心的砍花法栽培
**节 砍花法开创了人类以孢子繁殖大型真菌之先河
第二节 砍花的作用和机理
一、承受孢子
二、破坏树皮结构
三、平衡水分,防止树皮起翘
四、改善菇木的物理和化学状态
第三节 砍花方法
一、决定砍花方式的因素
二、砍花、溜花
三、凉柴遮阴
四、开水口
五、砍花深浅
第四节 砍花法如何防治病虫鸟兽危害
一、菇山生存三不准
二、对付病虫鸟兽,全凭一双手
第五节 砍花栽培在香菇物种优化中的作用
第六节 砍花法与森林生态的高度和谐
一、休眠期砍伐,树木极易萌芽*新
二、先剔桠,后伐木,*大限度地保护了幼林
三、砍伐量始终低于生长量
附录一 香菇与森林——就景德镇菇山调查看砍花法栽培香菇对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
附录二 从光绪年间的菇场契约分析砍花法对森林的合理利用
第三章 独特的中国香菇文化
**节 香菇之神——吴三公
第二节 刘基和中国香菇的皇封专利
一、皇封专利考
二、皇封专利在中国香菇发展史上的作用
第三节 菇神庙——中国香菇史上的特殊产物
一、菇山神坛和村落神殿
二、大型菇神庙
三、神庙文化对中国香菇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深厚的香菇文化,为中华农业文明增辉
一、香菇业为森林合理利用开辟了重要途径
二、方志和史料丰富了我国农业文明宝库
三、独创的菇山语言形成年代至今仍是一个谜
四、菇山谚语,意涵深邃
五、“蕈”字的流行,显示中华菇业发展的千秋历史
第二编 历史绵长 菇场辽阔
第四章 魏晋时期香菇已在江南山区栽培
第五章 宋代,中国香菇的技术成熟与区域扩展
第六章 元代香菇栽培已扩展至闽、赣、皖诸省
第七章 明至清康乾时代中国香菇业处高潮时期
第三编 清末民国 菇业滞后
第八章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国香菇业
第九章 清末和民国时期的香菇进出口贸易
第十章 保守与革新,中日香菇差距拉大
第四编 革新起步 贸易全球
第十一章 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技术革新
第十二章 新中国成立后的香菇生产
第十三章 菇业腾飞,产量稳占全球八成
第五编 贸易改革 应对挑战
第十四章 输日壁垒,咄咄逼人
第十五章 贸易改革,应对挑战
第六编 各省菇业 史绩辉煌
第十六章南宋,浙江的香菇辉煌
第十七章 安徽香菇历史及其名产徽菇
第十八章 明清时代福建菇场遍布全省
第十九章 江西香菇及其名产赣菇
第二十章 广东香菇及其名产北江菇
第二十一章 湖北和陕甘豫砍花栽培区
第二十二章 湘桂黔传统名菇都柳江香菇
第二十三章 云南、四川历史上的香菇栽培
第七编 台湾菇业 光耀亚洲
第二十四章 台湾省的香菇栽培与历史
第八编 中日香菇 源远流长
第二十五章 中日香菇的历史与文化交流
第九编 菇林协调 文化传承
第二十六章 菇林和谐 生态良好
第二十七章 传承文化 菇乡辉煌
第二十八章 中华香菇博物馆
参考文献
后记之一
后记之二
后记之三

上一个农业/林业

下一个园艺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