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 PDF下载 公众号 其他格式

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

考试 MBA/MPA/MPACC

  • ISBN:9787300186658
  • 作者:[美]比尔·科瓦奇(Bill,Kovac
  • 印次:8
  • 字数:222000
  • 开本:16开
  • 版次: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237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3-01
  • 印刷时间:2021-04-01
  • 中图法分类号:G206.2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电子书截图

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截图 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截图 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截图

#电子书简介

基本信息

  • 商品名:[正版图书]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
  • ISBN:9787300186658
  • 定价:49.8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美]比尔·科瓦奇(Bill,Kovach),[美]汤姆·罗森斯蒂尔(Tom,Rosenstiel)

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4-03-01
  • 印刷时间:2021-04-01
  • 版次:1
  • 印次:8
  • 包装:平装
  • 开本:16开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237
  • 字数:222000

内容简介

《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是资深记者写给普通□□的新闻消费指南。
在网络时代,面对脱口秀评论者和自媒体的众声喧哗,网站无休止的链接和添加,“真实的新闻”是否已经死亡?旧的已被推翻,新的正在被创造,我们获得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改□。但是寻找真实、可靠的信息,仍然是新闻媒介非常重要的目标。同时,这也是新闻消费者的目标。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我们该如何辨识哪些信息是谣传,哪些信息、观点是可信的呢?《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旨在回答上述诸多疑问,探讨信息文化正在发生着何种改□。它为所有的□□提供了一种路径导航——用六步质疑法分辨谣传,获得事实的真相。
在50年的职业生涯中,比尔·科瓦奇曾担任《纽约时报》华盛顿分社社长,《亚特兰大宪章报》主编,以及哈佛大学尼曼□□协会项目负责人。他是热心新闻工作者委员会的创始主新闻项目的高级顾问。
做过30多年记者的汤姆·罗森斯蒂尔曾担任《新闻周刊》首席国会特派员,《洛杉矶时报》和微软全国广播公司《与布莱恩·威廉姆斯一起看新闻》的媒体评论员。著有《我们中断了这个新闻节目》。罗森斯蒂尔是热心新闻工作者委员会的副□□和卓越新闻项目的负责人。
科瓦奇和罗森斯蒂尔还合著过另外两本书:获得□00□年哈佛大学金匠奖的《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扭曲的速度》。

前言序言

用时下流行语来说,《真相》的两位作者真是当之无愧的“预言帝”。
比尔·科瓦奇和汤姆·罗森斯蒂尔在《真相》的开头讲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核电厂发生事故,附近居民由于不知道真相,□得无所适从。传统媒体受削减预算的影响,人手短缺,要等到很晚甚至第二天才能发布专业的报道。这个真空期为大量真伪莫辨、相互矛盾的信息提供了机会。它们有的来自原始的口耳相传,有的来自社交媒体上模糊的甚至匿名的信源,只负责“聚合”、不负责筛选的□□网站和门户网站上充斥着未被加工过的碎片化的信息,广播和电视上各路“专家”(或“砖家”)正根据不确定的消息发表推测和个人观点。信息论的提出者香农曾把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消除”,但是在这个特定情境下,恰恰是信息增加了不确定性。□后,处于恐慌中的民众只能根据不完整的信息,盲目地做出决策。
本书英文原版书出版于□010年,居然生动地预测了一年后(□011年3月11日)□□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出现的许多场景。相信不少人对□□海啸引发的核事故以及中国人的反应记忆犹新。我们通过各路媒介收到大量信息,但是却没有办法确定这个事故会有多大的危害、中国是否会受到影响。遗憾的是,媒体只是在不断地重复视觉冲击力极强的画面,让人徒增恐惧。社交媒体上转载的各国专家(其实多数人并不知道他们是谁,是否具有□□性)的意见人言人殊,甚至截然相反。恐慌之中的民众觉得与其消极等待,不如做点什么。于是在流言的影响下,担心核辐射会污染海盐的居民开始抢购囤积食盐,不少地方食盐脱销,价格上涨十几倍。想想看,这起发生在□□的核事故尚且引起了如此的恐慌,如果类似的灾难发生在中国,又会引起怎样的混乱场面?本书的开头就引起我们深思。因此本书虽然写的是美国,但讨论的问题对于中国更加重要。
当然,两位作者无意做预言家。他们只不过运用合理想象,把发生在1979年3月□8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哩岛(Three Mile Island)核事故放在了互联网时代,以提出他们要讨论的问题。
三哩岛事故发生时,美国尚处于大众媒体时代,三大电视网及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为首的大报正处于“新闻专业主义”的黄金时期。那时信息发布渠道单一,把关严格,可以做到井然有序。更重要的是专业媒体、记者和主持人的公信力很高。但是如果这样的核危机发生在今天,结果会怎样?《真相》开头提到的那个场景是作者假想的结果,而巧合的是,时隔一年后的□□核危机在中国引起的恐慌证实了这一判断。
在一个风险与不确定性剧增,渠道多样,信息过载的时代,如何摆脱上述困境?除了优化信息环境外,恐怕更现实的是提高信息接收者的辨别能力和责任意识。科瓦奇和罗森斯蒂尔为新闻工作者写了一本如何坚守新闻工作核心理念的《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后,再接再厉,又为普通公众写了一本《真相》,目的就是为社交媒体时代迷失在信息海洋中的□□提供一套切实的行动指南。
明眼人或许会看出点端倪:这两位作者不是既卖矛又卖盾么?其实从长远来看,培养口味更刁的新闻消费者,有助于促进新闻生产者提高新闻质量,从而改善整个社会的信息环境。

目录

□□章 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
第二章 我们曾经历过
第三章 怀疑性认知方法:确证技术
第四章 完整性:有什么,少什么?
第五章 信源:这是从哪儿来的?
第六章 证据与确证式新闻
第七章 断言,肯定:证据何在?
第八章 如何找到真正重要的新闻
第九章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下一代新闻业
尾声 新的认知方法
后记
附录
致谢
注释
索引
译后记

精彩书摘

《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
直接目击者和时间问题
在律师和警察看来,即便是直接目击者,也不意味着他/她的叙述就可靠。我们暂且不讨论那些有意误导或撒谎的人。但就算有人亲眼见证了新闻事件,而且想要提供准确而公正的叙述,他们的记忆也有可能出错。他们可能没有注意到某些细节,也有可能想表现得比实际知道的更多。心理学家的研究一再证明,记忆具有高度暗示作用。人们容易因提醒而回忆起一些从未发生过的事件,而且被提醒后可能会坚持认为错误的记忆真实存在。因此,如今律师都会就目击者的记忆准确性问题、记忆形成过程中是否得到过其他人的帮助而追问。
根据心理学文献,记忆出错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记忆具有即时性,时间流逝很容易造成记忆失真。因此,判断目击者信源可信度的一个要素是看新闻事件发生了多久。
相关的例子是北卡罗来纳州一名强奸案受害者在事发11年后无法确认案犯。虽然她从未怀疑自己当初指认的那个人就是强奸犯,但11年后嫌犯凭借DNA证据被判无罪。
“这太令人震惊了,真的,”此案警探在CBS《60分钟》节目的目击者证词环节向特派记者莱斯利·斯塔尔(Lesley Stahl)描述受害者反应时说。“不,那不可能是真的。那不可能……我确定是他”,受害者当时说。
“到目前为止,DNA证据已经为□30多名□性开脱了罪状,这些人大都牵涉性犯罪和谋杀案,”斯塔尔说,“因此犯罪学家们能够回过头去研究这些调查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他们关注的,”斯塔尔说,“是错误的目击者证词。在这些无辜的嫌犯中,有75%以上是因为目击者认错了而被判有罪。”
判断目击者信源可信度的第二个要素是看叙述能否被其他信源证实。这就涉及信源数量问题。对于同一新闻事件而言,援引一个以上信源的报道要比只有一个信源的报道可靠。在卓越新闻项目进行的新闻内容分析中,信源数量被视为判断报道□□性的一个标志。
由于不同的信源会提供不同的叙述,所以多重信源很重要,对于发生已久的新闻事件来说更是如此。但是,即便存在多重叙述,能够证实什么仍取决于具体情况。很多新闻事件具有争议性和受到政治压力,这让回忆□得更复杂。
□009年出现过这种情况。当时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卷入了与中情□(CIA)的一场争论中,双方争执的焦点是佩洛西在7年前的简报会上被告知了什么,没被告知什么。
关于国会领导人是否知道美国政府对犯人使用水刑和其他严酷审讯方法的争论源于中情□递交给美国国会的一份报告。该报告称,自□00□年9月4日起,他们就这些问题向国会领导人汇报过40多次。佩洛西说,她只参加了□00□年9月4日那场简报会,而且她从未被告知存在对犯人使用水刑和其他酷刑措施的情况。她说,她被“告知政府正在考虑未来使用的审讯技巧,而那些技巧被认为是合法的”。记者可以发现,中情□报告发布后的两周内,分属两党的国会议员都已经准备好措辞,断言自己在这些简报会上被告知了什么、没有被告知什么。谨慎的记者和信息消费者会仔细寻找多种不同的信息来源。他们知道自己面对的新闻事件发生在7年前,某种程度而言,在法律上它还被归为机密。
这个例子不仅证明记忆不堪一击,而且表明身处温室气氛,即记忆的自我保护和自我选择中,信源往往会与记者相互作用。中情□□长就基于多年前记录的记忆提出警告:“□后,您和委员将决定这一信息是否是对实际发生情况的准确总结。”
证实目击者信源:双信源规则
在□0世纪70年代,许多美国人肯定都在水门事件中听《华盛顿邮报》执行主编本杰明·C.布拉德利提到过“双信源规则”。布拉德利当时的意思是,除非匿名信源可以被第二个信源证实,否则《华盛顿邮报》不会刊登援引匿名信源的报道。
然而证实一件事情远比看起来复杂。首先,相互佐证的信源必须各自独立,也就是说他们不能重复从同一个人那里听来的相同的□□叙述。
……

精彩书评

★假如我有100万,我会给美国每个高中生买一本此书。假如我有□00万,我会将另外100万用作现金奖励,激励他们每个人都阅读这本有可能成为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本书——一本可以帮助他们评价这一生所阅读信息的书
——《匹兹堡邮报》执行总编,大卫·M·施里布曼

★作者向我们传授了如何从既定观点中分辨出真相的必要的“确证式技术”……在这本有价值、富有深刻见解的书中,作者将新闻学与□□学融合在了一起,有助于我们适应这个要求读者成为自己的编辑和新闻聚合器的时代?
——《书目杂志》(星级)

★富有深刻见解……介绍了经优秀记者实践过的按部就班的分析过程,可以让艰难跋涉于现有信息泥潭中的消费者来评价他们的作品。
——《柯克斯书评》

★两个具有开创精神的记者有力地证明,当千□万化的信息迎面扑来,我们可以——而且必须——掌握促使伟大记者前进的怀疑精神。恰逢新闻业经历大□革之际,这本引人入胜、简明扼要的书告诉□□如何发现虚构的事实,分辨利益集团新闻中的中立信源,以及从句法上检验新闻。
——《纽约时报》华盛顿分社社长迪恩·巴奎特

★现在是新闻非常多的时代,也是新闻非常差的时代。我们似乎更容易看见“真相”,但追究真相更难。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全民新闻时代了。人人都可以发布新闻,但事实的真相反而难以辨别了。看起来,民众似乎掌握着未有过的新闻控制权,但这也意味着民众自身必须拥有把握这种控制的能力。为了辨别真相,也是为了避免□□纵,“新闻素养”就应该成为□□素养的一部分,全民都要掌握必要的新闻知识。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陈力丹

上一个考试

下一个MBA/MPA/MPACC

  • 评论列表(0

留言评论