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时尚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前沿时尚

时尚/美妆 时尚生活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前沿时尚截图 前沿时尚截图 前沿时尚截图

#电子书简介



《前沿时尚》看眼于20世纪90年代的时尚设计,探索了诸多令人不安的主魉,并针对消费文化和当代焦虑展开讨论。卡洛琳·埃文斯分析了先锋设计师和时尚摄影师的作品,以及20世纪最后10年兴盛的景观化时装秀,尝试重新认识时尚的阴暗面并理解其内在蕴意。
《前沿时尚》以深度思考了一系列当代时尚,包括约翰·加里亚诺、亚历山大·麦昆、侯赛因·卡拉扬、维克托和罗尔夫、马丁·马吉拉等当代设计师的作品,再将其与诸多影像作品对比,如史蒂文·梅塞、尼克·奈特、彼得·林德伯格和尤尔根·泰勒等摄影师的作品。从不同文学和理论的角度出发——从马克思到本雅明——埃文斯认为,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时尚在构建形象和意义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她强有力地论证了时尚位于当代的中心位置并承载着西方文化深切的关注。
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202591/39/10742/732450/6163fecfEfd591fcb/726dddf83ecfea9b.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208679/19/4812/598024/6163fecfE41ed0a20/122462614ba31184.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205847/22/10814/456056/6163fecfE3713ce8b/7bd675181e111228.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197007/9/12589/556576/6163fecfEe7ed2d7e/014989384db5ca9b.jpg
时装记者罗宾·吉芙汉(Robin Givhan)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从新闻硕士专业毕业不久,她在一个宴会上巧遇了大学同窗。对方见到她很是热情,兴冲冲地穿过挤满了宾客的宴会厅,来到她的身旁寒暄叙旧。但在得知吉芙汉正在当时任职的报纸负责时尚版块时,这位同学兴奋的眼神黯淡下来,她拍拍吉芙汉的肩,惋惜而略带尴尬地说:“时尚?这是什么?你为什么不做些真正的内容呢?”
十年后,吉芙汉斩获了新闻届的最高荣誉——普利策奖。这足以证明,时尚报道也是“真正的内容”,其所需的编采及叙事技巧,绝不逊于其他领域。尽管如此,鉴于其呈现的是表面意象,终端又直指消费,时尚仍被视为是肤浅的。对于热衷思考却投身于时尚行业的人来说,这不啻为一种来自内部心灵与外部舆论的双重折磨。学习政治学的缪西娅‘普拉达(Miuccia Prada)早期就表示过,从事时尚让她感到羞耻。即使在被认为成功地塑造了Prada品牌的知识分子气质后,她仍需要在杂志访问中谨慎地与自己和解:时尚还让人感到羞耻吗?它终究是轻浮和不值一提的吗?
吉芙汉的经历也让我感同身受,从事时尚写作多年,我尝试过许多不同的角度,从象征和意象角度进行文化解剖,抑或以生产和消费的角度进行商业分析。其间受到过不少读者的鼓励,亦需要抵御不时冒出来的“善意建议”:写点别的吧,时尚太狭窄了。
在试图用各种理论结构、逻辑框架来分析时尚之后,在经过反反复复地自我怀疑,主动贬损时尚,又自我护卫,为时尚正名之后,这些问题仍长久地萦绕在我脑中:如果时尚是虚伪而轻浮的,那它有何魔力,轻易就将各种视觉元素融会成为盛大的文化奇观,调动起人们久久不散的激情与欲望?时尚分析能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吗?各种关于心理和身份政治的剖析,是否只是为了遮掩多卖出一条裙子这样浅薄的终极目标?时尚究竟具有作为文化文本的属性吗?这是不是一种作者滥用意义的自我满足?最重要的是,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大胆承认自己热爱时尚并不再被视为脑袋空空?
所幸还有卡洛琳·埃文斯这样严肃的时尚学者。她新鲜而深刻的视角,证实了时尚不但是研究现代性的绝佳切口,甚至一跃成为现代主义的核心表达方式。正如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所言:在现代社会,历史取代了自然成为人类经验的决定性构架。我们习惯将事物置于多种因素决定的时间连续体来理解。而这种现代性的经验构架,又是碎片化和不稳定的,是波德莱尔(Baudelaire)口中所言的“短暂、过渡、偶然”的。《前沿时尚》这本书,恰恰说明了时尚作为一种复杂意象,其特质几乎与现代性贴合,同样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剧烈变动,同样强调“重塑身份”的重要力量。
由此,时尚也就成了对现代性进行分析和批判的完美表述。
这可被视为“时尚是肤浅”的有力回击。埃文斯运用夯实严谨的学术理论,考察了时装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引入入胜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这是诸如LVMH这样的大型时装集团公司鹊起初期,力推明星设计师和大型时装发布会,以打造华美的时装奇观的年代。这也是“智识时尚”昙花一现的年代,类似马丁·马吉拉(Martin Margiela)这样的独立设计师开始以反时尚的姿态塑造具有思想性的时尚观。
这几乎是资本主义的明与暗的写照。一个是怀着乐观和天真的梦幻和想象,奔赴许诺中的未来;另一个则是在崭新之物上带着逝去的目光,甚至死亡的恐惧与哀伤,但同样指向未来。20世纪90年代设计师丰富和多元化的表达形成了一个互相交织抵抗、互为补充和矛盾的复杂结构,既构建商品拜物教,又对此进行批判;既进行意义编码,又醉心于解码;既是欢愉的,又是伤痛的。
略微深刻的时尚文本一般都会基于心理学和社会学,要么研究个人是如何将个性和品位变化变作构建自我身份的手段:要么讲述时尚作为一种美学或符号的呈现,是如何在社群联结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但对于拒绝对时尚和表象作用无感的人来说,这种时尚赋权的体验并不具备普遍性。
埃文斯的研究则让我们明白,时尚研究的框架实质上并不拘于男性凝视、白人凝视或者主流凝视,它本质上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凝视。时尚产业是现代资本主义的衍生品,因此我们能通过对它进行观察、思考、表达和批判,却都无法颠覆它所依存的体系。当我们的世界、我们的身份和我们的身体都能成为可加工的物质元素时,当主体消失时,在无可挣脱的资本主义范式中,设计师如何对“自我”进行异化并重构?
在一个个看似精致而脆弱的时尚瞬间里,隐藏着现代性的真相。《前沿时尚》是时尚读本,更是资本主义文化读本。人类在后现代的欲望经济和商品魅力中创造、挣扎、死亡和再创。读完这本书,《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结尾不可抑制地浮在了我的脑中:“于是我们奋力向前划,逆流而上的小舟,不停地倒退,进入过去。”
一场马吉拉的秀,和一部菲茨杰拉德的小说,表达的可以是同一件事情。我们可以坚定地对那些以陈词滥调谈论时尚的人们说:肤浅的不是时尚,而是你看待时尚的目光。

上一个时尚/美妆

下一个时尚生活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