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截图

景观与建筑设计系列:景观设计·游艇及滨海码头景观(2013年11月·总第60期)截图

#电子书简介

刊首语
景观在线
超级访问

设计风行
摇滚彩虹度假酒店
特克斯竞技场

专题
卡塔赫纳港的邮轮码头
时钟码头的城市沙滩
斯塔比亚海港码头
海湾轮渡码头
阿布扎比滨海码头
富力湾游艇综合商业区景观设计
海南石梅湾游艇码头

工程案例
动态的花园
埃默里维尔步道
回归自然的艺术设施——“小径分叉的花园”
建筑与景观的融合——布宜诺斯艾利斯新会展中心
米兰达科弗艺术馆


户田芳树的视界
21世纪日本城市景观设计变迁

植物配置与生态空间
游艇码头设计中的植物景观特色
考究历史,游艇这一说法起源于西方国家:早在侣世纪,贵族与富豪们将追捕海盗的帆船改装成用于游乐及运动的私人游艇,借以炫耀显赫的家世。如今,游艇文化已发展成为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大众文化。而在中国,我们早已“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也曾有过自己的“游艇”——车轮轲,在经过了几度繁荣与衰落之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期间成立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试图再奋力发展船舶文化,尽管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如此朴实和聪慧,却难逃历史的竞择。如今,“游艇”作为舶来文化,就如同汽车刚刚兴起之时,属于“少数人”的事。
从哥伦布航海寻找新大陆,到麦哲伦环航地球,再到游艇文化的兴起,各种水上极限运动和休闲活动肆意风靡,放眼世界,无论富人也好、平民也罢,无一不怀揣着对大江河海的向往和憧憬。对于人类,水似乎有着无穷尽的吸引力,溪流旖旎、大河壮美引人称赞,神秘广阔的海洋则令千万人着迷。大江河海不介意你是拥有绮衣灿烂、钟鼓馔玉抑或是仅坐良田三亩、粗布麻衣,它都一视同仁,坦荡表露其平静、热情与狂躁。
在这些时候:夕阳下西西里的海边,蓝色“缎子”上泛着点点晶光,干净纯粹,不忍用游艇的发动机声去破坏;秋色中的南方小镇,大河蜿蜒,大自然与生俱来的色泽绚美,将船只再涂上多一抹的颜色仿佛都是多余;海里自由遨游的金发碧眼的年轻人、河里扑腾出如长龙般水花的孩童们,他们利索得可以随时爬上礁石歇息,或将摸着的黑鱼丢进岸上的篓子里——游艇离我尤为遥远。
可诗情画意早已随历史的车辙远去,新奇、奢华、享乐成为主流,游艇文化在这种奇特的环境中滋生且一天天兴盛起来。据相关统计,在中国,游艇的数量正以每年成倍递增的趋势增长;搜索报端、网络,~些关于“最大”“豪华”游艇码头落成或即将落成的标题逐渐映入眼球。观光、停泊、餐饮、娱乐、住宿、商务等,人们迫切依附于大江河海带来的种种,并极力享受,又近乎天真地用挠破人脸的方式去表达对它们的喜爱、欲望和征服。我们学会了享受,却远远没有学会如何去尊重提供服务于我们的事物,大江河海如是,土地如是。今天,已经鲜有人愿意如RobertGarland那样剥去俗身的层层皮肉去与海洋交流,你给它最真诚的相待,它就给你最挚美的回礼。在鲜有这份真诚和耐心的年代,人类会在这陆地与海洋相依附的地带中营造出什么样的风景呢?
科技的日新月异令人类与海洋的接触越发亲近,各种金属、塑料犹如无数枚尖针扎进它的皮肤。地球的伤疤总是由少数慢慢累计成多数,无法预料哪一天我们的游艇码头也将如同今天的公路交通一般拥堵,令人神伤。那时还会不会有人记得,我们曾满怀希望,共享着太平洋的风,它曾吹过甲板上的孩子,穿过海峡,掠过恋人的脸颊,带着玉兰花香,欧过了所有美好的一切。
http://img10.360buyimg.com/bookDetail/g13/M04/13/09/rBEhU1LkxCgIAAAAAARN2k7paZIAAIO_wNGXxIABE3y722.jpg;http://img10.360buyimg.com/bookDetail/g13/M04/13/09/rBEhUlLkxCgIAAAAAAPgJGzhpKAAAIO_wNPBI0AA-A8966.jpg;http://img10.360buyimg.com/bookDetail/g13/M04/13/09/rBEhU1LkxCkIAAAAAAONb86DEaMAAIO_wNS5MkAA42H236.jpg

上一个杂志/期刊

下一个行业刊物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