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传统灌溉技术的保护与开发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傣族传统灌溉技术的保护与开发

农业/林业 农业基础科学

  • ISBN:9787504668264
  • 作者:诸锡斌著诸锡斌丛书主编
  • 版次:1
  •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3-01
  • 中图法分类号:S275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傣族传统灌溉技术的保护与开发截图

#电子书简介

作 者:诸锡斌 著;诸锡斌 丛书主编 著作定 价:90出 版 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年03月01日页 数:356装 帧:平装ISBN:9787504668264《云南少数民族科技与文化》丛书序
自序
引言
第一章
保护与开发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传统技术
第一节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技术研究的价值
一、少数民族传统技术研究价值的多元性
二、少数民族传统技术研究的价值结构
三、器物价值的全面实现是少数民族传统技术研究价值的制约因素
第二节对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技术器物层次价值的思考
一、有必要更新观念
二、对少数民族传统技术研究方法本身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三、发挥少数民族传统技术文化功能来实现器物层次的价值
四、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技术研究在历史文物保护和开发中的作用
五、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传统技术在资源保护及其利用中的独特作用
六、发挥少数民族传统技术研究在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以及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章保护与开发傣族传统灌溉技术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节保护与开发傣族传统灌溉技术的文化与学术价值
一、保护和开发傣族传统灌溉技术以推进傣族文化研究
二、发掘傣族传统灌溉技术是认识农业灌溉发展史的需要
部分目录 《傣族传统灌溉技术的保护与开发》重点论述傣族传统灌溉技术的相关技术构成、制作工艺、技术原理、技术应用、历史演变、产生和发展的自然、社会文化背景、应用情况、以及保护和开发存在的困难,抢救、保护和开发的建议。内容共计含十章二十九节,共计36万字。本书中还集成多学科研究成果,论证了云南傣族是稻作文化的起源地,从宏观理论层面论证了开展少数民族传统科技研究具有的多元价值结构,指出器物价值的全面实现是当前少数民族传统技术研究价值的制约因素,论证了开展傣族传统灌溉技术研究具有特殊意义。 诸锡斌 著;诸锡斌 丛书主编 著作 诸锡斌,汉族,江苏无锡人,云南农业大学教授,云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曾任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科学技术史研究所所长、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负责人。长期从事科技史与科技哲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8项,编撰和参编著作、教材10余部。其中,国家“八五”重点图书《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丛书》获第三届国家图书提名奖;主编的《地学、水利、航运卷》获教育部研究成果三等奖;主编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教材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二等奖。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多篇获奖。

上一个农业/林业

下一个农业基础科学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