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母语者识解差异研究(日文版)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汉日母语者识解差异研究(日文版)

外语学习 日语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汉日母语者识解差异研究(日文版)截图 汉日母语者识解差异研究(日文版)截图

#电子书简介





《汉日母语者识解差异研究(日文版)》为“东亚语言文化研究”系列之一,以探究中日语者在识解上的异同为目的,关注作为认知主体的说话人在被动表达、知觉表达、位移表达这三个与视点和主观性密切相关方面的差异。该书的结论是三种语言表达上的不同与母语者的识解方式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探究不同语言表达所反映的识解特征。
《汉日母语者识解差异研究(日文版)》通过实证研究,对目前为止有关识解的汉日对比研究成果进行了部分修正和补充,加强了结论的可靠性。
《汉日母语者识解差异研究(日文版)》适合日语专业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168999/25/207/375879/5fed9398Eefe98ad1/7e7f3631cda35d21.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171506/24/204/449381/5fed9398E5b22e0a5/e31196071c229a45.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152437/17/12843/464169/5fed9399E92e635c6/efe892c0598dfe21.jpg;http://img30.360buyimg.com/vc/jfs/t1/163172/23/208/381824/5fed9399Ec6deb04b/e1c8001efef8c45f.jpg

本书以探究中日两国母语者在识解上的异同为目的,关注作为认知主体的说话人在被动表达、知觉表达、位移表达这三个与视点和主观性密切相关方面所具有的差异。
认知语言学认为,同一种语言内部存在主观识解和客观识解这两种不同的识解方式。而根据语言类型学的观点,日语和英语分别是代表这两种识解方式的典型语言。但是,汉语在识解方式上的归类并不清楚,在研究方法和语料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以往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能让人十分信服。
本书认为同一种语言中并非所有的表达都倾向于采用同一种识解方式;对同一类表达,不同语言可能倾向于采用不同的识解方式。基于这样的研究立场,本书采用了第三语言基准法,也就是以英语为基准语言,对汉语和日语进行对比研究。此外,为了尽可能保证译文自然,采用了多个汉语和日语译本。
本书中对这三种语言表达的考察结果可以归纳如下:在被动表达方面,翻译同样的英语被动句,日语比汉语更倾向于保留被动的形式。在视觉表达方面,相比汉语,日语中视觉主体和视觉动词省略的现象更常见。在位移表达方面,与日语相比,汉语中的说话人与位移事件的关联更加密切。上述三类差异都与汉日两种语言在识解方式上的不同有着密切的关联。
本书的结论是三种语言表达上的不同与母语者的识解方式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探究不同语言表达所反映的不同识解特征。本书通过实证研究,对目前为止有关识解的汉日对比研究成果进行了部分修正和补充,加强了结论的可靠性。另外,本书的结论性主张有助于从认知语言学的立场上认识汉日两种语言,也对学习汉语的日语母语者和学习日语的汉语母语者在正确运用语言上有所帮助。
本书认为汉日两种语言的识解研究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任务,我们还应考察上述三种表达方式之外其他表达方式的识解特征,并将体裁异同是否会导致识解方式的不同等问题作为今后研究的课题开展更深入细致的研究。

上一个外语学习

下一个日语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