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市雨养旱作技术集成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黄骅市雨养旱作技术集成

农业/林业 农业基础科学

  • ISBN:9787511631282
  • 作者:张忠合,杨树昌主编
  • 版次:1
  •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7-01
  • 中图法分类号:S343.1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黄骅市雨养旱作技术集成截图 黄骅市雨养旱作技术集成截图

#电子书简介

作 者:张忠合,杨树昌 主编定 价:59出 版 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17年07月01日页 数:235装 帧:平装ISBN:9787511631282第一章小麦
第一节小麦生产概况
第二节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冬小麦缩行增密“六步法”旱作种植技术
第四节盐碱地小麦栽培技术
第五节旱碱地小麦抗逆减灾丰产栽培技术
第六节抗旱耐盐丰产小麦品种简介
第七节小麦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第二章玉米
第一节玉米生产概况
第二节玉米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玉米高效栽培技术
第四节春玉米起垄覆膜侧播种植技术
第五节玉米宽窄行单双株增密高产种植技术
第六节玉米旱地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
第七节抗旱耐盐丰产玉米品种简介
第八节玉米病虫草害发生与防治
第三章大豆
第一节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第二节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部分目录 黄骅是一座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城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北依京津,南望齐鲁,地处京津冀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双重位置,由于地理原因,黄骅市共有盐碱荒地51万亩。本书主要介绍了大豆、小麦、玉米等旱作农作物雨养技术,可供相关人员学习参考。黄骅是一座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城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北依京津,南望齐鲁,地处京津冀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双重位置,由于地理原因,黄骅市共有盐碱荒地51万亩。本书主要介绍了大豆、小麦、玉米等旱作农作物雨养技术,可供相关人员学习参考。 张忠合,杨树昌 主编 张忠和,黄骅市农业局副局长,负责农业生产、农技推广、农业环保和农村新能源建设工作。张忠和,黄骅市农业局副局长,负责农业生产、农技推广、农业环保和农村新能源建设工作。
张忠和,黄骅市农业局副局长,负责农业生产、农技推广、农业环保和农村新能源建设工作。
靠前章小麦小麦是中国很早的栽培作物之一,距今4
000余年历史;也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约44亿亩,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在全国粮食消费总额中小麦约占20%,我国以小麦为主食的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1/3,是北方城乡人民的主要细粮。我国栽培的小麦80%以上的是冬小麦,栽培面积约34亿亩,其他为春小麦。种植冬小麦面积很多的有河南、山东、河北、山西、安徽、陕西、四川和湖北等省。河北省是我国小麦主产省之一,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1/10。小麦也是黄骅市主要农作物。靠前节小麦生产概况黄骅市地貌类型为退海淤积型平原和冲击型平原,海拔1~7米。气候属温暖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因濒临渤海湾略具海洋性气候特征,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夏季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寒冷,历年平均降水量5449毫米,年均等 前言中国河北省黄骅市辖10个乡镇(9个农业乡镇,1个渔业乡镇)、327个行政村,农户93万户,农业人口323万人。全市耕地面积7406万亩(1亩≈667平方米,15亩=1公顷,全书同),地势低洼平坦,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平均在1089%,远低于国家15%~20%的中等土肥标准),80%为盐碱地。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气候干燥,降水不足(年均降水量为475毫米),具有春旱、夏涝、秋吊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21℃,全年无霜期194天,年平均日照2 801小时。黄骅市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和大豆等传统作物为主。2016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06万亩,总产252万吨。其中,夏粮单产226千克,总产1217万吨;秋粮(以玉米、大豆、高粱为主)单产2297千克,总产13万吨。历史上受旱涝盐碱制约,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农业发展缓慢。近年来,黄骅市着力发等

上一个农业/林业

下一个农业基础科学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